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捣衣”释义辨正

2015-02-28 13:09冯蒙蒙周掌胜
现代语文 2015年27期
关键词:汉语大词典生丝参差

□冯蒙蒙 周掌胜

《汉语大词典》“捣衣”释义辨正

□冯蒙蒙 周掌胜

文章指出《汉语大词典》关于“捣衣”词条的释义错误,指明“捣衣”的古义,并对“捣衣”的古义和后来发展出的“洗衣”义进行考辩。

《汉语大词典》 捣衣 洗衣

捣衣: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北周庾信《夜听捣衣》诗:“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捣,一本作“擣”。唐代贾至《答严大夫》诗:“今夕秦天一雁來,梧桐坠叶捣衣催。”明代杨慎《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尝见六朝人画捣衣图,其制如此。”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五》:“至移碌碡于房上,砰然滚落,火焰飞腾,击捣衣砧为数段。”(《汉语大词典》第六册第803页)

《汉语大词典》(下简称《大词典》)是当今最为权威的语文辞书之一,但对“捣衣”的释义却明显有误。书证《夜听捣衣》“秋夜捣衣声,飞度长门城”与《答严大夫》“今夕秦天一雁来,梧桐坠叶捣衣催”中“秋夜”“夕”“雁”等词明言“捣衣”发生的时间是在秋天的夜晚。试问,若是洗衣,又何必一定是在秋天,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而书证《丹铅总录·捣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指出“捣衣”的动作是“舂”,而释义中的“捶”跟“舂”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动作,洗衣服也是不必用舂的。因此,《大词典》释“捣衣”为“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显然存在问题。

“捣衣”其实与古代丝帛的精练有关。从众多的捣衣诗来看,捣衣的对象多是帛、练、纨、素等丝织物,曹毗《夜听捣衣》“纤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谢惠连《捣衣诗》“纨素既已成,君子行未归”;温子升《捣衣诗》“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流黄,褐黄色的织物)。而从古代画作对“捣衣”的描摹中又可获悉,“捣衣”也可是捣未织之丝。唐代张萱《捣练图》(赵佶摹本)中,放置于捣衣砧上的即是一捆用细绳捆扎的生丝,而非织物。纨,素也,素是白色生绢,练是生丝织物。那么,帛、练、纨、素等生丝织物和生丝为什么要进行捣练呢?这是因为蚕丝的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丝素外围包附着带粘性的丝胶,使得丝与丝互相粘结在一起,丝胶干燥凝结后就形成了坚韧紧密的茧壳。缫丝的工艺可以从蚕茧中抽出蚕丝,获得生丝,这时的生丝已经可以织成织物,但因为只除去了小部分丝胶,粗糙、僵硬,品质不高。要使生丝和生丝织物变得柔软光滑,还需要经过练丝这一工序进行脱胶。《周礼》中就记载了暴练、灰练、水练等几种较为古老的练丝方法。《周礼·天官·染人》:“凡染,春暴练,夏纁玄。”郑玄注:“暴练,练其素而暴之”。“练”或作“湅”,《周礼·考工记·㡛氏》:“湅丝,以涚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湅。”郑玄注:“涚水,以灰所泲水也。沤,渐也。”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验的积累,丝帛精练技术也有了新的发展,“捣衣”就是产生于秦汉时期的一种练丝新工艺。较之工艺流程较长的“㡛氏湅丝”法,这种砧杵捣练法可以缩短脱胶时间,促进丝帛脱胶效果。汉代班婕妤《捣素赋》中就可见到砧杵捣练法在当时的应用:“于是投香杵,扣玟砧,择鸾声,争凤音……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远近。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砧杵的相互配合、捣衣的动作、声响,描画得栩栩如生。唐代魏瓘《捣衣赋》也细致描绘了秋夜捣衣的场景:“夜如何其,秋兮已半。拽鲁缟,攘皓腕。始于摇扬,终于凌乱。四振五振,惊飞燕之两行。六举七举,遏彩云而一断。隐高楼而如动,度遥城而如散。夜有露兮秋有风,杵有声兮衣可缝。”可见“捣衣”到唐代还是精练丝帛的主要方法。

“捣衣”是针对丝帛的一种练丝方法,那么“捣衣”之法具体是怎么进行的,用到的工具又有哪些呢?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蚕桑》“砧杵,捣练具也”,直言“砧杵”即为“捣衣”所用的工具。而综观我们搜集到的其他文献与绘画资料,也同样表明“捣衣”离不开捣衣砧和捣衣杵这两样工具。南北朝张敞《东宫旧事》:“太子纳妃,有石砧一,又捣衣杵十。”温子异《捣衣》:“长安城中秋夜长,佳人锦石捣流黄。香杵纹砧知近远,传声递远何凄凉。”锦石、纹砧,形容捣衣石纹理美丽。香杵,捣衣杵的美称。庾信《听捣衣》诗:“锦石平砧面,莲房接杵腰。”柳恽《捣衣诗》:“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砧鸣。”梁武帝萧衍《捣衣诗》:“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唐代杨凝《秋夜听捣衣》:“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这些文献资料与诗句,无不言及“捣衣”要用到“砧”和“杵”。而古代“捣衣”画作中“砧”“杵”的出现,则更加确凿了“捣衣”要用“砧”和“杵”这两样工具,同时也直观地呈现了“砧杵”的具体形状。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南宋牟益的《捣衣图》中,捣衣砧是规则的长方形的石块,虽然张萱《捣练图》中的捣衣砧没有足,而牟益《捣衣图》中捣衣砧有足,但用于捣衣的石面都是平整的。所以,我们基本断定,捣衣砧是表面平整的石块,用来放置生丝或丝帛。而两幅图中的捣衣杵都是长及女子身高的木棒,画中女子执杵做舂状,应是配合捣练的。

关于“捣衣”的动作,明代杨慎的《丹铅总录》描绘得很是详细:“直舂曰捣。古人捣衣,两女子对立,执一杵如舂米然。今易作卧杵,对坐捣之,取其便也。尝见六朝画捣衣图,其制如此。”关于“捣衣”的古代画作中更是明了。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和南宋牟益的《捣衣图》描绘的,皆是两女子对立而站,或上下参差同执一杵,或各执一杵,两人协作,从上而下舂捣丝帛。这从古代诗歌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梁武帝《捣衣诗》:“参差夕杵引,哀怨秋砧扬。轻罗飞玉腕,弱袖低红装。”唐代王建《捣衣曲》:“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夜色中,随着砧杵上下,杵声远扬罗袖轻翻,是一项相当耗费体力的劳动。南朝梁费昶《华光省中夜闻城外捣衣诗》:“金波正容与,玉步依砧杵。红袖往还萦,素腕参差举。”舂捣时不仅要上下捣练,更要随着捣衣的节奏移动脚步。西汉班婕妤的《捣素赋》“任落手之参差,从风飚之远近。或连跃而更投,或暂舒而长卷”,细致描绘了捣衣时落杵的参差先后,节奏的快慢不一,充满了韵律之美。六朝之前的“捣衣”大多是站立,但如明代杨慎的《丹铅总录》记载的那样,宋代以后为了方便操作,出现了“卧杵”捣衣,元王祯《农书》与清鄂尔泰《授时通考》都有对坐双杵捣练法的记载,《农书》中还附有《双坐双杵夜捣图》。当然,此时也出现了一人捣衣的现象,明代仇英的《捣衣图》描画的就是一个女子坐着捣衣的情景。

所以,《大词典》对“捣衣”的释义是错误的,“捣衣”不是“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使之干净”,而是用杵舂捣置于砧上的生丝或帛以帮助丝帛脱胶的一种精练丝帛的工艺。

当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宋代以后,“捣衣”也渐渐具有了“洗衣”之义。因为宋代以后,不仅对立捣衣逐渐变化为“卧杵”捣衣,还出现了猪胰法精练丝绸、生丝半湅法精练丝绸等新的练丝方法,用“捣”的方法来精练丝帛的普遍性降低,“捣衣”的具体所指也就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宋代贺铸有《捣练子》词一组,现存五首,分别为《夜捣衣》《杵声齐》《夜如年》《剪征袍》《望书归》,详细描绘了捣衣之景、砧杵之状,词中的“捣衣”指的仍是精练丝帛的工艺。宋代梅尧臣《玉女捣衣石》:“玉女捣仙衣,夜下青松岭。山深风霞寒,月杵遥相应。露踪杳可寻,片石秋光莹。”诗歌从捣衣事象写到捣衣砧杵,其中的“捣衣”显然不是洗衣义。但宋代葛天民《绝句》:“夜雨涨波髙二尺,失却捣衣平正石。天明水落石依然,老夫一夜空相忆。”这里的“捣衣”“捣衣石”则只能理解为“洗衣”“洗衣石”了。可见宋时“捣衣”的风俗和古义虽尚存,但人们已经发生混淆。而清代程哲《蓉槎蠡说》所载两例,则全将“捣衣”视为了“洗衣”。《蓉槎蠡说》卷一:“汉末张鲁女浣衣,白雾濛之,因孕。耻而自杀,语婢可破腹视之,得龙子送汉水。后龙数至墓前成溪。墓在褒成县,有捣衣石,庾信有句‘南国女郎砧’。即人生人,亦有异事物。”显然,程哲与时人皆将“捣衣石”“捣衣”与“洗衣石”“洗衣”对等。对庾信《夜听捣衣》诗的引用更是“断章取义”,古时“女郎砧”并非今时“洗衣石”也。又卷七:“江湛为吏部尚书,遇浣衣,辄称疾。经日衣成,然后起。北人浣衣,不似南人草草,必细拆开,治去缘边垢秽,故诗有《捣衣篇》。”这条记载,显然也是把“捣衣”理解成了“洗衣”。由此可见,随着练丝工艺的进步,时代的久远,“捣衣”一词的意义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古时所指的用杵舂捣置于砧上的生丝或帛以帮助丝帛脱胶的一种精练丝帛的工艺,逐渐增加了洗衣这一新的含义。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大词典》“捣衣”词条下应列“用杵舂捣置于砧上的生丝或帛以帮助丝帛脱胶的一种精练丝帛的工艺”和“指洗衣”两个义项,并附以对应的书证。

[1]汉语大词典编纂处.汉语大词典[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2]黄金贵.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

[3]陈维稷.中国纺织科学技术史(古代部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4]本书编写组.纺织史话[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5]洪诚.训诂学[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6]郭在贻.郭在贻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2.

(冯蒙蒙 周掌胜 浙江杭州 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311121)

猜你喜欢
汉语大词典生丝参差
基于机器视觉的生丝抱合电子检测系统设计
日本蚕丝业的发展历程对中国茶业的启示
参差多态而功不唐捐
适应性驯化选育高产吡咯喹啉醌的生丝微菌突变株
鲜茧前处理工艺对缫丝及生丝性能的影响
硬性角膜接触镜在矫正屈光参差中的应用
屈光参差的配镜原则
从现存最早话本新词新义看《汉语大词典》晚收的词条及义项
评《〈汉语大词典〉研究》
敦煌碑刻文书词汇与《汉语大词典》释义缺失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