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膏在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中的临床应用*

2015-02-26 06:20杨玉峰,刘少芬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石膏血虚性皮炎



生石膏在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中的临床应用*

广东省深圳市中医院杨玉峰刘少芬(深圳 518033)

提要目的:观察复方中药配伍生石膏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40例内服茵陈二苓汤加生石膏;对照组40例服用茵陈二苓汤(不含生石膏),两组均外搽莫匹罗星软膏,治疗4周。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评分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有效率75%,明显高于对照组(60%),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中药配伍生石膏治疗血虚风燥型特应性皮炎,疗效明显。

关键词生石膏;四弯风;湿疮;血虚风燥;特应性皮炎;茵陈二苓汤;健脾祛湿生血;清热止痒

特应性皮炎(AD)又称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与特应性超敏状态相关的皮肤病。[1]多从儿童期开始发病,常伴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等遗传病,病情反复,发作频繁,迁延不愈,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发育,并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负担。根据血虚风燥型AD临床多表现为皮损潮红、灼热、干燥、瘙痒等特点,笔者发现复方中药配伍单味药生石膏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80例病例来源于2012年3月至2015年5月在深圳市中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患者,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年龄(16.68±7.65)岁;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28年,平均病程(10.60±5.35)年;治疗前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评分49.54±10.04。对照组40例,男18例,女22例;最小年龄4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年龄(15.83±6.95)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27年,平均病程(11.60±6.24)年;治疗前SCORAD评分48.98±7.72。经统计学分析(性别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年龄、病程、治疗前SCORAD评分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性别,χ2=1.25、P=0.263>0.05;年龄,t=0.52、P=0.60>0.05;病程,t=0.77、P=0.44>0.05。治疗前SCORAD评分,t=0.28、P=0.78>0.05),两组患者年龄、病程、治疗前SCORAD评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No.20141242

1.2.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Williams等[2]提出的AD诊断标准,必须具有皮肤瘙痒,加以下5条中的3条或以上。(1)屈侧皮炎湿疹史,包括肘窝、腘窝、踝前、颈部(10岁以下儿童包括颊部);(2)个人哮喘和过敏鼻炎史(或4岁以下儿童的一级亲属中有特应性疾病史);(3)近年来全身皮肤干燥史;(4)屈侧可见湿疹(或四岁以下儿童在面颊部、前额和四肢伸侧可见湿疹);(5)2岁前发病(适用于4岁以上患者)。

1.2.2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四弯风辨证分型标准,[3]符合以下证型主症中3项或以上,同时具备次证中任何2项或以上,即可诊断为血虚风燥证。(1)主症:①皮肤潮红、灼热、干燥、瘙痒;②肥厚或苔鲜样变;③瘙痒抓痕血痂;④病程久;⑤反复发作。(2)次症:①食后腹胀;②便秘或溏、皮肤色暗或色素沉着;③舌质淡胖;④苔白脉滑。

1.3纳入标准⑴ 符合西医诊断标准;⑵ 符合中医诊断标准及血虚风燥型辨证标准;⑶ 年龄在3~40岁,男女不限;⑷ 查血、尿、粪便三大常规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1.4治疗方法

1.4.1治疗组:给予自拟方茵陈二苓汤,茵陈、茯苓、白术各15 g,猪苓、党参各10 g,防风15 g,甘草5 g。加上生石膏30 g先煎。(以上剂量为成人量,小儿剂量酌减)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两次服用。

1.4.2对照组:给予单纯茵陈二苓汤治疗,不加生石膏。

两组均治疗4周,同时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外搽。治疗4周后对比SCORAD评分及疗效。

1.5疗效观察

1.5.1评分标准:参照国际上通用的特应性皮炎评分指数(SCORAD)。

1.5.2疗效标准:(1)基本痊愈,皮损基本消退,症状消失、改善,皮损好转≥90%;(2)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疗效指数为 60%~90%;(3)有效,症状、体征改善,疗效指数为 20%~60-%;(4)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疗效指数<20%。疗效指数=(治疗前SCORAD分值-治疗后SCORAD分值)/治疗前SCORAD分值×l00%。有效率=基本治愈率+显效率。

1.6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8.0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SCORAD评分对比治疗4周后,治疗组SCORAD评分39.88±7.00,对照组SCORAD评分43.78±7.44,t=2.41,P=0.018,比较两组治疗后SCORAD评分差异有显著性。

2.2临床疗效对比治疗组临床治愈10例,显效20例,有效率75.0%;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显效17例,有效率60.0%。比较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 0.015<0.05),具体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3讨论

特应性皮炎(AD),又称为异位性湿疹。目前其具体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大多认为本病与遗传、免疫、环境、感染、皮肤屏障、精神、应激等因素相关。近年来关于皮肤屏障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被认为是导致AD临床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由于AD患者水疱、渗出等症状反复发作,导致皮肤水分丢失,引起皮肤干燥、脱屑、皲裂,皮肤失去正常屏障功能,以致于病原微生物及致病物质侵犯皮肤产生炎症,导致本病反复发作甚至病情加重。

中医学将本病归纳于“湿疮”“浸淫疮”“奶癣”“四弯风”等范畴。关于本病病因病机,现代医家朱仁康、张志礼、艾儒棣等[3-5]总结前人经验并结合临床经验,认为本病大多由于先天不足,加之后天饮食不调,脾失健运,湿热丛生,复外感风湿热邪,郁于肌肤腠理而发;或久病缠绵不愈,反复发作后致脾虚血燥或血虚风燥,肌肤失养。

血虚风燥型AD患者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灼热,干燥皲裂,或皮损色淡、肥厚,苔癣样变,衣物上可见大量鳞屑,剧烈瘙痒,常见搔抓后的血痕。皆因病程日久,脾虚失于运化,气血生化无源,肌肤失去荣养,复感风湿热邪,蕴结于肌表而致。治疗原则主要以健脾祛湿为主,清热为辅。笔者在自拟方茵陈二苓汤的基础上加单味药生石膏治疗本病,收效令人满意。全方健脾以生血,清热而留阴,尤其是生石膏对本病的潮红灼热、干燥皲裂等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得配本草》中记载“生石膏味辛而散,使邪气外达于肌肤……”清代名医张锡纯最善重用石膏,他认为生石膏“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生石膏辛、甘、寒,辛能疏散邪气,寒可清热透表,味甘能生津润燥。且笔者认为AD主要与肺、脾两脏密切相关,而生石膏归肺、胃两经,可以直达病所,能有效解决皮损的干燥、发热、潮红等症状。

临床上关于生石膏性微寒还是大寒一直存在争论。《神农本草经》中曰:“生石膏味辛微寒,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名医别录》中则述生石膏“味甘,大寒,无毒,主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不管其微寒还是大寒,笔者临床使用生石膏治疗本病时,成人常用剂量30 g,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血虚风燥型AD具有明显潮红、灼热、干燥、瘙痒等症状,而生石膏性寒,清热不伤阴,辛散透表解肌,味甘则润,且能退热散邪,用之甚宜。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辨证论治基础上佐以生石膏治疗血虚风燥型AD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邻峰. 特应性皮炎[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6. 85

[2]William H,Robertson C,Stewart A,et al.Worldwide variations in the prevalence of symptoms of atopic eczama in the international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ldhood[J].J Aergy Clin Immunol,1999,103:125-137

[3]刑华.朱仁康治疗异位性皮炎的经验[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2):229-230

[4]安家丰,王文博.张志礼教授治疗儿童异位性皮炎的经验[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2,6(2):90-91

[5]杨凡,甘海芳,艾儒棣.艾儒棣教授治疗湿疹经验[J].四川中医,2009,27(2):4-5

(2015-10-14收稿)

中图分类号:R27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5615(2015)04-0035-02

猜你喜欢
生石膏血虚性皮炎
淤积性皮炎知多少
石榴补血糖浆对血虚小鼠造血功能的影响
助磨剂EDTA在超细石膏粉体制备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空气污染与特应性皮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慢性光化性皮炎发病机制及治疗
六偏磷酸钠对制备超细生石膏粉体的助磨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针刺结合神阙拔罐治疗面部接触性皮炎验案1则
The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Xuanbai Chengqi Decoction(宣白承气汤) in the Treatment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Based on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
血虚≠贫血
治三叉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