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冰 清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高加林和于连形象比较
周 冰 清
(河南大学 文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
《人生》和《红与黑》这两部作品都是以主人公的奋斗历程为线索,塑造了高加林和于连两位奋斗者的形象。这两位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物,有很大的相似性,又各具特色。对高加林和于连的出身和性格、爱情、人生悲剧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比较,可以深刻地了解两位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的奋斗悲剧所传达的社会意义和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高加林;于连;形象;比较
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人生》和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红与黑》,这两部作品都具有深刻的社会内涵和时代意义,并且塑造了两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奋斗者形象:高加林和于连。虽然他们是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文学形象,但他们却有不少相同相似的地方。本文试从他们的出身和性格、爱情、人生悲剧这三方面分析这两位人物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高加林和于连都是平民出身。高加林的父母是黄土高原上地地道道的农民,于连则是锯木匠的儿子,常受人蔑视,父亲每天都为钱精打细算。虽然他们都出身卑微,但都有文化、有学识,有远大的人生追求,有改变自己命运的愿望。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只能回到自己的家乡,但他不愿成为像父亲一样的农民,讨厌农村的落后和闭塞,渴望更大更广的天地。于连身为锯木匠的儿子,却爱好看书,能把《圣经》背下来,但他的父亲和两个哥哥却瞧不起他,这使他憎恨父亲和哥哥,也厌恶自己的故乡。他很崇拜拿破仑,渴望有所作为,出人头地,为了飞黄腾达,他可以付出一切。
在性格方面,高加林和于连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性格都具有复杂性。一方面,性格倔强,并且不畏强势,敢于反抗;另一方面,又具有妥协性,一旦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利用权势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时,他们便表现出妥协的一面,放弃了反抗。
高明楼仗着自己的势力,把高加林的教师职位顶了下来,让儿子三星去接替。当高加林得知后,十分痛苦,但他却不畏强势,不怕这个人人敬畏的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看见父母哭的时候,他不服气地吼叫:“豁出这条命,也要和他高明楼小子拼个高低。”[1]5教师职位被顶,使他彻底地成为一名农民,但他不愿低头服输。他痛苦了近一个月,但又很快意识到不能被乡亲们笑话自己不能吃苦,要向村里人证明他高加林不但能够教书,还能够下地劳动,是个种庄稼的“能手”。他磨得两只手都出了血,仍继续劳动。当来到县城成为一名通讯干事后,他努力工作,及时报道救灾情况,施展自己的才能,成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人物。高加林的叔叔转业并成为地区的劳动局长,使高加林仅半个月后就成为通讯干事,这时他的性格中妥协的一面便暴露了出来,他明明知道从“后门”进来是不对的,但心里的需求一旦得到满足,他对这种现象的憎恨便变成妥协了,并安慰自己只有少数的被查出来。
于连的性格也很倔强,他虽然出身低微,但自尊心很强,他厌恶上流社会,蔑视贵族阶级,以对强势的反抗来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当父亲告诉他德·雷纳市长聘他做家庭教师时,于连就直接说出不愿当仆人,他宁可放弃这个工作,也不能降低身份和仆人一起吃饭;当华勒诺请他去赴宴,于连在心里瞧不起这些有钱人,骂他们是“一群流氓”,痛恨他们搜刮穷人的钱财而为自己所享用;在贝藏松神学院,他不愿服从权威;在巴黎的一家咖啡店,别人惊讶地盯着于连时,他便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和这个放肆的人决斗;在审判时,于连更是大胆地抨击和讽刺上流社会,他用激昂的口气,义正言辞地说了整整二十分钟,把心里的话全都说了出来,其中说到“但即使我罪不该死,我看到有些人,他们并不认为我还年轻而值得同情,反而想杀一儆百,通过惩罚我来吓唬这样的年轻人,他们出身下层阶级,备受贫穷的煎熬,却又有幸受到良好教育,敢于混迹于有钱人引以自豪的上流社会”,[2]445这句话揭露了等级制度的森严。于连在审判时敢于说出这样大胆的话语,更加显示了于连的反抗精神。于连的妥协面则表现在将要进入上流社会时,对上流社会的厌恶和蔑视便消失了,反抗也转化成了妥协,而当他失去这些和生命快要结束的时候,他的反抗便又表现得更加激烈了。在最后的审判中,他自愿放弃了起诉,放弃了玛蒂尔德的拯救,他是以自己的死刑判决,来完成对黑暗、虚伪的社会的宣判,在法庭上的大胆言论,是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控诉。于连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的奋斗历程”,[3]20最终走向了人生的悲剧。
高加林和于连的性格也有不同的地方。于连所处的时代是封建王朝复辟后的封建统治时期,与他所崇拜的拿破仑时代完全不同。他渴望像拿破仑一样建功立业,飞黄腾达,可是在封建专制统治时期根本行不通。身为平民的他憎恨上流社会,但又想上流社会出人头地,他便以虚伪作为手段来实现自己的追求。他看出自己的前途要仰仗谢朗神甫,为了博神甫的开心,就把《新约》背得滚瓜烂熟;他本是崇拜拿破仑,却又害怕别人知道,甚至在公开场合骂拿破仑;他本是无神论者,但当他知道教士更有前途时,就宣布要当教士,在别人面前表现出是最忠诚、最虔诚的教徒。他以虚伪进入上流社会,并用虚伪的手段来报复上层阶级。
与于连相比,高加林的身上没有虚伪,更多的是真诚。他的教师职位被顶替,他在心里憎恨高明楼,对权势者不服气,但高加林对他们的报复手段是:我要更加努力,我要让你们看看我并不会被打倒。在田地里的拼命劳作,手磨出了血,把锄头都染红了,仍继续锄地,他要向村里人证明做农民他也一样行。即使是通过走“后门”做的通讯干事,他则踏实努力地工作,亲赴救灾现场,写出激动人心的救灾报道,施展自己的才能。
高加林和于连有着相似的爱情经历,他们都经历了两次爱情,两个女人都深深爱着他们同一个人,但两个女人的爱又有所不同。高加林和刘巧珍是心灵上的爱情,和黄亚萍则是事业上的爱情。和高加林相同,于连和德·雷纳夫人是心灵上的爱情,和玛蒂尔德是事业上的爱情。他们都是选择了“事业之爱”,而抛弃了“心灵之爱”,最终都以悲剧结局。高加林民办教师被顶,彻底地成为了一名农民,在他最失意痛苦的这段时间,一个美丽善良纯真的农村姑娘刘巧珍来到了他的身边,她给了高加林莫大的安慰和关怀,帮“亲爱的加林哥”卖馍,偷偷拿家里的蛋糕和鸡蛋,刷牙,这些都是为了高加林。她不顾父亲的反对和村里人的闲话,义无反顾地痴迷着高加林。后来,高加林在县城里遇到了有文化、家庭条件优越的老同学黄亚萍,当黄亚萍向他表白后,经过内心的挣扎,为了自己的私欲,为了可以到更大的城市实现自己的追求,他还是选择了黄亚萍,抛弃了“心灵之爱”刘巧珍。随着高加林走“后门”的事情被揭发后,这段恋情就结束了,刘巧珍也已经嫁人,他的人生又回到了黄土地。
于连被市长聘为家庭教师,遇到了心地淳朴的德·雷纳夫人。而于连与德·雷纳夫人之间的“心灵之爱”和高加林的“心灵之爱”又有所不同。于连开始自己的爱情,并不是源于爱慕之情,而是出于对贵族阶级的蔑视和报复心理,而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则是纯真的内心之爱。于连把牵德·雷纳夫人的手作为对自己的挑战,作为对市长这类贵族阶级的报复。他甘愿做德·雷纳夫人的情人,这样就可以“占有”这位高贵的少妇,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和报复心,甚至认为以此可以消愁解闷。德·雷纳夫人则是用真心爱着于连的,愿意为于连付出,内心却备受煎熬,因为她毕竟是有夫之妇,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当她的小儿子一直生病不见好时,她便认为是上帝对她偷情行为的惩罚。但她已经沉溺于和于连的爱情之中,无法自拔。后来,于连来到了巴黎的德·拉摩尔侯爵府,遇到了第二个恋人玛蒂尔德,一开始于连对她并没有好感,而这个人人敬畏的富家小姐偏喜欢找他谈话,觉得于连不同于身边的俗人,于连的虚荣心便得到了满足,觉得自己战胜了那些贵族青年。于连的报复心这时又开始泛起,他要“占有”这位富家小姐,让她臣服在自己的脚下,在这位拿破仑的崇拜者看来,和德·雷纳夫人的恋爱相比,这次无疑是一次更大的挑战,一次更大的战役,并且通过玛蒂尔德也可以让自己进入上流社会的行列中。所以,当玛蒂尔德向他表白后,他便乐疯了,他一个平民的儿子竟然打败了那些贵族阶级的追求者,他是这次战役的胜者。所以,当玛蒂尔德和他分手后,他十分痛苦,他痛苦的不是与玛蒂尔德的爱情的失去,而是虚荣心满足后的又突然失去,是打胜仗得到的战利品又被抢走。因此,他又花心思给费瓦克夫人写信,以此来刺激玛蒂尔德,来重新获得玛蒂尔德的爱情。当如愿以偿又得到玛蒂尔德的爱情,并且事业也飞黄腾达的时候,德·雷纳夫人一封告发信使他从天堂摔到了地狱,他失去了理智竟疯狂地开枪杀德·雷纳夫人,而在监狱里,一切都将结束,抛弃了野心和虚伪的于连回到了纯粹的自我状态,才发现自己心里真正爱的是德·雷纳夫人。
在最后的结局中,两位作家使主人公的内心都倾向于“心灵之爱”,但高加林和于连的“心灵之爱”在身份上却有很大的区别,一个是天真善良的少女,一个却已为人妇。从这点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对作家创作倾向的影响。路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而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就是儒家文化。在爱情上,作家便侧重于以传统道德规范来进行评判。刘巧珍是中国传统女性的典型代表,她美丽、善良、忠贞、无私奉献,集传统美德于一身,而这些美德也是中国传统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中对女性的要求。因此在作品中,作者明显表现出褒刘贬黄的倾向,批判高加林的见异思迁,说他“卖了良心才回来”,[1]180并在结尾中使高加林最终在内心还是选择了刘巧珍。而司汤达生活在崇尚自由平等的法国,并且从小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在爱情方面,他提倡的是激情之爱、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所以作家并没有从道德方面对于连和已婚的德·雷纳夫人的爱情进行评判,而是赞美他们的“心灵之爱”,而关于玛蒂尔德,作家也没有贬低她,而是塑造了一位独立个性的贵族女性,具有很大的魅力。作者最终使于连选择了德·雷纳夫人,并没有褒贬之意,而是于连回到自我纯粹状态时,对“心灵之爱”的本能呼唤。[4]119-120
高加林和于连作为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奋斗者,他们的人生都很曲折,几经辗转。高加林经历了一个“民办教师被顶—回高家村当农民—县城当通讯干事—高家村”的曲折过程。而于连的整个生命经历了“锯木厂—维里业市长家—贝藏松神学院—巴黎—汝拉山墓穴”的曲折历程,最后又都是因为一封告发信而导致了理想的幻灭,悲剧的结局。他们的悲剧结局也引发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造成他们悲剧结局的原因既有社会环境因素,也有个人因素。
高加林的悲剧,“社会也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1]169当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期,社会中的某些不良风气和不合理的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像高明楼这样的权势欺人者、马占胜之类的见风使舵者、公报私仇的张克南母亲,以及社会的等级差别等,这一切都是造成高加林悲剧的因素。如果我们消除了生活的这些不合理现象,像高加林这样有志向的年轻人就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的理想才能实现,我们的国家也更加强盛。这也是高加林悲剧命运所引发的深刻的社会意义,也能引起人们对社会的思考。
个人因素也促成了高加林的悲剧结局。高加林不愿做农民的强烈愿望,使他在内心里觉得做一名农民很耻辱,自尊心太过于“清高”等。在与刘巧珍谈恋爱的过程中,虽然很甜蜜,但他的心经常充满惆怅和苦闷,觉得和没文化的农村姑娘谈恋爱,等于承认自己一辈子当农民了。在县城成为通信干事后,他终于摆脱了农民的身份。虽然这个职位是通过不正当的方式获得的,但他急于实现自己野心的迫切愿望,使他觉得这种方式也很正常了。高加林这种追求使他的人生悲剧成为了必然,他仅仅把个人私欲的实现看作是人生的追求,片面追求“自我价值”没有认识到真正的人生价值,没有把个人的追求同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和高加林相比,造成于连的人生悲剧的原因中,社会环境占更大部分,于连的悲剧也可以说是社会的悲剧。于连崇拜拿破仑,渴望回到拿破仑时代,那是一个即使出身平民也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出人头地的时代,可他却生活在封建王朝复辟时期,封建等级制度森严。在这种制度下,一个平民无论有多高的才能,都会被上流社会所不容。在神学院里,学问分文不值,“要是获得第一,那是不小心的结果”。[2]170在德·拉摩尔侯爵府,尽管于连的才能得到了拉摩尔侯爵的赏识,但在贵族阶级眼里,于连也只是一个被利用的对象,是一个仆人。因此,当理想和现实有巨大差距时,于连只能伪装自己,以虚伪手段来进入上流社会,并报复上流社会,社会环境的逼迫使于连丧失了淳朴真诚的自我。可是,于连对社会的反抗在强大的封建等级制度面前是如此脆弱,他注定是失败的,最终一封告密信把他送上了断头台,“于连终于成为统治阶级阴谋的牺牲品,统治阶级惩罚于连,目的是要惩戒那些敢于混迹高等社会的平民少年”。[5]252
高加林和于连的结局都是悲剧,但他们的人生结局又不相同。于连的最后结局是死亡,他的生命是短暂的。而高加林则是回到了养育他的亲人身旁,回到了养育他的黄土地,他的人生还很漫长,这一段悲剧故事并不是他的全部人生,只是人生的一段起伏,一段曲折。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失败会使他觉醒,开始一个新的奋斗历程。
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高加林和于连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又各具特色。他们在各自所处的时代洪流中奋勇向前,都想要摆脱自己的命运实现成功,但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使他们最终失败。他们的奋斗虽然在现实中失败了,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不败。他们作为平民所具有的奋斗精神和对社会不合理现象的大胆反抗,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他们无疑是“生活的强者,平民的英雄”。[3]20
路遥和司汤达,这两位伟大的作家为我们塑造了两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他们是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代表,两位作家通过高加林和于连的奋斗历程和悲剧命运分别反映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和十九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风貌和历史环境。作家们也通过高加林和于连的故事传达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路遥通过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来引发人们对当时社会不合理现象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司汤达则通过平民青年于连的死亡,控诉了封建王朝复辟时期的黑暗。
[1] 路遥.人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 司汤达.红与黑[M].张冠尧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3] 周娜.于连和高加林的个人奋斗者形象比较[J].文艺生活,2010(11):20.
[4] 梁亚茹.爱的抉择—于连和高加林的爱情比较[J].语文学刊,2006(3):119-120.
[5] 朱维之.外国文学史(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石长平
2015-02-16
周冰清(1992—),女,河南商丘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文学。
I207
A
1671-9824(2015)04-008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