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恩洁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在解释媒介的发展规律时提出“人性化趋势”理论,“人性化趋势”理论的核心指技术发展的趋势是越来越人性化。莱文森从自然进化论中得到灵感,认为人好比“自然环境”,媒介技术好比物种,存活下来的媒介是适合“人类某种自然的生态环境”的媒介。这种媒介延伸我们交流的范围和能力,却又不扰乱我们从生物学角度的企盼。[1]微信基于手机载体,互联网和电视、台式电脑等对人性的违背就是不能自由携带走动,而移动客户端则补偿了这一点。保罗·莱文森认为:“说话与走路是人类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唯有手机的出现,才实现两者的真正结合。”[1]
现实中面对面人际交往是“一对一”的方式,传递的信息内容具有相当高的指向性,会出现冷场的尴尬。但微信交流却容忍交流间歇性的存在,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结束话题,避免不想回答而冷场的局促。同时信息存留在手机里,双方可随时接着话题聊下去。对信息收者而言,是立即回复、延时回复还是不回复,全看个人意愿和需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需要措辞。同时,人们可为自己没有第一时间回复信息寻找合适的理由,然后双方继续愉快交谈。相对于面对面交流,微信交流更能根据自我需要进行时间和交流节奏、内容的控制,满足了人们对话题和谈话进度的控制欲。
面对面的交往中,人们必须按照既定的社会角色要求修饰自己的言行,言语、行为受社会规范制约。而社交媒介中隔着一个屏幕,交谈者可更容易表露自己,从而有一部分被压抑的需求便释放出来。微信中的“人机传播”特有的非面对面的情境也大大稀释了面对面交流中社会规范对言行的制约,使得现在很多人利用虚拟的微信交流来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而在生活中却又是另一副面孔,形成了线上线下不同的人格表现。
微信为使用者搭建了一个私密的交流空间,私密性由信息无声的交流与信息视觉上的隐蔽带来。微信人际传播是一种可以进行无声传播的交流,微信虽有语音录播功能,但现实中仍有很多人愿意选择用文字进行交流,选择交流方式的自主权在使用者身上,即使对方用语音和自己交流,也可以选择听简模式或者利用软件中语音转换成文字的功能来避免信息的泄露。
除了交流的双方,其他人无法看到和听到交流内容,也无法得知交流对象是谁。同时微信注重小群体内的私密传播,包括对“朋友圈”的功能设计:除了互为好友的人能看到彼此的留言,没有加为好友的人是不能看到对方在同一好友下的留言信息。
社交媒介具有人性化服务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很多使用者产生了对微信等社交媒介的依赖,而淡化了现实生活中的交流。
微信作为一个虚拟的社交互动平台,互动的迹象和状态成了判断一个人生活、社交状态和动态的指标。人们常常会根据朋友圈状态下的回复来判断生活中的关于一个人的一些事实,如这个人的社交能力、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和亲密程度,然而虚拟网络和实际生活毕竟还是两回事。
微博上曾直播自杀的19岁少年,在大家看来有很多朋友,网络上他的状态会有很多人回复,每次伤心难过有很多“网友”安慰,在网络上有很多人的关心。然而在临死前的微博却说很孤独。微信等社交媒介虽跨越了人际交往时空障碍,但是这种便捷的交流所带来的影响之一是情谊的淡薄和廉价化。
当个体对手机交往产生过分依赖,就会有意或无意地减少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有可能疏远原本亲近的关系,对个体的正常社交产生阻碍。微信等社交媒介本质是一种间接交往,交往主体所直接面对的首先是手机媒介,其次才是传播对象。虽然手机传播能够慰藉人们的心灵,但是同时它无法带来在现实交往中才有的表情、手势、眼神等元素,只能使人们从干枯的文字信息中竭力挖掘藏匿在文本背后的感情,并不利于深层次的精神交流,由此造成交往的“异化”。基于微信交流的方便快捷,人们把微信作为沟通的主要选择渠道,把感情、联系、沟通都建立在以微信为基础的虚拟交往中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容易淡化现实感情产生疏离感。[2]
微信的“人性化服务”特性是人们喜爱它并广泛接受它的原因,但是也造成了人们对虚拟社交媒介的依赖,给“人际传播亚状态”提供了滋生的土壤。面对面交往中,人们用非语言符号诸如身势、表情、语调、语气等等来辅助判断交谈对象的真实情感和目的,而这些在微信中无法表达。根据布鲁默的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原则,在行动和互动中,人们能够依据其对情境的诠释为基础,而修正或改变意义与象征符号。
而微信传播是一种非面对面的间接沟通方式,沟通双方只能凭借仅有的一些信息片段来传达信息和理解信息,汉语中,说话者的语气、语调、断句会对谈话内容造成很大影响,而微信简短的录音、模式化的表情、文字和字符毕竟缺乏独特的感情色彩。交谈缺乏非语言符号的语境容易引发歧义,会引起理解偏差。
但人们也可以利用单一的符号表达来隐藏情绪和意图。甚至一些人专门利用微信这种不清晰的语言特征可能为对方带来的多重理解,有意在微信表达中制造模糊和暧昧,或玩笑,或故意试探,将真实意图隐藏在文字背后,获得一种隐藏真实自己的快感和神秘的自豪感。
同时,现实的人际传播对于传播双方提出了一些规则并发展成为一套为大多数人所认同应该遵循的交往礼仪、伦理道德。一些人在现实人际交往中无法获得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没有遵守大家所认可的交往规范。而通过手机进行传播不需要现实具体的交流场所,不用遵守面对面的社交礼仪,为人际传播带来前所未有的自由体验,变“人人传播”为“人机传播”。
[1]保罗·莱文森(美).手机——挡不住的呼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殷洪艳.微信用户的“使用与满足”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论文,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