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2015-02-28 12:55郎启训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母语民族音乐校本

郎启训

(红河学院音乐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对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郎启训

(红河学院音乐学院,云南蒙自661100)

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音乐文化亦是如此。但随着文化地域的位移,近几个世纪西方音乐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以音乐教育为线索,探讨如何将本土母语音乐引入课程,构建一个以本土母语音乐为基础的新音乐教育体系。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课程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而又各民族特色文化凸显的国度。时至今日,面对国内普通话的普及,各种文化在某些领域达成的共识,导致了我国各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障碍变小,同时,由于地域和文化限制等问题,很多少数民族的本土文化不能得到有效的传播和发展,面临着被遗忘甚至消失的危险,兄弟民族的音乐文化逐步被遗忘屏蔽也成现实。另外,目前国内作为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重要依托的音乐教育体系驳杂不堪,没有较为明确的体系划分,缺乏明确的认知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隐患,如何有效地开发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让本土母语音乐通过学校教育得以传承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一、现状分析

上个世纪,发达国家掀起了新教育改革的浪潮,其目的是要构建能够适应全球化激烈竞争的教育体系。很多国家在经历了一段艰苦的探索历程后,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都有了起色,并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这些成就为我国音乐校本课程建设提供了操作基础和理论基石。事实上,民族音乐承载了整个民族的感情,校本课程则肩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而我国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应用现状不容乐观。

(一)国内的忽视

国内音乐教育面向的对象主要是青少年。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导致越来越少的人能够潜心学习本土母语民族音乐,而本土母语音乐也越来越不能适应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自然的生存法则是优胜劣汰,民族文化不能够适应社会,而社会也注意不到这一点。浮华,让人们忽略了对本土母语音乐的注意,因此本土音乐正面临着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构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体系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唤醒人们心中对本土民族文化的重视,只有人们足够重视,才能将音乐教育成果反转过来作用于民族思维,全方位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1]。

(二)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欧美音乐文化登陆大陆本土,流行音乐的飞速发展对缓慢前进,甚至退步的本土音乐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将兴趣转投到了简单易学的流行音乐,忽视了对传统音乐的学习,由于受改革开放初期“国外的月亮比国内圆”的错误思想引导,国人反而对欧美流行音乐有很大的兴趣,流行音乐风在现代音乐文化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些西方腐朽文化的侵袭及其产生的不良影响,也随处可见、有增无减[2]。我们应当以一个辩证的眼光和角度去看待欧美音乐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欧美音乐文化的优点,发展本土母语音乐。

(三)国内与国外差距的加大

上个世纪,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持续数十年的多元文化教育课程改革,虽然在改革过程中经历了一段艰苦的过程,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都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课程体系,这些体系为本国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操作基础。在这一方面我国已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综合发达国家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来看,其音乐教育中心的材料必须从民族音乐、古典音乐及现代音乐三个方面来选择,但首先必须立足于本国自己民族的音乐文化,形成具有本民族特点的音乐教育体系,重视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和优秀的传统音乐,在增强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心理内聚力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3]。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教育的本质意义不再局限于单一方面,我们应该结合实际对其本质意义不断探索研究,发展新的音乐教育理论体系。毋庸置疑,这种不容乐观的现状不仅使我们认清了国内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软肋,也找到了发展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瓶颈之所在。

二、价值和意义

民族音乐承载了整个民族的感情,校本课程则肩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这一事实不仅凸显了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就是开发民族音乐教育,而且校本课程的开发也能够深入发掘母语音乐中承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感情。对不同民族的感情和文化进行融合,有利于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同时在进行校本课程研究的同时也能够得到不同民族共同文化的认同。

(一)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早在1995年12月在广州召开的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会议上就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概念。这个概念提出将学校的音乐教育作为承载和传承民族本土音乐的基础,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本土母语音乐教育,促进少数民族文化交流,在进行民族文化发掘和研究的同时,发展这一全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未知的状况,因此如何灵活有效地解决问题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目标所在。综合对国内和发达国家现有的教育改革资料研究,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随着时间的发展,音乐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的相互渗透融合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因此对未来音乐教育的改革不能将目光仅仅局限于音乐这个单一的方面,还要认清音乐教育的本质,明白音乐教育的功能和目的,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为我国教育改革事业拉开了序幕,教育课程的改革进入到启动阶段,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成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推动力,而新一轮的以学生需求为主要目标,以教师研究能力为主导,根据学校具体特色而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标志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正轨,并将成为我国今后几十年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新世纪的需求

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不断地冲击着民族传统音乐,使得民族传统音乐由于历史遗留和现实工作中存在的某些复杂问题更加明显,存续环境更加严峻。要改变这种现状,阻止传承断层,重要的还是人才的培养。而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操、民族凝聚力、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的人才,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培养的大前提,教育过程中需要借助于民族文化的传统和创新力量。我国少数民族音乐是华夏最古老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形式之一,同哲学、军事学、文学、伦理学、宗教等其它中华文化一样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包含着许多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思想[4]。若将人才比作是需要灌溉的种子,那么民族文化就是种子生长的肥沃土地。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也是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和灵魂,继承、发扬和保护好民族音乐就是延续民族精神和灵魂的血脉。学校教育既有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历史责任,自身又具有独特优势,通过学校的传播与推广,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特点,接受民族文化熏陶。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可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更为重要的是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保护、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4]。

(三)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充实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成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递纽带之一和实现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途径之一[5]。以云南为例,它地处祖国西南边疆,东接黔贵、北连川藏,西邻印缅老越等多个东南亚国家,拥有26个世居民族,特殊的地理环境、多民族聚居的社会状况以及复杂的族系渊源决定了云南多民族文化共生、共享文化与个性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典型格局。由于工商业欠发达,文化生态保护良好,目前云南的高山丛林、田间地头仍然保留着本土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面对主流文化占据学校主要课程教材的现实,结合校本课程开发不断发展的大背景,在我国,尤其是在云南这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多民族环境下,实行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把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纳入课程,不仅可以以此来承载和传递各民族文化,反映民族的多样性与平等性,更为重要的是充实了民族音乐教育体系,丰富了学校音乐课程,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实施与策略

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牵涉到不同民族自身的音乐文化,这些民族音乐之间可能存在共通或者排斥的特点,而且校本课程开发是一段艰苦的过程,不仅需要有全面的民族音乐知识,还需要对教育有非常全面的了解。因此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对不同民族的音乐、风俗习惯和文化历史进行很深的研究,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才能保证应用。

(一)课程开发

首先,收集、观察和分析国内外关于开发校本课程的相关案例,尤其是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的从而案例,为“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当地本土母语音乐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获取当地传唱度比较高的经典曲目,这些成果将成为开发和完善校本课程的原材料,也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大概的范围和可供选择的方案和余地;再次,以国家基础教育阶段音乐教育目标为基准,并利用相关材料收集和材料分析数据信息,结合当地情况作出论证,探索该地区开发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最后,将前期收集的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汇总和整理,并制成乐谱、附上相关人文知识,成为课堂教学的教科书(试用版),同时将收集整理的资料入库,为校本课程的完善提供便利。

(二)实验论证

在部分中小学建立教学实验基地进行试点教学,通过试点能够在小范围内先一步推行新的教育改革方案,并对这一试点教育改革成果进行论证,剖析教育改革模式和找出实施方案中的优、缺点,为需要推广到不同区域范围内的本土母语音乐校本课程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增加后期结合不同地区实际情况所设计的、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可行性。

试点实验是后期面上铺开的宝贵财富,试点教学本身就是前期理论基础的探索性实验,而这些探索性实验则是对这些理论的认证过程,也是理论成功与否的最真实体现,通过实践的认证,可以获知理论的可行性,了解校本课程推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到改进的方式方法。

(三)总结推广

通过教学实验试点的成功进行,可以获得较为完善和成熟的校本课程改革方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就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内部条件和因素进行总结和讨论,将研究成果进一步拓展,以此为跳板,对不同专业领域进行研究,探究是否存在共通性,从而得出较为全面的结论。

所谓“内容和形式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民族本土音乐的资源要与新的教育制度改革理念相结合上”,依据试点中得到的本土母语课程改革模式,并把该模式引入到基础教育当中,为基础教育改革奠定基础,建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区域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不断深入和优化音乐教育资源,尤其是要凸显少数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办学特色,挽救民族音乐岌岌可危的地位。当然,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建立在对民族音乐足够了解的基础上,只有通过对不同民族本土音乐文化的学习和探究,并以其为联系纽带,将不同民族串联在一起,才能做到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深入研究,才能构建一个“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全新音乐教育体系。

随着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得到的经验和教训也会越来越多,在构建成熟和完善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新课程发展提供非常宝贵的经验财富。同时,在构建这一全新音乐体系的过程中,能够提高国人的文化素养,加深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国人的民族荣誉感,为中华民族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四、结语

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由于受到国外音乐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导致本土母语音乐不受重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缓慢甚至停止的根本原因,因此需要进行新时期音乐教育的改革,而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引入和弘扬本土母语音乐,将民族音乐文化充分利用,发掘其中优秀独特的底蕴,引导新时期音乐教育体系走向正轨。我国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只要充分了解各民族的文化特色,并结合这些文化特色对民族音乐进行融合发展,构建出合适的校本课程体系,本土母语音乐将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得以弘扬,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会提高,“母语”这一各种文化的根基将得以巩固。在世界各国都重视“母语音乐教育”的今天,只要我们顺应时代潮流,更新观念,“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全新的音乐体系一定能够建立起来[7]。

注释及参考文献:

[1]张启珩.母语:根基和未来:论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学,1996(4):116-122.

[2]周荫昌.以中华文化为母语,充分发挥音乐教育在国民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在全国第六届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上的总结报告(节选)[J].中国音乐教育,1996(3):11-13.

[3]王耀华.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其展望[J].音乐研究,1996(1):8-12.

[4]党宇娜.少数民族音乐与音乐校本课程开发[J].艺术探索,2007(6):100-102.

[5]博雅杰,杨丽荣.新疆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中音乐校本课程开发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0(1):125.

[6]杜亚雄.为建立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而奋斗[J].人民音乐,1998(11):26-29.

Though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of Local Chinese Music

LANG Qi-xun
(College of Music,Honghe University,Mengzi,Yunnan 661199)

Chinese culture occupies an important place in the world cultures,so does the Chinese music culture.However,with the displacement of cultural regions,in recent centuries,western music has always been holding a dominant position.Using music education as the clue,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introduce the local Chinese music into courses to build a new music educ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local Chinese music.

tocal Chinese music;school-based curriculum;curriculum development

G602-41

A

1673-1883(2015)04-0157-04

(责任编辑:孟丽涛)

2015-10-09

2013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云南本土母语音乐校本传承模式研究”(项目编号:QN2013067)的阶段性成果。

郎启训(1980-),男,云南昭通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音乐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母语民族音乐校本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母语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母语
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与探索——以《其多列》一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