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珍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301636)
试论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探索式学习能力的培养
朱慧珍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301636)
针对我国高校计算机教学的现状问题,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推进有效教学改革来极提升学生探索式学习能力的方法,希望对于今后的高校计算机教学发展具有一定帮助。
高校计算机教学 现状分析 创新能力 探索式学习
我们正处在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大潮中,通过有效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便捷地获得各种新知识,所以,计算机应用则是当前人类的基本技能之一,在普及化的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各种有效手段,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积极培养他们的探索式学习能力[1]。
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已经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在进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应该从教学的深度、内容、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思考,这里主要探讨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下[2]:
第一,计算机教学内容过于死板,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在具体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学对象则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这些学生比较看重计算机的应用功能以及其实用性,特别是在其专业中的应用,主要把计算机当做一种工具来进行学习。他们并不关注相关的理论学习,以及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练习,他们则是关注于和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应用问题。在我国的高校教学中,一直都存在着看重理论学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实践的问题,这样就使得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和实践应用相互关联度不紧密,学生在学习了相关理论知识后,往往还是一头雾水,不能有效在实际学习中进行案例教学,造成教学内容的呆板、乏味。
第二,学生表现呈现出学习的状态,而实际上为混的状态。对于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转变,学生有些不太适应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自身的思想意识出现了一定的放松,不能进行主动性的学习。大多数学生没有传统教育的束缚,对于自己的专业学习感到茫然,学习的主动性无从谈起,呈现出一种自由散漫的状态,学习仅仅是为了混等级证书,或者混学分,这样即便取得一定的等级证书,但是,学生普遍缺少实际操作经验,不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技能,不能满足社会上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的短缺。
第三,教学模式陈旧,不能有效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引导。对于教学模式来说,应该能够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好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思想的指导工作,目前,我国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过于拘泥教学任务和框架,不能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不能有效进行因材施教,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不能有效进行教学资源的匹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表现的过于随意,不能让教育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所以,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情况,不同地区的学生具有不同水平的计算机能力,这种统一的教学方式必然不能满足层次不齐基础的学生,取得不了有效的教学效果。
第一,为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应该充分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一般来说,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能通过局域网进行丰富多彩的课件展示,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通过有效实施多媒体教学,应该让学生能够进行自由选择相关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能有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锻炼他们的视觉以及听觉功能,保证有效增加相关接受教学内容的渠道,使得学习热情进一步提升。通过有效设计课件内容,利用多媒体方式,能够保证有效增加课堂的信息输出量,使得课堂教学中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问题更加突出,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进行探索,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的思考,充分启发他们的探索学习的能力,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过程,保证学生学习具有针对性,同时,还能有效积极展开丰富的联想活动。另外,教师通过多媒体方式,还能有效展示计算机应用的详细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认识到计算机的操作方法以及涉及到具体步骤等,对于学生的自己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一定帮助。
第二,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通过教学目标设置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去探索学习。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学来说,就是要培养优秀的实践能力前的人才,应该积极转变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学学习状态,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学生进行计算机实践活动。对于高校计算机教师来说,应该通过教学,有效使得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对于实践问题的探索求知欲越来越强,从而具备全面的知识应用水平,保证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实践能力。应该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突出学生的自主创新以及探索能力方面的学习目标的制定,应该积极在功能和结构方面进行一定创新,有效体现出高校教师对于学生的探索能力的积极培养,这样能够更好地向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能够有效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也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第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
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学习资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其相关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扩大之中,所以,要想充分利用好所学的基础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探索能力,保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来说,这阶段时间毕竟有限,不能掌握全部的计算机系统知识,只要掌握了相应的良好学习行为,就能在今后的工作和学生中,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来解决出现的难题。
计算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因材施教,切实落实好对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学习的责任,在进行教学中,应该积极培养相关的探索型、自主型和发现型的人才,有效保证我国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其自身的职业素质以及专业知识的需求,积极把高校教育融入到实际的社会实践中,积极同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联系,并进行合作,保证学生具有足够的实践探索的空间,建了一批优秀的就业实习基地。
所以,应该极大化丰富高校计算机的教学内容,应该对于每个教学环节进行相关研究,目的就是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不断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仅仅要从技术水平上不断提升,还应该从思想上高度重视,通过计算机课程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
[1]周志宇.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探索[J].现代电子技术,2007,30(4).
[2]王贤勇.高校计算机教学的创新与发展[J].时代文学,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