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峰,闫文秀
(1. 山东社会科学院 省情研究院,山东 济南250002;2. 山东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山东 济南250002)
自杀(suicide)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对自杀现象的研究几乎与自杀行为的发生同时进行。自现代社会科学创立以来,不同学科对自杀有着不同的定义、研究思路和分析方法。社会学家涂尔干(Durkheim)认为,“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①[法]涂尔干:《自杀论》,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年版,第11 页。;心理学家施耐德曼(Shneidman)提出“自杀是有意识的自我毁灭行动,处于多方面困境中采取自杀行动的人认为,自杀是从困境中解脱的最好方式”②转自肖水源,周亮,徐慧兰:《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二)——自杀行为的概念与分类》,《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英文)》,2005 年第5 卷,第298 页。;世界卫生组织(WHO)则认为“自杀是自发完成的、故意的行动后果,行为者本人完全了解或期望这一行动的致死性后果”③转自肖水源,周亮,徐慧兰:《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二)——自杀行为的概念与分类》,《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英文)》,2005 年第5 卷,第298 页。。
综观学术界对自杀的各种理解和定义,自杀行为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的要素:第一,行为后果的致死性,即自杀行为的直接后果是死亡;第二,行为后果的故意性,即自杀者明知这种行为会产生死亡的后果,而故意为之;第三,行为主体的主动性,即自杀者对自己行为及后果有清楚的了解,并采取手段促使这种后果的产生,其中行动的手段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只要具备了这三个要素,都可以看成是自杀行为。按照自杀行为的后果,又可分为自杀死亡(committed suicide)和自杀未遂(attempted suicide)两种类型,这两种行为都是自杀研究的对象。
自杀研究的理论在国外发展较为成熟和完善,已经形成较为系统的自杀统计方法和分析体系。当前国外对自杀行为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视角,即生物医学、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学,其中每一个学科都形成了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自杀理论。
生物医学是西方自杀研究的主流传统,可追溯到200 多年前。早在18 世纪,法国医生埃斯奎罗(Ezquerro)就将自杀与精神疾病联系起来,并在大量的临床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他认为在一般情况下,自杀总是与某种精神错乱联系在一起,自杀甚至呈现了精神错乱者的所有特点。社会学家涂尔干的自杀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埃斯奎罗的研究资料。
当前生物医学仍是西方研究自杀问题的主要视角,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自杀与生物遗传因素、自杀与某些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之间的复杂关系。其中的主要观点有:认为自杀具有一定的遗传性(Roy A,Rylander G,Sarchiapone M 等),并将双生子、寄生子研究方法应用于自杀研究(如Kallman,Anastasio;Schulsinger,Wender,Kety);这些遗传性因素会表现为一定的生物学表型异常,出现某些“自杀基因”,当前研究最多的自杀基因有色氨酸羟化酶基因、5 -HT 转运基因、5 -HT 受体基因等;自杀与生化因素即人体某些物质的含量有着直接联系,如5 -羟色胺(血清素),去钾肾上腺素(NE),多巴胺代谢物CSF 高香草酸(HVA),胆固醇等;自杀是精神疾病的一种表现特征(Beautrais;Shaffer 等)。生物医学的自杀理论,建立在科学的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部分解释了自杀行为,尤其是西方自杀行为的发生机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
个体心理学以自杀者的心理特征为研究对象,从自杀者的个体心理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寻求其选择自杀行为的原因,是当前解释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目前西方个体心理学主要从心理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等理论角度对自杀者的自杀行为进行探讨。
自杀行为的心理分析理论源自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他将自杀行为与生物本能联系起来,认为人的所有行为的动机都来源于每一个个体内部自我保存本能和性本能的生本能(Eros)和包括攻击和破坏的死本能(Thanotos),除了具有求生的动力机制外,人还具有求死的动力机制,二者相互矛盾与斗争,自杀就是死本能战胜了生本能,在死亡的影响下采取的一种行为。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自杀行为是一种习得的行为方式,在内外因素的强化作用下,自杀行为成为其释放消极情绪和改善内外环境的方法。
认知理论的目的是了解在自杀行为的产生、计划、意念中所蕴含的各种认知相关因素或认知加工特点。施耐德曼从认知的角度对自杀行为进行分析,认为自杀来自一种对“后我”(postego)的认知,即人们对死后状态的看法①参见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他还概括了自杀者十个共同的心理因素,认为自杀是痛苦(pain)、压力(press)和混乱(perturbation)三个因素在不同程度上组合的结果,人们自杀的主要目标是想从无助、绝望、悲痛中解脱出来②Edwin Shneidman.The Suicidal Min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逃避自我理论(Escape From Self)成为认知理论的核心视角。
个体心理学的自杀理论将个人心理与自杀行为结合起来进行解释,突出个人心理对自杀行为的作用和影响,对于个体的自杀行为具有极强的解释力。然而,自杀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更广泛的社会意义,仅仅从个人层面进行研究,不足以解释作为社会现象的自杀行为。
1. 实证主义社会学的研究
1897 年涂尔干的《自杀论》将自杀上升到社会问题的层面,开创了社会学解析自杀问题的传统。在此书中,他将自杀作为一个社会事实进行分析和解释,并运用社会统计的方法,以统计交互列表的形式,展现了大量的经验资料,用以说明自杀现象与民族、自然环境、性别、婚姻状况、宗教信仰、社会稳定和繁荣程度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了用社会事实的因果关系分析自杀的理论。他认为自杀与社会的整合程度相关,当社会整合程度过高或不足时,社会整体的自杀率就会上升。他总结出四种类型的自杀:即利己型自杀(egoistic suicide)、利他型自杀(altruistic suicide)、失范型自杀(anomic suicide)和宿命型自杀(fatalistic suicide)。
涂尔干将自杀率作为分析单位,把自杀研究与生物医学和心理学区分开来,随后的许多学者沿用涂尔干的路径和理论观点。哈布瓦赫(Halbwachs)提出了“社会孤立度”等概念,对自杀理论进行完善,使其成为现代社会学自杀研究的主流观点;吉布斯(Gibbs)和马丁(Martin)把自杀归于社会整合的缺乏;亨利(Henry)和肖德(Short)把自杀和他杀归于外部限制,认为自杀和他杀之间成反比关系,①[加]布施丰正:《自杀与文化》,马利联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版,第99 -100 页,第100 页。等等。这些理论都没有脱离涂尔干的解释框架,随后的学术发展,实证主义研究方法通过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借助精神测量量表、压力量表、生活事件量表、生活质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等对自杀者进行定量研究,对西方国家的自杀现状、特征以及自杀影响因素等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2. 人文主义社会学的研究
道格拉斯(Douglas)在《自杀的社会意义》中批判了涂尔干的自杀观点,认为其忽视了自杀的文化意义,他指出“研究者必须要关注每个具体的自杀行动,并对其情境做出解释性理解,因此,与其单兵突进地将自杀率作为唯一的考察对象,还不如通过对与自杀者相关的人展开深度访谈,以及收集一些与自杀者的自杀行动有关的材料,进而理解自杀者自杀的社会意义到底是什么”②Douglas JD.The Social Meaning of Suicid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7.。巴修莱尔(Baciulyle)提出与涂尔干相对抗的研究结论,认为自杀行为是人生的一种类型,肯定自杀是个人的权力,精神障碍可以看做是不同层次的、积极的社会行动,认为人的社会行动“必须根据如何定义社会的状况,以及与他人的人际关系来理解”③[加]布施丰正:《自杀与文化》,马利联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2 年版,第99 -100 页,第100 页。。这些观点引起很大的争论,开辟了不同于涂尔干实证主义路线的人文主义社会学自杀研究的传统。
这种人文主义的研究思路,来源于韦伯(Weber)创立的理解社会学,韦伯对社会学的定义是:“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行动的解释性理解,并依此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结构进行因果说明的科学”④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N.Y.:Bedminster Press,1986.。他把社会行动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对象,提出社会学既要对社会行动的客观结果进行解释,也要对其主观意义进行理解。韦伯所谓的理解,就是对行动意义的把握,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某一行动的主观意义的直接观察理解,即通过对社会行动或对象的直接观察就能理解其意义,二是解释性理解,即根据动机来把握行动者赋予行动的意义。
当前西方学术界的自杀研究,仍然延续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传统,并发展出若干新的成果。有的研究者更是将这三个领域进行交叉综合,提出新的解释理论,如卢曼(Luhmann)提出的“应激—素质综合模型”,认为自杀行为是自杀者认知模式及人格、环境因素、应激反应作用于已形成的素质的方式;威廉姆斯(Williams)提出的“痛苦呐喊”模式,强调自杀行为是被组合情境诱发出的一种“反应”⑤刘贵浩,郭丽:《自杀成因的理论模式研究》,《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8 年第4 期,第221 -224 页。。这些综合模型注意到生物和心理两个层面,并将自杀放到个体素质和社会文化环境里加以考察,为自杀的评估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综合的研究视角。
我国政府从1998 年开始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自杀死亡的人口数据,在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自杀数据的39 个国家中,我国的自杀率排在第四位,属于高自杀率国家。2002 年费立鹏(Phillips)等人在《柳叶刀》(Lancet)发表《中国的自杀率:1995—1999》一文,估算中国的自杀率是23/10 万到30/10 万⑥Phillips MR.,Suicide rates in China,1995 -1999.The Lancet,2002(3).。对中国自杀问题的关注在2003 年前后形成一个热点,无疑与费立鹏的医学团队的研究成果有关⑦吴飞:《自杀问题再反思》,《开放时代》,2013 年第6 期。。经过经验调查和实证研究,国内外学者发现了中国自杀现象与西方社会不同的特点。
第一,中国农村自杀率高于城市,且农村的自杀行为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在中国,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 倍,这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农村的高自杀率也是造成中国整体自杀率较高的主要因素。但对于中国农村自杀率的变化趋势,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结论,景军等人对我国自杀数据进行整理,发现我国农村自杀率在1987 -2009 年的区间内基本上保持下降趋势,从1987 年的27.75/10 万下降到2009 年的9.1/10 万,与城市自杀率之间的差距在逐年缩小,2003 年和2005 年甚至低于城市。而刘燕舞等人关于1980 -2009 年间7 省34 村的自杀行为调查结果显示,农村自杀率在过去30 年中可能并没有下降,相反是上升状态。这种自杀率的认知差异与当前我国农村自杀行为的区域性有关,不同地区自杀现象存在较大的差异。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对全国10 省25 村的自杀现象的调查印证了这一点,他们认为“南方农村因代际关系冲突导致的激愤型自杀较多,中部农村和北方农村相对较少;中部江汉平原地区因子女不孝而导致的绝望型和孤独型自杀较多,北方次之,南方较少;北方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相对较少”①刘燕舞:《自杀研究:困境表述、理论检视与进路转换》,《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3 期。。
第二,农村的自杀率呈现双高峰现象,存在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农村自杀人群中,女性和老人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农村女性尤其是已婚青年女性的高自杀率整体拉高了中国女性自杀的比例,农村青年女性的自杀率高于青年男性。但近年来,女性自杀有着明显下降的趋势。农村自杀也有着显著的年龄特点,农村老年人是另一个自杀的高危人群,其自杀率近年来虽然有所缓解,但依然居高不下。以农村70 -74 岁的老年人为例,在2002 -2008 年期间,这个年龄组的年均自杀率高达47.05/10 万,许多局部地区的调查也验证了这一特点。
第三,中国自杀者中精神疾病患病率低。与国外高达90%的精神疾病的比例相比,我国自杀者中精神疾病患者比重大约在63%左右。张艳萍等人以1998 年8 月至2000 年8 月四所县(市)级综合医院急诊室中自杀未遂者(共578 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农村地区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的特征进行比较,认为自杀未遂者中患有精神障碍的比例只有39.6%。②张艳萍,李献云,费立鹏,卞清涛,许永臣,及惠郁,杨荣山,张迟,何凤生:《农村地区有、无精神障碍自杀未遂者及其自杀特征的比较》,《中华精神科杂志》,2003 年第4 期。
第四,我国多数自杀未遂属于冲动行为。研究表明,50%的自杀未遂者考虑自杀的时间小于2 小时,28%的自杀未遂者在采取自杀行动之前考虑的时间不到10 分钟③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卫生部/WHO 预防自杀讲习班的会议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 年第14 卷第5 期。。
第五,自杀方式的便利性较强。自杀者较多采取农药、安眠药或上吊等手段实施,这些自杀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易得性,其中服毒是最常见的自杀方式。在北京回龙观医院的调查中,55%的自杀成功者与43%的自杀未遂者服农药自杀;4%的自杀成功者与49%的自杀未遂者服安眠药或其它治疗药物自杀;73%的服毒自杀者与自杀未遂者是通过服非常容易得到的、存放在家里的药物而自杀④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卫生部/WHO 预防自杀讲习班的会议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 年第14 卷第5 期。。
关于中国自杀现状的解释性研究与国外相关研究方向一致,主要包括生物医学、个体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视角。生物医学和个体心理学从身心健康状况的角度对自杀行为进行分析和干预,有着深厚的生物医学基础。生物医学尤其是流行病学,是当前国内自杀研究的主流研究框架,许多医学专家和社会工作者通过户口调查和搜集临床案例的方法获得大量资料,并利用监测、观察、假设检验、多元变量回归分析以及实验的方法,研究自杀和自杀未遂人群中性别、年龄、疾病、健康状况等因素的特征,探讨自杀的原因及方式,从而制定自杀的预防和干预对策。
这个研究思路一般将自杀归因于某些特定的疾病。胡泽卿等人通过对212 例抑郁症患者的调查,发现自杀与抑郁症人的绝望感、抑郁情绪、工作缺乏兴趣、偏执和自卑等症状呈显著相关性①胡泽卿,刘协和,曹莉萍:《抑郁症与自杀》,《临床精神医学杂志》,1997 年第3 期。;回龙观医院在分析中国441 例自杀成功案例的自杀原因构成时,发现抑郁症和其它精神障碍是导致自杀的重要原因②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卫生部/WHO 预防自杀讲习班的会议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第14 卷第5 期。。李献云等人对152 例自杀未遂者的病例对照研究认为患有精神病是自杀未遂第二大重要的危险因素③李献云,杨荣山,张迟等:《自杀未遂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 年第22 卷第4 期。。有些研究还认为躯体疾病作为一种应激因素可增加自杀的危险性,如麻风病患者因为家庭和社会的歧视,有自杀意念的人是一般人群的17 倍④史璋瑛,蔡文科:《麻风患者自杀的心理与社会因素》,《中国麻风杂志》,1997 年第13 卷第3 期。。
个体心理学的研究认为自杀与人格失调、心理障碍等心理问题密切相关,是由于个人认知、心理发展等方面出现偏差而导致的行为。马剑侠认为“剧变的外部环境与脆弱的个体心理素质交互作用,在某些应激事件的诱发下促使了自杀率的上升”,提出自杀是由于个人无法达到与外界变化相适应的心理水平造成的⑤马剑侠:《我国目前自杀的主要特点、社会心理分析与对策》,《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 年第6 期。。王春燕则认为农村自杀死亡者具有一些明显的人格特征,如倾向于人际交往被动、情绪低落、爱挑剔、退缩、急躁、自我中心、安于现状、不善言辞、不易亲近、消极低落,不切实际、浮躁冲动,敢于决断、缺乏毅力、回避困难等⑥王春燕:《人格特征与农村自杀死亡关系的心理解剖研究》,大连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年。。
张杰提出的扭力理论(压力不协调理论)是当前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结合上解释自杀行为的理论范式。该理论认为,扭力有四种不协调的压力源,这种不协调的压力在导致自杀行为的过程中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干预或强化。由于社会因素这个中间变量的存在,大部分有不协调压力体验的人并没有选择自杀行为。这些社会调节因素包括经济生活状况、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家庭背景及宗教信仰等。自杀与不协调压力之间的关系可能会被社会调节与社会整合等因素所缓解⑦张杰,景军,吴学雅,孙薇薇,王存同:《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1 年第5 期。。他的调查发现,当前中国农村地区15 -34 岁无精神疾病人群的自杀和中国自杀率的降低都与扭力及“扭力情境”密切相关,其中在危机面前缺乏积极应对能力,是影响农村青年自杀的极为重要的危险因素。而自杀率下降也是通过扭力的降低来实现的,青年农民进城打工,规避了家庭中的各种冲突,改善了生活环境,扭力也随之降低或消失,从而降低了自杀率⑧张杰,宋振韶:《自杀压力不协调理论的初步验证》,《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 年第6 期。⑨张杰,唐勇:《压力不协调与自杀:从155 个案例看扭力体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 年第11 期。⑩李宁:《中国农村地区15 -34 岁青年人群自杀危险因素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年。。
社会学的分析视角主要从社会环境入手,针对中国自杀者精神疾病患病率低的特点,分析社会因素与自杀行为之间的关系。当前我国关于自杀问题的社会学研究,主要有两种思路,即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主义研究和以实地研究和个案研究为主的人文主义研究。
1. 实证主义研究
这是对涂尔干自杀研究思路的延续和继承,主要借助统计工具对自杀行为进行统计描述和相关分析,获得中国自杀的数量、自杀率、性别、年龄、职业、区域分布等客观信息,找出影响自杀的因素,进而解释自杀现象。当前对中国农村自杀行为的实证主义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
在宏观研究方面,景军对1987 -2009 年连续23 年的全国自杀率及农村自杀率与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比重进行逐年比较,发现大规模的农村青年女性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对于降低农村自杀率具有特殊意义,迁移使她们远离了从属地位、人际冲突情境和自杀工具,起到了规避自杀的作用[11]景军,吴学雅,张杰:《农村女性的迁移与中国自杀率的下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4 期。。杨锦杰将自杀与社会风险联系起来,通过对59 个国家的数据样本进行双变量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发现,家庭规模的缩小、离婚率的升高、人口年龄结构的变迁、难以预期的商业风险与经济增长,都会提高自杀率的水平①杨锦杰:《社会因素对自杀率的影响——一项基于多国样本的研究》,中国社会学网,www.sociology.cass.cn。。自杀是人们感受到风险带来的不安之后作出的逃避决策。
自杀的微观影响因素主要指人际互动关系层面的原因,具体包括家庭、亲友、邻居和同事等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个人在网络中所处的社会地位及扮演的角色。刘华清、张培琰等人对中国城乡青年女性的自杀行为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农村青年女性自杀率高于城市青年女性,与女性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角色地位相关②刘华清,张培琰:《中国与西方国家青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中国社会医学》,1995 年第4 期。。翁正、张敬悬等人对自杀未遂者的家庭环境、关系亲密度、适应性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发现自杀未遂者的家庭结构和家庭职能明显低于一般家庭,矛盾性较高,其亲密度、适应性、娱乐性、组织性明显偏低③翁正,张敬悬,刘庆桂,李洪泉,赵胜春,陈万香,徐作国,任洪岱:《农村自杀未遂者家庭环境、亲密度及适应性的对照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 年第10 卷第4 期。。胡冬梅、姜潮等人通过对2000 -2001 年辽宁省大连金州和庄河地区自杀死亡者进行Logistic 回归模型的backwardLR 检验,认为自杀与社会支持程度密切相关④胡冬梅,姜潮,刘启贵,孙月吉,贾树华,周莉,张杰:《农村自杀者心理解剖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 年第19 卷第2 期。。
定量化的分析方法为自杀研究提供了精确的工具,使复杂的自杀行为状况变的清晰化、数量化。但是,当前我国的抽样调查研究以及解释模型的建构主要沿用国外的思路,对于我国的自杀问题并不是很实用。首先,中国没有详细而完备的自杀人群资料,也没有区分自杀与意外死亡的统计规范,区分精神病自杀者和精神健康自杀者测量方式也存在不足,这就使得数据统计不规范、不完整,存在较大偏差。其次,现有研究使用的调查统计数据只限于自杀率、年龄、性别、婚姻、自杀方式等变量的数量、百分比、年龄组等比较和分析,导致这些解释模型在解释力上存在不足。再次,由于可纳入分析框架的变量有一定的数理要求,使分析视角不够开阔和全面,尤其是村庄内部的因素,很难通过简单的变量和问题来进行解释和建构,容易导致影响因素的简单化和重要影响机制的缺失。
2. 人文主义研究
这种研究路径主要通过对调查案例进行深度访谈和实地观察,了解自杀行为的发生经过和环境,从中找出自杀的影响因素和原因,这是当前中国自杀研究采取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思路。吴飞对华北农村自杀现象的研究⑤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贺雪峰团队对农村老年人“自杀秩序”的研究等,都遵循了这种研究传统。人文主义研究思路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是社会结构及其变迁。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整个宏观社会结构及变迁密不可分。翟书涛认为政治动乱、经济不景气、战争等宏观的社会事件通过对国民经济、人民生活水平的破坏和激发爱国情操来影响整个社会的自杀率⑥翟书涛:《社会因素与自杀》,《医学与社会》,2001 年第6 期。。康琼认为我国农村妇女的自杀与当前的城乡经济发展格局有关,城乡不均衡发展使得男性劳动力不断流出,农村女性的生存压力和责任加重,许多农村女性不堪生活重担而选择自杀⑦康琼:《我国农村妇女自杀问题探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 年第1 期。。刘斌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分析了农村自杀问题,认为受教育权利和机会事实上的缺失和不平等,是导致我国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的根源所在,而以土地承包权为首要内容的财产权的缺失和不平等,则是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的物质根源⑧刘斌:《农村妇女群体高自杀率原因探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年第4 期。。
二是社会文化与价值观念。个人的行为受到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等意志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而价值观念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密切相关。陈柏峰将农村的自杀行为与价值观念的变迁、村庄习俗、制度实践结合起来进行解释,认为宗族观念的瓦解、祖先崇拜等中国农民本体价值观的变迁是导致自杀的真正原因。他以鄂南陈村的自杀事件为案例,探讨了农村妇女自杀与村庄习俗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打人命”的村庄习俗能刺激自杀妇女的死亡想象,让她们把希望寄托在自杀所带来的报复上,促使了农村妇女自杀行为的发生①陈柏峰:《死亡想象与道德建构——家事纠纷中妇女自杀的个案呈现》,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乡村中国评论》,2007 年第二辑。。刘燕舞、王晓慧对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现象的研究也印证了这一点,认为“社会实践现场中的自杀后的一系列表达是构成已婚青年女性对自杀死亡后想象的现实基础,现实生活中这种实践的上演通过女性意念的投射映置到未来可能的自杀实践中”②刘燕舞,王晓慧:《农村已婚青年女性自杀现象研究(1980 -2000)》,《青年研究》,2010 年第1 期。。刘燕舞将自杀与道德联系在一起,认为当前农村的道德衰败是导致老年人自杀的重要的原因,“老年人基于伦理的观念与子女基于权利的行为两者之间有着巨大冲突,这种张力引起了老年人的自杀行为”③刘燕舞:《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伦理学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年第3 期。。
杨华、刘燕舞、陈柏峰等人的实地研究发现,湖北省京山农村存在着一种老人的“自杀秩序”,并对这种自杀现象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他们认为这种自杀秩序与当地农村没有民间宗教信仰的基本形式、不信鬼神和祖先、对死后世界缺乏想象和畏惧、人们对死亡的认识流于随意并较少忌讳等密切相关,家庭结构的失衡,国家权力与市场逻辑的外在推动,促进了老年人自杀正常化的村庄秩序的形成。杨华还指出,由于革命、科学话语与社会性竞争的影响,其他地区农村的鬼神观、生命观、老人观和自杀观发生变化,很可能形成类似的自杀秩序。贺雪峰从传统的死亡观念分析了农村老年人选择自杀的原因,认为老年人之所以选择无反抗性自杀方式,与老年人的处境、村庄结构性力量、鬼神信仰、对死亡的态度、区域性舆论、意识形态、与利己利他的考虑、代际关系及对代际关系的期待有关④贺雪峰:《农村老年人为什么选择自杀》,《热风学术》,2009 年第3 期。。
吴飞通过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田野研究,在现实语境中思考和探讨中国文化中“生命”和“正义”的问题。他受西方生命观的启发,在中国的经验中找到了相对应的日常生活中“过日子”这一分析性概念,认为自杀是人们在权力游戏中努力维护自己的人格价值、达成家庭中合理的正义格局、过好日子的一种手段。而当前大多数人不懂得如何过好日子以及如何做好人是自杀的原因所在。“过日子”这种本土性的研究范式,是吴飞与西方学术对话的一次探索。他还发现自杀问题与中国的善恶道德观密切相关,中国没有西方宗教文明对自杀的禁忌,自杀可以当做是以不太合适的方式表达的一种美德⑤参见吴飞:《自杀与美好生活》,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年版。。
三是社会网络与人际关系。一些学者试图从人际关系互动角度对农村的自杀行为进行解释。颜廷健把穆光宗的“丧失理论”做出了进一步假定,认为丧失事件(包括诸如健康、角色、亲友及理想的丧失等)的不断出现,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社会关系网络,社会支持和社会角色的改变会使老人产生心理危机,从而采取自杀的极端手段应付丧失事件所带来的危机⑥颜廷健:《社会转型期老年人自杀现象研究》,《人口研究》,2003 年第5 期。。陈柏峰、刘燕舞等人也认为以家庭关系为代表的人际关系是影响农村自杀行为的重要因素。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通过对家庭关系的影响而发挥作用,父子、婆媳等代际关系和夫妻关系的失衡,是农村价值观念变化、道德丧失的集中表现,这些人际关系对于自杀行为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具体。
通过对国内外自杀研究学术史的初步梳理,我们发现,西方的自杀研究具有悠久的知识传统和系统的研究体系。生物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是三大知识传统。由于西方自杀高危人群中90%以上具有精神疾病,以生物医学和个体心理学合流的精神医学一直是自杀研究的主要路径,医生是研究的主要参与者。由于这种特殊背景,自杀的干预也越来越从心理干预发展到药理和药物干预。而由涂尔干开创的自杀研究的社会学传统,当初的动机之一就是挑战自杀研究的精神医学传统,这是社会学历史上辉煌的一页。虽然至今为止,社会学传统仍然没有动摇精神医学对自杀研究的主流和主导性地位,但它另辟蹊径,确实增进了人们对自杀问题的理解。
自杀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是由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认知因素和环境因素交互影响而引发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和事件,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作用一旦达到了个人承受能力与应对技能的极限,自杀意念就有可能产生,最终导致自杀行为的发生。目前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自杀干预项目,但要搞清楚是哪些项目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自杀率并不容易①Michael Phillips,Gonghuan Yang,Yanping Zhang,Lijun Wang,Huiyu Ji & Maigeng Zhou,Risk Factors for Suicide in China:a Nationa Case-Control Psychological Autopsy Study,Lancet,Vol.360,Iss.9347(2002).。我们认为,要理解某人的自杀行为,就需要研究其生活经历中的每一类危险因素,研究其所处社会环境的“地方性知识”,研究这些危险因素的影响方式,并预测在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哪些情境与事件可能强化这些危险因素,进而预防和干预自杀行为。
社会学对自杀问题的关注,有两个切入点,第一,自杀是理解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非常好的角度,可以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解读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的不同方面;第二,为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干预和预防自杀提供研究背景和决策依据。在这种情况下,国外的自杀理论可以提供借鉴但不能复制和应用到我国的自杀研究中,我国独特的自杀特征更不能用国外的自杀理论得到充分的解释。对自杀问题的研究应该在重视国际视野的同时,强化本土意识,特别是在我国有很高比例的精神正常的人群选择自杀的情况下。学者们的调查已经发现,不仅中西方社会在自杀现象上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就是在中国内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自杀现象的差异也非常突出。
随着《自杀研究》、《农民自杀研究》②李建军:《自杀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刘燕舞:《农民自杀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等成果的出版,我国的自杀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呈现新的特点和趋势。首先,在研究视野上,将出现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局面,社会学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自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密切关联;生物医学和心理学能够为自杀研究提够科学的测量工具,尤其是流行病学的统计调查更是为从整体上把握自杀率和自杀分布提供了方法和手段。但应当看到,我国的自杀问题尤其是农村自杀低精神疾病患病率的特点,仅仅用生物医学和心理学的理论无法解释大部分自杀行为的产生,也不能有效降低自杀率。我们在田野调查中发现,在我国,自杀行为看上去不太像是个人问题,甚至也不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而更像是一个社会问题。我们在自己的研究中,将社会学的质性研究方法与流行病学的统计方法结合起来,试图建立一个融社会性别、家庭关系、社会文化和自杀问题于一体的研究框架,分析农村的自杀状况、自杀类型及其影响因素,讨论个人自杀行为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③李善峰,张璐:《中国北方农村自杀行为的特点、类型和影响因素》,《山东社会科学》,2015 年第11 期。。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将自杀行为与社会环境分析结合起来,由政府主导、社会组织参与实施的社会政策和公共政策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我国的自杀率。
其次,在研究方法上,通过社会学式的田野调查④刘燕舞用这个概念将社会学的田野调查与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一般新闻媒体的社会调查做了区分。见《农民自杀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31 页。将两种自杀的研究传统结合起来。我国政府公布的自杀统计数据存在漏报、缺项、口径不一致等问题,而通过医院获得的自杀流行病学信息也不全面,如笔者发现,在医院的病例上只有“药物中毒”、“自残”“、上吊”等模糊的记录。在自杀研究中,大规模的自杀人口普查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目前具有社会学学科背景或者社会学“意识”的自杀研究,大都使用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定量研究方法和以个案访谈为主的定性研究方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不足,仅仅采取一种方法无法全面了解我国整体的自杀行为。如何在具体的研究中,把问卷调查发现的自杀“社会事实”和深度访谈发现的自杀“社会意义”分析有效结合起来,建构出具有普遍解释能力的自杀理论,是提升自杀研究水平的可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