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综 合
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教务主任包东良、教科室主任寿立敏介绍,他们是全省最早进行必修课走班试验的学校。走班方案初稿出来后,学校通过行政会议反复讨论、学生调查、家长调查、教师动员等多方面进行前期准备,不断完善方案设计,最终确定了分队及单科分层的总体思路。根据学生的总体发展水平,学校将教学难度分为A层与B层,A层为较高层次,选择人数占40%左右,B层为基础层次,人数占60%左右。学生按照单科发展水平选择进入不同层次、不同教师任教的教学班,学校行政进行审核调整,确定教学班教师安排,并排好走班课表。
必修课走班前,教导处公布各队各门学科任课教师名单、学生分队及单科分层参考意见,每名学生人手一份选课说明,并召开学生大会说明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允许学生换队及更换单科层次,然后在校园网选课系统中完成选课,再由教师进行微调,确定每个教学班最终的学生名单。目前做法是一学期进行一次全年级的教学班调整,除此之外,个别学生要调整教学班级时,需本人申请,家长签字,学科备课组长签字后才能更换。
俞越是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高二(5)班学生,他想长大后成为结构工程师,于是选择了物理A层,同班同学林睿以后想做联合国官员,语言方面比较强,所以语文选了A层。
“可以说,我们人人都是班主任。”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教师张旭强说,“学校同样实行了导师制,任课教师管理10名学生,班主任管理5名。”受导的学生会抽中午和放学后的时间与导师交流,学生小吴说:“我们问问题,谈人生,常常忧愁着来,快乐着去。”人手一本的《导师手册》由学生书写记录受导情况。
校长陈建国说,学生日常管理实行“三师一体”,就是行政班班主任老师、教学班任课老师和学生导师三者以服务学生为目标的相互融合和渗透的一种多渠道管理体制。它以行政班为基本管理单位,以教学班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以导师制作为两者交叉的空白点予以补充和延伸,形成以行政班班主任老师日常管理为基础,以教学班教师实施教学管理为重点,以导师实施个性化教育为目的的管理系统,对学生实施立体的网络化的整合教育。
在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情况下,学生管理实行双岗管理,任课教师为教学班班主任,既要完成学科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对所任的教学班学生的管理责任,行政班班主任主要负责课后管理,与教学班班主任通力合作,信息互通,实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制度。试点学校普遍将学生日常考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日常学段检测成绩作为过程性评价,将终结性考试作为终结性评价,共同构成学科成绩,用于学分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