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斌
“发展独特阅读能力”与“注重个性化阅读”是“新课标准”提出的目标要求。阅读教学过程的对话与交流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悟与审美感知能力,也能从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阅读鉴赏终归要回到文本。实践证明,诗歌吟诵、意境把握、形像评价是古诗阅读教学中实现自我探究的有效方式方法。
苦吟诗人贾岛曾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明诗歌是千雕万琢的语言艺术。古典诗歌以其凝炼的语言、铿锵悦耳的节奏、丰富强烈的感情、优美生动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愉悦。古诗的语言魅力是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不能强加给学生的,学生只有加强吟咏诵读,反复涵泳咀嚼,才能品味出古典诗歌流转的音韵,律动的节奏,精当的用词及深厚的蕴蓄,生成学生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非但不可剥夺学生的诵读时间,而且务必充分保证,目的就是让学生尽情地感受古典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在对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诗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引领学生从诵读到精读至美读,最后品读。经过四个阶段的诵读,学生由初读无味到渐入佳境。上片的“灭”与“雪”二字为仄声,与后两句的“眉”与“迟”的平声形成一种抑扬顿挫、错落有致的节奏。下片两句尾字分别押“ing”韵和“u”韵,也富于韵律的变化。在反复的诵读中,学生得到不同的感受和领悟。这不仅将个性化的阅读落到实处,也为后面深入探讨诗歌情感与形象作充分的准备。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从来不止于语言。笔者在古诗词教学中,总是在不断地引导和告诉学生,诗歌是作者运用语言这一工具,通过意象的组合而描绘出的一幅幅生动可感的生活图景,它是与诗人的审美情感合而为一产生出的一种艺术境界,也就是常说的意境。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从文本的内容出发,通过不断开动自身思维,找准正确的方向,通过想象与联想进入诗画中,力求将静态的文本读成鲜活灵动的生活画面,进而走进作者的艺术空间。在这特定的情境中真切地感受诗歌中人物心灵的律动及内在情感,深刻把握作者对文中人物与事件的褒贬态度及情感倾向。学生从生动的情境画面,读懂人物形像,读活人物心灵,并得出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在一次听课过程中,笔者看到授课教师用苏东坡、苏小妹与诗友黄山谷一起论诗的例子让学生鉴赏诗歌的语言及蕴味。问题是“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这一诗句,把前句中的“摇”字改为“舞”或是“扶”字,把后句的“映”字改为“隐”字或“失”字,然后让学生分析改变之后诗句的蕴味有什么变化。笔者在课后也认真揣摩起这几个字的不同之处,及由此带来诗歌意境及情感的变化。“轻风摇细柳”的“摇”字,写出了轻风的吹拂,让细柳摇动起来。此时的风是主动的,细柳却是死的,是没有生命的顺从,没有灵魂。而“轻风舞细柳”的“舞”字,不仅写出了轻风来后,柳条动了,而且让柳树活了过来,随着轻风的节奏舞动起来,主动应和着轻风,风给柳带来了生命。但这两个字都不如“扶”字来得好。首先,“扶”字写出了轻风的柔情蜜意,它对柳条是那么有感情,它充满浓浓的爱意,生怕柳枝会折腰或跌倒,所以他是扶着她。其次,轻轻的风却让柳枝摇得要人扶。这柳枝啊,是多么的轻柔,多么的纤细呀。就如同那要人呵护的娇弱女子。风与柳,他们之间难道不是一对让人羡艳的恋人?男的多情温柔,女子柔美娇羞。而诗的后一句“淡月映梅花”,其“映”字,写出了淡淡的月光之下,梅花身影的清浅,因为月光不那么明亮。然而这句诗只是对月光下梅花的一种客观写实。而“淡月隐梅花”的“隐”字,不仅写出了梅花的不清晰,同时把月色也写出来了,月色很朦胧。在此基础上,通过隐着的梅花,可以给人一种朦胧缥缈的感觉,让读者想象那隐藏着的梅花是多么美好。有如齐白石画的虾,看似随意几笔的点染,却更显真意。但笔者认为“淡月失梅花”来得更加完美。理由是“失”写出了月的淡,因月淡看不清梅花才感觉是失去了,又有我因月之淡而使我原以为美好东西的梅花在现实情境下却看不清其美,从而带来一种心理的失落与沮丧。那讨厌的月光啊,今天你是怎么了,为何弄丢了我的梅花。这不就仅仅是境了,而是饱含着真情。诗中的情感也就更加曲折而丰富。轻风、细柳、梅花多美的景,而所有的美好都因那轮淡淡的月光显得失落和遗憾。这正是诗歌语言含蓄、意味隽永、言近而旨远的高妙之所在。
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生命感悟向语言形式的转换。它表现的是人的生命体验,向读者展示人们渴望向往的生活,是富有人生情趣的生活世界。诗文中的字句都必然含有作者情感的烙痕,浸透着对现实的感触和生活的体验。所谓“愤怒出诗人”,诗歌的生命之气来自于诗人的生命灌注。读者更要深入到诗人的内心深处,通过感受、体验、想象、移情等心理活动走进诗人的世界。读诗当读出诗中之人。
在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文的教学中,师生都认为本词表现的是一个矢志不渝的爱国者的高尚情怀,值得人们颂扬。但除此之外对辛弃疾的其它评价却鲜有涉及。不妨再来品品文本。首句的“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江山本来说“千里”,怎么又把它说成是“千古”呢?实则江山本来就包含着地理上的广度,而“千古”却着眼于时间的跨度,着眼于历史。“千古”与“江山”是从历史的悠久和山河的广阔两方面着眼,一纵一横,时空交错,让作者站在了历史与江山之上,面对着悠悠历史和广阔山河,联想到历史上让人千古称颂的英雄人物——孙仲谋、寄奴。时空与历史人物一对接,辛弃疾的形象自然也就不是一般爱国文人的形象,而是充满着文人之外所独有的宽广胸怀。整个作品的境界与气魄就开阔高远了。他要在千古的历史当中,为江山社稷留下超越现实的伟大业绩。不愧对江山,更荣耀千古。而文章接着说,“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留给今天的却是残阳下、杂草中的不知名的“寻常巷陌”,连上文“孙仲谋处”也无从寻觅。联系辛弃疾的生平我们知道,他有多少金戈铁马的峥嵘岁月,但更有赋闲在家的无奈与愤懑。可以想象,孤独悲愤的作者站在京口北固亭,面对着千古的悠悠历史和广阔的锦绣河山,传递给读者的是一种让人喘不过气的孤独寂寞之感。他寻觅着,用他那深邃的目光在时空中寻觅着无愧历史、无愧江山社稷的功绩机会,而他的身影却只能孤独地树立在北固亭旁。
分析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特别是诗歌中的形象,定要从诗歌凝炼的语言中,仔细感悟与揣摩。语言可以简约,但人物性格却可以多重复杂,形象可以丰富高大,思想内涵更可以蕴藉深刻。当然,从探究中也能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
诗歌以其诗意的语言、高妙的意境让读者无限回味。同时,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读到隐藏在诗歌后面血泪而歌的诗人。在阅读鉴赏中得到生命的滋养,培养生命情怀,提升生命境界。
[1]陈亨言.以诗解诗——古诗词教学的一点尝试[J].读写月报:高中版,2011,(7).
[2]鞠九兵.悦读:诗词教学中的智性魅力[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12).
[3]王金芳.文本个性解读之我见[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