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腐败亡国及其警世意义

2015-02-26 06:31林志杰
学术论坛 2015年4期
关键词:洪秀全太平天国

林志杰

1864年3月27日,太平天国都城天京被攻陷,这个坚持斗争14年,疾风暴雨般席卷18个省,并占据了江南半壁江山的农民政权黯然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太平天国是带有旧式农民战争烙印的农民政权,狭隘、保守、分散的阶级局限性使其只能沿着封建王朝的轨迹运行,而政权封建化的必然结果是领导集团的腐化坠落,腐败从根本上动摇了天国的根基,并使其最终归于败亡。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认真地总结天国兴衰成败的历史,深刻地吸取其腐败亡国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今执政党的作风建设有着重大的警世意义,特别是对深刻地认识中共当前雷厉风行的反腐败斗争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具有深远的现实价值。

一、太平天国的奢靡腐化之风

太平天国的腐败与建都天京是相伴而生的,1853年3月,占据南京后,洪秀全等人认为大局已定,于是关门当起太平天子,“安乐坐天朝”,把享乐和特权放到了首位,“今踞江南,为繁华迷惑,养尊处优,专务于声色货利”[1](P172)。 由于首脑们私欲膨胀,贪图安逸,放肆地追逐权力名位和金钱美女,致使奢靡腐化之风滋长蔓延。

(一)讲求等级,坐享封建特权待遇

在组织和发动起义之初,洪秀全提出要建立一个没有以强凌弱的公平世界,鼓吹“凡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2](P15),提出“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3](P323)。 但是,洪秀全从西方基督教教义中捡来的这些“平等”“平均”,在实际中并未兑现。相反,随着战场上的节节胜利,封建纲常伦理沉渣泛起,特权思想滋长蔓延,等级界限愈益森严,农民政权开始逐步地封建化。其实,洪秀全在起义之初便有当皇帝的野心,在起义不久他便称“天王”,到长沙时则以帝王自居,规定天王称“万岁”。在洪旨准颁行的文书中,充斥着“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4]的帝王思想。建都天京后,洪更以“朕”自称,自诩“太阳”,臣民见面要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俨然一副封建君主的架势。

洪秀全高高在上,“他出一言,是天命”[5],“一人垂拱于上,万民咸归于下”[6](P261)。 1851 年底,永安(今蒙山)建政,一切皆按等级封王定爵。《太平礼制》更确立了“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7](P90)的规矩,天朝从天王到两司马共分16个等级,等级之间界限森严、尊卑分明,君臣之间的朝仪、称谓、服饰、舆马、旗帜、仪仗等都有严格规定,各享受不同的特权和待遇,不可逾越,违者要受到惩处。

为了维护等级的利益,使“父子公孙永做主”[8],“天朝江山万万代”[7](P51),当时天朝还明确规定从天王到各级首领“累代世袭”[7](P35),“功勋等臣,世食天禄”[3](P321)。 等级制与世袭制如影相随,它保证了大小王爷们的封建特权和待遇,并维系着天朝内部的统治秩序。可以说,太平天国是以反封建开始却以政权封建化而终结。

(二)大兴土木,营造个人的安乐窝

太平军进入天京后,洪秀全不是考虑如何去巩固新生政权、夺取全国胜利,而是做着“万国来朝之候,大兴土木之时”[9]梦呓,“日驱男妇万人,并力兴筑”天王府。天王府“城周围十余里,城高数丈,内外两重,外曰太阳城,内曰金龙城,殿曰金龙殿,苑曰后林苑”[1](P164)。这座颇具江南特色的古典园林建筑,“雕琢精巧,金碧辉煌……五色缤纷,侈丽无匹”[1](P179)。

天王带头,其他王爷亦纷起效仿,如杨秀清在天京“开拓基地”,修营宫殿,其“穷极工巧,骋心悦目,似耀同俦”[10](P31),时有“土木冠绝天京”之说。韦昌辉、石达开等“亦有伪府,奢侈暴駗,大略相同”[1](P64)。地方的中小王爷如侍王李世贤在金华、来王陆顺德在绍兴、听王陈炳文在嘉兴等,亦都修建有奢华的王府宫舍。忠王李秀成除在天京拥有宫室外,在苏州还修建了富丽堂皇的王府。苏州忠王府分宫殿、住宅、园林三部分,“园亭花木,无一不精”,对此,英人呤唎称赞道:“整个王府显示了中国工匠的巧妙艺术”,“精美绝伦”[11](P190), 甚至连见识过上海十里洋场的李鸿章也叹为观止:“琼楼玉宇,曲栏洞房,真如神仙窟宅”,“平生所未见之境地也”[10](P393)。

王爷们营造个人安乐窝,几乎都是在炮声隆隆的战争环境中进行的。这些建筑物不仅工程浩大,而且工期漫长,如在天王府、忠王府的工地上,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工人在劳作,而直至苏州和天京沦陷,这些工程还尚未竣工。王爷们大兴土木,不仅浪费了巨大的财力物力,而且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沉重的劳役负担。

(三)铺张排场,衣食出行极尽奢华

在起义之初,太平军将士生活十分朴素,士卒“囚首垢面,鹑衣百结”,将领也“弊衣草履,徒步相从”[1](P172-179)。 但随着洪秀全等人进入南京,其暴发户心态也暴露无遗,居功自傲、坐享荣华、铺张排场之风习渐成气候,大小官员花天酒地,“至如冠履、服饰、仪卫、舆马等都备极奢华”[10](P33),他们无不以争奢赛富、纵情享乐为能事。

洪秀全的王冠以纯金制成,重八斤;金项链一串,亦重八斤;绣金龙袍镶有金钮,是无价之宝。生活用品从浴盆到马桶、夜壶等都是用黄金制成。王爷们穿着以穿金戴银为炫耀,在饮食上则讲求珍馐美馔,其菜色之考究、食具之精美、进餐仪式之隆重堪比清帝。如洪秀全“朝晚两食,掌疱用金碗二十支备水陆珍馔,杯节亦用金镶,后更用玉盆玉杯”[12],用膳时“齐击大锣,声音无数,又放炮数十响”[13]。 其他官员则“多效之”,“碗箸亦用金打”,且“食必用乐”。

王爷们出行十分排场,凡出门均随从成阵、旗帜如云、华盖当道。洪秀全的座驾在宫内是由美女牵引的金车,在宫外则系64人龙凤黄舆。宫内设有司职,“专供洪逆役使者,统计一千六百二十一人”[1](P46)。 杨秀清出行乘 48 人抬的大黄轿,夏日轿下设玻璃注水养金鱼的水轿,前后仪仗数里,“役使千数百人,如赛会状”[1](P180)。

王爷们还到处搜罗奇珍异宝,敛聚财富。湘军破城时,单从天王府内搜出的金银珍宝,就值几千万两银子。东王府宝藏亦尉为壮观,“不仅堆积着中国有价值的珍奇装饰和艺术精品,而且还有许多外洋财宝”[14]。李秀成除有真金王冠外,还“有一金如意,上面嵌有许多宝玉及珍珠”[15]。王爷们之奢侈阔绰,由此可见一斑。

(四)妻妾成群,纵欲享乐极度情色

在起义之初,太平天国提出“天下男女均是兄弟姐妹”[2](P15),“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3](P322)。 宣布“一夫一妇,理所宜然”[1](P364),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禁止奸淫妇女,反对娼妓,妇女可以“听讲圣书”,可以参加考试,可以担任官职。由于妇女地位得到提高,人身及权益受到保护,她们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得到了某种解放。

但是,太平天国在倡导男女平等的同时,首脑们却又肆意地破坏一夫一妻制,并随心所欲地选妃纳妾。早在金田时,洪秀全就据有民女15名,到永安则“有三十六个女人”[16]。在武昌和南京,洪秀全又广置姬妾,史载:“妃嫔在武昌选四十人,至江宁选百八人。 ”[1](P110)据他儿子供称,天王共有 88 个后妃。洪秀全深居王宫,足不出户,既不上马杀敌,也不过问朝政,整天沉醉于声色犬马。

洪秀全如此,其他王爷亦盛置姬妾,如杨秀清“盛营宫室,多立妃嫔,穷奢极欲”[1](P46);石达开的家眷在天京事变中全部被杀,到大渡河时又有妻妾5人;李秀成也拥有众多妻妾,仅苏州“有姬妾十余人,多殊色”[17]。王爷们妻妾成群,纵欲享乐,却煞有介事地说是上帝的赐与:“兄弟聘娶妻妾,婚姻天定,多少听天”[7](P301),他们不仅大言不惭地为多妻制找藉口,甚至把女人当作可赠送的礼品玩物。

这边厢大小王爷妻妾成群,纵情声色,奢靡荒淫;那边厢芸芸众生怨女旷夫,妻离子散,人性压抑。广大民众生活在极端的禁欲主义之下,被束缚在男馆女馆里,没有家庭亲情,不能夫妻同居。太平天国在“男女大防”上的双重标准,对家庭的禁锢,对人性的压抑,完全违于天理,乖于人伦,故“嗟怨之声,至今未息”[7](P114)。

(五)滥封王位,买官卖官大行其道

在太平天国初期,官员升贬是有着一套比较严格的制度,由于按军功和才能赐爵,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因而金田揭竿即聚集了天下无数英才。1851年底,天国在永安封王建政,分封东南西北冀五王,由于做到按功论赏,因而德位相配,“战功利,民心服”,对夺取反清斗争的胜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天京事变后,洪秀全消极地吸取了杨韦擅权的教训,“故未肯信外臣,专信同姓之重”[18](P791)。他先封长次兄为安王和福王,为平息朝野不满,尔后又宣布永不再封王,并在侯爵之上增加豫、燕、福、安、义,共设6等爵位。1858年夏,洪恢复五军主将制,以陈玉成、李秀成等为各军主将,这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军心,天国呈现出了中兴景象。

1859年4月,洪仁玕来到天京,洪秀全违背诺言,赐封干王。为安抚人心,不久洪又分别封陈玉成、李秀成为英王和忠王,之后,见两人权势太重,于是开始滥封王位以分其权。1862年初,从封陈坤书为护王开始,英、忠、侍、辅四王部下多受封为王,至1863年4月,封王达90多个,昭王黄文英说∶“起初是有大功的才封王,到后来就乱了,由广东跟出来的都封王,本宗亲戚也都封王,捐钱的也都封王,竟有二千七百多王。”[19]甚至连年届七旬的老头和襁褓之中的娃娃都封王,官爵之滥如过江之鲫。

滥封王位加剧了吏治的无序化,使自上而下的约束和管理失灵,特别是使买官卖官得以大行其道。当时只要捐钱纳币行贿的都能封王,这不仅使大批忠心耿耿的将士因无钱进贡而得不到封赏,而且使天朝冗官泛滥,吏治腐败,并造成了“谗妄张扬,明贤偃避,豪杰不登”,“人心冷谈,各有散意”[20]的局面。获封王爷多是些酒囊饭袋之辈,其听封不听调,互争雄长,胜不奥援,败不相救,因而在清军的进攻下,天国很快就陷入“内无佐政之人,外无调度之将”[18](P791)的困境。

二、奢靡腐化是太平天国的致命毒瘤

建都天京之后,随着农民政权的封建化,太平天国的首脑们迷恋特权、贪图享乐、声色犬马、奢靡腐化。而奢靡腐化是太平天国的致命毒瘤,它不断地侵蚀着天朝的肌体,蚕食着天朝的命脉,并最终使天朝走上了不归路。忧劳兴邦,逸豫亡国,太平天国因腐败而失败令无数英雄为之抱恨终天。

(一)安富尊荣,消磨了革命斗志

从金田首义到定鼎金陵,太平军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就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八旗和绿营,建立起了与清朝完全对峙的农民政权。但战场上的胜利却使义军首领们忘乎所以,滋长了骄傲的情绪,特别是占领南京后,锦绣江南的富庶和十里秦淮的美女,更使首脑们迷失了方向,他们自信“建都既成,天下大定”[6](P251),于是,苟且旦夕、不思进取的思想慢慢占了上风,他们开始陶醉于安定富足、尊贵荣华的感官享受,逐渐丧失了锐意进取、“开创新朝”的斗志。

太平天国过早建都南京,丧失了革命的锐气,实在是犯了兵家之大忌,它使清廷有了喘息的机会并得以重整旗鼓。1853年3月底,清军在天京城外东郊扎下了江南大营,4月,又在扬州西北郊建立了江北大营,很快战场上攻守易位,太平军反而两面受敌,其作战部署不得不以护卫天京为要务,在战略上开始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基本上丧失了在战场上的主动权。

天京事变之后,天朝由于起用陈玉成、李秀成等大批青年将领,因而一度扭转了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出现了中兴气象。但刚过上几天安稳的日子,贪图享乐的奢糜之风又卷土重来,如李秀成等将领在战事稍息就又忙于广置田产,花天酒地,及时行乐,而下级将领及乡官更争相仿效,“酒食盘游,无复斗志”[21](P43)。 由于大小王爷汲汲于金钱美色,重振天朝再无人担当,太平天国终于自食了因贪图享乐而亡国丧邦的恶果。

(二)挥霍浪费,耗尽了国库钱财

太平天国初期,经济上实行的是“圣库制度”,收成时“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3](P323);战场上的缴获、接收清方库藏及强制征发等也一律归公,由公库统一分配和开支。但随着战事的演进,圣库制度渐渐遭到了破坏,当时违规私取私藏、截留财物的事情经常发生,这既为腐败滋生洞开了方便之门,更造成了天朝财政的亏空。

洪秀全等人在进入南京后,大兴土木修建宫殿,在生活上贪图享乐,追逐女色,锦衣玉食,铺张排场,而这一切开销最后都由国库“买单”。尽管洪、杨口头上也常讲“节用而爱民”的道理,但在其眼中,国库不过是当权者的私财和任意支配的“小金库”而已。李秀成被俘后曾供称:“昔年虽有圣库之名,实系洪秀全之私藏,并非伪都之公帑。”[22]圣库的性质由“公帑”变成“私藏”,足见其已徒有虚名。

当时除首义诸王外,天朝上下有各级文武官员约30万人,其大部分都是皇亲国戚和起义时的功勋兄弟。如此庞大的冗员闲差,如此众多吃俸禄的人,再加上官员们大肆的铺张排场、挥霍浪费,太平天国即便真的“金银如海,百货充盈”[22],也供养不起那么多的冗官冗员,承受不住官员挥金如土的巨大消费。果不然,在太平军进入南京后不久,国库很快就被这帮败家子掏空花光。

南京是一座富庶的城市,太平军入城时光收缴库银即“不下数千万两”[23],但这些银两到了太平军手里后,很快就被挥霍一空。各级官员的挥霍浪费,加上战争军需开支日增,国库越来越入不敷出,天国很快就出现了经济困难。1854年夏,天京闹粮荒,“合城食粥”,到1864年,天京粮食完全断绝,其成了“无粮无兵的孤岛”。由于缺乏起码的经济基础,没有支持战争的物质条件,天京终于在湘军的进攻下陷落敌手。

(三)苛捐杂役,加重了百姓负担

太平天国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曾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纲领,宣称要剥夺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但在现实中,这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为了“充军储而裕国课”,天朝实施的却是承认地主土地所有权的“照旧交粮纳税”[7](P168)政策,即仍沿袭清朝征收地丁银和漕米的旧制,承认租佃关系,允许地主收租。

在初行“征租赋”时,天朝的赋额还不算太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田赋征收却不断加重。以浙江嘉兴为例,1861年每亩征粮二斗,而1863年却增加到征粮四斗八升、钱三千文[24],这还不算正粮之外三四倍的浮收[25]。此外,当时还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如门牌捐、田捐、店捐、船捐、火药捐、礼拜捐、股捐、月捐、日捐、房捐、局捐、灶捐、丁口捐、犒师费等,有二三十种之多。苛捐杂税猛于虎,当时连地主都有“费大于租”的怨言,农民的处境就更加悲惨了。

除了田赋捐税,各种杂役也是压在农民头上的一座大山。当时天朝到处大兴土木,需要大量的工匠;王爷们的起居生活,也需要大量的差使,这除了可由诸匠营和百工衙派差外,因劳动力缺口太大,还需对外大量地招募工匠,甚至要拉丁抓夫。而“被掳诸匠,虽役不给值也”,他们长年累月从事繁重的劳动,只能果腹,却得不到任何的劳动报酬,境况十分凄凉。

太平天国的苛捐杂役不仅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造成无数的农民破产、失业和贫困,而且扩大了社会上贫富的差距,加剧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正是由于洪秀全等人“不修德政,不以军民为念”[18](P810),横征暴敛,致使底层民众在重重的压迫下,越来越无法正常地生活下去,失去了民众这个根基和血脉,天国大业也就难以为继而终遭灭亡。

(四)等级森严,加剧了社会对立

太平天国初期,在“天下总一家,凡间皆兄弟”[2](P92)的语境下,拜上帝会众之间相对还是平等的。但随着永安封王建政,特别是建都天京之后,天朝内部的封建等级逐渐形成了。在等级制度之下,洪秀全俨然就是封建皇帝,其下所有的受封诸王均按不同的官阶,享受种种不同的特权和待遇,过着衣食无忧、养尊处优的生活,而下层士兵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却承受着生活的重压,苦不堪言。

天朝的等级十分森严,洪秀全深居天王府,连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人也不能随便出入,有事要见均须预先奏请并获“旨批”,诸王临朝时亦只能府身站在朝门之外。等级的鸿沟不仅使“兄弟同打江山”的手足之情逐渐冷谈,关系日益疏远,而且各级官员之间的隔阂也日益加深,“往之倚为心腹股肱者,今乃彼此睽隔,猜忌日生”[1](P172)。 由于王侯将相各有既得利益,因而“各顾自己,不顾大局”[26](P289),一些人甚至拥兵自重,抗命中央,从而造成了内部的分裂和对立,引发了诸多的矛盾和冲突。

广大农民身处社会底层,他们被置于近乎严酷的军事化管理之下,被按性别年龄编在男营女营或男馆女馆里,除了上战场打仗外,还要从事体力劳动。他们没有任何私有财物,没有家庭生活,甚至连生存的必需品也得由圣库定额供给,受到种种限制,活得没有自由、没有体面、没有尊严,“平等”对他们而言犹如镜中花水中月。

金田义事初起时,太平军到处搭台“讲道理”,极力鼓吹“天下一家,共享太平”,但现实中暴露出来的等级森严、贫富悬殊的事实,却与之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使百姓从希望到失望乃至绝望。封建等级像催化剂一样,它使天朝社会不断撕裂,官官隔阂越来越大,官民对立越来越尖锐,天国正是在内部的对立和分裂中逐步走入穷途末路。

(五)争权夺利,酿成了天京变乱

太平军自金田首义,所向披靡,其发展如此之快,究其原因,重要的一条就是有一个坚强团结的领导班子,全军上下齐心协力。但建都之后,洪秀全“深居天王府”,意志消沉,整日耽于享乐,荒于政事。而杨秀清则“自恃功高,一切专擅”[1](P46),“威风张扬,不知自忌”。为了显示威权,杨经常以酷刑严惩那些他看不顺眼的人,他不仅杖责韦昌辉、秦日纲等高官,而且多次以“天父下凡”的名义惩罚洪秀全。

杨秀清的骄横,造成了他和洪秀全及诸多朝臣的积怨,众人“积怒于心,口顺而心不息,少怒积多,聚成患害”[7](P486),终于演变成了一场互相厮杀的内讧。1856年8月,杨逼封“万岁”,洪感到了威胁,于是密诏韦昌辉等回京。9月2日深夜,韦率3000精兵包围东王府,诛杀了杨秀清及家属、部下2万多人,并企图加害石达开。韦的滥杀激起了广大将士的愤怒,11月,洪秀全下令将韦处死。

韦被处死后,石达开再度回京,受到了全城军民的欢迎,众望所归,“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但此时的洪秀全对外姓已不再信任,他表面上任用石,但同时又重用王长次兄以牵制之,对石“重重生疑忌”并有“阴图戕害之意”[27]。1857年6月,石在忍无可忍之下率十余万精锐负气出走,离开天京,远征西南。

天京变乱是腐败引致政治上争权夺利之必然结果,兄弟间互相残杀,自折股肱,无异于自毁长城。这场悲剧不仅使太平军损失了几十万精锐,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元气大伤,更严重的是“天父权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28]神话破灭,它摧毁了军民心中的信念和敬畏,时有民谣曰:“天父杀天兄,江山打不通;长毛非正统,依旧让咸丰。”[29]天京事变成为了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三、太平天国腐败亡国的警世意义

定都南京后,洪秀全等人由于抵挡不住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诱惑,贪图享受,终致玩物丧志而亡国。太平天国腐败亡国的惨痛历史告诉我们,腐败问题越演越烈,最终必然会导致人亡政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太平天国为世人敲响了警钟,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反思,也成为了后来无数职业革命家立国理政之历史鉴戒。

(一)天朝亡国的经验教训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早年曾深受太平天国历史的影响,“闻谈洪杨故事,潜抱革命大志”[30]。正是在天国壮举的启发和鼓舞下,他与一大批革命志士毅然走上了反清的道路,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民主革命的洪流之中。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而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在领导辛亥革命中,孙中山曾多次探究“洪秀全之所以失败”,认为“最大原因,是他们那一班人到了南京之后,就互争皇帝,闭起城来自相残杀”。鉴于当时许多人存在着严重的“皇帝思想”,为了避免重蹈太平天国覆辙,孙中山“决定采用民权制度”,他说:“我们宣传革命主义,不但是要推翻满清,并且要建设共和……我们革命党于宣传之始,便揭出了民权主义来建设共和国家,就是想免了争皇帝之战争。 ”[31](P268)他认为太平天国是“英雄革命”,而他所领导的是“国民革命”或“平民革命”,革命成功之后,“由平民革命以建立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32]

可见,孙中山的民权主义虽然主要是来源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但其中也有以太平天国作为历史借鉴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太平天国腐败亡国的经验和教训也是其重要的思想来源。

(二)天朝亡国的经验教训成为毛泽东教育和告诫全党的镜鉴

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等人也十分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毛泽东对太平天国的历史十分稔熟,他在高度评价洪秀全的同时,对洪所犯的错误也毫不掩饰。他认为太平天国之所以失败,一是斗争的手段错了;二是没有依靠和发动群众;三是内部分裂不团结;四是胜利后脱离群众、居功自傲。

1944年3月,郭沫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甲申三百年祭》,对李自成起义从胜利走向失败的历史教训进行了总结。毛泽东从郭文中读出了其对全党教育的重大意义,十分赞赏,不仅批示《解放日报》转载,在延安印发单行本,而且把它列为延安整风的学习文件。11月21日,他给郭去函:“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小胜即骄傲,大胜更骄傲,一次又一次吃亏,如何避免此种毛病,实在值得注意。倘能经过大手笔写一篇太平军经验,会是很有益的……”[33](P242)

毛泽东十分重视汲取太平天国的历史经验教训,他曾反复强调,在党内要警惕胜利后就骄傲的毛病。李自成进入北京后,农民首领生活腐化、脱离群众,终致功败垂成;而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攻入南京后,几乎是犯了和李自成同样的错误,最后也以失败告终。当时正是抗日战争处于决定性胜利的前夕,对即将面临进城考验的共产党人来说,这无疑是极好的历史镜鉴。毛泽东在关键时刻告诫全党,要以李自成、洪秀全失败的历史为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34](P948)。

(三)天朝亡国的经验教训给执政党的作风建设敲响了警钟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国力的日益强盛,执政党的作风建设也暴露出了严重的缺陷和弊端,在党政机关、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铺张排场、挥霍浪费、贪图享乐的奢靡之风在滋生蔓延,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奢靡之风不仅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财富分配的不公、苦乐贫富的悬殊、社会矛盾的加剧,而且成为了消极腐败滋长蔓延的温床,严重侵蚀执政党的肌体,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使不少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据统计,在1982-2002年的20年间,被查处的腐败分子县处级65399人,厅级5525人,省部级286人[35]。而近10年来,贪污受贿的窝案串案、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买官卖官等腐败现象愈发突出,据中央纪委监察部最近发布的消息,“十八大后全国已有61名省部级及以上官员落马”[36],其中有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等副国级以上的“大老虎”,而中小“老虎”及“苍蝇”就更数不胜数了。

被查处的腐败案件,其性质之恶劣,程度之危重,涉案金额之巨,牵连人数之多,后果影响之坏,可谓触目惊心,令人发指。如原铁道部长刘志军案,“已逮捕15名局级以上官员,涉案金额2000亿”[37];山西“塌方式腐败”,落马的省部级官员达7人;湖南衡阳破坏选举案,409人受党纪政纪处分;广东茂名窝案,涉嫌行贿买官人员159人[38]。再如去年查处的周永康案,尽管其尚未结案,但已牵扯到一大批高官及商界精英,他们纠结利益集团,权钱交易,权色勾连,鲸呑国家资财,收受巨额贿赂,涉案金额近乎天文数字。

中共建党已有93年,建国执政也已65年,但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执政党如果漠视民生,不恤民情,甚至像当年天朝王爷那样挥霍享乐、追求奢靡、贪污腐化,其结局必然是亡党亡国。天朝腐败亡国敲响了警钟,也正是在总结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之后,党的几代领导人一再发出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问题”“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警示。因此,我们一定要加强作风建设,坚决地开展反腐败斗争,唯有如此,才能有效地遏制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四)天朝亡国的经验教训为当下的反“四风”提供了反面教材

廉政兴邦,腐败亡国,这是历史一再昭示的真理。正是为了避免重犯像太平天国那样的历史错误,避免亡党亡国悲剧的重演,十八大之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出台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 “八项规定”,并在全党开展了一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其目的就是要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证。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是要解决在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严重存在的“四风”问题,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好大喜功、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独断专行、办事推诿扯皮的官僚主义;精神萎靡、贪图安逸、比排场阔气、铺张浪费的享乐主义;吃喝玩乐、花天酒地、骄奢淫逸、腐化堕落的奢靡之风。“四风”不仅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而且是滋生腐败与丑恶现象的温床。

其实,当下肆虐之“四风”也并非什么新东西,从150年前洪杨治下的天京城里,从太平天国的名利场上,从天朝王爷的生活圈中,我们都不难找到历史的影子,不难寻觅到相同或相似的事例。历史何其相似乃尔,而时空却穿越了一个半世纪。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今天遇到的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很多事情也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39]

天朝奢靡腐败为当下的反“四风”提供了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它一再告诉我们,一个政权如果不注重自身的作风建设,听任奢靡之风滋生蔓延,放任消极腐败泛滥成灾,其必然会失去民心并丧失政权。为此,全党同志尤其是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史为戒,以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导人为反面典型,以天朝腐败亡国作为警示教材,彻底地清除“四风”积弊,以确保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天朝亡国虽然已经过去150年,但是,其奢靡腐败之往事并不如烟,其腐败亡国的警钟仍长鸣耳际。在当下,滋生腐败的土壤仍未彻底铲除,天国悲剧重演的危险性依然存在。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39],要时刻敲响反腐败的警钟,筑牢拒腐防变的防线,从而避免重蹈天国腐败亡国的历史覆辙。

[1]张德坚.贼情汇纂[A].太平天国:第三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洪秀全.原道醒世训[A].太平天国印书:上册[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

[3]天朝田亩制度[A].太平天国:第一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4]幼学诗·朝廷[A].太平天国:第一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5]天命诏旨书[A].太平天国:第一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6]建天京于金陵论[A].太平天国:第一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7]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太平天国文书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79.

[8]幼主诏旨[A].太平天国:第二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9]陈承镕给黄再兴招集工匠建造宫殿札谕[A].太平天国印书:上册[C].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

[10]罗尔纲.太平天国史迹调查集[M].北京:三联书店,1958.

[11]呤唎.太平天国亲历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

[12]贬妖穴为罪隶论[A].太平天国:第一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3]涤浮道人.金陵杂记[A].太平天国:第四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4]太平天国史料译丛:第二辑[C].上海:神州国光社,1954.

[15]富礼赐.天京游记[A].太平天国:第六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6]洪大全自述[A].太平天国:第二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7]永安月刊:第16期[Z].上海:文汇出版社,1939-1949.

[18]李秀成自述[A].太平天国:第二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19]黄文英自述[A].太平天国:第二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0]忠王李秀成自述校补本[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61.

[21]王运.湘军志:卷五[M].清手书上板木刻本.

[22]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二十五[C].光绪金陵版.

[23]浙江巡抚何桂清奏折:咸丰五年[Z].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4]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一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1.

[25]沈梓.避寇日记[A].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四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

[26]萧一山.清代通史:下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27]李续宾.李忠武公遗书:书牍卷下[A].郭廷以.太平天国史事日志[C].上海:上海书店,1986.

[28]天情道理书[A].太平天国:第一册[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

[29]沧浪钓徒.劫余灰录[A].太平天国史料丛编简辑:第二册[C].北京:中华书局,1962.

[30]宫崎滔天.孙逸仙传[J].建国月刊,1931,5(4).

[31]孙中山.三民主义[A].孙中山全集:第 9卷[C].北京:中华书局,1986.

[32]孙中山.军政府宣言[A].孙中山选集:上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3]毛泽东.1944年11月21日致郭沫若信[A].毛泽东书信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4]毛泽东.学习与时局[A].毛泽东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5]寒竹.坚守公私界限才能遏制腐败[J].社会观察,2013,(8).

[36]十八大后61名副部以上官员落马 [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ywkx/n/2015/0105/c363762-26326074.htm,2015-01-05.

[37]铁道部原部长刘志军昨日被提起公诉[EB/OL].http://news.163.com/13/0411/06/8S5KNJ9900014AED.html,2013-04-11.

[38]媒体解读习近平所提“政治规矩” 要做到五个必须[EB/OL].http://news.xinhuanet.com/local/2015-01/29/c_127433741.htm,2015-01-29.

[39]习近平.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在中国大地上探寻适合自己的道路和办法 [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0/13/c_1112807354.htm,2014-10-13.

猜你喜欢
洪秀全太平天国
洪秀全为何承认“下凡”
洪秀全何时得到《劝世良言》?
论太平天国运动对民主革命派的影响
天国影帝杨秀清
近代早期先进人士的复兴中国梦之路
近代早期先进人士的复兴中国梦之路
《太平天国钱币新考》出版发行
太平天国也说“国”
方寸中的太平天国钱
厚积薄发 游刃有余——评《太平天国军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