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2015-02-26 13:01孟晓婷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9期
关键词:受访者对象意识

孟晓婷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 长春 130033)

试分析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

孟晓婷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吉林 长春 130033)

本文以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为研究对象,详细分析了新闻采访中出现“霍桑效应”的原因和影响,具体地探讨了新闻采访中“霍桑效应”的规避措施,以期为新闻采访的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新闻采访;霍桑效应

心理学上的“霍桑效应”强调外在客体的关注对主体的引导力和影响力。从他人的角度来说,善意的夸奖和赞美可以造就一个人的自信,恶意的诋毁和批判也会毁掉一个人的自尊;从自我的角度来说,自己可以成为自己认同的那种人,而不会成为自己否定的那种人。现在,“霍桑效应”已经被媒体工作者们发现并正确认识到了,如何有效利用其这一效应,并尽量规避掉“霍桑效应”的负面影响,就成了媒体工作者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了。

一、“霍桑效应”的具体概念

所谓“霍桑效应(Hawthorne Effect)”亦称作“霍索恩效应”,具体是指被观察者因为意识到自身受到了外界的关注而下意识地改变自身的一种行为倾向。这一概念最初是由以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乔治·埃尔顿·梅奥教授为首的一个研究小组在1924年至1933年的一系列实验研究中提出的。一开始的实验是通过对工资薪水、作息时间、室内照明、温度和湿度等进行有目的地控制,观察员工们的工作表现,进而研究工厂员工的生产效率和工厂里的工作条件之间可能存在的一些联系。“霍桑”正是当时作为实验对象的一家工厂的名字。但是,研究人员很快发现,不管怎么改变控制条件,员工们的业绩都在持续上升。对此,乔治·埃尔顿·梅奥和其他研究人员得出的结论是:工厂员工感觉到了研究实验的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改变了自己的行为,保持住了业绩的上升趋势。

“霍桑效应”虽然起源于一场心理学的科学实验,但是“霍桑效应”并不仅仅局限于心理学的范畴。实际上,“霍桑效应”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所有的社会领域。而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更是一种常见到很难完全消除的现象。新闻采访过程中的“霍桑效应”是一种受访者的伪装心理,具体是指接受采访的对象在接收新闻采访的现场,因为记者、摄像机、灯光或者话筒等存在而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这件事,有意或无意地对采访内容进行夸大或隐瞒的伪装现象。例如,做户外调查的新闻采访时,如果记者携带的是微型摄影机,混迹在人群中,那么人们会较为坦诚而直接地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但是如果有摄影师扛着摄影机跟在接着身后,记者拿着话筒到处找人采访的话,就会出现有趣的情形:有人远远看到记者走过来了转身就走,有人笑嘻嘻地迎上来接受采访,有人在回答问题时磕磕巴巴地说不清楚,有人红着脸礼貌地摇手拒绝……而这些截然不同的表现,都是“霍桑效应”在群众心里产生的影响。

二、新闻采访中“霍桑效应”的成因与影响

(1)采访中出现“霍桑效应”的原因。人对自我的认知分四个不同的层面:开放区域的自我是自己和他人都能轻易认识到的自我,盲目区域是他人认识到了而自己没有自觉的自我,秘密区域是自己知道但没有向他人表露过的自我,未知区域则是自己和他人都还没有认识到的自我。记者对受访者的认识达不到未知区域那么高的层次,无法触及牵涉到隐私的秘密区域,所以就只能开发开放区域,认识盲目区域了。新闻采访是新闻传播的源头和起点,具体是指新闻记者为了获取新闻信息而对受采访的客体进行观察、询问、倾听和记录。大多数时候的新闻采访都是以记者提问,受访者回答和解释的模式来进行的。简单说来,采访就是记者对受访人员和其它客观事物的认识行为。新闻采访的认识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认识活动最大的不同就是认识双方的地位不同。在日常生活中,被认识的一方往往是自然而坦诚的,如果拒绝被认识,可以直接避而不谈甚至避而不见,但是在新闻的采访现场,受访者面对的记者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作为媒体代言人而存在的。在有限的采访时间内,记者和受访者是暂时建立起来的认识关系。受访者会对摄像镜头和记者提出的问题保持高度的警惕,潜意识里就会把真实的自我隐藏起来或者隐藏一部分,这是新闻采访中相当常见的一种客观现象。

(2)“霍桑效应”对新闻采访的影响。“霍桑效应”本身是中性的一种社会现象,不具有好坏的性质。在工厂生产中能够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在上层管理的工作中也是管理者们经常用到的手段,即便是在媒体界,“霍桑效应”也能帮助艺人在荧幕上展现出最美好的一面。但在追求真实的新闻界,“霍桑效应”却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下面主要列举两个最主要的负面效应。其一,“霍桑效应”会造成新闻采访的失真和失实。受访者,特别是注重塑造良好公众形象的受访者,会在采访中伪装成与实际不符的形象,甚至向记者提供虚假的消息和材料。这就直接导致了整段采访脱离实际的虚假性。如果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注意受访者的表情和情绪,过分相信被采访的对象,片面肤浅地完成采访;在采访结束后不将获取的信息与现实情况进行对比和求证,人云亦云,就会直接导致收获的信息内容严重脱离实际,浪费掉花费在整个采访活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电视机上的新闻采访充斥着虚假的信息。其二,“霍桑效应”稍微严重一点就会让受访者产生极强的警惕性或者畏惧心理,在采访过程中对记者的提问三缄其口,以不合作的态度熬过采访时间,甚至直接拒绝采访,躲避记者和其它来自外界的探究目光。或者说话结巴,吞吞吐吐地无法说出完整的句子,答非所问注意力没办法集中在记者的提问上,而是目光躲闪,试图躲避记者和其它来自外界的询问目光。这就增加了电视新闻采访的难度,拖慢新闻采访的进程。

三、规避“霍桑效应”负面影响的措施

(1)记者要树立起三种意识。1)平视意识。记者这门职业,上至国家元首和专家名流,下到工农商贩的平头百姓,都会有所接触。平视意识就是要求记者在面临强大之人时无所畏惧,在面对弱小之人时没有轻视,一视同仁地用受访者的身份看待接受采访的人。记者和受访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可以帮助受访者缓解“霍桑效应”的心理。2)求证意识。求证意识也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学里对记者要求的“把关人”意识。具体说来,就是不能听什么就信什么。在采访之前,记者应该对受访对象有一个宏观的调查和了解,在采访过程中对受访者的表现和回答要用公正客观的判断来进行甄别,剔除受访者刻意为之的伪装行为和蓄意提供的虚假材料。3)场所意识。场所意识是指记者在选择采访场所的时候,综合考虑受访者的身份、特长、爱好和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因素,选择一个适合采访对象的采访场所。例如,在后台采访艺人,在教室采访教师,在演讲台上采访政客,在饲养场里采访饲养员……这样有助于营造出较为轻松愉快的谈话氛围,便于受访者放松身心,坦诚相待。

(2)记者可以采取特殊的采访方式。1)勾推采访法。勾推法最先是应用于对犯人进行审讯的案件审理,即不问原告、被告,转而先向原告和被告身边的人提问来了解案情。新闻采访中的勾推法就是在采访开始时先不向受访者提问,转而询问受访者的身边人。这样既能让记者先对受访者进行现场观察,了解到一些旁人的看法,又能帮助受访者缓解紧张的情绪,放松下来。2)隐性采访法。这种采访法是指用偷拍和暗访的方式来进行采访,也是目前新闻界唯一一种可以完全消除“霍桑效应”的采访方式。但是由于其涉及的法律问题和伦理问题,实际应用面并不广,主要用来打击违法犯罪和曝光社会丑恶现象。3)非言语信息采访法。这种采访法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记者通过语言之外的传达方式来从受访对象那里获取新闻信息。二是指记者对受访者非言语行为的观察和分析来获取新闻信息。这样的采访法可以规避掉受访对象内心的“霍桑效应”作用,但对记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新闻记者必须要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具备较高的信息搜集能力。

(3)反利用“霍桑效应”。当受访对象对记者抱持极高的警惕心并且不愿意合作的时候,记者可以利用对象“霍桑效应”的心理,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来是受访者接受采访。对于情绪激动,总是用语言来拒绝采访的对象,记者可以使用“激将法”来刺激受访者,用直接触及要害的提问,让对方在情急之下将真相脱口而出,达到采访的目的。对于闭口不言,用沉默与不合作的态度来拒绝采访的对象,记者要“攻心为上”。先顾左右而言他地岔开话题或者先投其所好地聊一些对方感兴趣的话题,总之要让对方放松戒备,博得对方的好感,从而让采访能够继续进行。对于软硬不吃,“段位”较高的受访者,记者不妨试试“咬住不放”的战术,对问题的重心紧追不舍,连续性抛出同一中心的问题,强迫受访者直面采访。

四、结束语

“霍桑效应”是新闻媒体界中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对新闻采访具有许多负面的不良影响。要想尽量规避掉“霍桑效应”,新闻记者就要树立起平视意识、求证意识和场所意识,帮助受访者缓解“霍桑效应”的心理作用。必要时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采访方式:勾推采访法、隐形性采访法和非言语信息采访法等,都是有效规避“霍桑效应”的应对措施。

[1] 吴洽兵.眼见并不为实——谈电视新闻中的隐性失实[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02).

[2] 靳增武,马丽娜.浅析电视新闻采访中的“霍桑效应”[J].新闻知识,2007(02).

G212.1

A

1674-8883(2015)19-0072-01

孟晓婷(1980—),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助理编辑,研究方向:新闻采写方式的改变。

猜你喜欢
受访者对象意识
今天,你休闲了吗?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意识不会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