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适应新常态谋求农行新发展

2015-02-26 04:06:04崔红金马莉娜
现代金融 2015年10期
关键词:农业银行网点常态

□崔红金 马莉娜

主动适应新常态谋求农行新发展

□崔红金 马莉娜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格局、宏观政策措施、市场竞争状态、客户金融需求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农业银行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尝试从加快转型步伐、调整网点布局、大力创新产品等方面入手,对农行新的发展之路作一些探讨。

2015年10月24日,人民银行再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此次降息降准已是今年的第五次“双降”,表明了利率市场化进程正不断加快。宏观调控、货币政策、企业转型等多重因素交错叠加,使得金融业面临的经营环境出现剧变。农业银行作为面向“三农”、服务城乡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应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寻找新动力、新路径,在市场洗礼中尽快促转型、谋发展。

一、经济新常态对农业银行影响深远

(一)金融政策的调整使农业银行发展面临新课题。一是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商业银行存贷款利差大幅缩减。利率市场化改变了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决定方式,为利率市场引入竞争机制。尽管农业银行有权在央行管制的范围内进行自主定价,但利率市场化会造成管理利率期限错配的情况,这种期限的不匹配会给银行经营增加难度,影响预期收益。二是国家货币调控政策发生变化,对商业银行规范经营提出更高要求。2014年9月监管部门联合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中,确立了存款偏离度考核制度,对季末银行存款余额与日均额的偏离度进行考核,约束了季末冲时点行为。该制度的出台对农业银行的产品设计、信贷投放、绩效考核体制等均产生了影响。而此后2014年11月30日出台的存款保险制度,又为商业银行带来了规范、高效的政策托底利好,增强了大众对商业银行的信心度,这也为农业银行的规范竞争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三是外部监管更为严格,发展空间有所受抑。一方面,“一行三会”和外管局联合发布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同业业务的通知》文件,规定了“同业业务的融资期限以及开展买入返售和同业投资业务不得接受和提供第三方金融机构信用担保等监管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商业银行在同业业务上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对地方政府举债偿债问题进行了规范,这一举措对农业银行原有的政府融资平台和贷款类业务发展形成抑制,外部监管力度明显加大。

(二)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使信贷需求发生方向性转变。经济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7%,相较于2014年7.35%有明显下降。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企业经营面临的压力逐步增大,融资成本不断上升,现金流紧缺,贷款出现不良的概率逐渐增大。在这样的情势下,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压力,传统的扩张性信贷需求下降。因此,农业银行如何积极应对变化,肩负起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满足企业转型发展、提质增效的金融新需求,都面临战略性的调整与创新。

(三)同业对手异军突起使市场竞争变得日趋激烈。金融市场随着市场经济原有模式的嬗变而演化得更为多元化。首先,近年来,外资银行进驻中国的速度逐步加快,呈现数量多、分布广、业务全面等特点,对农业银行发展造成压力。其次,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2014年银监会批准筹建民营银行,这些民营银行不管从经营模式还是市场运作方式相对于传统商业银行来说更具灵活性、自主性,可谓轻装上阵,在一定程度上对农业银行造成冲击。再次,互联网金融强势崛起,竞相进军金融业务阵营,服务范围涉及理财、贷款、支付结算、消费等多项领域,并以其低成本、高效益迅速抢占市场,成为传统银行业务发展的强有力对手。

(四)货币政策且行且调使盈利模式不断发生变化。一方面,央行今年进行了五次降息,放宽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自主定价权限,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存贷款利差明显缩小,银行利润下降,传统的盈利模式已不能支撑农业银行持续快速发展。农业银行需要寻求更多、更广泛的渠道,实现利润增长。另一方面,大众的理财需求旺盛,单纯的负债业务已不能满足现状,居民储蓄存款理财化的趋势明显,更多的人愿意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基金、黄金、保险等产品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在这种形势下,农业银行需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创新思路,寻求新的增长点。

(五)下行压力的重荷使信贷违约风险进一步加大。从现阶段来看,新常态带给商业银行最严峻的挑战就是资产质量问题。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金融机构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预估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使得部分贷款的风险分类形态发生劣化。尤其是“两高一剩”行业、房地产行业等部分企业面临着经营困难、资金周转捉襟见肘的情况,风险隐患正在逐渐暴露,信贷资产的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化挑战为机遇,促转型谋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农业银行要化挑战为机遇,必须秉持“稳中有进”的工作总基调,从经营战略、网点布局、服务人员、产品创新、风险防范等多方面,依据审慎性管理要求,不断调整完善经营方略,开拓“新常态”机遇下稳中有为的发展路径。

(一)确立转型战略,走农行特色之路。农业银行作为综合性金融服务提供商之一,与其他商业银行最大差异在于立足于对“三农”业务的支持,农业银行与农村、农业、农民有着传统的鱼水深情,与“三农”事业休戚相关。针对这一发展战略,农业银行在机构设立上要向农村倾斜,惠农取款服务点要实现升级优化;而在产品上,在打造惠农卡、惠农贷款、惠农理财等产品升级版的同时,应根据农村居民出现的新需求,加速新产品的研发;在收费方面,通过减免费用、积分补助、降低贷款利率等,切实做好做实“三农”服务工作,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间开辟农业银行特色发展之路。

(二)调整网点布局,城乡统筹并进。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优势就是网点遍布城乡,功能设施较为丰富。截至2014年末,农业银行共拥有19647个基层网点。目前,虽然机构数量众多,网点分布较广,但网点形态较为单一,网点布局有待调整。一是大力发展金融便利店等自助网点。客户更希望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银行的服务。金融便利店正好能满足客户的这种需求,既能让客户快速办理业务,又能给客户提供准确的金融咨询。同时,逐步完善自助设备服务功能,精简网点规模和网点人员,并在每一地区着力打造一个业务全面、功能强大、人才配备齐全的高规格的精品网点,为农业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对公大客户提供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二是注重县域金融机构发展。在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的背景下,县域地区蕴藏着大量的金融需求,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对县域地区经营行的发展,应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和利率优惠、产品扶持等,以切实做强县域金融业务。

(三)加强产品创新,形成比较优势。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客户的需求也在不断变更,只有不断对现有产品进行升级,对新产品进行研发才能更好地顺应金融发展的需求。农业银行必须加大创新便捷安全网络渠道的力度,目前尽管已开通网银、手机银行等业务办理渠道,并借助微信、微博等工具宣传农行产品和形象,但未来只有进一步拓宽网络渠道,才可能赢得更多的客户。农业银行还应在现有金融产品基础上,创新推出互联网金融产品。在收益性产品方面,可提供类存款、类理财、类基金等在线销售产品,以操作简便、通俗易懂获得比较优势。在融资类产品方面,可提供线上贷款申请、贷款审批、贷款发放,全程线上操作。

(四)坚持合规经营,守住风险底线。加强对风险隐患的排查,守住风险底线,防止大额不良贷款风险的发生。坚持总量控制原则,对单一客户、单一产品、单一行业进行限制。对于已经产生的不良贷款,加大清收力度,规范不良资产的处理流程,做好清收保全工作。完善内控机制,按要求建立岗位分离、相互牵制的内控防范机制,完善信贷审批流程。加强内控合规文化教育,以“三严三实”为指导,提高全员内控合规意识。

(作者单位:农业银行如皋市支行)

猜你喜欢
农业银行网点常态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9:18
农业银行
于细微之处见柔版网点的“真面目”
印刷工业(2020年4期)2020-10-27 02:46:16
优化内部劳动组合 释放网点营销潜能
现代金融(2016年7期)2016-12-01 04:50:22
农业银行在“三农”领域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路径探究
现代金融(2016年7期)2016-12-01 04:50:21
农业银行对农业经济发展影响研究
山西农经(2016年3期)2016-02-28 14:23:51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中国卫生(2015年3期)2015-11-19 02:53:18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民族大家庭(2015年2期)2015-08-21 07:59:44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
专用汽车(2015年2期)2015-03-01 04:0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