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婷 许光爰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云南来华留学生合作办学项目的探索与实践
——以云南师范大学泰国苏拉塔尼团队"2+2"项目为例
谢文婷 许光爰
(云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当今社会中外合作办学以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通过研究云南师范大学中泰"2+2"合作办学项目具体案例,从生源和教学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此类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提升项目办学质量的改进性建议,旨在能为多样化中泰合作办学项目探索提供借鉴。
云南高校 中泰合作办学 探索 实践
随着世界的日益发展,教育国际化势在必行。云南与老挝、越南和缅甸接壤,有辐射东南亚国家的独特区位优势,在教育方面有合作办学、学生互派、境外办学等多种形式,其中以来华留学生的培养为整个留学生教育的核心,而来华留学生合作办学项目是各高校普遍采用的一种办学形式。本文将以云南师范大学泰国苏拉塔尼团队”2+2“合作办学项目为个案研究,从生源情况和汉语教学两个角度深入分析,考证此合作办学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生源把控、课程设置、技能训练、目的语运用和实习实践五个角度提出提升中泰“2+2”合作办学项目质量的实用性建议。
(一)发挥云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推广基地功能
云南师范大学每年有约50个国家的留学生来华学习。其作为西南地区汉语教育基地在对东南亚汉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提高国际汉语教育水平,与韩国建阳大学、泰国苏拉塔尼皇家大学、泰国宣苏南塔大学等建立了一批相对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
(二)突出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
中外合作办学较好地利用目的语环境和以目的语为母语的教师等资源进行教学,一种充分整合教学资源,优化合作双方的软硬件条件,将教学条件最大化运用的办学方式。目前合作办学培养出更多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专业或复合型人才。
泰国苏拉塔尼皇家大学与云南师范大学的合作办学自2012年开始,采取“2+2”的合作培养模式,以培养高质量的汉语言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
(一)生源情况
截止到2014年9月,云南师范大学连续接收了三届苏拉塔尼合作办学学生,且已有一届毕业生毕业。第一届毕业生共有11人,应届毕业仅2人。现在读36人,分别为三、四年级。为保证现状分析的准确性,将对其进行以下五方面的调查与分析。
1.家庭背景及学习经历:受调查的36名学生中,33.3%的学生虽有中国血统,但母语为泰语。86.11%的学生学习汉语只有2-3年,即到大学才接触中文,而11.11%的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也仅有4-6年。
2.HSK等级:HSK等级是衡量学生汉语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学了4-6年的学生中HSK等级达到4级的比例高达50%,相对于只学了1-3年的学生要高出25个百分点。而仅一位5级学生也学了4-6年。这反映出汉语学习时间对汉语水平的影响。
3.专业背景:受调查的学生中一人为会计专业,其余为中文专业,均在泰国至少已有两年的汉语学习。
4.留学意愿:80%的人知道需留学,75%的同学自愿选择留学。据此学生留学的主动意愿还是较强的。
5.学生学习主动性:89%的同学表示喜欢中文,但其学习方式多为“看中文电影”,很少真正走入汉语的氛围,加强与中国人的交流。可见学生主观积极,但客观实践不足。
(二)学生汉语教学情况
1.培养模式:项目采用“2+2”培养模式,学生先后需在苏拉塔尼皇家大学和云南师范大学各学习两年。四年课程培养方案由泰方制定,修完四年课程学分,并完成中文毕业论文撰写。若同时HSK达到5级就可以加获得云南师范大学学位。
2.课程设置
苏拉塔尼项目一、二年级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基本认识,重点训练学生的汉语语音和汉语基础运用能力为培养目标,其中汉语课程有汉语基础、汉语语音、口语、语法及写作,仅占所有课程学分的46%。
3.四年级以提升汉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了解中国文化,强化考试能力和求职能力为重点。开设的课程类型分中文专业课、语言课、文化课、才艺技能课和实践课五个类型。语言课占学分24%,在大学前两年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延伸,加强学生汉语运用能力及考试能力,包括汉语会话、高级汉语、HSK培训。专业课占学分44%,强化学生的汉语专业知识,包括中国的大众传媒、旅游汉语、商务汉语、中国文字演变、中国小说、现代汉语文学、酒店管理等课程。文化课占学分5%,使学生对中国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包括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两门课程。才艺技能课占学分2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才艺或技能,包括中国书法、中国武术、中国民歌和中文电脑程式等。实践课即专业见习实习,占学分5%,包括毕业论文撰写,以及在校两年各类专业见习活动和三年级暑假的回国专业实习,主要是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汉语,并对有关汉语言专业的工作有所了解。
作为汉语言专业留学生,语言课和专业课最为重要,所占总学分的68%。但才艺技能课在教学难度上仅为让学生基本了解,占比高达22%,其课程设置明显不合理。
(三)课程满意度
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课程设置的合理性,也反映其学习积极性。调查显示,HSK培训的满意度高达92%。除商务汉语、酒店管理满意度约为12%外,专业课成满意度介于50-70%。才艺技能课程满意度低于20%,而实践课程满意度为0。因其与学生学习成果有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HSK是学习成果的直接体现,重视和满意度都最高。专业课程是专业知识积累的课程,满意度尚好。才艺技能课程实用性偏低,且开设学分较高,满意度欠缺。实践课形式单一,课程难度系数较高,满意度并不理想。
(一)优势
1.在目的语环境下进行教学:中外合作办学的最大优势在于目的语环境教学,包括课堂语言环境和自然语言环境。前者多是语言规律输入形成阶段,而后者更是语言学习者语言输出的运用阶段。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学生可最大化地将学习的语言在现实交流中以习得的方式自然运用,事半功倍。
2.由专业中国教师担任教学任务:中国老师均是国际汉语言教育、语言学、教育学专业出身,且学历较高。中国老师能在教学中规避教材中出现的隐形错误,教授地道用语,纠正语言学习偏误。
(二)存在的问题
1.学生汉语水平和课程难度不符:若课程难度与学生汉语水平不符,则定会出现的结果是教学推进缓慢、学习效果不佳,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生的时间,又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此项目中的“中国小说”课程,学生停留在词句识别阶段,难以上升到小说赏析的层次。再如“商务汉语”和“酒店管理”课程,因涉及有大量专业名词和表达,学生顿觉枯燥乏味,积极性欠佳。
2.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切合度不足:苏拉塔尼团队主要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心和社会道德,适应各个商业领域既能听、说、读、写和翻译又了解一定的中国社会文化知识的高质量专业人才。严格来说,汉语言专业必修课程有现代汉语、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基础写作等。且专业课程应紧密未转专业培养目标,避免开设一些偏离专业可课程。
3.学生学习主动性滞后:语言学习者在与以目的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中能输入大量自然的、自发的语料,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学习缺乏主动性,逃避或减少这样的交流机会,有害无益。
(一)把控生源质量:汉语水平达不到专业课程要求,致使教学难度变大,进度放缓等一系列拉低教学质量的情况。故生源质量甚为重要,可从HSK等级,一、二年级学习成绩和出勤情况等制定准入标准,达到准入标准的学生给予留学资格。
(二)调整课程设置:为使课程设置更符合培养目标和专业要求,建议将一些冗杂,难度大或与专业培养目标脱离的课程取消。此项目语言课和文化课开设合理,但专业课中应删减“酒店管理”,将“中国文字演变”替换为“现代汉语”,并适当增加“汉语阅读”、“语言学概论”等课程。另才艺技能课程消减学分,合并课程为才艺综合体验课程即可。
(三)加大学生语言技能训练力度:学生的语言技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进度,决定获得的知识量,可采用中文写作课,大写作训练力度;组织语言、专业、才艺类比赛,如演讲比赛、教学比赛、才艺比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语言自信,强化语言技能,听说读写全方位提升。
(四)利用目的语环境下教学的优势鼓励学生最大程度使用目的语:根据学生专业或国籍为其配备语伴,使语伴活动逐渐由学校要求向自我需求转变,避免流于形式,使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同时,也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五)积极创造学校和社会的多样化实习见习机会:学校可为学生创造一些与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各主题中泰交流会,搭建中泰文化交流平台;志愿服务活动,体验真实翻译、贸易服务项目;社会考察活动,有效利用各种实习见习基地、合作单位或机构,根据专业或课程需求,明确考察目的,开展各项社会考察活动。
云南师范大学泰国苏拉塔尼团队“2+2”合作办学项目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中泰合作办学项目。通过研究此合作办学项目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引入生源把控、课程设置、技能训练、目的语运用和实习见习五个实用性建议,旨在能为中外合作办学,特别是中泰合作办学的实践提供一定的更利于培养质量提升和项目发展的借鉴意义。
[1]吴雁江.“3+1”中泰合作办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 2012.4
[2]罗弈原.中泰合作办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0.3
[3]伊继东.面向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实践探索 [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s of Yunnan By"2+2"project of Sura Thani team of Thailand and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In nowadays society,Sino-foreign cooperative education becomes an important education model.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China and Thailand "project 2+2"cooperation of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as the specific study case,this paper aims to analyse deeply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from the the source of students and the model of teaching two actual aspects,and puts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is project,in order to offer some
about the diversity of cooperative education project
Yunnan university;China-Thailand cooperative education;explore;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