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曌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000)
近两年来,各地方电台出现主持人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电台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会出现语无伦次、过分紧张或者过分兴奋、思维逻辑不够清晰等现象。那么,电台节目主持人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去寻找自己在话筒前的最佳状态,这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直播间的话筒前,主持人不仅要在媒介议程设置的视角下准确把握传播意图,还要履行好最后一道“把关人”的职责。从生理和心理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以达到最佳节目效果。
一档电台节目的好坏,听众的喜爱程度是最好的表现。一个媒体在传播过程中会有自己议程设置的安排,为了正确引导舆论以及更好地投受众所好,而准备传播内容,把握传播意图。同样的,在一档电台节目中,电台节目组要有自己的议程设置,在节目的前期策划中,议程的设置就要在正确的舆论导向前提下根据听众的喜好程度有序地铺展开来。并且,在节目的直播过程中,主持人要时刻把握自己的传播意图,以对听众有不同的传播作用。媒介议程设置在节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对于把握舆论导向,把握节目的传播意图,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施拉姆曾说:“在广播节目中,可以产生一种人与人之间最亲切的信任感。”[1]主持人作为传播终端的“把关人”,其话筒前的状态是很重要的。在电台节目中,主持人就是节目的灵魂,很难说有听众很喜欢这档节目而不喜欢节目主持人的。在新闻资讯类节目中,主持人就是受众的信息来源;在娱乐节目中,听众希望电波那端传来的是搞怪好玩儿的声音和独特的语言风格;在都市夜话节目中,知性、温暖的声音像是听众的老师和长者。
角色对策和自我位置的调整需要做的就是自我调检,整体和谐。自我调检,即自我调整,自我检验的统称或简称。说话的人因为目的、内容、环境、对象的不同,常常调整自己的心态、语态。在说话的过程中,还在随时调整;在调整中,同时检验调整得是否适当、准确。一旦发现不恰当、不准确,便再进行新的调整。
电台节目主持人在话筒前的状态可能会因为前期准备不充分、节目直播的过程中注意力过度集中或者过分放松、做节目前休息不够充分等原因造成生理上的节目状态不良,以至于引发心理障碍,导致节目主持人话筒前的状态不佳,从而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和节目质量。
在话筒前播出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紧张。心里一紧张随之而来的是生理的紧张,全身肌肉僵持,手脚不知道怎么放,导致了喉部肌肉僵硬,面部表情不自然,最后导致所表达的语言不清晰、不流畅。生理现象僵持又影响了有声语言的表达,发出的声音呆板,缺少活力,不能打动人、感染人。紧张时有声语言的表达形式往往是快,快得让受众听不清说的是什么急急忙忙往下冲,快得收不住车,或是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脑子里一片空白。
首先转移这种不必要的过多的注意,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稿件上,也就是所要说的话的内容上。比如把注意力集中到节目中交流对话的话题里,集中在要表述的事情里,忽略自己从电波中传出来是什么声音,不去过多地想听众收听到的你的节目是怎样的感受,就可以释放紧张。再如,全神贯注于稿件,努力思索着要说的话,也可能将其他事物连同紧张一起放置在一旁。
话筒前正确的创作状态的获得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对象感、情景再现、内在语都是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重要手段,它们都离不开宣传目的引导和制约。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如心理因素,生理因素。这里,我们专门谈一谈影响话筒前创作状态的心理因素。我们先来看心理因素中的个体心理因素。
伴随着广播节目的发展,主持人在节目中的作用越发地显现出来。主持人在做节目时要始终牢记广播节目的“伴随性”、“服务性”和“及时性”。听众能够随时随地打开收音机听节目,一档节目要么带给听众实用、有效的知识,不然就带给听众及时的信息,不然就是一杯陪伴听众的下午茶。
主持人在话筒前不只是一个播报工具。在新闻资讯类节目中,主持人要以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听众及时的信息;在服务类节目中,主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以真实的情感去热心地帮助听众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在音乐节目中,不只是自己去体会音乐的魅力,还要把听众作为你的朋友,和他们去交流你的音乐心情和音乐感悟。
在广播节目中,主持人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一档节目的核心和灵魂。在节目中,瞬间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判断能力是一个主持人优秀品质的体现。我们通常会说“有稿播音,锦上添花;无稿播音,出口成章”。在新闻资讯类节目中,主持人面对急稿、乱稿时要做的不是手忙脚乱和抱怨,而是应当让自己立刻冷静下来,急中生智,整理好稿件,及时地把讯息传播给听众。
[1] 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 刘京林.传播中主持人的心理效应分析[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3] 张勉之.世界广播趋势[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