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霞
(三角洲编辑部<南通市文联宣传信息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1)
转制改企背景下江苏地级市文学期刊的应对策略研究
陈 霞
(三角洲编辑部<南通市文联宣传信息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1)
本文通过对江苏地级市文学期刊在不同时期的调整、转型的描述,探讨新时期以来其在面对社会变化和市场化进程中所做出的各种探索和尝试,以期从其转型得失中总结经验,并提出应对策略。
江苏地级市;文学期刊;市场化
期刊,是传播信息的媒介。文学期刊,是承载文学信息的传播媒介。这一传播媒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热切的社会需求的合力下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处于“井喷”式发展时期。江苏地级市的文学期刊也大部分创办于这一时期,除泰州市和宿迁市外,到80年代末,江苏11个地级市都创办了文学期刊。
“文革”结束后,国家开始拨乱反正,思想领域开始破冰。文学率先打破十年禁锢,承担了新闻宣传的职能,满足了社会民众的知情权和宣泄情感的需求,在物质精神生活绝对贫乏的年代制造了“轰动效益”。同时,1983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中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和政府,应将出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各级党委、政府积极贯彻落实这一要求,鼓励创办地方期刊。江苏地级市文学期刊借着这股春风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
这些地级市文学期刊由地级市文联创办。作为文联的官方刊物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文艺方针、政策,指导文学创作方向,引领文学思潮,培养和团结本地的文学创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物质生活缺乏,精神生活单调枯燥,文化生态环境单纯,这一定位在繁荣地级市的文学事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延续至今),如《青春》《苏州杂志》《太湖》《金山》《连云港文学》《短小说》《三角洲》《翠苑》《扬州文学》等,发表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了当今省内、全国文坛最有影响力的一批作家,为江苏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定位如阿克琉思之踵一直伴随着江苏地级市文学期刊的发展始终,并成为其以后市场化道路上的最大障碍。
总体说来,这一时期江苏地级市文学期刊处于发展黄金期。社会的刚性需求和国家财政每年按计划下拨办刊经费使这时的文学期刊没有生存压力。当时纸张便宜,印刷成本很低,杂志价格便宜,电视、电影又很少,人们的娱乐生活很贫乏,故事性较强的文学期刊成了大众的首选。发行量最好的是南京的《青春》,试刊号就发行16万份,第一期发行32万份,以后每期发行量不断攀升,每个月四五十万份(最高一期达到65万份),[1]被称为文学期刊界的“四小名旦”之一。1985年10月盐城市文联创办的《湖海》发行量达13万份,在全国通俗文学期刊中排第50位。《三角洲》《翠苑》《连云港文学》《金山》等期刊发行量基本在一万份以上。
到了80年代中后期,情况不知不觉中发现了极大的变化,文学期刊的生存境遇发生变化,出现通俗化趋向。
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生活节奏、工作节奏不断加快,贫富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开。金庸、梁羽生、古龙等人的武侠小说,琼瑶、亦舒等人的言情小说,港台的流行歌曲开始大量传入内地,很快风靡了全国。市场经济尽管还没有建立,但是大众文化开始勃兴发展,引导着当时民众的文化需求方向,从而对文学期刊形成极大的冲击,文学期刊独霸天下的局面一去不复返了。
《大风》《湖海》则率先开启了市场化道路,主动选择了为读者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通俗化办刊方向,如《大风》1986年第4期封面导读是《神秘的龙凤瓮》《马家湾的男男女女》《方壶园疑案》《断桥孤魂》,1988年第3期封面导读是《女儿河》《三女转亲记》《北洋怪杰》,1989年第三、四期合刊导读是《色情间谍学校》《裸舞》《玉面杀手鹰》《日本红灯区密闻》,《湖海》1985年总第2、3期封面导读《蓝箭之谜》《兰溪河畔的枪声》《我是欢乐我是愁》,1987年总第7期目录《青龙滩客栈》《爱做梦的黄宗英》《“覆水难收”之谜》《一声归唳楚天风》《血溅中山陵》《黄山杜鹃》《贼偷奇缘》等内容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地级市文学期刊在开启市场化道路后获得了一定的利润,但为了争取受众市场的扩大,在经济效益的引诱下日益丧失了自身的文学格调,以刊发武侠、言情甚至色情来维持生计,谋求发展空间。虽然没有遗忘自己肩负的政治任务,坚持发表本地作者的作品,但量很少,引起主办单位和本地作者的极大不满。80年代末,《大风》《湖海》先后停刊。可以说它们是80年代末市场化道路上的领跑者,也是殉道者。
与《大风》《湖海》的市场跟风不同,《青春》则是把准了大众文化的脉搏,充分利用当时年轻人对明星、歌星等青春偶像的崇拜和迷恋,刊载其形象、故事、个人情感等方面的内容,很受年轻读者的欢迎。
进入90年代中后期,文学期刊的真正生存危机出现了。
1992年,政府明确提出以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9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全面确立,中国进入了真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物质产品极其丰富,以大规模商品消费为特征的消费时代来临了。文学期刊已丧失了过去的权力话语,从中心位置一下子被挤到了边缘地带。江苏省地级市文学期刊这一时期发行量大跌,发行超过万份只有《青春》,大多数只有几千份,甚至几百份。与此同时,大众传媒迅猛发展起来。电视、网络开始普及,互联网日益占据媒介的主导地位。1998年,“断奶”政策再次被强化,“作家和文学刊物、出版社原则上不再依靠国家资助,而进入市场”。[2]“狼”终于来了。1993、1994年,全国的文学期刊纷纷开始改版,至2000年到达高峰。尽管江苏地级市政府并没有对文学期刊实行真正的“断奶”,由于发行量小,财政下拨的经费已无法维持文学期刊的正常运行。地级市文学期刊如果仍然保持计划经济体下的办刊模式,以刊物本身和作者为中心,已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在此状况下,江苏地级市的文学期刊只得直面市场,开始谋求发展之路:转型。
与国家级、省级期刊当代文学发展中的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同,江苏省地级市的大部分文学期刊主要是培养了当地的一批作家,并未对文学思潮、文学史产生过大的影响。培养本地作家、繁荣地方文学等职能——这称之为地级市文学期刊的“政治任务”,是地级市文联支持文学期刊存在的主要理由。
转型就是意味着根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办刊方向,从为本地作者服务转为为市场中的读者服务,这必然与这些地级市文学期刊所肩负的使命相背离。经济效益和政治任务、市场和体制成为地级市文学期刊市场化道路上的一对矛盾体。要想生存下去,首先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其次还要完成相应的政治任务,而这两者很难和谐发展,常常会发生矛盾。为了生存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江苏省地级市纷纷顺应市场进行改版转型,主要由三种模式:一是转向通俗文学、纪实文学,以《青春》《短小说》《扬州文学》为代表。二是转办校园文学,以《三角洲》为典型。三是以文学为主体,通过广告营销维持杂志运行,如《金山》。
南京的《青春》仍然维持80年代末的办刊方向,瞄准青春公众人物,紧紧扣住文化市场上年轻读者的眼球,发行量、效益都非常可观;为了更具竞争活力,曾一度摆脱体制的束缚——脱离主办单位南京市文联,独立办刊经营。淮安的纯文学期刊《崛起》在90年代末更名为《短小说》,在版式、体裁上成功改版,在省内声名鹊起,成为江苏省文学期刊改革试点单位。《扬州文学》在90年代初转向通俗文学,1993年第1期刊载《日本军妓血泪》《神秘的美人之死》《大盐枭徐老虎传奇》等文,90年代末转向纪实文学,如1997年第2期《北京大审判》《陈希同秘书被审判内幕》《中国股市8大高手》《他,空手骗五亿》,第6期《中央决定对陈希同立案侦查内幕》等,但没有走出生存困境。南通《三角洲》参照上海的《萌芽》,于2000年改版为校园文学,发行量一度上升为30000份,年盈利近万元。镇江的《金山》以实力强劲的广告营销团队在世纪之交的文化市场上如鱼得水,赢得了可观的利润。
总体说来,这一时期的转型在兼顾体制和市场中是成功的,地级市文学期刊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了下来。
21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影视迅猛发展,手机、手持终端、移动终端一起改变着人们传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包括文学期刊在内的传统纸质媒介日益衰落,在强势的互联网、自媒体的挤压下艰难生存。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为了发展壮大地方的文化产业,地级市文学期刊除《苏州文学》、无锡《太湖》外,在官方主导下,或被并入报业集团,或转制改企为企业法人独立经营,大部分完全进入市场,成为市场主体。
2009年,《扬州文学》由政府出面转给企业,改刊为《中国名城》,率先从地级市文学期刊中转向。《青春》转制改企后由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和南京市文联共同主办,划归出版集团独立经营。南通《三角洲》、淮安《短小说》先后于2011年、2013年划入南通市报业集团、淮安市报业集团,前者刊名不变,改为综合文化类刊物;后者更名《名城绘》,亦为大文化类刊物,背离纯文学。《连云港文学》、常州《翠苑》仍然隶属于文联,但已改为企业法人,独立经营。
目前,《苏州杂志》《太湖》仍由文联主办,发表四大件纯文学作品,为本地文化建设发展服务。其他改企杂志《青春》《连云港文学》《翠苑》《金山》都是一号多版,采用以刊养刊的方式保住文学版阵地,前景并不乐观。《青春》于2007年先后创办了以反映时尚、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青春·潮流志》上、中、下册;2014年进行了改版,开辟三大栏目,其中新青年写作栏目由小说家邵风华主持,致力于探索和创新、为小说的艺术性孜孜以求的青年作家的短篇小说,首期刊发了80后作家陈再见的小说《哥哥的诊所》;朵渔视线由诗人朵渔主持,每期推介一位已成熟诗人的作品和一位新秀的作品。青春艺苑则与南方艺术网联手打造,每期刊载10条最新鲜的艺坛快讯。7月7日,杂志社与泰州学院签署了关于合作出版《青春·泰州学院学报》的协议。《金山》上半月刊以微型小说为主打、兼顾地方文学;下半月刊刊载有关中国当前科学发展观下的和谐社会、学校教育、文学欣赏及影视作品、文化建设发展、管理科学、艺术教育、语言研究为一体的学术研究论文,以及书评和学术消息等。《连云港文学》主刊仍然坚持纯文学路线,兼以其他的附属刊物如校园美文、民间文学、论文等版本并行。《翠苑》亦如此。
从新世纪地级市文学期刊的改制情况来看,进入市场后的文学期刊尽管了脱离官方体制的束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可严格说来都是失败的,并没有获得预想中的效果,文学期刊仍处于无法摆脱的困境状态。
江苏省地级市文学期刊发轫于特定的历史时期,过多地承担了文学与传播媒介属性之外的附加意义:意识形态、文学阵地、文学话语引领者、高发行量等,从创办起就承载了期刊人太多的理想化,经过30年的浮沉,最终回归真实的自我:边缘化、不可公开的发行量、一小群文学创作者。
从江苏地级市文学发展的实际状况看,这些文学期刊确实有存在的必要。参照美国、日本等国,以及港台等地文学期刊的发展情况,结合当下的文学生态环境,江苏地级市文学期刊要适应时代发展,突破自我,在市场经济大潮不断寻找生存之道。
第一,走产业化道路,寻找新的生长点。打造内容品牌。文学期刊发表的是原创作品(期刊内容),具有独一无二性。要以内容为主,在内容开发和附加值提升上下功夫,打造自己的文化品牌,嵌入文化产业链。《金山》推出的微型小说、《青春》坚持的青年写作都是这些刊物的特色和品牌,要充分运用好,并向相关产业领域延伸,如出版、网络游戏、影视等。《金山》可以出版微型小说专集,《青春》可以结集出版新青年写作栏目中的短小说、朵渔视线中的诗作,《连云港文学》的中篇小说都可以出版,改编成网络游戏、影视剧,从而提升这些内容的附加值。举办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建立作者群,以保证作品的质量。例如,《青春》参与南京市“青春文学人才计划”,以打造一支包括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文学翻译、影视编剧等门类优秀青年人才队伍。例如,《金山》杂志社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共同举办首届全国文学创作研修班,以创建、培育一支属于自己的“作家群”。
第二,借力新媒体,同生共长。地级市文学期刊要加强与新媒体融合,探索数字化道路。譬如《青春》率先进行了网络突围的探索,2000年建立了网站,创办了网刊,举办了第一届网络文学大赛,2002年开办了“网络点击”栏目,纸质媒体与网络文学进行了深度融合;同时还与国内优秀的纯文学网站合作,联合四家网站推出三位网络作者的处女作。其次,《金山》立足全国网络文学,与国家一级协会“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新媒体文学委员会”、“中国微型小说学会”联手,举办中国微型小说年度奖评选活动,自2011年第七期起向网络文学旗舰杂志转型,与榕树下文学网等全国重点文学网站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自媒体这一平台,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减少运营成本,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例如,对纸质内容评论,举办文学活动,建立读者与编辑、作者交流的渠道,分享作品信息,提高读者的参与度,扩大刊物的知名度和发行量;进行市场调查,通过点击率、互动记录、问卷调查等形式调整改变刊物的内容。从而尽力实现作者文学作品价值的最大化,搭建互动平台加强作者与读者的沟通,以敏锐的市场嗅觉把握市场需求,策划选题,组织营销。例如,《金山》的微型小说可以改编成微电影,《青春》刊载的青年小说、《连云港文学》刊载的中短篇小说可以与影视剧、游戏、微电影等合作,使原创文学内容价值得以衍生、最大化。
第三,政府出资养刊,坚持自己的文学品格和风格,不考虑市场和发行量,如《苏州杂志》。此外,为了继续给本地作者提供发表阵地,促进地方文化建设,江苏省地级市除了有刊号公开发行的《青春》《苏州杂志》《太湖》《金山》《连云港文学》《翠苑》等文学期刊之外,又纷纷恢复和创办了不可公开发行的文学期刊,如2009年恢复的《大风》《湖海》,宿迁创办了《楚苑》、泰州创办了《稻河》,淮安创办了《淮安文艺》,扬州编辑出版了《文艺界》,南通的《三角洲·文学专刊》于2015年8月出版了第一期。甚至在这些地级市下辖的县(市)文联,都编辑出版了自己的文学刊物。这些文学期刊基本上都是内刊,由文联主办,每年有财政拨款,不可公开发行,定位很明确,凸显地方文化特色,为本地文学创作者服务。
第四,办同好杂志。就如现在各个市文联主办的文学内刊,一群热爱文学的志同道合者,自筹经费,申请个刊号(内刊),不图赚钱,只进行文学交流和展示提高。
当下,新媒体的崛起使传媒局面发生了新的变化,传播媒介、受众日益多元化、分散化,在传统纸质媒体走下坡路的时候,不要期望文学期刊创造新的80年代神话,只要静下心来,理性地、现实地对待市场中的文学期刊,可能会少一点失落,多一些期待。
[1] 吴野.青春之歌——《青春》创刊三十年记事[J].青春,第93页.
[2]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84.
G230
A
1674-8883(2015)19-01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