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感染艺术

2015-02-28 14:11:17孙德环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5期
关键词:语调情感语言

孙德环

(辽宁省海城市接文镇中心小学 辽宁海城 114200)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感染艺术

孙德环

(辽宁省海城市接文镇中心小学 辽宁海城 114200)

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教育无疑很难适应新时期的现代教学的需要。顾及学生学习情感的体验,是当代教师的首要任务,让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情感牵引者。

课堂教学 情感体验 感染艺术

一、教学语言的特点

1.准确性

这是教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老师必须准确无误,清楚明白,言简意赅,把所表达的概念知识传递给学生,老师不准确的语言不但不能使学生获得一个准确的概念,更重要的事使学生的思维严重混乱,读错字音,或讲错意思,就会误导学生,不清楚的概念,拿不准的读音要查资料,找根据,逐一落实,养成认真求实的习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2.生动性,形象性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就会充分利用和发挥课文本身洋溢的情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既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也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年的教学积累,受学生欢迎的有威望的老师,他得教学语言一定是生动形象的,也一定是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听这样的老师讲课,学生一定会有乐此不彼的感觉,学习这门功课时学生也一定会手不释卷,教师的语言应是雅中有俗,俗中有雅,雅俗共存。“在教学中还需要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走进生活,获得生命化感悟。因此教师应把教学内容及其形象融为一体,用形象化的语言去解释深刻的语文概念,以激发学生的想象”。运用恰当生动比喻、拟人、夸张的语言,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渊博的知识教给学生丰富的语文素养,以便引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获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3.逻辑性

教师的语言要有很强的逻辑性,教学顺序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层层推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中心突出,符合文体知识的逻辑性,词不达意的语言要坚决摈弃。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来调节自己的语言节奏和朗读语调,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感,语文课堂是传递情感的场所、老师以情动人、以诚感人、相互之间交汇成音乐的旋律,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懂得感恩。教学中,我反对“一言堂”,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不以情感为教学的纽带,不重视情感的激励作用,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即使学生“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也难以“增益其所不能”。

二、教学语言力求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于一体

苏联著名教育家维特洛夫说:“教师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的语言,它能使整个教学顿时生辉,并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平淡的语言,平直的语调,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语言应该集生动、形象、幽默、风趣于一体,所谓形象,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有新颖、贴切的比喻,幽默的夸张,生动的描绘,适当穿插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轶事、笑话,恰如其分地引用名言、警句、诗词,这样的教学语言,既能够振奋学生精神,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引入知识的殿堂。

三、教学语言力求抑扬顿挫,有音乐的旋律

我在给学生上《青海湖,梦幻般的湖》这篇课文时,首先从朗读入手,读出境界,读出青海湖的美,利用语调的高低、缓急、轻重、长短的变化,读出雄浑、高亢、激昂的情感。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听起来情趣盎然,学生很快走进课文的意境之中,更好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教师教学语言的语气、语调、力度、速度等,都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因素。“无波无澜,平铺直叙,没有变化的语调,容易使学生淡而无味,产生疲倦感,注意力不集中,而语调的高低起伏,语气的轻重缓急,速度的快慢间歇,语言的抑扬顿挫,可以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给人以错落有致的节奏感。根据教学内容安排语言节奏同时语言节奏应该考虑到课堂上学生的反应”。

四、教学语言力求充满情感,激发情感的共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它在语文学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把真、善、美的种子播到学生的心田。“教育的作用,事实上,以一个不重视情感教育的老师是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的”。有位教育专家曾经向广大教育者发出‘‘发展智力绝不能以牺牲学生的社会发展的情感为代价’’的呼吁。所以,那种一味强调专心致志,崇尚苦学,只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和逻辑思维的训练,却轻视乐学,忽视张弛结合以及学生的动机、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发胀的做法,并不科学。共鸣的境界是忘我的境界,学生到了共鸣的时候,就如同演员进入自身扮演的角色。

五、言之有情,情理交融

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讲课不能是简单的灌输,而是应该建立在心理相容和情感共鸣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理中蕴请,通情达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带着饱满的热情讲课,做到情动于衷,形诸于外,教师还要善于创设情境,以形象为手段,以美育为突破口,以情感为纽带,激生情,启其疑,引其思,使学生心理处在兴奋状态,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控制教材中的情感教育素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创新教育、从而把知识教育、“思想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思想教育作用,使教学语言具有思想教育作用的同时,又不失文学色彩,做到文质兼美,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施教的基础是热爱,老师只要以自己丰富的知识。可亲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加之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去影响自己工作的对象,那么就一定能够在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智能,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心灵视野,拓展学生心灵的空间,进而美化学生的心灵。

六、言之有序,条理清楚

“序"是指语文教学语言的逻辑性。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每课教材做深入分析,掌握其确切的含义及其规律,精心组织教学语言解读,确定怎样开头,怎样过渡,哪些应该先讲与后讲,怎样结尾。这样在"序"上多下点功夫,思路井然有序,解读就会条理清晰,使学生在任何关键的问题面前都能够得到透彻的理解。谁不愿意使自己的语言生动活泼?谁又不愿意使自己的语言富有艺术的魅力?但,这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代价的。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若讲究了语言的情感艺术,那么就会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整个课堂就会充满了情感。只有这样,教师在讲授课文的知识中提炼出形象的成分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领会,才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文其声,如见其人,如发其情,从而融进作品的情境或人物的心灵中去,只有这样,也才能对内容有深透的理解,这就是艺术,课堂教学的艺术不是像艺术家那样把人的美`人的诚实及崇高的品质表现在色彩,文字,音乐形式之中,而是通过人物的心灵美去塑造美的心灵。

猜你喜欢
语调情感语言
媒体报道语调与公司超额现金持有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英语教学中语调的言语行为
谈歌词语调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