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心小学 张征红
问题巧设:提高品德课堂有效性的一扇天窗
——以《走进聪明屋》教学为例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中心小学 张征红
【案例背景】小学《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有必然的联系,品德在生活中。由此,我们可以认定小学生作为生活中的人,他们的品行认知体验、道德建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都必须通过生活层面不同情境的经历、感受和体验。若教学现象偏离了课程本质的需求,缺乏给认知者以经历、感受与体验的条件,不能满足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需求,那么对于品行的形成效果甚微。基于教学现状,笔者以《走进聪明屋》为例,做了一番教学案例研究。
【案例描述】《走进聪明屋》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金点子行动”第一个主题活动中的一篇课文。让学生认识到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自于认真观察、仔细思考和乐于实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如何完成这一教学目标,使学生逐步养成遇事勤动脑、善思考的行为与习惯?形式活泼多样的课堂教学设计加上行之有效的课堂提问相当关键。
【问题情境1】
(播放动画片《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师:鲁班发现了什么?
生:鲁班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
师:他从哪儿受到启发?
生:他从叶子上锋利的小细齿受到启发。
师:是的,鲁班真是一个善于观察的人。
(板书:爱观察)
【问题情境2】
如果地方官员或者企业负责人行为构成违法或者犯罪,为了掩盖自己的违法犯罪事实,主动支付费用,这种行为就不构成敲诈勒索,因为批评者发表的文章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之上的,是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具体表现。如果地方官员或者企业负责人迫于压力,担心自己的名誉或者信誉受到影响,不得已向批评者支付费用,那么,这种行为属于敲诈勒索。我国刑法第274条规定,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播放动画片《鲁班发明锯子的故事》)
师:鲁班是怎样发明锯子的?
生1:鲁班上山不小心被野草划破了,他摘了一片叶子细心观察,发现叶片边上长着许多小细齿,非常锋利。
生2:他还发现蝗虫的大板牙非常锋利,他就仔细观察蝗虫的牙齿结构。
师:通过细致观察,这两件事给鲁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师:鲁班接下来又是怎么做呢?
生: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他想,如果把砍伐木头的工具做成锯齿状,不是同样很锋利吗?砍伐树木也就容易多了。
(板书:善动脑)
生:鲁班先用竹片加锯齿,后来换用张度和硬度较高的铁片加锯齿,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锋利的锯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师:正是鲁班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思考,善于动手钻研,从而获得了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观察、多动脑、善动手,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板书:乐动手)
【案例反思】上面描述的是《走进聪明屋》教学过程中的两个问题情境。这两个问题情境所含的教学内涵相同,要追求的教学目标也同样是要让学生认知其中的哲理,养成生活中勤观察、多思考、善实践的好习惯。
同一位教师上的同一节课,同一个故事情境创设,而产生的教学效果却大相径庭。为何有如此差别?笔者认为乃教学问题的设计不同所致。在情境1中,执教者问题设计过于简单,没有重视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认知过程的生成,由两个简单问题浓缩为从感性到理性这个必由的认知过程。教学目标定位过低,仅仅由故事提炼出“爱观察”这一概念,显而易见,这是远远不足的。
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让学生直奔认知结果,如此,就学生而言,其认知仅停留于知晓的表层,远不能达到“知行合一”之教学期盼。这是我们品德课最忌讳的,这样的课堂也是浮于表面、低效的课堂。
教学问题情境2则比教学问题情境1有显著见长,其功能性颇优。故事情境和问题情境同步,使学生的认知过程经历与体验得到满足,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教学效果显然见好。
执教者牢抓故事内容,深抠深挖,问题链接故事情境,如剥笋般层层递进,层层深入,促进了学生认知过程的持续性。在老师不经意的提问引导下,学生娓娓道来,充分感受了鲁班发明锯子的前因后果,从而也达到了创设此故事情境的目的,让学生对本课的重难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培养学生遇事勤动脑、善思考的行为习惯养成奠定了初级基础。
教学设计问题是教师每天教学实践中都要面对的,如何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高课堂实效是值得每位教师用心思考的问题。就小学生而言,首先,问题设计要有趣味性。在教学中,有趣味性的问题能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其次,问题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围绕关键点逐步深入,满足学生的深层次需求。最后,问题设计要有启发性。问在关键处,针对性要强,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动脑思考,并产生积极正面的心理效应。
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精心设计课堂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激发有效联想,并联系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知识、经验及表象,从而使学生利用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或“顺化”新知识,是情境创设的重要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