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少年儿童消费合理性缺失及其教育引导
王新迪
(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消费合理性是指与个人收入水平及商品需要程度相适应的消费。家庭条件中等以上的城镇少年儿童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却在家长的溺爱下肆意消费,使其消费合理性严重缺失。教育引导城镇少年儿童消费回归理性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通过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促使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关键词】城镇少年儿童;消费;合理性;教育引导
随着我国城镇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城镇流行着高消费和超前消费,一些不良消费现象不仅在成人中存在,在少年儿童中也呈现出来。因此,如何对城镇少年儿童进行理性的消费教育,改善其畸形消费的现状,已成为教育界亟需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城镇少年儿童消费合理性缺失的现状和原因,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引导措施,以改善当下部分少年儿童消费合理性缺失的现状。
(一)消费结构
城镇少年儿童的消费结构呈现多样化,既有物质消费,也有精神消费,其中物质消费所占比重很大。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城镇少年儿童愿意把零花钱用在购买课外书和学习用品上,但一些少年儿童仍会把多数零花钱用在购买零食和玩具上,且占比重将近45%。因为少年儿童本身喜欢童话、寓言、漫画等各种课外读物,家长又支持鼓励孩子在这方面的消费支出,致使课外读物、学习用品成为少年儿童消费的第一大方向。此外,多数少年儿童都会被零食的精美包装、内含的小玩具及美味的口感所吸引,所以在零食方面的支出较大。同时也应注意到,城镇少年儿童在课外娱乐方面的花销也占不小比例,如买玩具、上网、玩游戏等。
(二)消费动机
由于少年儿童受不成熟心理特点和直观形象思维的影响,在购买商品时,通常不太注重商品质量,他们往往更关注外形、包装上印的喜洋洋、变形金刚、大白等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图案。据相关调查显示,城镇少年儿童因为精美包装而从腰包里掏钱购买商品的人数约占40%。另外,30%以上的城镇少年儿童会要求家长为其购买名牌衣服和鞋子,以此来炫耀自己的家境。值得注意的还有30%以上的城镇少年儿童喜欢购买当下流行的商品,这表明少年儿童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盲目消费。
(三)消费观念
从相关调查问卷结果来看,73.1%的城镇少年儿童认为目前自己的零用钱太少,不够自己平时花销,剩余的26.9%的城镇少年儿童认为自己目前的零用钱够花。由此可见,大部分城镇少年儿童的消费欲望高于自己的经济可承受能力,不懂得规划与合理消费。在城镇高中年级少年儿童消费现状调查中也发现,有小部分少年儿童存在好逸恶劳、金钱万能以及享乐主义的认知倾向,他们不能够正视金钱在生活中的作用,认为有钱就应该用在享受生活上。另一方面,由于少年儿童尚未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所以消费时极易受周围同龄人的影响,从众心理严重,更容易被大人说服,认为售货员推荐的商品总是最好的。
(四)消费行为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少年儿童在消费时缺少思考和谨慎性,消费行为极易受外界环境刺激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冲动性。有些城镇少年儿童认为家长出手阔绰,时不时就给零用钱,他们更是不知自制,其中约63%的少年儿童在使用零用钱时缺乏理性思考,有多少钱便花多少钱。另外,城镇少年儿童在购买东西时倾向虚荣和享乐,倾向选择漂亮的、品牌的商品,过分看重他人的评价和看法,其虚荣心在购物中扮演重要角色。
(一)家长对少年儿童过分溺爱,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
在当今中国社会,每个少年儿童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尤其是家庭条件较好的城镇子女,享受着特别的宠爱,家长们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各种物质要求,毫不考虑所买物的价格和使用价值。在“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思想影响下,家长们总会想尽办法满足孩子的花钱要求,有的家长省吃俭用,攒下钱给孩子买好吃的、买精美玩具、买名牌服饰,而孩子根本意识不到这些钱是父母辛苦积攒下的,他们甚至认为这一切的物质享受都是理所应当的。家长对少年儿童一味顺从和纵容的教育方式是导致城镇少年儿童盲目消费的直接原因。
(二)学校德育工作的不得力,缺少消费教育
现在虽然大力提倡学校进行素质教育,但不少学校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城镇的重点小学,把教育的重心放在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很少去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或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因此,少年儿童消费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空白区。少年儿童缺少“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教育,没有理性消费意识,易形成消费超前、攀比、浪费等不良消费习惯。另外,学校中部分老师没有起到积极的表率作用,教师自身就奢侈,崇尚“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优待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这无疑是在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进行高消费。有的少年儿童为了博得老师的喜爱,甚至让家长用重金贿赂老师。
(三)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的耳濡目染
城镇少年儿童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腐败现象的影响,如官员公款吃喝玩乐,商人酒桌上谈生意,各种送礼走后门的行为也屡见不鲜,有些家长还带着少年儿童出入高消费的娱乐场所,这些行为都或多或少会对少年儿童的消费观产生负面影响。其次,社会上大众传媒中的高消费主义,如花样辈出的消费广告和媒体宣传都对少年儿童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产生巨大影响,使其冲动消费。尤其是在一些商家的促销活动中,少年儿童往往会被“赠品”和“抽奖”诱惑,思想和行为在不知不觉中被误导,自控能力不够,纷纷入套,逼迫家长掏腰包。
(四)少年儿童缺少自我教育能力,盲目攀比
在温室里长大的新一代城镇少年儿童,无法清楚地意识到“钱是怎么来的”、“花在哪些方面是有价值的”,他们受其固定的年龄、心理发展特点及消费经验的限制,还没有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自我教育能力,有时不惜向节俭的父母伸手,或者偷家里的钱来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中国人都好面子,常常“打肿脸充胖子”,城镇少年儿童亦是如此,喜欢争强好胜、互相攀比,感觉自己家庭条件还可以,所以别的小朋友有的东西自己也要有,甚至要求有比其他小朋友更好更贵的东西。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小小年纪就要求穿名牌,到高档餐厅吃饭,过节日时还要送小朋友们最贵的小礼物。
(一)提高城镇家长的素质与家教水平
家长作为少年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和物质上的给予者,对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养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城镇少年儿童的家长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
1.要以身作则,树立正面的榜样作用。一定要把钱花在刀刃上,家长自身不购买奢侈品,不到高档场所消费,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教会孩子合理消费。
2.要尝试改变儿童的支出习惯。定期给少年儿童一些零用钱,让他们自己去支配,并鼓励他们去买自己喜爱又有用的东西,如购买课外书籍和学习用品等。
3.要培养少年儿童自己储蓄零钱和压岁钱。可以为少年儿童在银行开设一个账户,鼓励孩子定期把钱存入这个“小金库”,这部分钱少年儿童是绝对有使用权的,家长不要过分干预,如果家长有不同看法,要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孩子心悦诚服。
4.要有意识地让少年儿童参与家庭的开支计划和管理。要让少年儿童逐步认识到家长的工资要用来维持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自己消费时要以家庭为重,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家长还要鼓励少年儿童走进家庭,开展“我是小当家”活动,让少年儿童做家庭财务预算,并让他们去超市购物实际操作,这样有利于激发少年儿童勤俭节约的品质,培养他们理财和消费能力。
5.可以让少年儿童观摩一下家长的挣钱过程或体验一下挣钱的滋味。家长可以带孩子上一天岗,让他们亲眼见证一下挣钱的辛苦过程,或者让他在节假日去捡易拉罐、饮料瓶去卖,使少年儿童深刻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和挣钱的不易,进而抑制其花钱的欲望,学会节约。
(二)学校积极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现阶段在思想品德课中涉及的少许勤俭节约的观念远远不能满足城镇少年儿童的需求,所以学校应尽快开设以消费、理财为核心的教育课程,让消费教育走进课堂。此外,学校要多组织城镇少年儿童参加相关教育活动和实践活动。可以在班级中举办丰富多彩的班队会:“比一比,谁不乱花钱”;“看一看,谁是理财小能手”;“积攒零花钱,爱心帮贫困”等,也可以带城镇少年儿童到乡村的德育基地接受教育与磨炼,尤其是到一些贫困村庄,让他们亲眼瞧一瞧那里的孩子们艰苦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并鼓励城乡孩子间开展“手拉手,互帮助”活动,以此减少城镇少年儿童盲目攀比、胡乱消费的行为,培养少年儿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
(三)整个社会要建立起积极健康的消费环境
针对当前城镇少年儿童高消费的问题,社会各阶层都应尽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消费环境。少年儿童往往会片面地认为在电视上见过的、包装精美的东西就是最好的,因此,政府等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抑制商家利用高端包装和夸张宣传等手段迷惑消费者,尤其是心理尚未成熟的少年儿童。企业要有责任意识,尽全力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优质服务,而不是单单通过“砸钱”式的媒体宣传、抽奖送礼品等促销活动来吸引少年儿童。另外,新闻媒体也应充分发挥消费维权和舆论监督的职责,揭
总之,城镇少年儿童消费合理性缺失的现象已在社会上广泛存在,并且这种畸形消费趋势越来越严重,若不尽快对城镇少年儿童加以教育和引导,将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改变目前城镇少年儿童不合理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通力合作,使少年儿童具有合理的消费意识、节俭的传统美德,进而才能使他们成为新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吴建明.少先队工作实践与理论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1-6-1.
[2]黄文澜.城镇中高年级小学生消费现状调查分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6).
[3]张晓华,纪秋发.加强青少年消费教育的对策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02).
[4]崔磊,刘智成.儿童的品牌化消费心理及其理性的回归[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
童年的权力。⑦
作者简介:王新迪(1991-),女,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17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