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力”的借入及词义演变

2015-02-28 13:09李雪雁
现代语文 2015年27期
关键词:苦力外来词古汉语

□李雪雁

“苦力”的借入及词义演变

□李雪雁

“苦力”在中国古代已有,但其意义和用法不同于现代汉语。作为外来词的“苦力”,既遵循了借词音译传统,又符合汉语“音义结合”的构词习惯,成为有特定意义的名词。由于语言文化二重性的特点,“苦力”词义存在一个历时演变的过程。

“苦力” 外来词 词义演变

外来词又称“借词”,即从另一民族的语言中“借入”的词,它是不同民族之间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被称作“异域文化的使者”。[1]汉语外来词的借入,多半是主动的,但也存在被动借入并经过历时演化的例子——“苦力”。

一、古汉语中的“苦力”

在“苦力”借入前,古汉语中已存在“苦力”形式的短语。但其构成和使用与现代汉语大有不同。

从语素来看,古汉语中“苦”本义为“味苦”。《说文解字》:大苦,苓也,从,古声。”[2]《尔雅·释言》:“咸,苦也。”又可作“苦菜”讲,如《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这里的“苦”即“荼”,一种苦菜。后引申出其他释义。本文从《古代汉语大词典》[3]中摘录如下:

1.“劳苦”“困苦”

(1)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管子·乘马》)

(2)孤儿遇生,命当独苦。(《汉乐府·孤儿行》)

2.“刻苦”“辛勤”

(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孟子·告子下》)

3.“穷尽”

(4)故用财不可以啬,用力不可以苦。用财啬则费,用力苦则劳民不足。(《管子·版法》)

4.“竭力”“极”

(5)某尝欲注此语于遗事之下,钦夫苦不许。(《朱子语类》)

(6)史进住了几日,定要去,朱武等苦留不住。(《水浒全传》)

5.“恨”“遗憾”

(7)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秦韬玉《贫女》)

(8)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后汉书·岑彭传》)

古汉语中的“苦”多与“甘”“福”“乐”“好”等义相反,含有“非佳”义。正如方国瑜所言:“从训诂方面说:《说文》从古得声的字,多有消极的含义。”谭嗣同在《仁学篇》中提到:“于文从古,皆非佳义,从艸则苦,从木则枯,从网则罟,从辛则辜,从文则故,从口则固,从疒则痼,从水则涸,从人为估,估客非上流也。”[4]

6.“兵力”“威力”

(9)如此,则楚所备者多,力分,汉得休,复与之战,破楚必矣。(《史记·高祖本纪》)

(10)夫以德胜人者昌,以力胜人者亡。(《后汉书·鲁恭传》)

7.“努力”“勤劳”

(11)然而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荀子·荣辱》)

游子常苦贫,力子天所富。(《后汉书·樊晔传》)

8.“功劳”

(12)今我战又胜荆与郑,吾君将伐智而多力。(《国语·晋语六》)

9.“徭役”“劳役”

(13)以为地法而待政令,以荒政十有二聚万民:一曰散利,二曰薄征,三曰缓刑,四曰弛力。(《周礼·大司徒》)

(14)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陶潜书》)

古汉语中“力”多表示“能力”“力量”“徭役”“仆役”等义。

综上,“苦”和“力”在古汉语中有较强的独立性,可单独成词,词义灵活。以“苦力”形式出现,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江淹的《自序传》:“尝云人生当适性为乐,安能精意苦力,求身后之名哉。”[5]此处“苦”取“辛苦”“劳苦”义,“力”取“努力”“用功”义,用前者修饰后者,表示“辛苦努力”或“用尽功力”,是一个复合短语,形容用功程度之重。此后,还有宋朝叶适的《法度总论三·铨选》:“学士大夫,勤身苦力,诵说孔孟,传道先王,未尝不知所谓治道者非若今日之法度也。”[5]“苦力”亦为“穷尽功力”“用尽精力”之义,以“苦”修饰“力”。由此可知,古汉语的“苦力”多为复合短语,“苦”被形容词、副词化,“力”取名词、动词义,以前者修饰后者,为复合短语,具体语义随语境而变,有较强的灵活性。

二、“苦力”的借入

根据吸收方式的不同,史有为把外来词分为:借音外来词、借形外来词和混合外来词等。狭义上的外来词仅指借音外来词,借音有“纯音译、谐音音译和字形异化”三种形式。[1]“苦力”在近代作为一个外来词被借入,属于谐音音译,即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字去对译外族词语的音,但保留汉字的意义。为了解“苦力”借入形式,我们首先应对其外语词源进行研究:

“苦力”的英源词为“coolie”,亦作“coolee”“cooly”“kulī”“qulī”等。学界普遍认为,“coolie”一词可追溯到17世纪中期,它起源于印地语。印度北部语言中“kholees”或“kolis”指身份卑微的拉其普特人;印度南部的泰米尔语中的“kūli”,常以“kūli wages”的形式出现,指“薪金”“报酬”。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时,用近音词“coolie”称呼当地“身份卑微的雇佣者”,后亦用于称呼从印度输出的廉价劳力。这种输出劳力逐渐扩展到中国,以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为主,列强美其名曰“契约华工”,实则待遇等同奴隶,亦作“coolie”讲。《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将“coolie”译为:“欧洲人对亚洲不熟练的劳工或搬运工人(特别是印度或中国这类移民)的轻蔑称呼。”

由于地缘关系,“coolie”首先出现在“契约华工”兴起之地的澳门,译为“咕唎、哈哩”,但逐渐被“苦力”的字形所取代,这是由外来词字形选择因素引起的。关于外来词字形的选择,已有人根据《汉语外来词词典》总结出了如下制约因素:

1.语音相似性:外来词与原词读音相似;

2.字义联想性:外来词能引发人们对词义的联想;

3.字义相关性:汉字与原词在字意上相关;

4.字形俗成性:人们对范畴相同的词倾向于采用同种书写形式;

5.书写经济性:外来词书写追求字形的精简;

这些制约因素存在一定的等级次序:字形俗成性>字义相关性>字义联想性>语音相似性>书写经济性[6]外来词在字形的选择上表意性明显大于音似性,因为英文多音义分离,而汉字具有独特的表意性。从中国人传统的认知心理上看,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与其他传统用语同质的音译词。由于汉语构词习惯采取“词根复合法”,注重词语内部各结构项的组合关系,即字义联想和字义相关。因此“咕唎、哈哩”逐渐被同样读音相似,但书写更经济,且表意性较强的单音节语素“苦”和“力”所取代。“苦”选“劳苦、辛苦”之义,“力”取“劳役”义。“苦力”最初用以表示从中国输出的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契约华工”。

三、“苦力”的词义演变

由于外来词具有独特的“源语言”因素和“目标语言”因素的二重性,即由外语代表的源语言文化和由汉语汉字代表的固有语言文化同时共存。外来词在借入后,始终面临着语言文化二重性引发的冲突与磨合,这是外来词词义演变的根源。

特定时期的外来词有词语与非词语之间的冲突,即词语本身的意义与社会历史的附加因素的冲突。这种非词语因素是民族之间的冲突引起的,在词语借入初期就含有某种贬义、侮蔑色彩,受到“目标语言”的排斥。“苦力”的借入是被动的过程,由于非语言因素,其借入一开始就含有浓烈的贬义色彩。如刘正埮等人编纂的《汉语外来词词典》将其释义为:“帝国主义者对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重体力劳动者的蔑称。”[7]虽然到19世纪末,华人的自由移民开始取代苦力输出,但仍被看作带有贬义色彩的“苦力”,具有污蔑性。

20世纪初期,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全面瓦解,大批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涌入城市,从事重体力劳动。中国传统习惯以“夫”代指男性,从事这类职业的人被称作“脚夫”“挑夫”“搬夫”“栈夫”“人力车夫”“清道夫”等。在民国初年,这类无技艺的重体力劳动者也被称作“苦力”。但国内的“苦力”只是上述职业人群的统称,并没有侮蔑之意,相反还带有同情意味的人道主义色彩。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分子展开的一场大规模的“苦力”调查,主要报道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及汉口等政治经济中心“苦力”的衣食住行情况,呼吁社会救济,经后人汇编成册,即《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此外,一些地区甚至将“苦力”作为“士农工商”之外的一类职业人群写入地方志,如宁波的《民国鄞县通志·政教志》。在近代书报刊物中,“苦力”一词也频频出现,其词义被逐渐的职业化、广泛化。有人称“中国近代城市全赖苦力维持”,给了苦力群体很高的评价。

在现代汉语中,虽然“苦力”出现的词频较旧时减少,但其“辛苦”“劳力”的“目标语言”因素凸显出来,结合旧时“苦力”的职业特点,被引申为“从事劳动多但报酬少的工作的人”,仍有一定的使用空间。如:

“生活苦力”指为生活劳碌奔波的人,他们一直在创造价值,却没机会享受价值。

“知识苦力”指辛苦地靠出卖知识为生的知识分子。由于在一定历史时期脑体倒挂,一些知识分子以此来补偿经济收入的不足。

“文化苦力”又称“扛文化活儿的”,指受雇于人、出卖自己的脑力或作品的文化人。他们多为实力较强的文人,因不懂市场或来不及研究市场,只能为他人打工,报酬也如同小工一样微薄。曾有人戏言“文化苦力”是文化高手做小工,形象地展现了“文化苦力”的基本特征。[8]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调整,知识分子的待遇与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苦力”一词又被转用到了都市工薪阶层的白领身上,用以调侃劳动和薪资不成比例的工作。

四、结语

“苦力”在古汉语中已有,是一个复合短语,词义和用法灵活。外来词“苦力”借入后,遵循了汉语构词传统,借助古汉语词根组成特定名词。由于语言文化二重性的特点,“苦力”词义存在一个历时演变的过程,即从“帝国主义者对‘契约华工’的蔑称”,到国内“城市中从事重体力劳动的劳动者”,再到现代人对劳动和薪资不成比例的工作的调侃。对外来词“苦力”在汉语用词环境中的历时考察,不仅可以梳理“苦力”包含的信息,改善大众认知;还能丰富外来词的研究成果,使理论作用于实践,为本族语言增添生机和活力。

[1]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2][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徐复等.古代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4]方国瑜,林超民.“古”之本义为“苦”说——汉字甲骨文、金文、篆文与纳西象形文字比较研究一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5).

[5]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6]张丽.外来词词形选择制约因素的等级序列[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4,(7).

[7]刘正埮等.汉语外来词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4.

[8]吴光远.适者生存——国人命运话题聚焦[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李雪雁 浙江宁波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315211)

猜你喜欢
苦力外来词古汉语
“背篼”生存处境微探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正反同辞”理论在古汉语教学中创新研究——以“罢极”训释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清末民初日源外来词汉化研究
我为工作狂
汉语日源外来词的使用与收录现状
上古汉语*kl-、*kr-类声母的舌齿音演变
中国朝鲜语外来词词汇结构和使用考察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从《满韩漫游》“苦力”形象转变看夏目漱石的中国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