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探析*
——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15-02-28 12:55任小琴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广安民族团结德育工作

任小琴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四川广安638000)

新形势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探析*
——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任小琴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思政教研室,四川广安638000)

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增多,这对分布在各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意识形态产生了一定冲击。在这种新形势下,高校必须站稳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阵地,探寻以维稳和民族团结为核心的当前德育工作的新对策。通过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施,将对策引入实践,并由此获得反馈和总结。

新形势;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维稳

习近平总书记在8·19讲话中指出思想工作的重要性,这对于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来说尤其具有指导意义。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是指由国内除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少数民族高校在读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人数占普通本专科院校学生的6.19%[1],他们对于高校来说只占很小的比例,但他们作为少数民族青少年中的优秀人才,是少数民族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某种程度上说,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因子,因此,其世界观、民族观、国家观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近年来,国内错综复杂的民族冲突事件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站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阵地,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新的复杂形势的冲击

我们看到,近年来,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数量不断上升,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影响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不稳定因素。2009年7·5乌鲁木齐打砸抢烧事件,针刺事件;2011年和田暴力袭击事件,恐怖团伙胁持人质事件;2012年达叶城恐怖袭击事件,鄯善暴力恐怖袭击案;藏独分子不断制造的打砸抢烧事件,其危害后果越来越严重,社会影响恶劣。事实上,长期以来,境内外敌对势力和民族分裂势力打着“民族”“宗教”“民主”“人权”等口号,对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西化、分化、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大肆散布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不断挑起民族仇恨。境内外“三股势力”还通过贴吧等传媒手段加紧对高校学生进行渗透与煽动,与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展开了争夺人心的较量[2]。近些年来的极端暴力事件可以说是一个集中反映。这对本身就尚不成熟的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冲击,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种形势下,他们的民族情绪和心理状况难免发生波动。

近年来,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问卷、贴吧信息采集、谈心、QQ聊天等多种形式对学院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了跟踪了解。总的来说,他们的思想比较稳定,对于民族团结是支持的。

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这些动荡和冲击对他们的心理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这主要表现在:第一,他们对“民族”这个话题更为敏感。在与少数民族同学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明显表现出对于“民族”这个话题的敏感性。一个真正和谐的国家,这样的高敏感是不应该存在的,应当引起重视。第二,他们对“政治”不甚关心,甚至没有立场。对于当前出现的一些打砸抢烧事件他们表现出了愤慨,但对事件背后深层次的政治问题表现得漠不关心。更有甚者,出现立场不坚定的心理和对执政党不以为然的态度。这是在以前的跟踪了解中所没有出现过的,这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信息,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二、新形势下必须站稳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德育阵地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强,则民族强。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来说,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形态对于民族团结乃至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也正因为如此,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才会对高校学生进行渗透和煽动。而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更加容易受到冲击;也因为其重要性,成为我们必须站稳的阵地。

(一)高校少数民族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内因分析

1.少数民族学生来自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是一股神奇的力量,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少数民族学生不同的饮食习惯、行为方式、禁忌、礼仪。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母体文化环境,进入汉族文化为主的文化环境,会出现比一般大学生更强烈的孤独感、差异感,容易形成自我保护的小团体,对于异文化感到不适。这本身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是人在进入异文化环境中的常见心理,只要加以适当引导,便可使之适应。可是,当这种常见心理遭遇别有用心的冲击,就很容易让本身就处于思想尚不成熟阶段的少数民族学生产生困惑、迷失、怀疑。

2.少数民族学生有着自己特殊的宗教信仰,这与目前高校提倡无神论、崇尚科学的主流意识形态是相悖的。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以后,他们会产生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质疑或动摇,这种对他们信仰的冲击所导致的心理冲突,会使少数民族大学生变得更为敏感自尊。另外,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这是一种朴素的民族感情。这些正常的心理和朴素的感情,却也是最容易被利用、歪曲和误导的。

(二)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所处的重要地位——外因分析

分布在各层次高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是少数民族青少年中优秀人才的代表。他们处在特殊且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的民族观、国家观、政治立场关系着我国民族关系的走向,是未来少数民族的中坚力量,是民族地区未来各个领域的骨干和排头兵。站稳少数民族学生思想阵地,是当前十分重要的德育任务。

首先,站稳少数民族学生德育阵地,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重要途径,少数民族青少年的现在就是民族关系的未来。其次,对于经济文化各方面都不发达的少数民族来说,思想素质过硬,政治立场坚定的大学生是民族兴旺发展的依靠。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德育工作,有利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稳定、持续发展。最后,对于思想尚不成熟的少数民族青少年来说,正确的引导有利于他们自身的健康发展。

三、以维稳和民族团结为核心的德育工作的对策研究

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德育工作,应当以维稳和民族团结为核心,以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政治观为重点。具体来说,有这样一些路径。

(一)新时期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路径

1.还原真相,引导学生客观冷静正视事实。在当前形势下,面对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的暴力恐怖事件,高校绝对不能置身事外。事实上,这些事件发生之后,在大学生当中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当中,会有一些舆论的产生,包括对事件本身以及事件背后深层次原因的看法和评价。作为高等学府,有必要在这个时候介入,客观告知事实的真相,分析背后的原因,避免猜忌的发生,引导学生客观地正视事实,切忌采取回避的态度。

2.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国情教育。通过开设讲座和课程,让少数民族学生从整体上对我国的国情和民族地区的情况有个总体的把握,只有自己知道了、认识了、懂得了,才不会轻易被动摇和蛊惑。让他们懂得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在做这方面教育的时候,必须注意从情感联系、利益联系、历史联系等多个角度进行阐释,使少数民族学生能真正地接纳和思考。国情教育除了可以通过讲座与课程等直接的方式来完成,还可以通过打造校园文化,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等间接的途径来实现。

3.积极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适应。在当前形势下,高校必须高度重视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打破民族文化的封闭性,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在汉文化情景下的适应性[3]。只有各种文化充分地交流、融合,才能最大地拓展少数民族学生的眼界,使他们对异文化有足够多的了解,这样才能持有更包容、理解的民族态度,不易被纷繁复杂的表象所迷惑。比如可以在校内开展民族特色的活动,使各族学生参与其中;安排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混居;对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同等要求,鼓励公平竞争;加强不同民族学生间的学术交流、团队协作;解决少数民族学生经济困难等实际问题;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获得更多勤工俭学的机会。

(二)德育工作取得成效的保证机制

一切实施路径必须贯以切合实际的保证机制,才能确保其取得成效。高校少数民族的德育工作也不例外。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必须有一些手段保证其实施的效果。

1.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媒介。当前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生活在一个信息渠道异常多元化的时代,现代的媒介成为他们获得信息和表达意愿的主要渠道。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也必须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媒介,才能确保其达到效果。比如要还原极端暴力事件的真实情况,引导学生客观看待、正确评价,除了可以利用课堂、校园广播、谈话等传统手段外,还可以利用学院内部论坛、贴吧、校内网、微信等现代方式进行非系统的知识传播;促进各种文化的了解交流,可以利用非官方的、少数民族学生常用的一些现代媒介来进行。事实证明,现代媒介常常发挥出比传统手段更显著的作用。

2.确保全校各层面广泛参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仅是某一个部门的事,不仅仅是班主任、辅导员的事,也不仅仅是“两课”教师的事,它需要全校所有教师、各部门、各层面的广泛参与,合力形成德育之网。在所有课程中,在每一个老师身上,都有德育观的渗透。比如大学语文课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文学作品,不仅从文学的角度去欣赏,也从璀璨的中国文化的角度去理解它,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比如在大学专业课上,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混搭分组来完成实验或报告。事实上,这种潜移默化的感染力量远远胜于“一课式”的说教。只有这样,才能让以维稳和民族团结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而不是流于形式。

3.大量运用间接德育,避免价值判断。由于高校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他们常常表现出比一般大学生更为叛逆的心理和行为特质。具体表现为,对正面宣传不认同、不信任,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思想教育及守则纪律消极抵制甚至蔑视对抗。在这种情况下,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德育工作应大量运用间接德育,使教育意图不为受教育者明显感知,比如在与学生交流有关民族问题或当前时事的时候,应尽量陈述事实并加以引导,而不要直接做价值判断。将判断的主动权交给少数民族学生,让他们自主选择,只有自己判断选择得出的观点和结论,才是深入骨髓的,才是持久的。间接德育是确保德育取得成效的一剂良药。

四、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与反馈

(一)德育工作实施情况

根据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的相关对策,广安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了这样一些具体措施。

1.面对当前出现的涉及民族团结的敏感事件,不回避地进行事实真相的通报和介绍,主要途径有正式和非正式的。正式的途径包括思想政治课、校内广播站、每周一次的班会,其他有所涉及的科目也同时进行介绍。非正式的途径包括校园论坛、贴吧。在这个过程中非常重视双向交流而非单向传播,从而把握少数民族学生的舆情动向,并进行有效引导。

2.重视国情教育。使国情教育普及到每一个少数民族学生,主要途径包括讲座、校园展、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网络等。

3.促进多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主要途径有:举办少数民族的节日庆典,例如每一年都要举办彝族年活动;将民族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尊重少数民族学生的生活习惯,例如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饮酒习惯在一定尺度上给予放宽;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获得勤工俭学、接触社会、文化交流等实践机会。

4.全院教师形成共识,广泛参与,形成机制。某些教师还与少数民族学生私下里结成友谊,在学业和生活上给予帮助和启迪。

5.掌握例如微信、校内社区、论坛等现代大学生常用的信息媒介并充分利用,比如让青年教师注册论坛,参与讨论,用间接的方式引导少数民族学生的思想动向。

(二)德育工作反馈情况

通过以上措施,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德育工作总体来说取得了成功。通过学院正确引导,目前所出现的这些民族敏感事件并未对少数民族学生造成太大影响。另外,我们通过单独访谈和问卷分析了解到,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观、国家观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日趋正确和稳固。在一次针对三个年级少数民族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明显看出,大一的新生对政治问题立场不坚,对民族问题比较敏感,而大三的同学则显示出成熟、客观、坚定的民族观。这正是我校以维稳和民族团结为核心的德育工作显示的效果。

总之,通过广安职业技术学院少数民族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与反馈,可以看到,在新形势下对少数民族学生所做的以维稳和民族团结为核心的德育工作在实践中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是当前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德育环节,也是高校应对当前民族问题新形势的主要措施,更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8·19讲话精神的重要手段。

注释及参考文献:

[1]何志华,陈悦.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及对策探析[J].教育管理,2009(9):222.

[2]张兴荣.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谈[J].思政教育,2011(9):15-17.

[3]张宏发.高等师范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1(13):267-268.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ational Minority Student Moral Education Exploration 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Taking Guang'an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s as Example

REN Xiao-qin
(Teaching and Research Se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Guang'a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Guang'an,Sichuan 638000)

In recent years,our country's group event in the areas inhabited by th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creases.It has produced impingement to thought of national minority student in ea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stand firm ideological front of national minority college student,probe new moral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which centers on maintaining stability and national unity.Final,Guang'an vocational and technology college leads the countermeasure into practice,and gains feedback and the summary.

new circumstance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national minority student;moral education;maintain stability

G641

A

1673-1883(2015)04-0121-04

(责任编辑:孟丽涛)

2015-10-19

2014年度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CJS14-072)。

任小琴(1981-),女,四川南充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文化建设研究。

猜你喜欢
广安民族团结德育工作
美丽乡村
——蒲莲(四川广安)
广安清廉地图
民族团结之歌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广安要走在全省改革开放前列”——专访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
高中开展德育工作的一些尝试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
关于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