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萍(云台农场,江苏连云港222063)
江苏云台农场打造“云农场”的基础与构想
林萍
(云台农场,江苏连云港222063)
文章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从个人到企业、从传统到现代、从上层到地方对打造“云农场”拥有的基础优势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阐明了农场发展“云农场”存在定位不准、模式单一、人才缺乏等困难。最后,文章依托农场现有的农业资源、产业优势和思维定式,就如何打造“云农场”提出了初步发展构想。
云农场;互联网+;基础优势;发展构想
在信息化时代里,人们赋予了“云”字特殊的含义,如云计算、云服务、云存储、云物联、云安全……,成为网络、互联网的一种比喻说法。江苏省云台农场借助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科技力量,积极打造“云农场”,形成了“互联网+农场”新的管理、营销模式,推动了农场转型发展和业态革新。
(一)从个人到企业,云台农场“互联网+”有了初步探索
一是探索了“互联网+信息”的模式。“好酒也怕巷子深”,云台农场充分认识到信息交流的重要性,设立了农场网页,积极引导职工利用互联网宣传。加强互联网知识培训,提高职工居民运用互联网的技能。大棚种植户杨娟今年首次通过互联网“朋友圈”进行草莓、葡萄采摘宣传。一年来80%的客户来自“朋友圈”,14亩大棚获利10万多元。互联网的普及,也让部分职工一“网”情深。职工刘志宏积极响应创业倡导,主动为店家、商家、幼儿园等进行网上建站和服务,维护微信公共平台,靠技术做起了互联网服务业务。二是探索了“互联网+销售”的模式。农场充分发挥“互联网+”在销售领域的作用,加速生产方式转型,提升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通了产品销售“绿色通道”。吉本多食品公司、红香溢樱桃酒厂等场内企业,通过网络宣传,组建网上商城,拓展了销售空间,使产品赢得世界客户,远销日本、韩国和欧美国家。三是探索了“互联网+办公”的模式。农场推行机关网上办公,规定凡是出台的文件,一律利用内网发布,便捷快速,年节约纸张等费用约1.5万元。投入10万元,实施档案电子化管理,切实发挥了网络优势。社区对全场居民信息进行采集,为全面实施居民一卡通服务做好基础。推行网上比价采购和招投标,全场年节约费用约30万元。
(二)从传统到现代,云台农场“互联网+”有了一定基础
一是互联网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近十年来,农场借助互联网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培育了一批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实现了农业精准化生产及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农场已被授予“江苏省农垦(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连云港花果山(省级)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利用互联网加快旅游业开发,开设云台湿地博览园微信公共账号,传播旅游信息,荷花节、油菜花节期间吸引游客5万多人次,云台湿地博览园已成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国家2A级旅游景点。二是互联网优化资源合理配置。农场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社会化管理中,初步建立了集居民基础信息、社会保障、计划生育、场内企业、农场运营、收费及票据等管理于一体的网络平台,通过信息集中共享、数据适时更新,使农场公共服务更加多元化、便捷化。鼓励场域内企业利用互联网把握市场需求导向,整合市场信息,挖掘细分市场需求,加强资源共享与合作,实现了企业抱团发展。场内云亨、尚璞两家企业生产同样的机械加工产品,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两家企业约定机械加工产品差异化发展。三是互联网支撑基础得到夯实。农场不断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网络普及率。目前,已有联通、电信、移动等多家企业入驻,场内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95%以上,光纤到户全覆盖,场部居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实现了一户一部电话、职工人手一部手机、一家一台电脑。农场十分注重信息科技建设,将筹资600多万元建设江苏省连云港花果山出口蔬菜示范区信息管理平台,对示范区蔬菜生产过程进行全程动态监测和监控,已被列为全省试点项目。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仓储园区建设,利用便利的交通优势、区域优势,鼓励场内企业、居民开展物流配送业务。目前,场内物流配送网点达到6个。
(三)从上层到地方,云台农场“互联网+”有了借势氛围
一是国家政策支持。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互联网+”给予了明确定位。同年7月,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发展目标、重点行动及保障支撑,对实现国家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将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构筑新优势和新动能。二是集团鼓励引导。集团十分重视互联网经济,出台了激励政策,鼓励垦区企业加强信息化建设,并制定集团信息化建设五年规划,研究出台集团总部大楼智能化建设方案。实施了集团ERP软硬件升级改造,使财务系统上线率上升到98.6%。组织编制了集团电商服务平台建设规划,实施典型引导,推动了电子商务业务发展。互联网已成为集团培植新产业、新业态的又一个潜在载体。三是地方环境营造。据连云港市商务局统计显示,连云港市电子商务目前发展已达到1.2万家网店,20家自建网上平台,从业人员达2.5万名。2014年连云港市网络交易零售额实现66.6亿元,一批省级示范“电商县”、“电商村”呈兴起之势,正抢占连云港港城“互联网+”经济的制高点。从今年开始,连云港市将以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和互联网应用服务为重点,深入推动互联网与工业、农业、商贸、金融、文化、政务、民生等各经济社会领域深度融合,聚力发展互联网经济十大工程。云台农场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连云港高新区的核心区,在发展互联网政策方面具有等得天独厚的机遇和优势。
(一)缺乏明确发展思路和准确定位
对于“互联网+”这个新兴领域,农场缺少对国家和当地政府政策的精准把握,特别在对自身的定位发展上缺少科学的把控尺度。在与地方政府关于互联网产业的融入,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上还缺少合作的切入点,缺乏由传统的实体经营向互联网经营转型的深入思考。
(二)缺乏整合利用现有资源经营模式
电子商务作为互联网一种主流模式,推动着整个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但电子商务不是简单开个网店,把线下交易搬到网上,它是一个交易平台,同时也是信息发布平台、品牌推广平台。农场物产较为丰富,涉及产业也不尽相同,目前如何合理地整合资源、推陈出新,最大效益地利用好网络的便捷性、灵活性、多元化、个性化的特征,探索出科学的经营管理模式,还有待研究。
(三)缺乏互联网运作的专业技术团队
对于“云农场”的整个运营来说,云台农场现有的管理团队,还是“门外汉”,既缺乏专业领导性人才,又缺乏互联网运用、实施性人才。据统计,在云台农场现有的62名管理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只有32人,占51.6%;计算机应用等与互联网关联专业的人才只有2人,占3.2%。人才成为农场互联网推广应用的主要制约瓶颈。
(一)以变革转型为主要抓手,推动生产方式转变,构建“互联网+现代农业”体系
针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的定位,云台农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着力构建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培育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种植—加工—销售”生态农业新模式,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要着力提升精准化的生产方式,加强农业生产智能化应用,推广智能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定位耕作等精准化作业。要着力完善农产品的质量追溯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管理,注重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的信息收集与整理,实施上下游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扩大质量追溯体系覆盖面,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要着力提升网络化服务水平,利用互联网及时为职工提供国家政策、新型技术、市场状况等相关的信息服务;加强互联网大数据的科学分析,积极预测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状况,为农场管理提供科学决策;利用电商、微商、O2O等销售模式,不断改变传统销售模式,使线下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让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台,形成线上交易,线下服务,让现代农业更具生命力。
(二)以融合创新为主要突破,汇聚各类资源要素,注重“互联网+实体企业”培育
一是要加强互联网与旅游开发相融合。生态旅游业是云台农场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对游客数据监控进行分析,了解游客旅游动机、旅游模式、消费习惯等,有针对性地开发旅游项目;要运用互联网创新服务、消费、销售模式,针对生态旅游特点,开发O2O服务系统,实施互联网订票、二维码进园、手机导游等线上线下服务,提升旅游业层次。要加强互联网与房地产业相融合。二是要强化互联网在房地产业中的运用,通过线上平台让客户互动,锁定客户群体,认证客户需求,参与设计选择,进行群体性订单化订制产品;要探索互联网监管系统,实施工程质量追踪,明确施工方、监理方工作职责,以明朗化倒逼质量提升;要创新网上销售新模式,根据区位优势、楼盘特色、增值服务、优质物业等内容,设计出网上居住体验等各类销售新模式,拓宽销售渠道。三是要强化互联网与场内企业相融合。“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云台农场场内企业众多,有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将互联网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行业产业链融合起来,推动实体经济“云上掘金”;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建大信息库,推动场内各企业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自由流动,汇聚起来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能。
(三)以引领跨越为主要动力,积极拓展众创空间,挖掘“互联网+思维”潜力
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农场现有产业及其经营模式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自觉运用互联网思维来管理企业,是农场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要突破传统思维的固有局限。在云台农场“+互联网”的人较多,而运用“互联网+”的人较少,要做到思维先行,加强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突破“互联网+”实践活动空间的局限,着力拓展和创新实践方式的广度和深度。要激发企业发展的更多可能。在垦区,云台农场率先在政务信息化、产业信息化等方面进行了探索,迸发出了强有力的创新力与生产力。要加强互联网与企业发展的融合,推动企业营销模式、管理模式、产品模式、商业模式互联网化,加快企业转型发展;要树立企业开放性思维理念,以顾客为圆心,以优质服务的半径,通过互联网主动对接客户、对接市场,获取更多的优质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增强农场永续创新的动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下,农场更应该创新思维要求、创新思维方式,在创新中不断赢得新发展。要打开大众创业局面,激发广大职工靠创业自立,凭创新出彩,通过辛勤劳动和智慧体现人生的价值;要依托“互联网+”平台,集众智,搞创新,打通发展通道,加快产业转型,推动农场实现新的跨域。
(责任编辑:李亚利)
林萍(1973-),女,江苏盐城人,本科,政工师,江苏省云台农场办公室主任、政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农垦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