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金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凝聚、引领全社会成员共同努力奋斗的精神魂魄,这在全球化尤其是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显得特别重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也走向中国。全球化在中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发展潮流。在这双向互动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物质建设财富积累高歌猛进,前景清晰且后劲不可限量。但相对的,中国文化尤其是精神构建方面,出现了多种价值观相互激荡的现象。客观地说,价值观多元化,作为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同样是社会自由进步的一种表现,然而却难免给人们正确的价值选择带来巨大干扰,尤其是对于我国正从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而言,这样的格局显然不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必须给予积极的应对。为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凝聚全社会力量,经过艰苦的探索,反复征求各方面意见,综合各个方面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在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上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1](P31-32),这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显然,它的提出成为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国凝聚全社会成员共同奋斗的精神魂魄,是最具强力引擎作用的社会理想价值观信念,必须在全国积极培育和努力践行。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民族地区大学生更是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希望。在全球化尤其是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成为当下中国高校包括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首要政治任务。民族地区大学生只有从时代需要以及民族文化发展形势出发,从自身发展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出发,冲破全球化所导致的思想文化尤其是价值观的迷局,正确把握“三个倡导”的基本内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才,肩负起国家尤其是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重任。
自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开展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上千万在校大学生成为这支庞大队伍中最积极、最活跃的群体,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也自然成为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构成部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实践,绝大多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普遍感觉收获巨大,寻找到了国家未来发展的精神航向,但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足、认识偏颇甚至错误迷惘的现象。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以及作为一名当代民族地区大学生应该怎样学习培育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系列问题,笔者于2014年春季学期对广西某民族高校2011级和2012级共300名本科生进行了一次抽样问卷调查。其中,在问及“你是否了解‘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时,只有近30%的学生回答 “非常了解”,近63%的学生回答“基本上了解”或“了解一点点”,有近7%的学生则回答“完全不知道”。在问及“你认为中共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有意义”时,只有近70%的学生回答“非常有意义”或“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近25%的学生回答“与自己无关,所以不清楚有什么意义”,还有近5%的学生则回答“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甚至还有极少数学生认为这不过是执政党的又一次作秀,无非是为自己捞名声。无独有偶,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陈颜、张志坚、陈金龙三位老师于2013年在对西南某民族高校2011级本科生所作的一项调查中,也得到了与笔者相似的结果——“只有近65%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层面’的内容,近35%的大学生不清楚或不太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概而言之,目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在主体认识上仍存在不少问题,凸显为以下三点:一是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缺乏必要的认识;二是部分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到位;三是少数大学生认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领导干部、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事,与普通大学生没有直接关系。
目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遭遇的客观文化环境是非常复杂的。由于地理、历史等客观条件影响,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与中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一直存在较大差距。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活力,显示出勃勃生机。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的顺利实施,使广大民族地区经济从原本整体封闭落后的被动局面迅速追赶现代化发展步伐,快速融入中国社会当下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市场化”的时代进程中。然而,任何地区的社会发展都会面临自己的困难,民族地区目前的社会文化发展也不例外。经济社会的后发展性带来了民族地区转型期文化的驳杂性——物质基础的相对薄弱,制度规范尚未形成或尚未完善,以及作为落后者容易跟风或自甘落伍的精神惰性等,不可避免地造成“民族地区转型期社会文化问题”的出现。
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向纵深发展,尤其是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扶持和中东部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持下,目前民族地区高校硬件文化建设——办学条件和办学环境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如今,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与全国其他发达地区大学生一样,都能在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教室里听课、学习,都能住进舒适宜人的现代化学生公寓,都有了接触“网络”等高科技的机会。但是,与此同时,民族地区高校的软件文化建设,尤其是人才管理制度、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等却严重滞后,成为突出的现实问题。
民族地区转型期社会文化问题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等的严重滞后,加剧了民族地区大学生客观文化环境的复杂性。以网络为例,毋庸置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民族地区大学生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快速、便捷、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的同时,也给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价值观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一些自控力差的大学生经不起网络的诱惑,整天沉迷于网络,看视频、玩游戏……渐渐地远离了现实社会,性格日益变得孤癖、怪异和冷漠,与人交往能力日渐下降,社会责任感和公民义务感日益淡化,甚至缺失。不良网络文化对中国高校大学生的危害日渐严重,而这样的危害对于当下民族地区部分大学生而言,更是“在劫难逃”。因为他们刚刚从传统的相对封闭单纯的文化环境中跨入全面开放的现代“高科技”领域,刹那间的扑朔迷离在所难免。
更紧要的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西方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不会因此“坐失良机”,他们肯定会利用这一演化、毒害中国大学生最为便捷的现代化工具,使其成为在民族地区高校推销其政治理念、文化和价值观的前沿阵地。比如,西方敌对势力不会轻易放弃利用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正处于深化改革攻坚阶段,民族地区当下社会矛盾多发、价值观念多元多变的特殊情况,趁机加紧对民族地区大学生实施价值观渗透。“凭借着经济、科技优势,企图将其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推销、扩张到中国;他们把‘自由’、‘民主’、‘人权’等资本主义的基本理念美其名为‘普世价值’,竭力在中国‘布道’,企图通过价值观的渗透,扰乱人们的思想,进而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同时,国内一直潜藏着的“三股势力”,与境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相勾结,也在“不失时机”地利用互联网的便利条件,针对本民族本区域内的大学生大肆进行各种宣传。所谓的“网络世界”鱼龙混杂,尤其是在西方敌对势力和“三股势力”的狂轰滥炸之下,民族地区高校年轻淳朴的大学生们由于生活经验不足,缺乏敏锐的政治辨别能力,极容易被某些表面现象所蒙骗,逐渐对自己的民族、国家产生怀疑,对未来发展失去信心,导致人生观、价值观日渐蜕化和颓废。
笔者于2014年春季学期随机约访了广西某民族高校2011级、2012级150名本科学生 (其中壮族70人、汉族50人、瑶族10人、苗族5人、侗族3人、京族2人、仫佬族4人、毛南族5人、布依族1人)。访谈结果显示,有近20%的大学生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人生价值观有较高的认同度。他们认为,西方国家不仅经济发达、技术先进、政治透明民主,而且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强、思想开放。因此,他们平日里只观看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电影,只听西方国家的广播,对中国电影、电视、广播则不屑一顾。访谈中还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过西方国家的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他们谈起西方国家的节日往往眉飞色舞、心驰神往,但对本民族或中国很多的传统节日却知之甚少,或毫无兴趣。
由上可知,随着基于现代高科技网络化传播的文化价值多元化格局的出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认同”和“中华文化认同”出现了弱化,这种现象必须引起高度警惕。
目前民族地区大学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主要问题以及所遭遇的客观文化环境,已经成为民族地区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大障碍。因此,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努力探寻有效路径,切实增强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积极主动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认知是价值认同的基础。民族地区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全面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才有可能积极主动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价值观认知发展的普遍规律。根据这样的客观要求,从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认知发展个性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价值观认知教育的理想平台,充分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使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
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对学生讲清楚以下三个问题:
1.讲清楚中共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背景和历史依据。通过课堂教学,使民族地区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和历史升华,是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时代体现。马克思曾说:“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P60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必然的历史选择,而这条道路的选择,其信心来源与动力保证,关键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居于这样的深刻认识,在全球化尤其是文化价值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及时地提出“三个倡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是真正的与时俱进,是伟大的胆识和英明的策略,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百年以来的夙愿,真正把中国这一由56个民族共同拥有的物质和精神家园建设成名副其实的现代化强国。
2.讲清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及其内在关系。通过课堂教学,使民族地区大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凝聚中国全社会共识的伟大精神力量,是包括民族地区大学生在内13亿中国人的“精神主心骨”,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并且这样的地位无可替代,其引领作用也不可限量,成为中国这一独特的现代民族国家未来发展的全部精神支柱,是对自己国家历史文明的信心,也是对自己国家现行制度的信心。只要抱有这样的信心,中国便可以无往而不胜。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三个倡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它们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缺一不可。如果缺乏这样的关系意识,就有可能导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遭受挫折和失败。
3.讲清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神圣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5]所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绝非仅仅是领导干部、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的事情,而是包括民族地区大学生在内的每一个中国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和应尽的职责。只有13亿中国人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大家都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重视具有民族特色的和谐校园先进文化价值的构建。波兰尼指出:“人的知识分为两类,通常被说成知识的东西,像用书面语言、图或数学公式来表达的东西,只是一种知识,而非系统阐述的知识,例如我们对正在做的某事所具有的知识,是另一种形式的知识。如果称第一种知识为言传知识,第二种知识为意会知识,就可以说,我们总是意会地知道,我们在认为我们的言传知识是正确的……意会认知实际上是一切知识的主要源泉,抛弃了它,就等于自动抛弃了任何知识。”[6]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的一切人类价值观实际上都属于“意会知识”。这样的知识要真正获得人们的认同和接受,仅仅依靠课堂教师语言的教育灌输是远远不够的。这种“意会知识”的获得必须借助更多的教育途径和渠道。它往往需要良好环境的文化熏陶,依靠周围人尤其是身边的父母或师长的言传与身教……。当然,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受教育者个人的亲身体验和主体感悟。这样说来,重视民族特色和谐校园先进文化价值的构建,积极开展具有民族特色和谐校园先进文化教育实践活动,不断营造民族地区高校和谐校园先进文化氛围,让民族地区大学生时刻身处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环境之中,“久处幽兰之香,时时耳濡目染”,不断接受陶冶,对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逐步形成和牢固树立,将大有裨益。
重视具有民族特色的和谐校园先进文化价值的构建,还涉及一个重要的前提,即文化构建的总体境界问题。因此,可以从两个层次来考虑:一是科学地了解全球化的社会文化实质,做到在警惕西方文化霸权主义侵蚀的同时,一定要坚持“跨文化”的心态;在珍惜民族文化个性的同时,一定要敞开胸怀,拥抱世界,反对任何形式的单边主义,坚持彼此尊重、平等交流、增进理解、共同分享。二是科学地了解民族地区高校文化的特性,做到站在中华民族教育未来发展的高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发展观,避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坚硬性和机械性,努力挖掘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包容性与有效性,尤其是努力挖掘并传承民族地区高校独特而丰富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文化资源,坚决杜绝民族地区高校校园文化的盲从性和混乱性。这两个层次,都是目前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重点考虑的文化背景和基础条件。
2.切实关注并尽力解决民族地区大学生最为根本的生活意义问题。马克思指出:“需要是人类心理结构中最根本的东西,是人类个体和整个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7](P153)可见,哲学的发展最终必须回归到生活世界的意义,才会有其存在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必须回归到中国老百姓现实生活意义的探寻上,才有可能绽放出应有的魅力和光彩。因此,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最终还要看能否真正做到切实关注并尽力解决民族地区大学生最为根本的现实学习生活价值意义问题。民族地区大学生绝大多数来自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他们的生活条件普遍比较差,整体而言,刚考上大学甚至在入校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们的文化素养、人际交往能力等,与发达地区大学生相比确实存在较大差距。在高校扩招、收费和就业市场化等背景下,民族地区大学生遭遇到更大的生存压力、精神压力和就业压力。这多重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将难以让更多的民族地区大学生在情感上完全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谈不上让他们去积极培育和践行。因而,民族地区高校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切实关注并尽力解决民族地区大学生最为根本的生活意义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扎根于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心中并付诸实践,进而形成强大的理想信念,更好更自觉地维护民族团结,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持续健康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陈颜,张志坚,陈金龙.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10).
[3]吴潜涛.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中国教育报,2012-12-0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5/05/c_1110528066.htm,2015-01-20.
[6]M·波兰尼.人类的意会认知[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4,(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