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阳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县广播电视台)
县级电视台的时政新闻创新
向 阳
(作者单位:重庆市石柱县广播电视台)
摘 要:当下,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普遍存在报道形式单一、内容空洞、观念陈旧等问题,致使其发展陷入瓶颈。因此,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的创新是其寻求发展的必然途径。
关键词: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创新
新闻观念是对电视新闻的宏观把控,观念的创新是电视新闻实施改革以及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如今,县级电视台的时政新闻节目普遍存在形式单一、缺乏活力、缺少观众的情况,主要原因是思想陈旧、观念落后,不适应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所以,时政新闻要想在发展上取得突破,必须要摒弃陈旧的思想包袱,创新观念。
首先,确立责任观。相对而言,县级电视台的受众整体素质不高,鉴别能力有限,但电视新闻不能因为追求浅意化而一味迎合观众的低级口味,这样只会导致新闻内容低级化、庸俗化。此时电视工作者就要确立新闻责任意识,正确引导舆论,以培养大众情操,提高大众文化品位为主导,保证电视新闻的质量和高度,以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其次,确立品牌观。对于电视新闻而言,品牌是提高电视新闻节目收视率和竞争力的关键,是扩大电视新闻节目效能的重要途径,所以,电视新闻节目要想在市场占据有利优势,必须确立自己的品牌观念,实施品牌战略。电视新闻要确立品牌首先要进行品牌定位,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建立品牌的受众认同感。其次在形象包装,片头设计以及新闻主持人的挑选都要明确自己的特色,使其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健全的机制是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节目得以持续高质量播出的重要保障。第一,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和协调机制,不能在遇到突发事件后陷入混乱,这样不仅会影响工作效率,同时也无法保证新闻质量。第二,编辑工作在新闻节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要高度重视编辑的作用,加强编辑队伍建设,对编辑力量进行合理配置。
电视新闻的质量好坏关键在人,优秀的新闻人才是保障电视新闻质量的重要条件。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要进行改革、创新必须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实施人才创新,积极吸收优秀的新闻人才,同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培养新闻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和业务意识,提高新闻敏感度和创新思维、对时政新闻的把握力和新闻挖掘能力,从而为民众提供高质量、高水准、贴近民生以及具有吸引力的新闻节目。
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的播报形式一定要立足于本地,站在受众的立场,以贴近民生的角度用本地民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制作时政新闻节目。本地民众是县级电视新闻的主要观众,所以要提高新闻收视率就需要牢牢抓住本地观众。
第一,时政新闻稿件在编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使用直观、浅白的语言,突出新闻稿件的口语化,让观众能够听懂、看懂,这是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的基本要求。另外,新闻在播报的时候要多用同期声,适当减少领导讲话以及主观讲解的使用频率。为了突出地方性,贴近民生,在政治色彩较浅的新闻报道中可以选择使用地方方言同期声,这样有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和平民化,更容易让观众接受。
第二,电视时政新闻的报道不要局限于单一形式,要进行实时创新,采用多样化的报道形式体现新鲜度。例如一些体验式、现场式报道都是观众更为乐意接受的,因此,为更好地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可以适当多做些主持人的现场式报道以及记者的体验式报道。
第三,时政新闻作为传递地方党委政府声音的重要方式,应选择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以及重大事件作为新闻头条,以吸引更多观众。
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相比民生新闻以及社会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生动性而言,其给人的感觉往往是枯燥无味、刻板教条等,少了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所以,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要想在新闻市场占据有利地位,提高竞争力,关键就要在坚持以实为本的条件下为时政新闻注入活力,以便吸引观众的眼球,提高时政新闻的收视率。首先,新闻记者要以最生动的画面,最具有吸引力的方式报道新闻,通过感染力的画面和精彩报道方式提高时政新闻的活力,如此时政新闻也就变得具有生动性、趣味性、有看点。其次,因为时政新闻的政策性较强,镜头表现存在一定难度,此时不仅需要合理应用画面语言,同时也要采用多样化的制作手段,通过图文动画结合的方式让一些有深度的内容简易化、直观化、生动化,让观众更乐意接受。
时政新闻是指时事新闻和政治新闻,主要对党政领导活动实施报道,发挥着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对于县级电视台时政新闻来讲,其主要突出时政性以及基层性,百姓对时政新闻没有太多的兴趣并不代表对时事政治不关心,主要是因为新闻报道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百姓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王文军.探析地市级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的可视性[J].新闻传播,2013,(12).
[2]李剑峰.地市电视台改进时政新闻报道之我见[J].新闻传播,2013,(8).
[3]任丽.县级电视台如何做好新闻节目[J].青年记者,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