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刘翔110米栏专项竞技能力训练特征的研究①

2015-02-26 08:26解正伟刘奋山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广东广州50500榆林学院体育系陕西榆林79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18期
关键词:跨栏刘翔竞技

解正伟 刘奋山(.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广东广州 50500; .榆林学院体育系 陕西榆林 79000)

对刘翔110米栏专项竞技能力训练特征的研究①

解正伟1刘奋山2
(1.广州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广东广州510500; 2.榆林学院体育系陕西榆林719000)

摘 要: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从竞技能力形成的内在关系方面对刘翔的专项训练进行研究,其特征表现在7个方面:以专项速度节奏能力训练为主导;各专项素质训练相互结合;专项技术与专项素质训练相结合;动作序列时空节奏和心理节奏融合统一;围绕神经系统生理应激特性控制运动负荷;以赛促练保持竞技能力水平;制定科学的训练手段和详细监控指标,保证训练、比赛和恢复。

关键词:刘翔110米栏专项竞技能力训练特征

1 研究目的

2000年以来,我国110 m栏项目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参加世界大赛的优势性项目,处于亚洲第一,世界一流行列。特别是刘翔相继获得世界杯赛、世锦赛、奥运冠军,频破世界纪录,以及他伤愈复出后又在超风速下平世界纪录等一系列国际高水平赛事的优异成绩,让人震惊。虽然刘翔两届奥运会均因伤遗憾退赛,但这些成绩与科学训练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该文从竞技能力形成的内在关系方面对刘翔110 m栏专项训练特征进行研究,以期能为跨栏项目的专项竞技能力训练提供借鉴。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从中文期刊网查阅从1995年~2011年与跨栏专项训练相关的文章80余篇,从国际田联官方网站等相关田径各大赛事网,查询刘翔110 m栏赛事情况,进行整理和研究。

2.2专家访谈法

针对110 m栏专项竞技能力训练方面的问题,分别访谈广州体院、广州市体职院、广东省体校多年从事跨栏训练的副教授以上职称教练员4人、高级教练员4人。

3 结果与分析

专项竞技能力形成是一个整体,发展竞技能力,既不是部分专项素质能力的简单叠加,也不是主导因素的引领。如果只是从竞技能力构成部分(体、技、战、心、智)和形态、机能、运动素质(柔韧、力量、速度、耐力等)或者主导因素去认识与实践,就不能真正发挥竞技能力形成的整体效应与功能[1]。如木桶理论,竞技能力水平取决于短板素质能力的高低,从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各项素质的内在联系性,强调竞技能力形成的整体性。我们从竞技能力形成的内在关系方面,对刘翔的专项训练进行研究,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方面。

3.1以专项速度节奏能力训练为主导

根据项群理论,跨栏属于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目,是一个典型的速度节奏类项目。按竞技能力的构成和功能来说,速度节奏能力起主导作用,是专项竞技能力形成的核心。在孙海平教练看来,刘翔的训练就是以“过障碍短跑”为中心展开的,运动员要过10个栏和9段栏间跑,高频率的专项速度能力和高稳定的专项节奏能力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

由表1和表2[2],刘翔备战奥运会前,从大周期训练计划和小周期训练安排来看,专项速度能力和专项节奏能力训练统领整个训练过程,处于主导地位。反映出以专项速度节奏能力训练为主导的训练特征。

表2 小周期专项体能训练安排

3.2各专项素质训练相互结合

3.2.1专项柔韧与力量训练相结合

110m栏的项目特点决定了跨栏运动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柔韧素质。例如:起跨攻栏时,大小腿折叠高抬摆动、上体前压与摆动腿形成较小的攻栏夹角;起跨腿过栏时,形成特殊的跨栏坐姿势等。这些动作都对110 m跨栏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提出了很高要求。

刘翔的专项柔韧训练每堂课都要进行,大约占总训练内容的1/3左右(表2)。孙海平教练在刘翔的专项柔韧训练中采用辅助加压训练、静态拉伸与动态拉伸相结合的专项柔韧训练等,他认为,

牵拉肌肉既是柔韧练习,也是力量练习,跨栏专项突出的是快速的柔韧力量。例如:在刘翔压腿的过程中,采用加压法,尽力将他的肌肉拉长,同时要求他也用力地收缩,这就形成一个对抗练习,即在拉肌肉的同时,进行了力量训练。这个相互对抗的过程就是一种柔韧与力量结合的训练。光柔不够,还要有刚,这样刚柔并济的柔韧练习才会有速度,才会对专项训练起帮助作用。

表3 刘翔备战第2 8届奥运会部分机能指标

3.2.2大力量与快速力量训练融为一体

刘翔的大力量训练每周只有一次课,而且不完全以大力量为主。刘翔做蹲起练习时,除了孙海平教练在后面保护外,两边还各站1人,准备随时拆卸杠铃片,变换重量。比如140 kg蹲3次~4次后,两边的人迅速将重量减到80 kg,再快速蹲4次~5次,一节课一般进行4组。这样就把多个练习手段整合到一个手段中来完成,使大力量与快速力量训练融为一体。这个手段是根据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特征来设计的,运动员完成大重量时神经兴奋的程度要比轻重量高的多,而且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时利用这种兴奋的后效作用来进行速度训练,训练的效果最好。一方面,肌肉在得到一定刺激后完成动作的力度会更大;另一方面,能及时改善和弥补由于大力量训练造成肌纤维增粗和速度下降的弊端。

3.2.3专项力量—神经—速度三结合

以往,在运动训练中专门针对提高神经系统机能的训练非常少,而大都通过速度或力量素质的提高,带动神经系统的发展,即神经系统机能能力是被动提高的,滞后于专项素质的发展水平。相反,神经系统对肌肉活动具有支配作用,即先有神经冲动,才有肌肉的反射和收缩。所以,神经系统作为一种重要的运动素质,应与速度和力量训练协同发展,共同提高。

孙海平教练主张采用力量—神经—速度三结合的训练理念。他认为力量训练的过程同时又是对神经系统进行刺激的过程,通过低负荷量、高负荷强度的力量刺激,增强运动员的神经对其肌肉的控制能力,又通过力量训练与速度的结合达到提高神经控制肌肉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这种结果正好符合110 m栏的项目要求[5]。

3.3专项技术与专项素质训练相结合

3.3.1在技术训练中融入力量和速度因素

训练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简单,有段时间,刘翔因腰胯力量太强,其他部位力量没跟上,结果过栏的时候要靠手臂的大幅摆动来协调身体的平衡。动作既难看,又费力,而且对速度影响很大。为纠正刘翔的姿势,孙海平创造性的运用“多因素训练法”的理念,即:一个简单的练习动作,既练力量又能练速度,训练刺激也不是集中在单一的点上,而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一群或者一片兴奋区域,这不但提高了训练效率,而且可以避免疲劳过度。

以起跨腿原地支撑向前提拉练习为例,从表面上看,它只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模仿练习,但在练习过程中,把一些力量训练因素融入在里面,当起跨腿向前提拉时,施加一些阻力,以对抗向前提拉,而当提拉动作快要结束时,释放阻力,被动肌肉马上转入主动用力,并且再顺势施加一些助力,向前推一下,帮助加快前摆下压动作速度,这就又把速度因素融进里面。这样在技术训练中融入力量和速度因素,符合专项训练特征,提高了训练效果。

3.3.2专项技术与专项素质的提高相适应

运动员要想达到更高水平的运动成绩,不但需要具备相应的专项素质能力、神经控制能力和心理节奏协调能力,而且需要有建立在上述素质基础上的专项技术。很多人认为刘翔的技术已经达到了非常精细的程度,已经完全自动化了,为什么刘翔每年还在花大量的时间进行技术训练。其实,这是孙海平教练在刘翔各类素质提高的基础上,对其技术进行改造,以适应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需要。

3.4动作序列时空节奏和心理节奏融合统一

跨栏跑呈现出全程栏的周期性与分段跑跨结合的非周期性相结合的复杂特性。这种周期与非周期结合的复杂运动,不仅仅要考虑物理意义上的动作序列时空节奏,而且要考虑与心理节奏之间的相互协调,即“形神”节奏的和谐统一。二者融合后,体力和心智都会得到较高程度的激发,人体机能最旺盛,最经济,工作效率最高,竞技状态也是最佳的。

专项运动节奏是运动员在长期专项训练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植物性和运动性的神经系统综合性感知觉,其中运动性感知觉是专门化知觉的主要因素,如“栏感”、“球感”、“水感”等[6]。它与运动员精确的专门化知觉、及时准确的神经控制和良好的心理节奏调控密切相关,能对自身运动和环境(器械、场地、天气等)作出精确的识别和整合。

孙海平教练针对性采用不同栏距、不同栏架数量,把专项技术和心理节奏(如用口令或节拍器,哒、哒、哒、跨或1、2、3、跨等)结合起来训练,不断强化专门化的运动性感知觉。同时,科技人员利用影像技术把刘翔栏间各步的节奏制作成音频同步叠加到视频中,反馈给教练员,使动作序列时空节奏与心理节奏融合统一,提高专项节奏能力。

3.5围绕神经系统生理应激特性控制运动负荷

根据人体对运动负荷的生理应激特点分析,如果训练的负荷量过大,神经系统就会因为刺激过量而转向抑制过程,负荷过小,就无法调动足够的运动神经元参与,从而影响运动神经与肌纤维的兴奋—收缩偶联的应答反应和协调能力。因此,训练负荷过大的练习、低于比赛要求的练习、与专项结合不紧密的练习、疲劳引起的动作变形的练习、错误动作等,都是练习了与专项要求不符的神经-肌肉联系,不能将训练效果迁移到专项效果当中,反而还会影响专项训练效果[7]。

孙海平教练的团队围绕“神经系统”应激原理,对“超量恢复”进行了改良,采用一种叫“特意刺激法”的训练方法。两种训练法基本的道理是一样的,都是对运动量和强度进行控制,但是把疲劳和调整都控制在一个范围内。如果起平线以10为基数,“超量恢复”的最高潮是15,低潮是5的话,那么“特意刺激法”可能高就是12、13,低也就7或者8,这样在疲劳后的恢复调整就不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不用冒疲劳过度、运动伤病、一蹶不振的风险。

3.6以赛促练保持竞技能力水平

刘翔在2003年参加了国内外比赛20场35赛次,2004年奥运会前参加了8场比赛,2005年3月~8月共参加了12场15赛次的国内外大赛[8]。科学和经验都证明,保持和提高运动成绩的最好办法是不断进行该项目比赛时的最基本的练习模式,使运动员所承受的技术、负荷、心理等尽可能接近比赛的要求。这些以赛促练的形式提高了训练效果,保持了刘翔竞技能力水平的稳定性。

3.7制定科学的训练手段和详细监控指标,保证训练、比赛和恢复

为备战奥运会,科技工作者为刘翔制定了科学的训练手段和详细监控指标。在伤病预防上,加强肌肉力量的检测和评估,将小肌群训练、柔韧性训练和肌肉拉伸有机的结合到准备活动中。在体能恢复和促进上,以神经-肌肉系统的恢复为研究核心,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配备专职按摩师,合理实施营养补充,保证刘翔能够承受高强度的训练负荷、预防损伤和加快恢复。在生化指标上,对其体重、血红蛋白、血睾酮、肌酸激酶、尿素氮以及免疫指标进行监控,如表3在不同训练阶段(大负荷训练期、调整期、比赛前)进行监测和调控[9],保证了刘翔备战期间训练的科学性。

4 结语

4.1结论

我们从专项竞技能力形成的内在关系方面,对刘翔的专项训练进行了研究,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7方面:以专项速度节奏能力训练为主导;各专项素质训练相结合;专项技术与专项素质训练相结合;动作序列时空节奏和心理节奏融合统一;围绕神经系统生

理应激特性控制运动负荷;以赛促练保持竞技能力水平;制定科学的训练手段和详细监控指标,保证训练、比赛和恢复。

4.2建议

(1)在制定训练计划和设计练习方法和手段时要从专项竞技能力形成的内在关系方面入手,充分结合专项特征,遵循专项技能的运动学、生理生化学、心理学规律。

(2)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使我国的跨栏项目能够形成集群优势、长盛不衰。并把跨栏项目上的先进理念运用到其它体能主导类速度性项群的训练中,带动其它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邓运龙.主导竞技能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44(2):5-11.

[2]陶宏军,张庆文.刘翔针对奥运会的专项体能训练的周期性特点分析[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4):18-20.

[3]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78-189.

[4]张庆文.刘翔科学训练的主要特征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4):339-341.

[5]许以诚,米卫国,尹晓峰.刘翔竞技状态诊断与调控的研究[J].体育科研,2010,31(1):48-51.

[6]李佳川,周洪福.对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110米栏竞技制胜的心理学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5(1):112-116.

[7]魏安奎.专项训练的运动生理学分析与探讨[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2):33-36.

[8]中国田径协会官网赛事信息[EB/OL].http://www.athletics.org.cn/information/.

[9]李汀,李爱东,钱风雷,等.对刘翔备战第28届奥运会的综合攻关与服务[J].体育科学,2006,26(3):33-36.

作者简介:①解正伟(1982—),男,陕西西安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田径运动教学与训练和动作功能训练。

中图分类号:G8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6(c)-0026-03

猜你喜欢
跨栏刘翔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最高的跨栏
跨栏比赛
花与竞技少女
同台竞技
体育课教学中跨栏架的妙用
少年跨栏运动员训练的“两抓”策略
刘翔复出前景不乐观
我为刘翔唱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