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敏
农村小微型企业双重信贷约束现状及缓解对策
□吴敏
本文通过对351家农村小微型企业的调查,阐述小微型企业面临的供给型信贷约束和需求型信贷约束现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农村小微企业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主体,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农村小微企业发展面临的最主要制约因素就是资金缺乏。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相对于城市较为滞后,农村金融向城市净流出导致农村信贷供给的可及性低。此外,农村中小企业的土地、厂房等资产大多为集体所有或租入使用,不能满足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要求,更容易受到银行信贷配给的约束。很多学者认为正规金融的信贷约束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CHFS数据也显示,在有负债的小微企业中34.1%从银行贷款,62.9%从民间借款,可见小微企业面临较大的信贷约束。
信贷约束是与信贷配给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信贷配给是站在供给方银行的角度,指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商业银行并不采取提高利率而是采取减少贷款数量实施信贷配给,即银行的信贷供给小于借款人的借款需求。信贷约束是站在借款方的角度,是指借款方期望的贷款数量和实际获得贷款量之间存在的差额,该差额越大,信贷约束程度就越高。这一信贷约束的概念主要源于供给方的行为;但是,供给方长期的信贷配给会改变需求方的行为选择,导致需求方不愿意申请银行贷款,形成需求型的信贷约束。Boucher et al(2008)将信贷约束分为供给型和需求型两大类。供给型信贷约束主要考察商业银行对借款人的信贷配给;需求型信贷约束是一种间接性的信贷约束,其产生的原因是信贷合约的交易成本或风险成本过高,使得借款人放弃借款。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CHFS的数据也表明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信贷可及性较低,即很多有借款需求的小微企业不去银行申请贷款。
当前,大部分分析小微企业信贷约束的文献集中于分析供给型信贷约束,以信贷可获性来衡量信贷约束,忽视了需求方自身的因素。本文在对小微企业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小微企业供给和需求双重信贷约束的现状,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来缓解小微型企业的信贷约束。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课题组2014年7~8月对江苏四个县(常熟、金坛、姜堰和灌云)小微企业的实地调查,共发放问卷464份,收回有效问卷351份,其中申请银行贷款的企业有247家,未申请银行贷款的企业104家。问卷借鉴Guirkinger&Boucher研究农户信贷约束时采用的直接诱导式询问法(Direct Elicitation Methodology,DEM)来识别小微型企业信贷约束的类型。首先询问企业是否申请了银行贷款,对于向银行申请过贷款的企业询问其贷款获得情况,分析其供给型信贷约束现状;对于未申请银行贷款的企业询问其为什么没有申请银行贷款的原因来识别是受到供给型还是需求型信贷约束;信贷约束划分的具体分类见表1。
为了考察小微型企业面临的双重信贷约束,调查将样本企业分为两类,一类是申请银行贷款的企业,根据其获得银行贷款的数量、难易程度,分析其供给型信贷约束的现状;另一类是没有申请银行贷款的企业,分析其为什么没有申请银行贷款,是企业自身的原因还是银行方面的原因,从而识别需求型信贷约束和供给型信贷约束。
表1 根据直接诱导式询问法识别的小微型企业信贷约束类型
(一)申请银行贷款企业的信贷约束状况。
申请银行贷款的企业中,有2家没有得到贷款(占比0.81%),有78家没有获得全部贷款(占比31.58%),有167家企业获得了申请的全部贷款(占比67.61%)。可见,申请贷款的样本企业中,有32.39%受到银行的数量约束,即供给型信贷约束,微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受到供给型信贷约束的比例大致相当。
表2 申请银行贷款企业的信贷约束状况
虽然有67.61%的企业从银行获得了申请的全部贷款,但小微企业在向商业银行融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申请贷款的小微企业中有102家企业获得贷款比较容易,占比41.30%;有108家企业获得贷款有难度,占比43.72%;有35家企业获得贷款比较难,占比14.17%;有2家企业选择了几乎不可能获得银行贷款,占比0.81%。从企业规模看,小型企业中有55.56%从银行获得贷款存在障碍(选择有点难度、比较难和几乎不可能),而微型企业这一比例高达71.43%。
针对获得银行融资有难度的企业进一步分析其融资难的原因,问卷要求企业从十个选项中选择最主要的原因。选择比例最高的是没有合格的抵押资产(36.55%),其次是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占比24.14%),第三是缺乏必要的人际关系或特殊关系人(占比11.03%);其他依次分别是企业信用等级低(8.97%)、企业经营状况不佳(8.97%)、银行无信贷规模(2.07%)、缺乏财务报表和连续经营记录(1.38%)、企业以前有违约记录(1.38%)、属于限制发展的行业(1.38%)、其他(1.38%)。由此可见,农村小微企业在向银行融资的过程中主要面临的还是抵押物和担保的不足。虽然商业银行也推出了一些适合小微型企业的金融创新产品,如应收账款质押、存货质押等,但由于相关金融基础设施不完善,创新型金融产品的使用率较低。
(二)未申请银行贷款企业的信贷约束状况。
在104家没有申请银行贷款的企业中,有52.88%的企业没有申请贷款是因为有足够的资金不需要贷款、企业有其他的融资渠道或贷款利率太高,这部分企业或者因为资金充足或者因为不愿支付贷款成本而没有申请贷款,可以认为他们没有银行信贷需求或者因为价格过高而没有银行信贷意愿,因此并没有受到信贷约束。小型企业中没有受到信贷约束的企业占比74.42%,高于微型企业的比例37.70%。没有申请贷款的企业其中有10.58%是因为受到供给方的信贷约束,即因为缺乏抵押物或财务报表不能达到银行的贷款要求;微型企业中受到供给方信贷约束的比例达到13.11%,超过小型企业的比例(6.98%)。没有申请贷款的企业有36.64%是因为受到需求方自身的约束,如认为银行贷款手续和程序复杂(占比34.62%),没有关系和人缘贷不到款(占比1.92%)。微型企业中受到需求方约束的比例达到49.18%,小型企业中受到需求方约束的比例为18.60%。由此可见,有借款需求的企业中微型企业面临的信贷约束要大于小型企业,在微型企业中有47.54%的企业是因为贷款手续和程序复杂而没有向银行申请贷款。
表3 未申请贷款的企业信贷约束状况
根据对江苏351家小微企业的调研可以发现,供给型信贷约束的主要原因是抵押物和担保的不足以及企业财务报表达不到要求;需求型信贷约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觉得银行贷款手续和程序复杂。因此,要缓解小微企业的双重信贷约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第一,商业银行简化信贷审批流程,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采取批量审批的方式,缩短审批时间,满足小微企业“短、急、频”的融资需求。
第二,商业银行应创新贷款抵质押方式,积极开展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贷款业务;近期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的指导意见,在试点地区的商业银行可积极探索“两权”抵押贷款的模式,以提高农村小微企业尤其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可获性。
第三,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为商业银行服务小微企业提供制度环境。
(1)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商业银行要求中小微企业提供有效的抵押或担保主要在于信息不对称,特别是小微型企业财务不透明,违约成本低,而农村信用体系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2)完善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平台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的登记和审查功能。目前人民银行征信中心虽然已经建立了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平台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但平台对质押登记的内容并不负有实质性审查责任,登记信息的真实性需要由银行去核查,商业银行开展存货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业务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面临的风险也较高,这降低了银行开展此类业务的积极性。因此,征信中心应对所登记的信息采取形式与实质相结合的审查模式,为商业银行开展存货质押和应收账款质押业务提供保障。
(3)农地和农民供给
住房抵押变现较难、风险较高,应构建农地抵押贷款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可以考虑由财政、农业专业担保机构出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提高农业保险覆盖率,以提高商业银行开展“两权”抵押贷款的积极性。
[1]韩俊,罗丹,程郁.农村金融现状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07(9).
[2]王曙光,王东宾.双重二元金融结构、农户信贷需求与农村金融改革—基于11省14县市的田野调查[J].财贸经济,2011(5).
[3]Beck T,Demirgü-Kunt A,Peria M S M.Banking Services for Everyone Barriers to Bank Access and Use around the World[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2008.
[4]Stiglitz,J.E.and Weiss,A.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
[5]Boucher,S.;Carter,R.M.and Guirkinger,C.Risk Rationing and Wealth Effects in Credit Markets:Theory and Implications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8,90(2).
[6]Guirkinger C,Boucher S R.Credit Constraints and Productivity in Peruvian Agriculture[J].Agricultural Economics,2008,39(3).
[7]唐季林.县域行推进农地金融业务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J].现代金融,2015(5).
(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商学院,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小微型企业信贷约束现状、成因及缓解对策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项目编号:2013SJD790040)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