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听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学习方式。当我们要求学生倾听的时候,也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心声,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实现师生间的真正交流,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索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在课堂上,我时常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听,其实是一种能力,是一种素养,更是一种学习方式。但当我们要求学生倾听的时候,自己是否做到了呢?曾读过一篇文章,其中有这么一段话让我印象深刻:“倾听花开的声音,我们能读懂花儿的心思;倾听溪水的歌声,我们能读懂山林的呼吸;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能走进孩子的心灵。”由此,我想到我们的工作,有时我们缺乏耐心而未能认真倾听,没有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当前各级各类公开课、观摩课中常常可以见到教师不断提问、学生对答如流的场景,看似师生间的交流非常流畅、自然,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师生间并非真正的交流。事实上,目前很多小学英语课堂上师生之间都缺乏真正的交流。教师只在意自己如何用英语组织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回答了什么并没用心倾听。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听过的评优课、看过的录像课,举案说法,谈谈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应如何有效交流。
一、用心发现,认真倾听,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课堂上学生不能灵活运用所学语言,师生不能开展有效交流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教师经常创设一些虚拟的、脱离实际生活的情境,没有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生活的情境中学习语言,也没有促成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案例1】这个片段是我执教闽教小学英语第二册Unit3第一课时的内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会听、说、认读单词:fish,grapes,bananas,melons,carrots,cake,eggs和会听、说、认读句子I like…并能在和同学交流时运用句子。而第二课时的重点:Do you like…?Yes,I do.和No,I don’t.在第一课时的执教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浓厚的兴趣参与到学习中,我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在课中的巩固环节,我运用图片和头饰创设了一个虚拟的情境进行教学。随着一幅幅美味的水果、食物图片的出现,我让学生边设想图片里的场景边表演。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涨,纷纷抢着戴上头饰来表演:“I like…”特别是平时一些爱表现的学生,更是站立起来,大叫着“Let me try!”恨不得冲到讲台上来当“小老师”。
看着学生一个个兴奋的表情,我真是得意于我的预设是如此成功。正当我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准备进入下一环节时,只见有一只手仍然固执地举在那里。我一看原来是林范葳:“Lin Fanwei,any questions?”得到允许的他很快地站了起来,说:“Mr.Lin,我一点都不喜欢carrots,您为什么一定要我说I like carrots呢?您能不能先问一下我们是否喜欢,喜欢的话再叫我们这样说,顺便也教一下我们不喜欢时该怎么说。Thank you!”一说完,他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便坐了下来。这下可好,全班学生听了他的一番话,纷纷自由发言起来,“是啊,我也一点不喜欢carrots……”“对啊,老师,您应该先问一下我们是不是喜欢啊……”“老师,您教我们不喜欢怎么说吧……”“林范葳说得对……”此时此刻我犹豫了,如果顺着他们的意思进行下去的话,那就和自己备的教案大相径庭了。那是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呀!但我转念一想,与其让他们不情愿地被我牵着鼻子走,不如尊重他们的意愿。在强烈的求知欲的影响下,或许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再者下一堂课要学的正是这个句型,如果他们今天学会了不也是一举两得吗?
T:Oh,Lin Fanwei, You are an honest boy.You don’t like carrots.Yes?
S1:Yes.
T:So you can say“I don’t like carrots.”
S1:I don’t like carrots.
T:I like all kinds of food.They’re good for our body.So look,I’m tall.I like fish.Do you like fish,Lin Fanwei?
S1:Yes.(引导学生用Yes.I do.来回答)
T:I like carrots.Do you like carrots,Nancy?
S2:No.(引导学生用No,I don’t.来回答)
S3:I like grapes.Do you like grapes,Mr.Lin?
T:Yes.I do.
S4:I like bananas.Do you like bananas,Mr.Lin?
S5:I like eggs.Do you like eggs,Mr.Lin?
一个个孩子越越欲试,像小记者“采访”起我来了。随着对话的进行,我把下堂课的重点句型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写在了黑板上。我当时还想暂时中断一下师生的对话来领读一下这个重点句型,没想到学生在听了几遍我和学生交流之后竟然都掌握了这个句型。他们纷纷转向老师和自己的好朋友,你问我答热闹了起来,学生完全投入到了热烈的对话中。原本的“坏事”变成好事,学生爱说、乐说,真正的生成就在这真实的对话中达成了。
二、全面关注,客观评价,让课堂对话更真实有效
最近在听课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课堂现象:一些老师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步骤,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总是匆忙地穿梭在学生中间,寻找与自己思维一致的答案,或许是为了下一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而忽视了学生的回答。
【案例2】在一次评优课中,一位老师上闽教四年级上册《Numbers》一课,在巩固拓展环节中,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跳绳。一个女生被选中进行跳绳展示,其他学生数数。她在规定的时间里跳了32下,还气喘吁吁。但老师夸奖道:“You are a good player.”这时我听到了学生中有唏嘘声……在一所重视体育运动的学校,一个四年级的学生30秒内跳绳32下,就被夸赞是好的运动员,值得商榷。我喜欢体育运动,同时兼职体育教学十几年,比较了解小学体育达标要求与标准,这评价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显然不能信服。而教师或许是没听见,或许是不知如何处理,未作出任何反应,就匆忙地进入了下一个环节。
对于如何及时有效地处理这种情况,我有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同探讨。我们知道,课堂是师生、生生交流的主阵地,教师需要做的是以生为本,全面关注、全程关注。首先,要肯定说“No”的学生的倾听能力,说明他在认真听、认真看,肯定他在课堂上认真听课的好习惯。其次,教师可以进行具体、客观的评价。如:You are right.She is not the best one,but she tried her best.Shall we give her a big hand?这样一来,参与的学生也不会感到失落。相反,听到教师的肯定,她会更认真、尽力地去做其他事情。而说“No”的学生也能理解或尊重他人。更重要的是,当那么多真诚的眼睛在看着你的时候,你的公正客观的评价比说教更有效,你的认真倾听的态度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
三、认真倾听,真诚回应,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在课堂上,学生并不是无知被动的接受体,而是充满活力的生命体,他们有着真切的情感,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谈话方式。也许课堂上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但那只是一种短暂热情的激发,还不足以使其形成长久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教师真诚的交流中体现的。教师应努力成为一个真心真意的倾听者和交往者。面对学生时,教师的语言、表情和姿态等各方面都应该充满关注和期待,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无比重要的精神力量。对于这一点,我们也许可以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沈峰老师身上得到一些启发。
【案例3】沈峰老师与学生在课堂Free talk环节中的交流片段。
S1:What food do you like?
T:What food do I like?(全班学生的积极性被沈老师调动起来,纷纷举手发言)Can you guess?
S2:You like rice.
T:No,I don’t.
S3:Do you like fish?
T:(面对这位学生摇头)No,I don’t.I don’t like fish.Can you guess?Have a try,please.
S4:You like vegetables.
T:Sorry,you’re wrong.I don’t like vegetables.Please look at me and guess.(沈老师的体态略显富态)
S1:I think you like meat.
T:Yes.I like meat very much.And I like hamburgers.I also like ice-cream and chocolates.(手指着自己,作夸张、自嘲状)So,look.
沈老师教态自然、亲切,流露出对学生的真诚和期待。她的课堂教学让我印象尤其深刻的是她善于利用自身的激情感染学生,在学生有限词汇量的基础上进行有效引导,富有幽默感,达成了师生间的“深度交流”。
总之,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要了解他们心中所想,要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一味的牵引。倾听能让孩子愿意说出他们自己喜欢的事,倾听能让孩子们更加的有智慧。如果教师每堂课都能做到“潜心”倾听,用心感受,一定会读懂“花儿的心思”,更好地引领学生探索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