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芳
阅读教学中贯穿谋篇策略的构建
◎汪志芳
相同的素材、相同的观点,不同组合往往展示出不同水平的文章。可见写作之前谋篇布局非常重要,谋篇布局是按照写作意图将写作素材、作者观点进行有机组合进而构建成和谐而完整的整体。同样在阅读教学中贯穿谋篇策略,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能让学生从中体会为文之道,可谓一举两得。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贯穿谋篇策略呢?
一篇经典的文章,其思想、语言、手法、结构的精妙之处往往在谋篇布局上得到体现。正如鲁迅所说,凡是有定评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全都说明应该怎样写。如《烛之武退秦师》,面对那么纷繁复杂的事件作者非常精妙地选取以“退”为主要内容,在简单交代事件背景后,就浓墨重彩地描述烛之武如何游说秦王。最后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结果。在中心的统领下作者的谋篇布局看似平常,实乃让人叹服。这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范例。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树立谋篇策略意识。不能将整体的文章简单粗暴地割裂,在教学中应充分关注课文的结构分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化为己用。
在阅读教学中贯穿谋篇策略意识不能简单地进行课文结构学习和分析,教师应该利用各方面的材料充分还原作者的创作过程,在这种尽可能的还原中让学生去体会作者谋篇之精妙。
如郁达夫先生的《故都的秋》。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连年战乱,民生凋敝,读书人也衣食无安,居无定所。为了谋生,郁达夫辗转千里,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郁达夫性格内向抑郁。而秋,特别是故都的秋,更容易勾起作者无尽的情思。作者到了北平有特别符合他审美心理的景物。在朋友的催促之下,作者很快就写出这篇名文。作者开头就写出北国秋的特点“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地悲凉”,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接着在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南国之秋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清晨静观、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复沓、中间展开,酣畅淋漓。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性格,作者的生活,写作的背景,我们可以充分还原作者写作本文的过程。而在还原后,我们再去看文章,就不得不惊叹作者的高妙了。而在这样的还原中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能从中体会文章谋篇之精妙,学习名家谋篇之法。
朱熹认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技能学习,先要学会模仿,写作技能更是如此。以范文学习为榜样,以教师的引导为导向,让学生在正确的模仿中掌握写作技能。
学习《劝学》之后,学生了解了此文的议论顺序,即表明中心——学不可以已,接着依次说明了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也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在此荀子给我们做了非常好的范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此做仿写议论文的训练——2012年安徽省高考作文“梯子横着放还是竖着放”,让学生亮出观点,接着说明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有了一定的经验,掌握了一些方法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就能写出像一点样子的作文了,但这还不够,这仅仅是开始。真正将这些技巧、方法内化成学生自己的写作能力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才是根本。所以强化落实,真正实现迁移内化就尤为重要了。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落实,实现迁移内化呢?
首先,作文训练要有计划性目的性。魏书生先生在学生升入初中或高中时就引导学生画“知识树”,把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有关听说读写知识和技能按主干、枝杈都画出来,教学以“知识树”为目标,依目标教学。教的人心中有谱,学的人学得扎实。每次写作,都应有目的、有计划。训练什么,达到什么要求,教师心中要明确。
其次,要恰当分配训练的次数和时间。训练的次数过多,时间过长,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引起学生的反感;训练次数过少,时间不足,难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所以,写作训练要讲求实效,合理安排次数和时间,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学习,提高训练的效率。
最后,训练要灵活、有趣味。训练方式要灵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就某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按照某篇文章的谋篇布局的格式说明自己的观点。笔者曾在教学《项羽之死》时,讨论“项羽是不是一个英雄”,就有意地安排学生按照《过秦论》的结构形式去说明自己的观点。这样,将作文训练真正地落实到教学中,在不断的训练中实现技能的迁移,知识的内化,从而更好地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树立谋篇策略的意识,在具体教学中强化落实,让学生体会课文谋篇的精妙,不断地模仿写作,在模仿中去突破创新,实现迁移内化,真正掌握谋篇技巧,提升谋篇能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样作文教学才会更切实际,更易落实,更有效率。
(汪志芳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23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