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妍
(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辽宁沈阳 110000)
钢琴教学中折射出若干问题引发的思考
王妍妍
(沈阳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 辽宁沈阳 110000)
钢琴伴奏是一门独特的表演艺术,艺术歌曲的创作离不开钢琴音乐的伴奏,随着艺术歌曲的发展也促进了钢琴音乐的成熟与完善。现代歌曲的钢琴伴奏经历了一条由简到繁,由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他们的发展体现了艺术歌曲创作的日趋完善,更折射出了钢琴音乐创作水平的提高。本文一方面从创作技法和审美功能等方面论述了近现代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艺术特征,从自身经验出发对具体弹奏技术、情绪把握、情感表达、与演唱者的配合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钢琴 教学 文化 音乐
钢琴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历程,老一辈音乐家们创作出了众多的钢琴作品,为我们了解中国钢琴音乐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钢琴教育飞速发展,钢琴教学在国民音乐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钢琴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内容、过程、方法等问题是钢琴教学的共性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被忽视和冷落的尴尬局面,原因是大多数的钢琴老师对于传承传统民族音乐的意识比较淡薄,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以钢琴为主的钢琴教学属于专业音乐教育,其目标是以提高基本素质为主,培养学生具备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
1.缺少对音乐技术的分析。由于在教学中对音乐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钢琴音乐作品的创作性比较少,钢琴作品的创作水平是作曲家自身面临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钢琴教学几乎所接触的都是外国的东西,钢琴在演奏技巧、作品创作、教学体制等应该去学习和借鉴他们成功的经验,但不能是一成不变。中国钢琴音乐作品需要更好的演绎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音乐,重视中国钢琴音乐作品在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促进我国钢琴文化的发展,选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作为教材,更容易让学生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和激发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一些标题性很强的民族作品对学生具有极大的亲和力,让人产生想去了解和学习的欲望,而不是机械的弹奏和背诵,国内的作品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旋律,能够更好的表现出原作品的神韵,决,给钢琴音乐注入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2.文化底蕴的缺失。提高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作品进行更层次的理解。否则,就无法实现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折射出自己祖国的民族文化。钢琴教学常把技术控制的层面作为音乐学习的全部,很少顾及对文化的理解,这种重技艺、轻文化弊端的形成,与音乐艺术院校长期不重视人文学科的建设也有着密切关系。像中外哲学、美学、艺术史、文化史及文化人类学等以往被忽略的课程,应在教育改革中予以重视。由于我国钢琴音乐作品大部分都是通过对民族音乐改编而成的,反应出各族人民的生活劳动、风俗习惯,这些作品在演奏时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神”韵,从而培养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优越感,要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就必须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文化品位的提高。由于钢琴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文化知识的教育,导致学生无法体会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领会不到作品的思想内容内涵,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特点更无法了解,对钢琴作品的分析只作枯燥乏味的纯技术分析,无法调动学生感知美、发展美感的积极性,无法启发他们的联想与想像,更不能去探索钢琴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培养学生的音乐解能.音乐分析是以音乐本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动人心弦的钢琴演奏,取决于演奏者的情感体现。除了要更好地掌握和熟练运用弹奏技巧,生动准确的演绎乐曲使听者真正领悟到音乐作品的美感和价值。钢琴教学中,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对作品进行系统、科学的深入分析,体会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并使学生准确地演绎作品,同时也能为发展其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明确方向。钢琴教学应当有目的、有系统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解能,音乐分析是以音乐本体作为研究对象的,对音乐作品用各种分析法进研究分析,把握音乐本体后面,深入分析、了解作品,使听者真正领悟到音乐作品的美感、意义和价值。对钢琴教学和演奏是教学者和演奏者的重要基础,只有得心应手并趋于完美地演绎乐曲。才能对作品进系统、科学的深入诠释,使教者和受教者能深人地感受音乐作品,从而为发展其自己特有的音乐风格明确方向。任何一首音乐作品都能反映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悟,都需要比较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内涵。
2.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素养。钢琴艺术是关于人的艺术,钢琴上流淌出来的声音带有强烈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韵味。钢琴家首先要通过音乐文化和人文科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形成对音乐的感受力及对音乐的控制力,对音乐的表现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直接从对体验和领中发现其相应的形式和语言,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在音乐作品分析中,应最大限地使人富有灵感和激情,深厚的文化修养能使我们去触摸生活和艺术最深邃、最本质的东西。文化素养对钢琴演奏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心积淀,造就其去认识和表现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精神,从而能全身心的融会在他的演奏之中。钢琴艺术是演奏者思想感情的表现,从钢琴上淌出来的声音是学识渊博的艺术家,而绝是仅能卖高超琴技的艺匠,所以,通过只有形成具有好文化素养的思维定势,才能丰富对音乐的感受及对音乐的控制,从而将自己的本质最大限的对象化。每一种音乐背后都有它深厚的文化,其产生是在历史特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受当时当地的经济生活、社会结构和民间风俗以及语言等文化传统的多方影响。如果能多读一些著作,多解这些著作所折射出的睿智的思想光芒,把钢琴学习仅仅视为更深层次的形态或技术层面上的东西,才能纵向深展,才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造。
钢琴教学是脑力和体力、技巧和感觉、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除了需要具备高超的技术,还要通过自身的文化底蕴作为铺垫,深刻体会音乐的内涵,才能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培养他们的音乐思维能力。
[1]杨凌云.《对“钢琴教学法”的教学探讨》[J].艺术探索2004年5月
[2]亨利·涅高滋.《论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1987年2月.
[3]李嘉禄.《钢琴表演艺术》.人民音乐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