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正平
马克思公益思想的现代诠释
朱正平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全面解读马克思的公益思想,马克思肯定劳动人民互济互助的行为,否定资产阶级虚伪的慈善活动,这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公益事业。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实践性”是公益产生的基本条件;“社会共同体”是公益实现的社会基础;“共同利益理论”是公益实现的前提条件。马克思公益思想为我国发展公益事业提供了理论基础,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是发展公益的现实基础,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利益交互性是发展公益的现实需要,倡导公益思想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马克思;公益思想;现实意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马克思关于公益相关的论述不多,甚至从字面上来看,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公益慈善活动有不少否定性论述,这是否意味着马克思批判和否定公益慈善呢?马克思到底有无公益思想?如何研究马克思的公益思想?如果我们把马克思关于公益的论述放到社会变革中考察,就可以得出结论:以“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为宗旨的马克思主义,寻求“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试图解救人类社会的苦难,希望通过伟大的历史变革运动,推动“社会共同体”的建立,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伟大理论中蕴藏着丰富的公益思想。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解读马克思的公益思想,深入剖析对中国社会的现实意义,从而推进当今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一段时期里,由于对马克思关于公益慈善活动评论的片面理解,对公益慈善思想及其行为作了否定性理解。但是,如果认真研读并分析马克思对公益慈善的一些论述,就会发现马克思并不是否定所有的公益慈善行为,他只是否定资产阶级用以维护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虚伪慈善活动,他并没有否认公益慈善活动“扶贫济困”这一社会功能,相反,他充分肯定工人阶级无私的仁慈与劳动人民互济互助的行为。
(一)马克思对资产阶级“伪慈善”行为的批判
资本主义的社会本质决定了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经济剥削,直接导致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经济地位的差距使得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在慈善领域存在着“恩赐”关系[1]。资产阶级在经济地位上具有绝对的强势地位,他们掌控和操纵慈善事业以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马克思曾指出,资产阶级的博爱是“一方剥削另一方的那些互相对立的阶级之间的博爱……这种博爱就是内战,就是最可怕的国内战争——劳动与资本之间的战争”[2](154)。另外,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慈善机构的目的“都是教人俯首帖耳地顺从统治阶级的政治和宗教”,通过“用国家保证工作的办法”、“各种慈善救济的措施”等手段让工人“唯唯诺诺,任人摆布和听天由命”。资产阶级的慈善活动是他们用来维护剥削的幌子,他们对工人阶级施以小恩小惠,最终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及统治。因此,马克思认为:“只有揭露事实的真相,只有撕破这个伪善的假面具才能对工人有利。”[3](501)他希望通过批判资产阶级伪慈善的欺骗性,唤醒无产阶级真正认识到通过革命来实现解放,从而达到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马克思对无产阶级“互济互助”行为的赞扬
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的虚伪慈善行为的同时,赞扬工人阶级与劳动人民的互济互助行为。马克思认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4](283)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高度赞扬无产阶级运动,从而充分肯定无产阶级为广大劳动人民谋利益、无私奉献的胸怀。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自身就是困难阶层,他们对贫穷的困苦深有体会,真正懂得关注和帮助困难群体,因而穷人之间的互助,远远超过资产阶级。另外,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当大量工人阶级遭遇经济危机而失业时,劳动人民之间的互助互济对于缓解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乞丐很多的地方,施舍物只能帮助很少的人。假若在这种时候小商店的老板们不尽可能地赊东西给工人……假若工人们不尽量互相帮助,那么每一次危机都会使大批‘多余的人’饿死”[3](373)。“淳朴的无产者深知饥饿的苦楚,所以他们虽然自己也不够吃,还是乐意舍己救人。他们这种援助的意义是与穷奢极欲的资产者所扔出来的那点布施迥然不同的。因此,穷人从他们的穷弟兄那里得到的帮助,比从资产阶级拿的要多得多。”[3](568)因此,马克思批判的是资产阶级的伪慈善,认为劳动人民之间的互助互济是出于人道主义的同情和关怀,发挥了相互扶持的作用,这种互助互济行为契合人的本质,有利于社会发展。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马克思重视人的社会实践性,他的“人的社会实践性”理论揭示了人与人合作和交往的基础,是公益产生的基本条件;马克思认为社会的未来发展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共同体,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为社会公益提供政治保障和经济支撑;马克思充分肯定个人利益是共同利益的基础,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从而为公益思想找到了立脚点。
(一)人的“社会实践性”是公益产生的基本条件
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所以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5](P24)人的社会关系性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交往,也决定了人们彼此之间存在难以避免的合作互助关系。马克思认为:“如果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5](P155)现实社会中的人们总是要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在这种交互关系中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从而成为真正自主的人,成为完美的人。“人们只有为同时代的人的完美、为他人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6](P7)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要求人们互助、合作、关爱,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努力奋斗,也只有在人们相互之间的合作关系中,人类才能进步和发展。“历史把那些为共同目标工作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称为最伟大的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诲我们,人人敬仰的典范,就曾为人类而牺牲自己——有谁敢否定这类教诲呢?”“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7](P459-460)从马克思的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出,人的道德价值绝大部分取决于他对社会的奉献的程度,对社会奉献得越多的人,是幸福而值得敬仰的人。公益是人们之间互助的“社会化存在”方式,在帮助他人的社会活动实现自己的幸福,从而在互助合作的社会关系中探寻人的意义。因此,人的社会相关性、人类参与实践的自愿性以及人自身对社会发展的道德义务,是人类社会公益发展的理论基础,是人们参与公益行为的内在根据,是公益产生的基本条件。
(二)“社会共同体”是公益实现的社会基础
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社会要能发展公益,要实现公益事业,个体联合起来的“共同体”能承担这个责任,公益活动的扶贫济困功能应该由“社会共同体”(即共产主义社会的自由人联合体)来承担,在《哥达纲领批判》这一著作中马克思详细地论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总产品分配理论。未来社会在分配社会总产品时需要作如下扣除:
“第一,用来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部分。
第二,用来扩大生产的追加部分。
第三,用来应付不幸事故、自然灾害等的后备基金或保险基金……
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另一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
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
第一,同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一般管理费用……
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
第三,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总之,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8](P302-303)
从马克思的论述来看,这里所指的“为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等等设立的基金,就是现在属于所谓官办济贫事业的部分”,是指社会共同体在向个人分配作为消费资料的社会总产品前预先扣除的部分,而不是指在初次分配之后由人们自愿捐赠的属于再分配性质的慈善基金。马克思认为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两种社会意识形态中,公益事业是官办济贫事业,公益事业的扶弱济困功能建立在严格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由社会共同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表现形式为社会主义国家)自觉承担。
(三)马克思的“共同利益理论”是公益实现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重视私人利益的作用,“‘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3](P103)。马克思认为人们为了利益而奋斗去争取一切,而他们在争取私人利益的过程中、在私人利益的相互交往之间就产生共同利益。马克思认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仅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这样,也就不知不觉地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务。”[9](P102)“共同利益恰恰只存在于双方、多方以及各方的独立之中,共同利益就是自私利益的交换。一般利益就是各种自私利益的一般性……私人利益相互之间的交往和交换中产生公共利益,人们在帮助他人利益实现的同时也在实现自身利益,不同私人利益交互过程实现共同利益。”[10](P198)从马克思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从共同利益产生的角度来说,共同利益绝对不是独立的利益诉求,共同利益存在于私人利益的相互交往中,又超越了各自的私人利益,个人利益离不开共同利益,共同利益既来自于个人利益,但是高于个人利益,这是公益实现的前提条件。
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尽量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民众普遍的幸福,这是发展公益的现实基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施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的竞争性和交互性,要求经济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统一,帮助弱势群体,实现自身价值,这是发展公益的现实需要。公益思想及其行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公益思想具有实践性和道德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倡导公益思想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是发展公益的现实基础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们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以及社会制度,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公益是社会主义社会造福民众、扶贫济困的本质要求和体现形式,社会主义国家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与公益“造福民众”在取向上有比历史上任何国家制度都具有更高的一致性。
根据马克思的未来社会理论,政府应该承担起社会的各项保障责任,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也能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和健全各种社会保障制度。我国通过立法为社会成员特别是失去劳动能力及生活困难的个人或者家庭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国家通过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对失地农民、老弱病残以及外地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提供重点保障,让他们的生活需要得到基本满足、获得公平地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机会。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并执行一些公共政策,运用公共政策调整各种利益关系,通过公共政策的利益调节功能,利用政策的权威性对社会利益进行分配,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阶层、不同群体之间的分配,以此来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实现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控制和缓解社会贫富差距,坚持做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政府应当保证全体社会成员能够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公益的现实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竞争势必导致“马太效应”,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拉大,造成部分社会成员因种种原因暂时处于“弱者”地位,从而产生弱势群体。贫富差距造成弱势群体的相对剥夺感不断加强,弱势群体生存环境的恶化,成为社会稳定不和谐的音符。要使弱势群体得到良好而有效的救助,需要一种公益思想的支撑,对那些陷入困境、遭遇不幸的人们实施人道主义的救济,弥补社会弱势群体在物质、服务和精神保障方面的需要,营造热心公益活动的氛围,让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享受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成果,加强社会向心力和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安定。
另外,市场经济虽然是经济主体为了追逐利益相互竞争的经济,但也是他们之间互利互惠的合作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人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的,人们形成了“同舟共济”的生存状态,彼此之间的互助、合作,是人们实现双赢必要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创造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一致的经济前提,促使市场机制激发个人活力的同时增强社会活力,在满足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利益。总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只有实现利己和利他的有机结合,才能不断开拓市场,不断实现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从而推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倡导公益思想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路径
公益思想扎根于道德土壤,具有实践性,倡导公益思想的过程就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必须大力提倡利他服务、济贫救困的公益思想,倡导每个公民立足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通过“先富带动后富”,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的统一,实现“富强”的历史性任务,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从而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互相帮助,帮助他人就是帮助未来的自己,因此,大力倡导“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友善互助”的公益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倡导普通公民积极参与“扶危济困”的公益行动,对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弱势群体予以尊重、爱护和关心,体现了每个公民通过帮助弱势群体,履行促进社会平等、维护社会公正的义务。在当代中国倡导公益思想,让人们对社会多一些担当、对他人尽一份心力,让社会不断涌现“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乡村教师”等等,就能汇聚起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的强大力量,把中国推向更为美好的未来。
任何一个社会,尽管社会成员因多种因素而拥有不同的精神追求,但是在道德实践中,它总会存在一种共有的精神理念,辜鸿铭曾说过:“是同情的或真正的人类的智能造就了中国式的人之类型,从而形成了真正的中国人那种难以言表的温良。这种真正的人类的智能,是同情与智能的有机结合。”[11](P39)公益思想所蕴含的“行善积德、扶贫济困”的利他主义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互助主义价值观;“善行天下、大爱无疆”的博爱理念,促进人们之间的友爱互助、奉献利他,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诚信、互助、友爱、奉献”等精神品格的形成。
[1]楼慧心.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在慈善研究中的集体失语及其分析[J].人文杂志,2009,(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1]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M].黄兴涛,宋小庆,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何叶]
朱正平,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浙江台州318000
A8
A
1004-4434(2015)01-0005-04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大学生公益精神培育研究”(10YJC71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