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昱吟
(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甘肃兰州 730050)
打开看图写话之门
——浅谈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陈昱吟
(兰州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甘肃兰州 730050)
看图写话是低年级作文训练的重点内容,扎实有效的训练能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着重围绕精选图片资料,教会学生看图,循序渐进地训练,正确评价作文这几个方面展开。
低年级 图片 方法 训练 评价
低年级是写作的基础阶段,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其自由自在地在作文的天地驰骋,他们心中才会有说不出的快乐,从而产生写作的欲望,对作文萌生兴趣。低年级的作文教学就应该从孩子的天性中启迪他们的心灵,在幻想和浪漫中规范他们的书面语言。但是由于他们生活经验不足,认识水平有限,往往不能很好地理解图意,不能准确地表达。基于《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学生的写话提出的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阅读和运用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在摸索和实践中,我就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图片”是生活百态的浓缩,是静止的直观,它直接诉诸人的视觉,是语言文学形象直观的反应。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观图更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学生看着图片,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印象更为鲜明、深刻。
1.活用教材中的图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到二年级教材中,几乎每篇文章都配有单幅或多幅组合图片,这些精美的图片编排,体现了低年级孩子的认知规律,他们往往因为喜欢这篇文章的图片而喜欢读这篇文章,生动形象的图片既诱发了阅读的兴趣,也启迪了思维的火花。此时,教师就要抓住契机让学生仔细观察,创设语言情景,激发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兴趣。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从现在开始》中的插图(一):猫头鹰当上“万兽之王”后,下令动物们白天休息,晚上做事时,动物们吃惊的表现;插图(二):袋鼠当上“万兽之王”后,下令动物们今后跳着走路时,动物们满头大汗的表现;插图(三):猴子当上“万兽之王”后,下令后动物们按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时,动物们欣喜的表现。前两幅图意正好与第三幅相反,是训练学生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材料,引导学生从几幅图中发现不同,“万兽之王”与动物们的变化,然后让他们同桌互相练习说话,接着动笔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
2.巧用生活中的图片
除了从教材中获取看图写话的资源外,生活中遇到的那些充满童趣的图画,也是训练写话的好材料。这类图片范畴就很广了。比如绘本、童话书插图、报纸上的幽默图片等等,我们都可以利用起来。在教师通过带领孩子一起阅读时,把图画展示给孩子看,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让孩子通过阅读图画,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这对孩子永远有着一股无法抗拒的魔力。像指导绘本《蝴蝶风筝》时,设计了一些问题让孩子们进行说话训练:(1)小白兔为什么要做蝴蝶风筝?(2)制作蝴蝶风筝的过程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吗?(3)小白兔在野外放蝴蝶风筝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这些问题的设计,把孩子们带到了既定的情境中,让他们在未读此书时进行说话、写话训练。在阅读完本书后,又为孩子们的写话寻找材料:①小刺猬不小心拉断了风筝的线,风筝飞走了,这下子该怎么办呢?于如果你是那只小白兔,你会怎么做呢?这些教学设计,意在透过言简意赅的文字与精致生动的图画,让孩子在听动人的故事情节的同时,不仅让孩子们经历了“习作之旅”,还引导学生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体谅,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情。
1.紧抓意图,写清图中的内容。
学生观察的图画,通常有一幅化多幅,分静止和动态,人物和动物,景物和事物,正面和负面。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就是教会学生取材的方法,从而,学生完成了观察生活的第一步,学会了观察生活,就能写出生活。我们在低年级就系统地训练学生观察的逻辑性,寻找观察切入点的方法和观察的好习惯,可以说是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奠定了好的基础。对于观察单幅图,可用“抓住重点看整体图意”法,如观察《不要摘花》一图,了解小女孩在看到漂亮花朵时,忍不住伸手摘它时,小女孩的妈妈及时阻止了她,告诉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的主题。对于观察多幅图,可用“先看整体,再看重点”法。如观察《气球的妙用》一组图,我们依次看到小男孩在晾衣服,衣服把晾衣绳压弯了,衣服就挨着了地,于是小男孩就拿来一束气球绑在晾衣绳上,绳子随着气球升了起来,这是整体的图意,可重点却在后两幅图上,因为这两幅图点明了气球有什么妙用。在看图说话的作文教学中,教师创设契机触发学生的情思与思维,引导他们真正领悟图片的内容,要听得清楚,看得明白,才能感觉灵敏。
2.展开想象,补充图外内容。
在观察画面的同时,注重学生关注的地方,适时点拨,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既要看出画面上的内容,又要想象出画面外的内容。看图写话要求中常常会问图上画的时什么时间?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小朋友在观察图画时就要从图画中现有的场面来推测。例如《救小鸭》一图,图上有一只小鸭子掉进了坑里,周围有猴子、大象、小熊几个小动物在想办法救小鸭。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图上画了谁?他们遇到了什么事?2、小猴想到了什么办?小象和小熊呢?3、他们是怎样帮助小鸭的?4、谁的办法救出了小鸭?创造语言环境让学生说一说、演一演,通过引导,把与画面相关的细节、想法及情感也融进了画面。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活跃了,画面丰富了,写出的话也生动了。
1.从说话到写话
“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口头语言的发展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先导和基础,就作文教学来说,说明了“说”和“写”的关系。实践证明,遵循习作规律,贯彻从说到写的原则十分有效。在指导学生看图写话时,我们必须针对画面内容让学生从整体入手,说说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四要素,再从画面的意思入手,把自己想到的结合平时的生活经历说一说画面的内容。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一句通顺的话,一段优美的文字都是极其珍贵的言语材料,有了说的基础,写的训练自然水到渠成。
2.从仿写到创作
低年级学生刚学习习作,即使有了切身的体会,或看懂图意,他都无法真正做到“我笔写我心”。再者,模仿是小学生的天性。因此,我给学生提供的图画材料,我都在搜集有关此方面的例文或自己写“下水文”,给学生提供一个范例,让学生在读范文的过程中进行语言的内聚或规范,使自己遇到类似的图画材料能进行创造,用生动灵性的语言来表达。如看图写话《聪明的小兔》,图意:下雨了,小兔用大蘑菇当雨伞回家去了。在指导此文时,必须让孩子们想,小兔去干什么了?当天下起雨来,它想到了什么办法?回到家里兔妈妈又是怎样表扬它的?这一系列的问题要写到文中,才显出文章的充实。可面对孩子们一连串的作文问题,我先给孩子们提供例文,在他们读了以后,就引导孩子们迁移作文,像小兔去干什么等让孩子们自己去创造想象,在仿写的基础上,有的写小兔去采蘑菇,有的写小兔去外婆家等等。总之孩子们在原有范文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个性文章。
1.评价要有激励性
为了维持孩子们学习看图写话的兴趣,我经常用激励性的评价,注重的是学习作文的过程,让学生从教师言语的激励中获取成功的力量。像每次作文交上来以后,我都会细心批阅,但牢记把要求放低放宽,即使是一篇最普通的写话,我都会夸上一句:“句子通顺,标点正确,真了不起!”像这些“多了不起”、“描写很细致”、“用词很准确”、“有不少好词佳句”等,这一句句话就像一股股清泉涌进孩子们的心田,化作习作路上不竭的源泉。有了学习看图写话的兴趣和信心,他们才会爱上写话。
2.评价要有针对性
每次看图写话过后,我对学生的评价都有针对性。或针对习作中出现的现象或观察顺序或语言表达或想象能力,然后挑选几篇作为重点交流的文章,或好或坏,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促使提高。此外,因人而异的评价也要有针对性。如学困生的习作能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完整,就应当给予好评,提出“继续努力”的要求。而优生在写通顺的基础上,能做到描写具体,语言生动、优美,就要给予肯定、鼓励,激起他的下一次写作兴趣。
在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实践中,精选图片资料,教会学生看图,循序渐进地训练,正确评价作文的策略是可行的。以上是本人对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一些认识,不足之处望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