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生态维度

2015-02-26 07:46李晓梅,程显波
学术交流 2015年12期
关键词:马克思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生态维度

李晓梅a,程显波b

(东北石油大学 a.马克思主义学院;b.艺术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318)

[摘要]西方现代哲学的主体是自我规定的,即以“意识的内在性”为基本建制,它导致了人对自然的统治。马克思解构了现代主体概念,他把主体性设定在“实践”“对象性活动”的基础上,洞穿了“意识的内在性”。 人向对象世界的原始敞现使人成为主体,但也包含了异化的可能。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中主体性异化的现象,并提出消除这种异化的主张。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中隐含着一种生态维度。马克思的主体性概念以承认人对自然界的依赖为前提,他洞察出由于主体性的异化导致的人对自然的破坏并且设想了人对人-自然关系进行的控制。解决当代生态问题不能完全抛弃人的主体性,而应吸收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营养,重建负有生态责任的实践主体。

[关键词]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生态维度;对象性活动;实践主体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志码]A

[收稿日期]2015-07-05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研究”(13&ZD126);中俄人文合作协同创新中心重大攻关项目“当代俄罗斯文艺形势与未来发展”(2012ZD004)

[作者简介]郑永旺(1962-),男,黑龙江龙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俄罗斯文学研究。

一、引言

卢卡奇曾经指出,马克思的哲学立场依赖于对主体观念的反思,他把主体看作马克思理论的核心概念。“主体性”问题在马克思理论中带有总体性,它的“问题域”涉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精神与肉体等各个方面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当代生态学高度关注的领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解成为各种生态思想的理论前提。当代生态批判理论往往从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出发来指责马克思缺乏生态思想。然而离开对马克思的“主体性”概念的准确阐释,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就不能很好地被理解,甚至被误读。

马克思的主体性观念是对传统主体性观念的变革。笛卡尔“我思”主体留给哲学的重要遗产就是精神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分裂,而18世纪启蒙运动加剧了这种分裂并最终导致主体支配客体、人类统治自然的观念的形成。德国“狂飙运动”“浪漫派”运动提出的浪漫主体(表现主义的主体)表达出了统一人与自然的渴望,但这种主体概念是不充分的。黑格尔哲学试图对启蒙主体和浪漫主体进行某种综合,但他的思考仍然只是封闭在精神的范围内,无法真正触碰自然。现代主体是自我规定的,它以“意识的内在性”为基本建制,无法达于对象和外部世界。而马克思把主体性设定在“实践”、“感性活动”或“对象性活动”的基础上,它打破了“意识的内在性”的主体性建制,使马克思哲学不再从属于近现代西方哲学。

马克思的“主体性”概念体现了他试图结合人与自然的努力,提供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理解,内在地隐含着一种生态维度。然而由于对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理解上的偏差,也由于现代性意识形态的强势遮蔽,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上的这一生态维度变得晦暗不清,致使马克思思想受到“人类中心主义”、技术上的“普罗米修斯主义”等各种反生态的指责。只有澄清马克思的主体性概念,认清它对现代主体所实现的哲学变革,我们才能从存在论层面上理解马克思的生态倾向。我们可以在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发现一个隐含着的生态分析的框架,它对于理解当代生态问题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个时期以来,“主体性的死亡”“主体性的黄昏”成为当代哲学的流行话语。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也有人把“抛弃主体性”“走出人类中心主义”作为解决当代生态问题的思路。然而正如多尔迈所言:“再没有什么比全盘否定主体性的设想更为糟糕了。”[1]1从某种意义上说,建立在主-客对立的主体主义基础上的现代主体观念需要抛弃,然而马克思的主体观念是对这种主体观念的变革。面对当代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汲取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营养,重建负有生态责任的实践主体有着重要意义。

二、 自我规定的现代主体及其在人-自然关系问题上的困境

“主体”和“主体性”是17世纪以后西方哲学的核心概念。“主体”和“主体性”概念的用法很模糊。主体可以指特殊个体,可以指普遍属性,也可以指“普遍意识”。[2]208从词源学意义上来看,主体(subject)对应于亚里士多德hypockeimenon或拉丁语subjectum,它的基本含义是基底、底层,是对规定而言的现有者。它最初指称的并非人,而是预先给定的实体或语句中的主语。在现代哲学中,主体承担了重要责任,它为认识、秩序和自由提供基础和理由。主体性是主体的特征。按照海德格尔的解释,主体与主体性是指存在在存在者方面显示自己的方式。“主体性所具有的第一性的本质规定是,表象着主体保证其本身,并始终也保证它所表象的东西本身……”[3]257。主体性可以指涉以下几种不同的意义:(1)作为根基、中心或出发点;(2)作为自我确定性;(3)作为以自身意识把握客体或内省自身的特定视角。

现代主体观念可以追溯至笛卡尔,他以普遍怀疑的方法开创了构造现代主体概念的内向型思路。按照笛卡尔普遍怀疑的原则,自我是可以得到证明的,而外在一切事物的存在都要受到普遍怀疑。它默认了心灵的优先地位,“我思”成为一个自由的心灵主体,它能有意识地进行思考并意识到自身的存在。这一内在于心的主体为认识奠定基础,个体意识借助于它成为不容置疑的认识起点。心灵构成了统一的表象领域,它们与被表象的事物脱离开来。心灵、个体的主体性同其他事物的区别被看成是根本的,它导致了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自然的二元分裂。在亚里士多德那里,主体是在同宇宙的关系中得到规定,关于客体的知识被投射于事物本身,是事物自身的形式、样态在心灵中的现实化,事物的意义同终极原因的理念相联系。而笛卡尔的主体观念使人们从把意义投射于事物之中的做法中摆脱出来,而投入到心灵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来。

启蒙运动加剧了世界与意义、自然与人性的割裂。康德的启蒙主体坚持了笛卡尔的规定,首次阐明了自我是真正的主体,主体性即自我意识。自我是“统觉之本源的综合统一”,是形成表象的根据。康德强化了主体中的先验要素,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在他看来,先验统觉形成了现象世界的必然性。只有当现象分裂于自在之物的情况下,现象必然性的断言才是可以做出的。当康德提出“自然何以可能” 的问题时,他所说的自然是作为现象的自然,因而康德的经验世界同终极实在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康德哲学对自然和心灵作出的彻底的隔离使自然界的隐蔽性和终极原因不见了,自然界成为科学分析的对象和人类操纵的对象。

寻求主体与客体、精神与自然统一的渴望产生了另外一种主体观念,即18世纪70年代德国“狂飙运动”中出现的赫德尔等人的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的主体观念。他们反对启蒙思想造成的人性的歪曲,认为启蒙主体分裂了心灵和肉体、情感和理性。他们认为世界并非机械地分裂成笛卡尔所说的思想与广延。人和自然从根本上说是密切关联的,它们是同一个无限整体的不同表现。自然不是一个无生命的大机器,相反它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创造过程。浪漫主义的主体观不再把生命看成外在事物呈现,而主张把人的活动看成各种表现。表现被理解为意义赋予的活动,它在外在现实中实现人的感觉和欲望。理念或形式不是预设的,而是在完成过程中得以澄清和确定。浪漫主义的主体观念放弃了意义与存在之间的启蒙二分法,认为人的生命既是事实,又是意义的表现。他们抗议理性的束缚,强调自然的统一与完整,力图把生命的情感、冲动、欲望和精神自由融入生命的有机体中。这种浪漫主义主体观念仍然是现代的,因为它同样是自我规定的。一切客观性都来源于主体性的规定,主体不是根据永恒的秩序规定自身,而是通过自我展示来规定自身。浪漫主义的主体赞颂了生命冲动的意义,但却不懂得生命是不能以纯粹冲动的形式出现的。在现实中,浪漫主义的主体观随时倾覆而成为理想的破灭。

德国古典唯心论进一步发展了把主体性看成自然和意义的唯一来源的思想。黑格尔代表了德国古典唯心论的最高成就,他对启蒙主体和浪漫主体进行了艰难的理论综合。黑格尔哲学的主题可以表达为扬弃对立。就他追求精神和生命的统一来说,他是一个浪漫主义者;但从他的方法而言,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对黑格尔来说,事物的原始的“统一”并非诗意或直觉的对象,而是通过逻辑再现的一项真理。黑格尔反对康德的自在之物,康德的哲学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之间人为地划定了一条鸿沟,而这正是黑格尔所要解决的问题。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由绝对精神主宰的,他提出了“实体即主体”的原则,绝对精神必须被理解为主体,它必须把自身实体化在有限的精神中。黑格尔称主体为“绝对的否定”,它内在地是一个冲突和矛盾的领域。绝对精神必须把自身外化为自然界、人的本质和人类的历史,最后绝对精神又必须扬弃这种对立而回到自身,绝对精神在人的身上达到了完全的自我意识,生命也在精神发展中达到了顶点。在精神中,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通过理论理念和实践理念而被调解。黑格尔对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调和是以主体第一性的原则做出的,这种调和由于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并不能真正地确立起来。主体第一性的原则在以后不断受到谴责,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的辩证法在扬弃外化的同时也扬弃了对象化,主体和客体的矛盾在绝对精神内部被扬弃,因而他根本没有触碰自然和现实,一切都封闭在精神领域中。齐泽克曾这样指出黑格尔的问题:“黑格尔的失败之处在于多拧了一下螺丝钉,即他实现了作为‘回到自身’的精神与自然本身的和解”。[4]93

三、 马克思的主体性观念及其对现代主体的解构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是德国古典唯心论解体的产物,是对黑格尔主体性观念的直接扬弃。马克思在其思想形成的初期就反对抽象对个别、精神对现实的统治,反对把精神变成主体。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关于哲学的开端应该是个别的、感性的、有限的、确定性的事物的思想。马克思提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认的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对其他自然的关系。”[5]519在马克思哲学中,主体不是抽象的精神,而是现实的人类个体。人是具体的、有着丰富的感觉、欲望和需求的肉体存在,同时也是以自身活动引起环境改变的能动的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提供了理解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一个基本依据:“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5]499马克思强调对客体实在从主体方面来理解,即从人的实践活动去理解。可见马克思把主体性设定在了“实践”“对象性活动”的基础上。人作为肉体的感性存在物,以主动性的中介对外部事物产生影响,因而把自身确立为主体。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同时也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类个体的主体性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存在,使人的主体性的实现具有了社会性的特质。

马克思对主体性活动的对象性原理作了最精当的阐释:“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己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定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创造或设定对象,只是因为他是被对象设定的,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5]209从马克思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包括双重意义:(1)人必须使自己的本质对象化于外部事物;(2)人必然是被设定的。人的主体性显现为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人只有原始地向对象敞现,才能使自己成为主体。因而对象性关系表明的是自然界和人的“通过自身而存在”。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马克思对现代形而上学的出离。现代主体以“意识的内在性”为基本建制。无论是笛卡尔的“我思”主体、康德的先验主体还是黑格尔的绝对主体,它们都是封闭于自身之内而没有触碰其对象,因而是排他的、孤独的和“无世界”的主体。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只要人们从Ego cogied(我思)出发,便根本无法再来贯穿对象领域,因为根据我思的基本建制(正如根据莱布尼茨的单子之基本建制),它根本没有事物进出的窗户。”[6]55马克思以“对象性活动”打破了“意识内在性”的主体性建制。人在实践中对象化其自身,使对象从原始状态中分离出来,同时人把自身确立为主体。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人改变自然同时又改变自身,启蒙思想和浪漫精神在这里得到了最强有力的结合。

通过“对象性活动”使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存在论基础得以追问。康德、黑格尔把主体理解为精神,把主体性理解为精神的自我意识,他们在主、客观之间通过思想中介建立起来的是一种逻辑的关系。而马克思把主体理解为一种自然存在物,它既是能动的又是被动的。马克思的主体是实践主体,实践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把目的性和因果性统一的交互作用引入到存在中,对象性活动成为构造世界的基础。人与自然的统一是通过主体给予自然界深刻影响而形成的,它不是建立在主、客体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是形成社会的、历史的联系,它不会在主、客体之间造成绝对的统一。奠基于这种存在论变革基础上的主体性与独断、无根、封闭的主体性划清了界限。

人的类生命的自我生产通过对象性活动使人原始地向他所设定的对象敞现,但也包含了内在分化的可能性。由于历史的因素,类生产可以转过来反对自身。类的生产最终通过商品生产被瓦解和翻转过来,主体性的异化在商品世界中出现了。在马克思看来,商品是幽灵般的存在物,具有既可感知又不可感知的神秘性。商品一方面是一种真实的人工制品,具体化为特殊的客体;另一方面,它又是社会的物或不可感知的物。商品把人们的社会关系反映为物的关系,生产者被降低为被动的客体,而作为产品的客体变为社会关系的主体,构成了独立存在的东西。商品世界不是反映人的创造性而是扭曲了人性。人们在商品世界中认识不到被商品掩盖的人性,物显现了非人化和机械化的活动特征。

马克思的哲学是反讽的哲学,马克思关于主体异化的批判与回归非异化的理念是互为表里的。主体性的力量完全可以以一种非异化的方式存在,马克思哲学的目标是“人的解放”与“自然界的复活”,而这是依循对象性活动的原则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基础上的。只存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才摆脱物的依赖性,通过自由人联合体从事创造性工作,“人的解放”和“自然界的复活”才能得以实现。

四、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中隐含的生态分析框架

在马克思时代生态并没有成为突出问题,因而马克思并没有关于生态问题的系统论述,但马克思已敏锐地觉察到了资本主义对生态的潜在威胁。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中隐含着一个生态的维度。在马克思关于主体性的概念、主体性的异化以及主体解放的思想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内在地隐含着的生态分析的框架。

第一,马克思把主体性看成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包含了人对自然界的依赖的思想。任何一种生态思想都是以承认自然界的独立性和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为前提的。对马克思而言:“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能真正的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5]163我们要准确把握马克思的“改造”自然的思想,必须以理解他的主体性概念为前提。马克思把主体理解为感性的主体,感性意味着受动性,因而马克思的主体性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人对自然的改造以承认主体的被动性、主体对自然的依赖性为前提。马克思的主体性概念是建立在非同一性哲学的基础上的。自然是外在于精神的,自然的独立地位是不能被取消的。在劳动中,人把自己对象化,但并非以劳动去设定自然本身。马克思认为,尽管人类取得了一系列技术上的胜利,但最终获取胜利的依然是自然界,而不是人类。

一些人指责马克思不重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如科维尔指责马克思只是把自然视为隶属于其主体的身体器官和劳动工具的附属物,施密特也认为自然之所以引起马克思的关切只是因为把它看成了实践的要素,詹姆斯·斯文多也认为自然物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只是一个“占位符”,而没有任何本体论地位和内在价值。然而他们没有注意到马克思所理解的主体始终是以对自然的依赖为前提的,是在对象性关系中存在的主体,马克思哲学的独到之处恰恰在于通过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来解释世界历史,自然的先在性是永远不能消除的。

第二,马克思把主体性异化和自然异化联系起来,洞察出人类破坏自然的主体性根源。资本主义是物化的世界,是商品支配下的世界。商品、资本作为主体活动的对象僭居了主导地位,而人变成了被支配的客体。人的主体性被异化,主体性的“他律”成为普遍状况。人贬黜为物,而物超升为人,一切都服从于商品增长和资本增值的逻辑。商品世界不是发挥了人的创造性,而是对它进行了扭曲。商品、资本控制了人们的需要和活动,人的主体性被“他律”地决定。资本扩张的需要带来了人对自然的掠夺。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写道:“在私有财产和金钱的统治下形成的自然观,是对自然界的真正的蔑视和实际的贬低……”[5]52马克思引用了闵采尔所描述的自然异化现象,这种自然异化表现为金钱崇拜,金钱剥夺了世界本身的价值,动物、植物以及地球都成为榨取利润的对象。

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条件下,工人被彻底非自然化。由于生产的客体被机械分割,工人不再是生产的主人,而是成为机器的一部分;工人不再是生产的能动条件,而只是作为交换价值的生产者受交换规律支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了工人为商品生产所付出的代价:“资本使工人畸形发展,成为局部的人,把工人贬低为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受劳动的折磨,从而使劳动失去内容,并且随着科学作为独立的力量被并入劳动过程而使劳动的智力与工人相异化。”[7]743这种畸形发展的个人失去了创造力,也损耗着自然生态系统。马克思把自然看作一个社会概念,自然被纳入到社会系统中,为人类活动所重塑。不断扩大了的自然分工打破了自然界本身的循环过程,导致了生态断裂,自然环境日益退化。

第三,马克思关于主体解放的思想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理想和通过人的活动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控制的理念。马克思哲学中的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人的异化的克服。作为类本质活动的人类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正是通过劳动创造了人的社会关系和属人的世界。然而异化劳动却使人类非现实化、非对象化,使社会关系疏离于人、自然界疏离于人。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的异化正是人类走向自由解放的一个步骤。资本主义社会产生了人的异化,同时也创造了人最终解放的手段。异化的实质是“非人”的力量统治一切,而异化的消除使人能够摆脱非人的统治。共产主义是人的主体解放,也是自然界的复活,主体的解放意味着通过革命实践使被异化了的主体性回归到无矛盾、无龟裂的透明主体性,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关系。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与“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使自然界成为人的本质的体现,而人也真正回归他的自然本性。人发展了他的全面的本质,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以新的方式同客体世界相对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将以往统治历史的客观异己力量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下。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过程的整体化和科学化,使工人越来越转化为“监督者和调节者”。

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类调节社会生产的思想,必须把它同人的需要联系起来。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感觉是历史形成的,人的感觉器官的发展构成了“人性”所需要的丰富性的手段及目的。私有制条件下人片面发展了自身的感觉,这种感觉仅仅是物欲和占有,而共产主义社会发展了人的全面的本质。共产主义的感觉的丰富性因而也是需要的丰富性,它是对占有欲的克服。资本的扩张制造了人类主体自认为拥有的需要,马克思把这种需要看成对人类真正需要的漠视。马克思主张的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的控制是基于人类真正的需要。人类真正的需要是适中并不断变化的,它带有一定的客观性,它和人的欲望有着根本的不同。真正的需要的增长和满足,并不必然产生有害的生态后果。马克思关注浪费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恶果,力图通过积极的活动加以矫正。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也提出应以更加适合人性的方式进行必要劳动。“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8]928-929可以看出马克思并非没有意识到自然的界限,而是希望通过控制人的活动来维持人和自然的和谐。

五、当代生态问题与人的主体性

当代人类面临着日益严峻的生态问题。由于主体性哲学在现代性问题上的声名狼藉,人们开始把生态问题归罪于人的主体性,主张抛弃人的主体性,而把主体性赋予自然。生态批判理论家认为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问题负有责任,必须以生态中心主义价值观取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当代生态运动的主题某种意义上可以看成被遮蔽了主体性的自然的解放,他们主张复原自然的声音,使自然成为伦理主体,自然主体成为目标又成为衡量公正的尺度。然而生态中心主义的价值观为了表达“自然”的声音,不得不提出语言和主体性超越人类的表达方式问题。事实上尽管他们提出各种方式表达自然的主体性,但实际上仍然不过是改装了的人类中心主义,总是陷入不可摆脱的逻辑困境中。从道德层面赋予自然以主体性,使自然成为道德主体,本质上不过是浪漫主义的伦理批判主义。它只不过是解决生态问题的理论方式,在现实面前往往是软弱无力的。

布洛赫提出了自然主体的问题,他要以自然主体为基础建立起绝对同一哲学。然而在马克思看来,即使在人的未来发展中,也不能达到主体与客体的完全和解,粉碎了布洛赫建立同一哲学的梦想。马克思始终坚持人是自然界中唯一的主体。马克思的主体是实践主体,它在现实中不断展开其丰富的内容,体现了真正的历史生成。现代主体建立在全部以往主体的历史展现的基础上,它是由以往主体所培育的。主体正是在实践中不断理解了自己,把握了自己并且不断创造了自己。在主体性历史生成的过程中,人类曾经躺在自然的怀抱里,一方面依附于自然,一方面又和自然界不断斗争并不断地增长着才能和智慧。在现代工业文明中,主体性获得了片面、畸形的发展,人类大规模地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把自然界当作资源库进行大量掠夺,但是人类也承受着来自自然的报复和反抗,人类如果不能清醒地认识自身的活动及其后果,人类自身和自然界也许就会毁于人手。

当代生态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人的主体性本身,而在于一种盲目的主体性,一种不成熟的主体性。吸收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营养,重建当代负有生态责任的实践主体有着重要的意义。真正的主体性只有在人类把握了自身发展同时又意识到更大的整体联系之后才能形成。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赢得主体性的优秀品格和丰富的内容。人类必须意识到生态界限,但又必须把人的活动看成形成人-自然关系和解决生态问题的关键。人作为能动的主体性能够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控制在人的有意识的共同活动之下。对人来说,自然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工具价值,它还包括了道德、审美、精神价值。人类的生产是按美的规律来生产。当人类理解到自然的界限之后,可以合理地调节人的需要与行为,可以通过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而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生态问题上,必须打破要么是人类中心主义,要么是生态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帕森斯说:“一种关于它(自然)及人类在其中地位的正确观点,将消除人类和自然、主观和客观、事实和价值等等的传统二元论。它将展示非人类和人类自然和它们的转化之间的密切相互依赖”[9]132。马克思哲学提供的不是超验的理想,而是实在的功能。它正是在对现实世界的分析中,获得主体性活动的超越性。人以具体的、历史的方式同自然界形成联系。解决当代生态问题,不能仅仅通过理论的方式,而必须诉诸主体的实践活动。马克思的实践主体能使人类真正地深入到历史的现实性那一度中去,从而开创一种有意义的生态实践。

[参考文献]

[1][美]弗莱德·R·多尔迈.主体性的黄昏[M].万俊人,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2]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法兰克福学派论著选辑(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德]海德格尔.林中路[M].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4][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敏感的主体-政治本体论的缺席中心[M].应奇,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法]F.费迪耶,等.晚期海德格尔的三天讨论班纪要[J].哲学译丛,2011,(3).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9][美]戴维·佩珀.生态社会主义:从深生态学到社会正义[M].刘颖,译.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冯胜利〕

外国哲学研究

·俄罗斯哲学专题·

猜你喜欢
马克思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马克思的私有财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哲学的“形式指引”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