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秀
(江西省南昌理工学院外语系 江西南昌 330000)
浅析希里斯.米勒的解构主义文学语言观
陈永秀
(江西省南昌理工学院外语系 江西南昌 330000)
本文主要是阐释希里斯o米勒解构主义文学语言观,从分析希里斯o米勒的文学语言入手,并逐步深入分析希里斯o米勒论文学语言的修辞性与施为性,文中的一些观点可以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价值。
希里斯·米勒 解构主义 文学语言观
希利斯·米勒(J.Hillis Miller,1928—今)是20世纪解构批评的代表人物之一,“耶鲁批评派”的一员主将,他是美国当代最著名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也是西方20世纪中后期一位集大成式人物。他致力于文学批评七十余年,著述颇丰,晚年依然十分活跃,有大量的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他在解构批评阶段的一些著作,主要是《解读叙事》、《小说与重复》、《重申解构主义》、《作为寄主的批评》、《文学死了吗》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些著作中更加明确表达出了希利斯·米勒的解构主义文学语言观:语言具有不稳定性;一切阅读都是“误读”;人们通过阅读可能会产生一些附加语义进而破坏文本的愿意,并且这个过程是不断重复的。
解构主义否认文学作品的系统性,否认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不承认作品有任何中心或终极意义中心的存在。解构主义认为对文学的认识是无限的。正是以这些理论为视角,解构主义强烈的批判了传统的结构主义文学思想。一方面是从文学批评本身的角度来看,解构主义认为批评永远是一个只创造一种永远不会终结和不能一直客观科学的批评方法的“写作活动”。别一方面是从文学批评方法的角度来看,解构主义批评更加侧重批评从一些文学的细节内容或是隐晦寓意。耶鲁学派主要成员之一希里斯·米勒正是在这一大背景,开始了构建他的解构主义批评思想。希里斯·米勒认为,解构主义批评的基础是文学或其它文本是由语言构成的,而语言基本上是关于其它语言或其它文本的语言,而不是关于文本之外的现实的实在。因此,文本语言永远是多义的或是意义不确定的。希里斯·米勒还提出了具有独创性的“重复”理论,将其它大体归为三类:(1)细小处的重复,如词语、修辞格、外观、内心情态等等;(2)一部作品中事件和场景的重复,规模比(1)大;(3)一部作品与其它作品在主题、动机、人物和事件上的重复。另外,希里斯·米勒还总结出了重复的两种基本形式:“柏拉图式的重复”和“尼采式的重复。”
1.希里斯·米勒对于修辞性的看法
希里斯·米勒在继承解构主义的语言观念的基础上,赋予文学语言的修辞性不同于传统的含义。首先,希里斯·米勒的修辞性观念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哲学高度的概念,它涉及我们对于世界认识的根本可能性的问题。通过修辞性希里斯·米勒指出了对于一个客观存在的世界的理解是我们通过语言的一种虚构,所有对于处在世界的命名都只是一种修辞性的表达。因此,希里斯·米勒认为“文学可以定义为一种奇特的词语运用,来指向一些人、物或事件,而关于它们,永远无法知道是否在某地有一个隐性存在。”其次,希里斯·米勒认为语言的修辞性具有不同于传统修辞的普遍性。在传统中语言的修辞只是语言用法中的一个特殊部分,它的主要功能就是进行说服,主要的存在领域就是文学语言中。但是在希里斯?米勒看来语言的修辞是一个普遍的存在。正是通过这种对于修辞性的推广,希里斯?米勒指出像“山头”、“桌腿”等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词语,也是我们通过修辞性对于“山”和“桌子”某一部分的描绘。这种修辞性观念向我们展示了我们思维的一种方式。再次,文学语言产生的世界是不同真实世界的产物,希里斯?米勒将修辞性视为发现文学作品中陌生化的方式,这同时显示了语言修辞性所具有的力量。希里斯·米勒指出“大自然中不存在着暗喻、明喻、借代、呼语或拟人,它们只存在于词语的组合中。”同时,希里斯·米勒也指出正是修辞这种陌生化,使得自身具有力量。
2.希里斯·米勒对于施为性的看法
希里斯·米勒在《文学中的言语行为》一书中,不仅探讨了德里达和保罗?德曼对于奥斯丁言语行为理论的看法,也从自己的角度给出了一些独特的分析与论证。通过对奥斯丁的主要代表作《怎样以言行事》具体的阅读和分析,希里斯?米勒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就是这本书是施为性还是表述性?通过分析,希里斯·米勒指出《怎样以言行事》作为一个整体都是施为性的话语,而不是如奥斯丁所意图的表述性话语。这是一种希里斯?米勒称之为“建立行为”的施为性话语。
从根本上,希里斯·米勒将施为性的功效不仅赋予语言,更赋予了文学语言。通过文学言语的施为性,希里斯·米勒将文学转变成一种行为,而非简单的文本。在这方面也显示了希里斯·米勒对于文学语言的处理是不同于新批评的。新批评囿于文学语言本身,对于文学语言与非文学语言的划分,只是让文学作品成为一个自我指涉的封闭存在。希里斯·米勒强调了文学语言的施为性后,文学作品就不再只是一个没有影响的对象存在,它本身构成了一个可以产生后果的行为。无论是文学作品的写作、文学作品的阅读,还是对文学、文学理论的教学,这些行为在希里斯?米勒看来都是具有施为性的,都是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和后果的。
通过分析希里斯·米勒解构主义的文学语言观,指出希里斯·米勒解构批评强调了语言具有修辞性和施为性,提示了希里斯·米勒对于语言这两个性质的思考。修辞性的提出主要解决的是语言的形成问题。解构批评通过修辞性来表达语言的生成机制,如果简单地概括就可以表述为在误差基础上进行的转义行为。而施为性所要解决的主要是语言的使用效果问题。希里斯·米勒也将施为性称作是“语言的操作维度。因为语言具有修辞性和施为性,所以语言也都倾向于一种文学语言。
[1].Miller.J.Hillis,Charles Dickens:The world of His Novel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8.
[2].约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扬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希里斯·米勒:《重申解构主义》郭建英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希里斯·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