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强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化中学 云南玉溪 653404)
浅谈初中绘画创作教学
吴振强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新化中学 云南玉溪 653404)
创作……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并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塑造出艺术形象来的创造性的劳动。伟大的艺术力量甚至在技术有所欠缺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出优美的艺术作品。而缺乏这种力量,即使最完美的技巧也不能产生出最优秀的作品。在初中绘画创作教学中,只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创作意识、创作思维、创作构思、创作技巧进行培养,他们的绘画创作能力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审美 绘画创作领域 创作题材 构思
绘画创作,是作者思想意识、文化修养、艺术观点及审美爱好的产物,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审美修养与趣味。《辞海》关于创作的解释是:“创作……是作者对社会生活进行观察、体验、研究、分析,并对生活素材加以选择、提炼、加工,塑造出艺术形象来的创造性的劳动。”①
创作作为一种个人体验的产物,排斥模仿,其价值在于独创。创作者如同在荒漠里寻找甘泉,无路迹可循。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在其《艺术的涵义》一书中曾这样写道:“没有一种来自于书本、教师或其他外部影响的观念会永远帮助你进入创造的领域。只有当人们走自己的路,只有人们尽其所能地排除理智的支配,体验才变成创造。”于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作是无法教授和替代的。可以说一个缺乏艺术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创作者是难于进入独创领域的。
初中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绘画中创新主要是通过创作绘画作品来体现。而在这几年的初中绘画创作教学中,我深感初中绘画创作要有创新,并非容易,因为学生绘画创作存在很大的问题,比如:学生缺少绘画创作的素材(素材需要在生活中积累),创作题材不明确等。经过两三年的美术教育教学探索与研究,我认为,要提高初中绘画创作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绘画创作的能力,就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搞好绘画创作:
四个能力的培养即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良好的观察力是创作优秀作品的基础,也是我们教学目的之一,好的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升华,有一位著名画家曾说:“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乏观察力。”可见,观察力的培养是多么重要。观察力的培养,我们主要让学生多写生,分低、高年级按不同的要求进行。低年级的主要进行不同类的物体练习,观察要求低一点。如:写生一组水果,低年级可以画一些苹果、雪梨、香蕉等形状、色彩不同静物。通过这种类型的练习,可极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能力的培养可多采用默写的方式,如:出示一个玩具,让学生观察一段时间,再拿走,然后默写,也可以默写一幅画,使学生养成整体意识,对物体能抓住特征,增强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可多做基本型的添加、变形练习。例如:正方形的练习,对它进行添加,可以变成汽车,房子,钟,手帕,电视,对它进行夸张和变形,可以联想成鱼,火车,大桥,等。 经常进行这类练习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创作应该以生活为基础,应该反映生活、表现生活。然而,艺术虽源于生活,生活却并不等于艺术。并非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一切场景都可以照搬照抄到艺术。事实上,人们在模仿生活和其他艺术作品的同时,并不放弃创造的冲动。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一书中指出:“伟大的艺术力量甚至在技术有所欠缺的情况下也能产生出优美的艺术作品。而缺乏这种力量,即使最完美的技巧也不能产生出最优秀的作品。”③溯及艺术史,某些美术大师的技巧也许是二流的,但其作品却是一流的,“伟大的力量”使他们的作品不朽。
绘画创作,首要的是选择题材。因为学生上创作课,最困难的是不知画什么,很容易使创作一般化、概念化。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并且强调说明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因为,成功的美术作品,都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理解和评价,是作者理想和愿望的表现。如初中美术教材中《妞妞》这幅画,通过靠在磨盘边吃饭的小女孩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我国农村广大农民生活走向富足、安定这一主题;而《秋》《农家》等作品虽也是以农村幸福生活为题材的创作,但却从不同角度表达了美好的生活情趣。因此,在绘画创作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启发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无论风景、静物、人物,一盘水果、几棵蔬菜……只要是美的、动人的,都可以入画,这也可以激发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积极性。
完成一幅作品,艺术构思是中心环节。在构思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把在生活中搜集到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整理、提炼,力求构思完美。学生选择的题材大多都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以及对祖国的歌颂和对未来理想的追求。如反映校园生活的题材,就要仔细品味教材中同龄人的作品,满怀热情地去表现自己的生活,从事感人的艺术创作。再如,处理欢庆香港回归的题材,就要启发他们从和平、幸福的角度来立意,用寓意、象征等艺术语言进行构思、构图,使学生掌握从题材到主题、从生活到艺术、从内容到形式这一创作规律,对自己所选择的题材反复推敲,不断探索。对于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个复杂而艰苦的创作过程,实际上也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不断进步的思维过程。尽管他们的表现技巧还欠娴熟,但是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靠艰苦的艺术实践去表现生活的优良品质。
绘画创作素材需要在生活中积累,培养学生经常以生活为素材画速写的习惯是搞好创作的基础,不少创作题材都是在速写中萌生的。因此,鼓励学生去观察生活,在生活中搜集素材,多画速写,以捕捉生动感人的形象资料是十分必要的。以我国著名已故女画家周思聪创作的《人民和总理》这幅作品为例,作者在这幅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就曾多次深入灾区,从生活中发掘大量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通过这些,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人品和刻苦、执著的奉献精神,使学生受到教育。还可以让学生明白“艺术高于生活”,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美术作品是生活地反映,要学会绘画,必须要懂得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有价值地绘画素材,为绘画储备可用地素材。
观察能力是与创造能力同步发展起来的,没有观察也就难以更好地想象,观察是学习与创作的基础如表现日新月异的城市变化时,学生们可在放学路上或家中窗口,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会观察到最能代表城市风光和最能表达自己心愿的那一面。学生可能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加之在具体构图时的情绪和想象,就会产生有明显个性差异的作品。这时要引导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创作充满自信,让学生在观察、感受、创作中得到乐趣和满足。
我坚信,在初中绘画创作教学中,只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创作意识、创作思维、创作构思、创作技巧进行培养,他们的绘画创作能力就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书籍
①《辞海》
于德西迪里厄斯·奥班恩《艺术的涵义》
③科林伍德《艺术原理》
陈卫东、叶小青编著:《高考应试训练丛书·创作》,广西美术出版社。
《中国当代高等美术院校实力派教师油画教学对话》(上、下),河北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