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2015-02-27 05:52于兆吉周松涛王海军沈阳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沈阳110870
关键词:科研院所产学研动力

于兆吉, 周松涛, 王海军(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专题论坛:协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于兆吉, 周松涛, 王海军
(沈阳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沈阳 110870)

作为协同创新的一种基本范式,如何提高产学研联盟中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合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借鉴经济学中的比较优势理论,以国际商品贸易合作现象为启发,通过构建产学研比较优势数学模型验证了比较优势的存在是促使双方合作的重要内在动力。研究发现当各参与主体拥有的比较优势越明显时,双方协同合作的可能性也会越高。针对以上研究结论,从参与主体、政府、市场三方面提出增强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的建议。

比较优势;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动力机制

随着信息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纷纷将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比如美国、日本及欧盟均在2011年分别颁布了《美国创新战略》、《第四期科技基本计划(2011—2015)》和“地平线2020”科研提案,目的都是通过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我国在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到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定为国家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并明确要求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将其作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落实科技发展规划、促进经济与科技共同发展的重要策略[1]。

产学研联盟作为协同创新的一种基本范式,近些年来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通过CNKI学术关注度的检索(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研究关注度不断提升,以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进行检索,可以检索出相关文献515篇,主要集中在理论与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再以“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为关键词进一步检索,得到相关文献22篇,研究围绕产业集群和企业角度的较多,针对产学研视角的研究目前仍然较为欠缺。

所谓产学研协同创新,关键是形成以企业、大学与科研院所为主体,以政府、创新平台、中介组织等为辅助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模式,促进知识创造主体与技术创新主体深入合作,进行资源有效整合[2]。纵观我国目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状况,其成功率并不高,据有关调查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成功率仅有40%~50%[3]。如何提高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合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文试图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视角解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选择合作的一个重要的动力是来自于各参与主体在创新阶段中存在比较优势,以期为我国协同创新的组建和运行等提供参考。

图1 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学术关注度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协同创新联盟形成的动力因素研究更加偏重于微观层面。Simon(2011)从知识学习的视角出发,认为企业与大学进行协同创新可以实现知识溢出效应,企业对知识的更新需求是促使企业和大学形成合作的根本动力[4]。Nishaal Gooroochurn (2007)认为企业为了控制交易成本从而促使自身转变创新方式提高了寻求外部合作的可能[5]。美国学者Chesbrough(2011)以企业的视角,从企业内、外两个方面对能够创造价值的要素进行了分析[6]27-28。Veugcler(2012)则认为产学研协同联盟形成的根本动力来自各自知识的差异,即异质性[7]。Bacila和Gica(2004)认为,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形成的动因不仅来自各参与方的需求的目标,同时还要受到外界市场需求和竞争压力的影响[8-9]。

2. 国内研究现状

本文以CNKI数据库为查新基准,采用关键词搜索方式进行文献搜索。在CNKI高级搜索中依次以“协同创新&动力机制”、“产学研&动力机制”、“比较优势理论&协同创新”、“比较优势理论&动力机制”、“协同创新&动力”、“产学研&动力”作为关键词组进行搜索,共搜索到相关文献16篇[10-25],阅读文献发现,目前国内的研究侧重点在于动力机制体系设计、动力因素验证和动力机制问题分析三方面。文献[1-12]分别从协同创新联盟(或产学研联盟)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影响联盟发展的动力因素[10-21],其中文献[1]在此基础上应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了检验,文献[11]借助Agent理论方法构建了一个主体间协同创新的动力结构模型,并用优化后的PSO算法确定了影响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关键动力因素。文献[13-15]在借鉴国外协同创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校企合作存在的动力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22-24],文献[14]在分析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实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在促进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的作用,并提出企业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项目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文献[16]通过问卷调查、访问等方法发现协同创新理念薄弱、协同共享利益驱动协议落实差等因素影响着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在深入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点对策建议[25]。

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文献的查阅,我们发现:虽然有人对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的动力机制有了一定的研究,但是以往的研究大多缺少数学模型或实际数据验证,在信服程度上存在缺陷,比如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之间的优势互补理论是较多学者在研究中经常提及的动力因素,但以往研究多用描述性理论论证。本文试图通过数学构建验证并解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方选择合作的一个重要动力是来自于各参与主体在创新阶段中存在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明确各参与主体在创新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所在。

二、比较优势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影响的验证

1. 比较优势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影响的理论验证

“比较优势理论”是由大卫·李嘉图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首次提出的,又被称为“比较成本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对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的发展,它们最初都是解释为什么会产生国际商品贸易现象的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存在相对差别,由此而产生相对的成本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如果我们把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看成是独立的“国家”,它们各自所拥有的创新要素看作是“商品”的话,同样可以用来解释产学研之间是存在潜在的“贸易”可能的。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社会职能异质性导致市场在资源配置时存在差异性,随着资源累计及主体对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这种社会职能差异性也越来越明显,最终形成创新要素生产成本比较优势,为双方合作交流提供了可能。

2. 比较优势对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影响的模型验证

鉴于本文构建数学模型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不同单位主体(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在拥有比较优势的情况下是可以自发形成协同合作的内生动力的,为了便于理解,模型在推演过程中只以两个单位主体(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合作(或不合作)关系作为验证对象,假设它们都能生产产品Ⅰ和产品Ⅱ(对于企业、高校或科研机构来说产品可以是知识创新、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同时假定产品Ⅰ和产品Ⅱ都是社会必需品,必须生产(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调控实现),并且市场的需求量远大于供应量。

假设 单位主体1生产1单位的产品Ⅰ生产成本为A,生产1单位的产品Ⅱ生产成本为B;单位主体2生产1单位的产品Ⅰ生产成本为C,生产1单位的产品Ⅱ生产成本为D。

通过分析,比较优势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1) 单位主体1对单位主体2在某一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但在另一种产品上具有比较劣势,即

A>C,D>B(A

(2) 某单位主体在两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上都具有比较优势(完全比较优势),即

A>C,B>D,或A

当单位主体1和单位主体2满足第(1)种情况时,单位主体1和单位主体2在选择不合作时各自的生产成本和总成本为

单位主体1的生产成本=A+B

单位主体2的生产成本=C+D

总成本=A+B+C+D

当单位主体1和单位主体2满足第(1)种情况时,单位主体1和单位主体2选择合作时各自的生产成本和总成本为

单位主体1的生产成本=2B(2A)

单位主体2的生产成本=2C(2D)

总成本=2C+2B(2A+2D)

双方选择合作必须同时满足条件:2B

对结果分析可知,当单位主体分别拥有对不同产品的比较优势时,如果能够扩大双方各自在不同产品上的生产成本的差距,越有可能促成双方合作。

当单位主体1和单位主体2满足第(2)种情况,即

A>C,B>D,设C≥D(D≥C)

单位主体1和单位主体2不选择合作时各自的生产成本和总成本为

单位主体1的生产成本=A+B

单位主体2的生产成本=C+D

总成本=A+B+C+D

单位主体1和单位主体2选择合作时各自的生产成本和总成本为

单位主体1的生产成本=2A(2B)

单位主体2的生产成本=2D(2C)

总成本=2A+2D(2B+2C)

双方选择合作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2A

综合限定条件得到

D

同理,当单位主体1和单位主体2满足第(2)种情况的另一种可能情况时,即

A

双方选择合作必须同时满足

C

综合限定条件得到

B

对论证结果分析可知,当某单位主体相对另一单位主体具备完全比较优势情况时,如果能促使该优势单位主体在一种产品的生产成本优势远远大于另一产品生产成本优势,则越有可能促成双方合作。

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比较优势分析

技术创新是生产要素、生产方式、生产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创造新的事物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要满足社会需求,用经济收益衡量创新效果的动态过程。一般而言,技术创新过程可以划分为知识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产业化5个阶段,如图2所示。创新过程的多阶段性和创新阶段生产要素投入的复杂性决定了企业很难独自完成整个创新过程,同时高校、科研院所在研发方面的优势为企业寻求创新合作提供了可能。

图2 技术创新过程

(1) 企业的比较优势分析。企业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快速的商业化能力是相较高校、科研院所等其他社会组织机构的优势之一。同时,产品的售前和售后过程使得企业在与用户交流方面存在天然的优势,可以帮助企业便利地从产品使用终端获取有关用户的信息和知识,对市场需求的认识更为准确,把握性更高,从而提高产品研发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因此企业在创新过程中的优势主要集中在第4阶段和第5阶段。

(2) 高校的比较优势分析。高校的职能主要在于知识创新、知识积累、知识传播以及知识应用四个方面,大跨度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知识型人才储备让高校得以在知识研究方面相对企业和科研院所具备明显的比较优势,是原始创新、基础创新的重要资源保障。

(3) 科研院所的比较优势分析。科研院所的主要优势在于应用技术研发,其在科研设备配备、科技开发人员储备等方面都具备相应的研发优势,相对高校和企业来说,科研院所在技术研究方面的生产要素更为丰富,更易获取,在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比较容易形成优势。

四、结论与建议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创新过程不同阶段中的优势潜力为三方协同合作提供了可能。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分析和数学模型检验发现,当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时更加容易促使双方形成合作,这种比较优势越明显,形成合作的可能性就越高。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为更好地促进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发展,本文提出以下4点建议。

1. 培育比较优势,确定相应的产业技术路线

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是形成合作联盟的重要基础条件,高校应该将研究重心放在知识积累、知识创新方面,以教书育人为己任,不断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扩大知识溢出效应,提供强大的研究基础。科研院所应该以技术研发为主要任务,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强度,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增强技术市场适应性,才能更好地和企业展开合作。同时,优秀的发明创造、技术专利在产品转化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资金和优秀的市场运营能力,企业在追求市场开发潜力大的技术产品时就需要展现自身的商业化能力,培育强大的产品开发、生产、推广体系,提高高校、科研机构与其的合作热情。

辽宁省应围绕目前包括装备制造业等高端成长型产业以及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兴先导型服务业的发展,推进相应部门制定一批产业技术路线图,开展技术预见工作,明晰产业技术未来发展趋势,撷取产业技术攻关的发力点,从而形成产业技术发展的链条,瞄准本省产业升级的科技主攻方向,发挥参与世界分工的比较优势。

2. 加强政府引导,营造良好的外部法律环境

在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政府政策调控的作用。政府应该明确公立高校、科研院所的具体职责,制定对公立高校、科研院所的考核制度,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加强合作,建立财政扶持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鼓励企业大力推进对产学研合作的资金政策投入。针对当前国内有关产学研合作法律分散、可操作性弱的现状,应该在对已有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形式以及各主体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义务以及优惠政策等作出明确规定。

3. 搭建产学研信息共享和创新平台

目前,高校、科研院所主要存在的问题在于人才培养市场适应能力差、研发成果市场转化率低、研发技术无法与市场需求对接,从而导致企业合作积极性下降。分析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联络沟通渠道不便利、信息传递不及时。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在平时加强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同时也可以利用第三方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使其成为双方信息交流的渠道。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通讯系统和计算技术,建立面向全社会的产学研协同信息平台,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和发布。构建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有效咨询以及相关评价系统,为产学研各方主体提供合作项目的资料,同时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互享学习和深入了解提供共享平台。

产学研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建立大学科技园、孵化器等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另外,还可以建立面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科技投融资平台,为开展关键技术的攻关夯实基础。

4. 建立一批院所、高校、企业的改革试点单位

选择辽宁省内包括中科院等科研院所,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作为改革试点单位,开展科技人员兼职取酬、保留身份离岗转化科技成果试点。选择省内重点发展产业中的代表企业,开展股权激励、专项产品利润分成、项目承包责任等激励机制试点。进一步激活院所高校丰富的科技优势资源,促进院所高校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1]邓广全.协同创新中的政府法律义务研究 [J].法制博览,2015(1):86-87.

[2]喻金田,胡春华.技术联盟协同创新的合作伙伴选择研究 [J].科学管理研究,2015(1):13-16.

[3]陈劲.协同创新与国家科研能力建设 [J].科学学研究,2011(12):1762-1763.

[4]Woll S.Organizational learning through university-industry-research cooperation [C]//Proceedings of The 12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Management,UK,2011:1081-1087.

[5]Nishaal G,Aoife H.A tale of two literatures:transaction costs and property rights in innovation outsourcing [J].Research Policy,2007,36(10):1483-1495.

[6]Chesbrough H,Vanhaverbeke W,West J.Open innovation:researching a new paradigm [M].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7]Pierre V.Identifying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within knowledge-intensive environments:insights from the ARPANET project [J].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012(1):152-155.

[8]Bacila M F,Gica O A.Strategic alliances between companies and universities:causes,factors and advantages [EB/OL].[2015-07-03].http://www.univie.ac.at/EMNET/download/BacilaGica.doc.

[9]Carroll G,Hannan M.On using institutional theory in studying organizational populations [J].America Sociological Review,1989,54(5):545-548.

[10]付俊超.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与绩效评价研究 [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2013.

[11]秦瑞.产学研战略联盟动力机制研究 [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2.

[12]阴奇力,翟翠霞,王永坤.产学研合作的博弈分析及动力机制 [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01-103.

[13]史琳,戴磊,宋微.区域创新体系中产学研合作模式与动力机制研究 [J].科技和产业,2013(3):52-56.

[14]余晓钟,江昱洁,辜穗.跨区域低碳经济协同创新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J].科学管理研究,2013(2):55-58.

[15]周正,尹玲娜,蔡兵.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J].软科学,2013(7):52-56.

[16]张琼瑜,李武武.基于CAS理论的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构建 [J].商业时代,2012(1):115-116.

[17]黄翠萍,刘庭,万洪英,等.协同创新环境下研究生联合培养动力机制研究 [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5(2):34-38.

[18]路春婷,张春博,丁堃.协同创新组织的动力机制 [C]//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第九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2013:5-9.

[19]刘学璞,朱孔来,闫彦.关于协同创新相关理论问题的思考 [J].经营管理者,2014,29:201.

[20]邵景峰,王进富,马晓红,等.基于数据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关键动力优化 [J].中国管理科学,2013(S2):731-737.

[21]夏红云.产学研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J].科学管理研究,2014(6):21-24.

[22]邓逢根.高职院校校企多元化合作的研究与实践 [D].重庆:广西大学,2008.

[23]肖传亮.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动力机制构建初探 [J].继续教育研究,2008(2):45-47.

[24]张国梁,孙照斌,何燕丽,等.木材加工企业技术创新的产学研动力分析 [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0(3):7-9.

[25]阙攀.大学学术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研究 [D].重庆:西南大学,2013.

(责任编辑:吉海涛)

Research on dynamic mechanism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YU Zhao-ji, ZHOU Song-tao, WANG Hai-jun
(School of Management, 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henyang 110870, China)

As a basic paradig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how to improve the enthusiasm and stability of cooperation between enterprise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es with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alliance is the main problem to be solved of the research on dynamic mechanism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economics, and inspired by international merchandise trade cooperation phenomenon, it is tested that the existenc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is an important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promote bilateral cooperation through establishing mathematical model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mparative advantage. It is found that when each participant has more obviou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the possibilities of bilateral collaboration will be higher. Accordingly,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of enhancing the motivation of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China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ynamic mechanism

2015-08-30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BGL007);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2GXS4D07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15JDSZ2070); 沈阳市人才工作调研课题; 2015年度沈阳工业大学教改项目。

于兆吉(1975-),男,辽宁辽阳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战略决策与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研究。

14∶02在中国知网优先数字出版。

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1.1558.C.20150917.1402.024.html

10.7688/j.i`ssn.1674-0823.2015.05.01

C 93-0

A

1674-0823(2015)05-0385-05

猜你喜欢
科研院所产学研动力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动力船
让知识型员工的心留在科研院所——浅析科研院所中知识型员工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