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玲芝
(重庆市渝北区南华中学 重庆 401120)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案例分析
卜玲芝
(重庆市渝北区南华中学 重庆 401120)
体育教学案例的撰写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解力、判断力、洞察力也提高体育教师的创新力,使体育教师及时发现问题,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兴趣及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能使体育教学与教学研究并驾齐驱。本文通过以下几个教学案例进行陈述并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寻找出更多有利于新课程改革发展的好方法。
中小学 体育与健康 案例分析
现代科技在斗转星移的发展,知识也在日新月异更新,学生在体育方面学习需求也发生着巨大的转变。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我们要紧随时代的步伐,甚至要作新时代的“弄潮儿”,这样才能我们才能领先学生一步,从而领先体育教育,把体育教学水平渐渐提升,真正达到体育教学的终极目标——终身体育。
案例1短跑
在过去的短跑教学中,每个学生跑的距离相同,但所需时间不同(有快有慢,慢的占多数,学生不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秒钟跑”是把距离和时间的关系进化变异,即跑的时间(×秒)相同,袍的距离根据每个人距离的能力不同而分化。例如:a、教师测定出每个学生50米或(100米、200米)跑的最好成绩;b、根据每个学生的成绩算出其起跑点并让学生自己选择起跑位置;c、起跑后计时至×秒时,发出信号看看每个人是否到达终点。
案例分析:在常规的短跑教学中,大家起跑的起点相同,以最后抵达终点的名次作为判断输赢和快慢的标志,这种形式的短跑通常导致少数学生胜利,多数学生失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秒钟跑”学生起点不同,终点相同,只要学生自己全力以赴就可以在×秒钟内顺利抵达终点,取得胜利。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锻炼效果。
案例2投篮
通常篮球投篮教学或比赛中都是那些技术好(投篮准)学生的天下,本节教学设计事先教师对学生的技术与得分能力进行民主评比,将篮球技能最差的一名学生定位“五分手”(即该学生进一球为五分),次差者为“四分手”中等着为“三分手”,较好者为“二分手”最好者“一分手”在投篮比赛或三对三中都可以实施这种形式。
案例分析:常规篮球规则无论是谁在三分线外投篮命中,均三分,这就使低水平者往往融入不进这个团队,容易导致只有少数学生在场上打球,从而影响多数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热爱。“五分制”的优越性大大增加了场上每位学生投篮的机会和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为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提供学习热情,同时也为水平较差者提供了更多上场练习的机会,在同伴的鼓励下,提高了他们对篮球学校的自信心。
案例3跳箱分腿腾跃
常规学习“跳箱分腿腾跃”等体操项目,教师千篇一律就是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没有针对性,学生学起来比较枯燥效果不明显。本节课设计把跳跃的学习任务划分成四个不同的等级依据难度递增的顺序分别是:跳入、跳山羊、跳低跳箱、跳高跳箱,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练习。教师让每位同学分别制定三个目标,一个是初始目标(即一开始达到的目标),二是终极目标(即练习结束时要达到的目标),三个是最高目标(跳高跳箱)完成第三个最高目标的同学可以进行其他项目的练习,如乒乓球、羽毛球等。
案例分析:首先教师安排了不同难度等级的学习目标,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种方法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清楚认识自己的水平。其次,三个目标有难度差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激励作用,只要实现了自己的终极目标就算成功。同时,能让特殊体质的同学融入进教学中,也是对这些学生的一种鼓舞。
案例4跨栏
在跨栏跑教学中往往学生因为跨栏的高度、栏间距离、自身的身高等原因产生极其恐惧的心理,多数学生看到跨栏架就往后退教学效果差。学生根据身高的不同(即栏距、栏高也可以完全不相同),教师先进性60米栏(三个跨栏)60米跑测出成绩,将学生以前的60米跑的最好成绩与60米跨栏的成绩换算系数(如A同学60米跑为8秒,60米跨栏为10秒,其系数为0.8),教师在今后的学习和练习中如设定系数为0.85,学生在改进技术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系数,最后的评定的学习成绩也可根据系数进度和绝对成绩的综合作为评分方式。
案例分析:通常教学中教师往往从运动技术入手,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跨栏技能水平,提高成绩。本节课让学生明白60米跑成绩和60米跨栏成绩进行系数换算,然后确定自己的系数目标,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学习和体能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目标系数设定也是自我挑战的过程,使学生更容易得到成功。
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校的场地器材条件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等对教材的选择与调整进行教学化改造。通过对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能清晰的看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个体差异设计不同的目标,最终达到学生各自制定的目标。不仅学生掌握了技能也激励了一些特殊体质学生的信心。但在教学中也能看到一些这样的教学案例,为让学生达到目标降低运动难度、挑选内容过于简单、无要求、运动量小和无教学效果等教学内容,这样会导致一些优异成绩的同学积极性下降,成绩不太好的同学又产生被照顾感。所以,教师在撰写教学案例时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真切的回顾,“照镜子”“过电影”,把自己的教学一览无余地再现,教学过程中的正确错误都能有模糊变得清晰。那么,撰写教学案例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教学事实的过程,也是反思与提高的过程。
[1]张细谦.体育课程实施的策略.体育学刊[J],2007,14(4)
[2]刘绍增,周登嵩.新编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冯萍.以“美”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国学校体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