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视角下中学班主任角色转变分析

2015-02-27 03:09贾丽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5年10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育者中学

贾丽娟

(乐亭县新戴河初级中学 河北乐亭 063600)

"以生为本"视角下中学班主任角色转变分析

贾丽娟

(乐亭县新戴河初级中学 河北乐亭 063600)

在教育体系中,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故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时,应当以学生的个性特征、发展诉求等内容为基础,此为"以生为本"教育理念。本文从中学班主任的工作误区开始论起,就中学班主任如何进行"以生为本"的角色转变问题展开分析。呼吁广大中学班主将"以生为本"理念有效渗透到教育工作中。

以生为本 班主任 中学 角色转变

“以生为本”即为: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受教者)视作为教育之根本的教学理念。该教学理念源自于“以人为本”理念。现代教育体系中,“以生为本”理念拓展了教育疆域,在我国大力素质教育的今天被广度推广。基于此,本文就初等教育阶段班主任如何进行“以生为本”的角色转变问题展开如下分析。

一、传统教育体系中学班主任工作误区

1.评价学生片面化

初等教育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大纲将“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视作为教育目标。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多数中学依然实行“应试教育”模式。之所以如此,与社会风气有着休戚相关的紧密联系。在多数人看来:孩子只有努力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才会在社会中容身。受此理念影响,学生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让孩子上办学质量好、升学率高的中学。此时,校方为了尽可能多得争取生源,就会将知识教育视作为培育学生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或是全部内容和目标)。此时,班主任也将提高本班升学率视作为其职业生涯的主要目标。此时,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就会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重要参考标准。部分班主任还将学习成绩好、热爱学习的学生看作为“思想道德良好的学生”,而将学习成绩较差、不主动学习的学生视作为“思想不积极的学生”。

2.对待学生态度过于威严

受封建礼教影响,我国有着极其浓厚的“家长式文化”。反映在教育中,其有这样的表现:班主任等施教者将自己定位为“高高在上”的管理者,而将学生视作为“被管理者”。为了维持班级纪律,一些班主任对待学生会非常严肃,意在树立起所谓的“威性”。当学生一旦做错事情时,这些班主任不是先调查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是不由分说地喝斥学生。部分班主任还会采用“杀一儆百”的管理模式,通过当众批评犯错误学生的方式震慑其他同学。

此种态度是不尊重学生的一种明显体现。谈到此处,笔者想起了同行前辈讲的一个案例。某学校初三年级一女生与外校学生早恋,夜不归宿。班主任得知后,在课堂上对其点明批评后,又在课下将学生叫到楼道进行严厉批评。当时,正逢下课时间,楼道汇聚了好多学生围观。不久之后,该女生由于受不了同窗的指指点点,便再也没有来上学。

初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2-15周岁,此时的学生极为敏感。有时,一件很小的事情,往往会给他们带来重大打击。多数学生都受不了执教者不顾及其颜面的批评。教育者一旦如此,会给学生心灵带来创伤。甚至有些叛逆的学生,还会公然与教师对抗。

二、“以生为本”视角下班主任角色转变路径

纵览当前教育系统,班主任管理不了学生,班主任与学生产生激烈矛盾这类的事件不乏其数。作为执教者的我们,如若不从自身角度寻找问题,而单纯地将问题归结为“现在的学生不好管”,并不是一个合格从教者所应持有的态度。故,我们应积极改变自我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以生为本”视角下,学生才是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在此背景下,班主任一是要扮演好“引路者”角色,一是应扮演好“朋友”角色。

1.“引路者”角色——正确去认识你的学生

千人千面,受不同成长环境、家庭和基础教育等因素影响,每一个初中生都有其异于他人的闪光点。同时,初中生正处于人格和个性形成的“成长阶段”。因此,班主任不应对学生的人格进行好与坏的定性,更不应“以学习取人”。笔者坚信:什么样的教育就能成就什么样的人。也坚信: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会有助于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改掉陋习。

在升学率依然决定一切的今天,班主任不可忽视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我们应当讲求方式方法。对于那些不爱学习或是学习成绩不佳的学生。应当找到造成这些结果的源头。有的同学很聪明,也很活泼,但是其不将经历用在学习上。对此,班主任首先应当探明其之所以不爱学习的原因,如若是有艺术或其他方面的特长才不爱学习,班主任应当为其寻找将特长变为专业的机会。如若是注意力方面或是其他心理方面的问题,则应当为其寻求医学帮助。而对于那些刻苦学习、却成绩不尽理想的学生,班主任应当帮助其设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孔子有云“有教无类”,此格言带给我们班主任的启示就是:我们不应对学生妄下“好”与“坏”的定论,而是应当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引导每一个学生走向阳光、健康的道路上。

2.“朋友”角色——学会倾听你学生的心声

“以生为本”理念基础之下的教育,教育者不可再如封建社会中的家长那般高高在上,通过树立威信来震慑学生。而是应当和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之上,和其成为“朋友”、为其分忧。在日常工作中,班主任应当给予学生温暖,引导学生将班级、将学校视作为其第二个家,让学生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从马洛斯需求理论角度分析,归属感和安全感属于满足个人基础需求之后的“小康需求阶段”,只有满足了这两个需求,学生才能够在学校学习期间实现自我超越。

结语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一个关系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关注个体发展已经广泛地渗透教育体系中。因此,班主任等一切教育者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务必要树立”以生为本”理念,要有效地将此理念渗透到日常教育工作中。

[1]邵伟,孙英.高校班主任工作中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4(03):196.

[2]高文兵.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04):142-147.

[3]张健.以人为本:职业教育学生管理的核心价值取向[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1):5-11.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教育者中学
张慧萍:做有情怀、有温度的教育者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