李 杰
(莱西市畜牧兽医局,山东莱西 266600)
肉鸡慢性呼吸道疾病及其防治
李 杰
(莱西市畜牧兽医局,山东莱西 266600)
肉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鸡败血霉形体引起慢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咳嗽、流鼻液、窦部肿胀、气喘和呼吸罗音。本病一般慢性经过,病程较长,死亡率虽不高,但严重影响肉鸡的生长发育,会给养鸡业造成较大损失,应引起注意。
莱西市某肉鸡养殖户,于2014年9月购进肉雏鸡5000只,饲养到23日龄时发现鸡群有的打喷嚏、流鼻液,未引起重视,以后见病鸡逐渐增多,才引起注意,并求医诊治。
轻症病鸡出现流鼻液,打喷嚏,鼻孔周围被沾污,精神和食欲变化不明显,较重的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不食,流眼泪、咳嗽、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气管有罗音,眼瞪肿胀,结膜红肿,结膜腔内有黄色干酪样物,严重地挤压眼球,使其突出或失明。体质消瘦。该场本病发病率平均为10.5%,死亡率平均为2.1%。
鼻腔、气管、支气管中有黏液,有的呈灰白色渗出物,黏膜肿胀。胸腹部气囊有的混浊、水肿,有的增厚限性,囊腔内含有黏液或干酪样物。眼睛一侧或两侧红肿,结膜腔内有干酪样物,眶下窦黏膜有炎症,窦腔内积有黏液或干酪样物。还有的见到脓性肝周炎、心包炎的病理变化。
快速血清平板凝集反应,在2min内出现阳性(蓝色凝集块)反应。易感雏鸡接种试验,4只雏鸡均于4d后发病,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与前相似。
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特征,剖检病理变化,快速血清平板凝集反应阳性和易感雏鸡接种试验4d后发病,发病症状和剖检变化相似,确诊为肉鸡慢性呼吸道病。
(1)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降低或消除诱发因素。在搞好环境清扫和消毒外,对全场的鸡用0.05%的“百毒杀”溶液进行带鸡消毒,每隔3d一次,配合泰乐菌素饮水。并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在不影响保温的前提下,搞好通风换气。
(2)药物治疗:发病鸡饲喂0.05%诺氟沙星拌入日粮中,连喂5d;用600mg/l浓度的泰乐菌素饮水,连用5d。对于重症病鸡配合应用红霉素和链霉素治疗,治愈率达95%以上。通过上述的防治措施,2d控制住死亡,一周控制住发病。
此病比较顽固,喂药后症状消失,停药后又有部分复发,因此在症状消失,再用预防量维持一个阶段,可减少复发。
本病重在预防,平时要切实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可降低发病率。同时要注意天气变化,加强饲养管理和减少应激素,也可减少本病的发生。隔离病鸡,要经常观察鸡群有无异常,力争早发现,早隔离病鸡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表3 苜蓿草粉对杜洛克育肥猪胴体指标的影响
苜蓿草粉替代杜洛克育肥猪日粮,日采食量和日增重增加,料重比下降,其中以10%添加量效果最好;试验结果也表明,苜蓿添加量对屠宰率、瘦肉率、背膘率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眼肌面积有一定影响,其中以10%添加量影响最大,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及其他添加量。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添加梯度中,以10%添加量效果最佳。
在一定比例范围内,育肥猪采食苜蓿草粉日粮后,采食量和日增重上升,料重比下降。这与赵静的研究结果相同,赵静[5]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苜蓿草粉添加量对日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的影响,结果和本研究相同,也是以10%添加量效果最好。王金明[6]分析了苜蓿草粉替代奶牛饲料中部分精料的效果,结果和本研究相似,即用苜蓿草粉替代相应精料,可以增加奶牛的产奶量,降低奶牛日粮的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育肥猪的屠宰率和背膘厚影响不显著,但可显著提高育肥猪的眼肌面积,其中以10%添加量猪眼肌面积最大。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猪瘦肉率的发展趋势有所提高,但是效果不显著。
结合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苜蓿草粉的添加对于育肥猪的生产性能的确有增益作用,但如何提高苜蓿草粉在猪日粮中的利用率,尤其是如何提高粗纤维的消化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 王成章,王恬.饲料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103.
[2] 王富伟,曾浩,苏华维,等.优质苜蓿替代部分精料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 消化代谢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1,47(11):41-44.
[3] 邬理洋. 微生态制剂和牛膝多糖对猪生长性能和肉品质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1.
[4] 国家农业部.NYT825-2004瘦肉型猪胴体性状测定技术规范 [S].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5] 赵静. 苜蓿草粉替代育肥猪饲料粮生物学及经济学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4.
[6] 王金明. 苜蓿草粉替代奶牛饲料中部分精料的效果试验[J].畜牧兽医杂志,2011,30(2):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