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明
要看银山拍天浪 开窗放入大江来——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谈多媒体在经典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黄大明
高中语文教材选编了不少经典名作的节选,这些经典本身往往是鸿篇巨制,具有严肃性,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有点心理的阻拒感;古代作品跨越了时间,外国作品跨越了空间,所以呈现在当下学生面前,学生在阅读时往往有时间、空间及语言等多方面的障碍。加之课堂本身时空的限制,走马观花式的学习往往又消解了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从而造成了学生离经典越来越远,或者对经典断章取义甚至买椟还珠的局面。而经典的力量是不言而喻的,经典的濡染应该是不可打折扣的,且对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是不可搁置后延的。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触动学生对经典的无趣转向有趣,对经典的被动转向主动自觉。
学生进入高中,平素的语文课堂,总体而言少了琅琅书声,多了默默思索,少了语文活动,多了课文讲授与分析。语气语调四平八稳,即使内容有一定的故事性,语调有抑扬顿挫,即使有时绘声绘色,同样的老师其变化总归有限,因而激起的涟漪不如想象的美好。学生提不起兴趣,很多重要的课堂内容也只能沦为耳旁的风。《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主要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借黛玉的含情目扫描贾府,恰好没多少故事性可言。《红楼梦》本身也属世情小说,对于在动画片、综艺娱乐节目和肥皂剧中长大的学生来说,《红楼梦》从情节内容角度不够曲折跌宕,不如《西游记》上天入地的魔幻,也没有《水浒传》快意江湖的过瘾,唯一奇特之处在于“木石前盟”的神奇,顶多加上宝玉、黛玉、宝钗的感情纠葛。为了避免耳朵上的审美疲劳,新课开始笔者尝试换了个新鲜的声音——刘兰芳《红楼梦》评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话说200多年前,在江南水乡姑苏城也就是今天的苏州……”那娓娓动听的叙述,那生动形象的描绘,那诙谐精当的评点,那字正腔圆的口齿,学生听得如痴如醉,生怕漏掉一句一字,从课堂气氛来看,没有东张西望,没有无精打采,有的是一只只竖直的耳朵。从课后的情节复述来看,学生兴趣被调动了起来,完全投入到了课堂,进入了评书的世界,进入了红楼的故事里。一课时下来,学生对故事的开头有了较好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对故事后来的情节有了一探究竟的冲动,有的学生甚至向老师借阅《红楼梦》这本书。
就课堂而言,老师是主导,但不等于要霸占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就得尊重学生的感受。为了避免听力疲惫,在多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恰当地运用一些较好的声音素材去传达文本内容,其效果无疑事半功倍,尤其是对于让学生有阻拒感的大部头作品,深刻、严肃的经典作品。而一旦学生对经典作品产生了兴趣,经典阅读之门便顺利打开,对于学生而言,因为有趣,所以关注。
同样此篇,红楼主题曲也是叫醒孩子耳朵的一个声音素材,哀怨的基调,缓缓的节奏,如一缕忧伤的风,让听者“心有戚戚”,不自觉地就进入了曲子的故事。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这两方面加起来为94%,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人们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内容的10%,自己听到内容的20%,自己看到和听到内容的50%,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这就是说,通过多媒体技术多种感官刺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强得多。如果既能听到又能看到,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作为小说,《林黛玉进贾府》展示了贾府外观的宏伟、布局的讲究和陈设的华贵。然而学生借助文字对贾府的还原很多方面都失真,从课前学情的反馈来看要么过于现代,要么过于简单,要么一头雾水。于是在文本分析时配备了一组图片来化解时空的障碍:在阅读文本外观描写的文字时出示几张根据小说复原的大观园图片,这给学生很强的视觉冲击力,瞬间定格“大石头狮子”、“兽头大门”、“敕造宁国府”鎏金牌匾,瞬时理解了贾府那“轩昂壮丽”;在阅读内在布局的相关文字时出示一张“贾府平面图”对比印证,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布局的讲究,真正明白了什么是文本所言之“角门”、“垂花门”、“抄手游廊”、“正房”、“厢房”;在体会内在陈设的华贵时出示图片学生真正直观地将文本中隔世的“金蜼彝”、“玻璃醢”、“美人觚”与眼前的华贵器物联系起来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学生对“外观的宏伟、布局的讲究和陈设的华贵”才真正有了感受,从而真正感受到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的奢华,感受到其高贵的地位和奢侈腐朽的生活,进而为作品主题的探讨做好铺垫。虽然在课堂上不可能也大可不必将文本塑造或提到的形象一一以图片方式呈现,但倘若这些形象与学生认知经历有较大出入甚至影响到准确阅读时,将其呈现出来则为课堂之必须了。
除了贾府的环境,文本还着重描写展示了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王熙凤、贾宝玉、林黛玉,也可以图片引导审美。审美具有主观性,阅读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欣赏时学生都会在各自心里想象出对应的林黛玉,这是允许的。但在实际的阅读中也有把林黛玉读成了薛宝钗和王熙凤的情况,此时,一张较为准确的写意图片就是一个提醒和纠偏,给孩子一个总体的特征形象,同时给孩子一个合理范围的审美想象。让体弱聪明多情的黛玉、美丽刁钻的凤姐、常笑多情的宝玉真正定格在孩子的心中。
此外,文本涉及贾府复杂的人物关系,而一张人物关系图学生便可了若指掌。
为什么小时候看过的连环画我们至今还记忆犹新?为什么教材要在封面对重点篇章配以一定的彩图?过时的出版物尚且知道图片与文字相得益彰的魅力,现代的课堂也应当充分发挥图片的作用,尤其是面对生长在这个读图时代的孩子,配合图片,就可以激起学生兴趣。
桑新民教授指出:“如果在使用现代教学媒体时,依然以落后的教育理论作指导,采用落后的教学方法,只是向学生灌输知识,那么就从原来的教师的人灌变成电灌或人机共灌。”如果教学理念不革新,还是教师和教材是教学主宰的老一套观念,而无视学生的主体需要和自主发展,那么无论教育手段再怎么先进,都无法带来教学方法的变革,只能用来为“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服务,都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新瓶装旧酒”,手段是新的,本质却还是旧的,最终还是无法实现学生的主体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为了让阅读走向自主走向深入,笔者在课堂上提供了红楼梦研究网址(红学馆:http://www.hongxue.org/,红楼品茗:http://www.52hlpm.com/)、“百家讲坛”视频《刘心武揭秘红楼梦》,推荐了研究者书籍(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供学生课后自主阅读浏览。通过专家指点和网络评点来促进对原著的进一步阅读,学生循着大家的路子往下走,不但有了基本的方向,廓清了迷雾,发现哪怕是硬骨头,却越来越有嚼头,这从实践来看确为一个有效的办法。两周后一课时的读书笔记交流就是很好的说明,以寝室为单位每个寝室推选出了一到二则由读书笔记制作成的PPT,内容涵盖丰富,思考深入。
受鲁迅先生的启发——经学家看见了易,道学家看见了淫,才子看见了缠绵,革命家看见了排满,流言家看见了宫闱秘事——笔者觉得小说主要表达一种看破红尘的“空”,人生无常,盛衰无常,凡事要看得开,要洒脱点。一如作者深刻的《好了歌》,“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也如王蒙所言,《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有的学生则与作品中经典的语言产生共鸣,认为虽为小说,有的语言却闪耀着哲理的光芒,具有普遍的意义和持久的生命力。如“外面架子虽未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第2回),“不是东风压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有的关注到了那些质朴却又形象生动的表达,如柳湘莲对贾宝玉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全石头狮子干净,兴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第66回)有的同学被作品欲言还休、耐人寻味的细节拨动了心弦:在宝玉被骗与宝钗成大礼时,林黛玉却孤苦伶仃地病卧潇湘馆。当她得知宝玉与宝钗成亲的消息时,精神依托顿时全线崩溃了。然而即使在她生命弥留之际,还“痴情未断,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第98回)有的则对新版《红楼梦》影视剧提出了质疑:小说中描写的宝玉是“面如中秋之月”,新版宝玉却长得尖嘴猴腮,对原著人物形象是莫大的歪曲。
毫无疑问,从学生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获看来,学生已经真正进入了经典的世界,开始与经典和大家进行对话了,进入了经典阅读的腹地。而且随着了解的深入、观点的争鸣,学生所获得的感受会越来越深刻,也必然会在经典的触动之下渐渐地建构起一座精神大厦。阅读进行到这里,经典的价值开始逐渐体现。而这样的经典节选在教材中分量不轻:当代经典沈从文的《边城》,外国经典苏联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德国安妮弗兰克的《安妮日记》,澳大利亚托马斯·肯尼利的《辛德勒名单》,英国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历史巨著司马迁的《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如果有了恰当的媒体辅助,教学的效果定会让人喜出望外。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做的就是用媒体去引导,去培养,去激趣,去推动,为教学开辟出广阔的天地;学生则直面五彩缤纷的世界,用媒体去了解,开阔视野,去比较,去思考,去感悟,去建构属于自己的经典世界。
在语文教学领域一度出现了让人眼花缭乱的多媒体热潮,之后人们进行了冷思考,但有的却似乎有开历史倒车的嫌疑,甚至放言语文学科要远离媒体,显然这也是一种极端,两种极端正如钟摆的两极,对现代语文教学都是极为不利的。无须讳言,语言文字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但现代科技也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两者联姻演绎了不少精彩的课堂,也正演绎着永远演绎不完的精彩。总而言之,当以文字为本,本立而道生,以媒体为翼,翼展而天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看经典作品的银山拍天浪,不妨打开媒体这扇窗,开窗放入大江来。
参考文献:
[1]陈斌圳.关于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研究[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6).
[2]黄宇星.现代教育技术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黄大明 浙江龙游第二高级中学 32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