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暴力行为影响因素及干预新视角
狄聪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儿童的暴力行为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外在因素包括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内在因素包括挫折情绪、认知水平和移情能力。我国学者根据其影响因素提出过很多干预方法,但我认为对于儿童暴力行为干预应试着从新的角度着手,与时俱进的发展。
【关键词】儿童暴力行为;影响因素;干预;新视角
儿童的暴力行为长期存在,不仅会对父母造成困扰,也会影响教师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严重的会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造成危害。因此,分析其影响因素并给予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干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暴力行为的概念
暴力行为是以人身、财产为侵害目标,采取暴力手段,对被害人的身心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直接危及人的生命、健康与自由的一种行为。①
(二)儿童暴力行为的表现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身体暴力。具体表现为对周边的人、物拳打脚踢等具有暴力倾向的行为。这类的儿童动不动就出手打人,有的还拿身边的东西作为武器来伤害他人。2.语言暴力。主要通过语言如谩骂、讽刺、诽谤对他人进行攻击。现在的小学生经常使用侮辱性的词语来表达他们对人、事、物的不满。3.损害他人财物。对他人的物品财物进行破坏。有些儿童通过摔打自己或者别人的物品来发泄心中的怒火。
(一)家庭因素
1.教育方式不当。家庭,与儿童相处时间最长,关系最为亲密,是儿童重要的教育场所,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不可忽视。其一,有些家庭对子女不良的、专制的教育方式导致了儿童具有暴力倾向或攻击性行为。当儿童犯了错误,父母对儿童采用暴力的方式,如体罚、谩骂、棍棒等简单粗暴的方式,有的孩子遵从父母的要求,有的孩子会用暴力的方式进行反抗,以此恶性循环下去。大量研究表明,习惯用暴力惩罚孩子的家长,其孩子更容易产生暴力行为。其二,家长对孩子的溺爱纵容了儿童不良行为的发生。在独生子女的家庭当中,家长对子女放纵娇惯,对子女管教不严,导致发生不良行为。有研究表明,88.4%的独生子女具有不同程度的暴力倾向。②
2.家庭成员关系不融洽。生活在家庭成员关系不融洽,或者从小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通常更容易表现得压抑、孤僻、猜疑和悲观等不良的情绪。研究发现,缺损型家庭的男孩攻击性较强,不是顶撞老师,就是谩骂同学。③
(二)社会环境因素
1.同伴行为。同伴在儿童时期是非常重要并且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同伴关系有好有坏,有的同伴能够发挥良好的模范榜样作用,但也有些扮演着不好的角色,示范了不良行为。当同伴在团体中因其实施暴力而被大家认可时,儿童会对这种行为进行支持甚至是赞扬,从而助长了暴力行为的发生。当同伴对其他儿童实施暴力之后遭到其他儿童用暴力方式进行反抗成功时,更大大增加了此行为的发生率,再遇到相似情景时也会重复使用。当儿童不能与同伴良好地相处,造成人际关系不良或不适时,会产生强烈的心态不正,遇到问题,善于用暴力的方式解决。
2.多种媒介。人类受到的社会影响远比想象得多,我们无时无刻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儿童亦是如此。(1)电子产品。科技信息社会使得孩子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越来越少,电视、电脑、手机成为孩子娱乐方式的主流。比如动画片、游戏等,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电子产品给孩子带来的消极影响。许多动画片、游戏中充满了暴力行为(武力、打斗、枪战、斗争等),使儿童易于模仿。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更喜欢模范动画人物的暴力动作和说话的语气或者用词,使他们的态度和言行粗鲁,好斗性表现得十分明显。原因在于动画片中的主人公多以英雄的形象出现,并以恶抑恶实施暴力行为,这让儿童认为动画片中的暴力行为应该受到社会鼓励。④(2)纸质图书。卡通、漫画书一直受儿童青睐,男孩子比较喜欢类似于《圣斗士》《铠甲勇士》《钢铁侠》的漫画书。其书中有很多形象化的人物,并有很多打斗场面,使很多男孩子都为其疯狂。我在小学实习的期间,就有很多男同学在课间相互扮演漫画书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情景模拟,有的还使用棍棒来充当武器进行打斗。这种形象化的图像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更容易理解,图像展示出的打斗动作也很易于儿童模仿。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一切行为都是后天通过观察、模仿、赏罚来习得的,侵犯也不例外。儿童的暴力行为首先是通过替代性学习即通过观察或聆听下列来源中的榜样而进行的:现实生活中的(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象征性的或者非人类的(广播中说话的卡通人物或动物),电子产品(电视、电脑)或印刷品(图书或杂志)中的。⑤而后又通过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学习。但班杜拉将新的学习与习得行为的表现分离开来,也就是只有当情景合适或者有引起行为发生的刺激时,学习者才会将观察中习得的行为表现出来。比如厌恶性刺激诱因、示范性诱因、外部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等。但这也依赖于很多内部因素,如动机、兴趣、需求、社会压力及社会规范引起的心理不适等。
(一)挫折情绪
挫折是个体在进行有目的的活动时,其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阻碍而产生的负面情绪。挫折包括三个方面:挫折情境、挫折认知和挫折反应。挫折认知是核心因素,挫折反应的性质及程度,都主要取决于挫折认知。⑥因为儿童的认知水平比较低,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当遇到挫折情境时,他们无法形成正确的合适的挫折认知,产生强烈的挫折反应:烦躁、失望、痛苦、不安、焦虑、愤怒等负面情绪。当儿童认为自己所处的挫折情境越严重,严重阻碍了实现活动的目的,他的挫折反应就越强烈,反之亦然。
1.需求挫折。具体来说就是儿童希望实现自身愿望却遭到外围环境反对、阻碍时,会产生挫折感。例如当儿童希望将他人的物品占为己有不能实现时,他们会哭闹,甚至会使用抢夺等暴力手段强制占有。再例如,儿童纠缠父母要买更多的玩具受挫时,他们会在地上哭着打滚、会抓挠父母的衣服头发,会摔打身边的物品逼迫父母实现他的目的。
2.生活中处于劣势地位的挫折。调查发现,有些儿童总是处在生活中的劣势地位,他们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挫折:学业成就挫折、同伴关系挫折、师生关系挫折、亲子关系挫折等等,以及往往产生自卑、易愤怒、缺乏安全感等不良情绪,这都容易使受挫折的儿童产生暴力倾向的行为。儿童攻击行为与情感问题(孤独、抑郁)、友谊损害、内外化行为问题以及边缘人格障碍等社会心理适应相关。⑦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需要被定义为缺失需要,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是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得不到满足时会对我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对于儿童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但有些儿童仍然会面临:家境贫困而使得温饱得不到满足,父母关系不融洽,家庭不完整,学习成绩不理想,得不到老师的夸奖,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之间关系不融洽,人际关系不良不适,导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老师和同学的不认可。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儿童心态不良,极易产生暴力倾向行为。
当儿童出现暴力行为或者其他不良行为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禁止命令或者惩罚来阻止行为的进一步发展,这就像皮亚杰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所说的,在他律阶段的儿童,其行为直接受到行为结果的影响:因避免惩罚或者得到奖励来判断行为结果的对错。但实际情况是儿童无法根据行为的意图来区别行动及其后果,对行为与其后果间的联系也不是很了解。儿童根据要禁止或惩罚的事来定义道德错误,但有些儿童在遭遇禁止或惩罚之后为什么还会犯同样的错误?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本我需要与自我、超我之间产生了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在无关道德的情况下,需要满足来自本我的,本能性的,及时满足的需求;另一方面,根据与外在环境中人、事、物的需要而对自我冲动下的行为进行抑制和规范。有暴力倾向的儿童他们是不能够积极、正确地看待这种规范,往往使心中被压抑的本我需要表现得更加强烈,从而想要得到彻底的宣泄。
(二)认知水平、移情能力
1.认知水平低。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⑧儿童的暴力行为受到个人认知因素的影响极大,儿童对环境事件的认知影响其行为反应。儿童认知水平低,而具有暴力倾向行为的儿童的认知过程即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存在这样的特点:在面对模糊不清的威胁和挑衅情景时,他们容易进行错误的归因即敌意归因,他们认为报复、泄愤可以解除当前的问题,而不愿意采取说理等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⑨而认知方式的差异也会使儿童做出不同的行为反应。认知方式是指个体感知、理解、记忆、思维、问题解决、决策以及信息加工的典型方式。其中的场独立性与场依存型,主要是根据人在知觉时是否受到环境信息的影响所分类。场依存型更加容易收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控制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环境中不良行为的影响。
2.移情能力差。移情,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能力,简单地说是换位思考。儿童移情具有差异性,移情越少,亲社会行为就越少(亲社会行为指在人们社会交往中表现出那些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比如助人为乐、分享、团结合作等),暴力行为就越多。那些移情水平低的青少年不能预见到自己行为可能会给对方的伤害,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多地采取暴力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目的。
(一)儿童暴力行为干预现状
儿童行为干预研究已经有很多了,比较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减少儿童受挫折的机会,纠正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解除社会环境中不良的影响因素,提高儿童的移情能力和亲社会能力,引导儿童正确的归因等;但并不注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并比较倾向于某个片段存在的问题。有学者以社会信息加工模式为理论依据,尝试根据社会信息加工的各个阶段来设计社会认知干预方案,减少儿童暴力行为。根据儿童的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这个过程包括六个阶段,我们只重视和培养某个单一阶段是不行的。又因为暴力行为具有稳定性的特征,儿童认知的改变到行为的改变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它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影响和作用。
(二)儿童暴力行为干预新视角
1.分年级进行儿童干预课程。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和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在知、情、意上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年级儿童干预课程。学校还应该设立一套完整的干预课程体系与机制,包括输入、输出、评价机制。
又写作“留幕”。《释名·释衣服》:“留幕,冀州所名,大褶下至膝者也。”这里“留幕”指的是冀州这个地方称“大褶下至膝”这种服饰为“留幕”。也就是说,衣服的“大褶”覆盖了膝盖,蕴含了“覆盖”这一义项。《骈雅训纂·卷三》:“留幕,大褶衣也。”考其音韵地位:留,属来母尤韵,“络”,属来母铎韵。“留”“络”一组词的韵部联系属“旁对转”,读音同样相近,因此可以判断,二者为一组连绵词。
2.使父母融入儿童干预课程。有调查显示,父母培训、接受问题解决技能训练可以大大降低儿童暴力行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如果家长能够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与引导,可以从态度、行为上对孩子进行改变。
3.社会信息加工六阶段一起抓。我们不能单一的只注重某个阶段对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比如敌意归因。在各个阶段都应该有成熟的干预计划,从而使整体得到有效的发挥。相对于参加一般心理健康课程的儿童而言,进行社会信息加工技能训练的儿童其暴力行为显著减少。⑩
4.传统干预方式与计算机说服技术相结合。计算机说服技术在国外中小学教育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它向我们展示了如何通过电子产品来改变儿童的态度和行为。计算机说服技术是计算机交互技术与说服理念结合后的技术应用,其中计算机交互技术涵盖的范围甚广,包括网站、移动电话、视频游戏等,它们是承载其设计者说服理念的计算机代理。而说服方面则包括了态度、行为、世界观的改变,以及激励和遵从等行为效应。⑪它恰好弥补了传统行为干预的缺点:对说服者的不信任、干预带有强迫性、干预内容枯燥难以接受等。它能够使被说服者轻松愉快地融入到创设的体验情境中,达到更好的说服效果。
注释:
①刘静.影视中的暴力对儿童的影响[J].中小学生管理, 2011,3.
②孙云晓.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媒介[J].家庭教育,1999,1.
③蒋俊梅.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矫正[J].教育探索,2002,8.
④任频捷.动画片对中国儿童暴力性倾向的影响[J].南京:南京大学学报,2002,4.
⑤⑧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⑥[美]菲利普·津多巴、迈克尔·利佩著,邓羽译: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M].北京:民邮电出版社,2007.
⑦⑩钟佑洁,李艳华,张进辅,儿童攻击行为的短期追踪干预研究:从社会信息加工的角度[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4,3.
⑨赵正,刘庆.儿童暴力倾向的心理分析及规避[J].教育学研究,2005,1.
⑪张超,王文岚.计算机说服技术及其在国外小学的应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Frogg, B. J. Persuasive computers: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directions[A].New York: ACM Press,1998:225-232.
人生观,为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好铺垫。但是现行的教育制度却使游戏遭到了成人世界的忽视和排挤。就如当代哲学家史蒂芬·波普尔对科学发展模式的看法,就是人们用于评价学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事物评价标准中没有游戏这一事物。这样一来,游戏即使具有再大作用,也被崇尚学习的事物的评价标准给遮蔽了。⑦所以,我们需要寻找新的评价标准,使游戏恢复其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地位和从成人的排挤中解放出来。
作者简介:狄聪(1990-),女,河北石家人,辽宁师范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06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