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鑫,李艺敏(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
职业健康心理学:一个新兴的应用心理学领域
李永鑫,李艺敏
(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职业健康心理学是在心理学与职业健康的交叉领域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学科。欧洲学者认为职业健康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成立了欧洲职业健康心理学会,出版《工作与压力》,其代表性研究机构为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工作、健康与组织研究所;美国学者则强调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独立性和跨学科性,成立了职业健康心理学会,出版《职业健康心理学杂志》,其代表性研究机构为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我国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的研究应当坚持积极与消极的视角并举,现状调查与预防、干预、促进研究并重,并关注文化和职业的特异性。
关键词:职业健康心理学;《工作与压力》;《职业健康心理学杂志》;应用心理学
李艺敏(1974—),女,河南郑州人,心理学博士,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人格心理学。
虽然从职业健康心理学(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简称OHP)这一词语的最初提出到现在,不过20余年的时间,但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应用在北美和欧洲都发展得非常迅速。到目前,这一领域已经拥有了一支人数众多的研究者与实践者的队伍、专业的教育与培训机构、专业的学术组织、专业的学术期刊和定期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已经成为心理学与公共卫生、职业卫生等领域中一支蓬勃发展的力量。
国内学者对于该学科领域的关注不多,依据笔者搜索的结果,只有少量的介绍性文章,如李永鑫等的《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发展与展望(综述)》[1]和朱元康等的《积极视野下的职业健康心理学》[2]等,也有学者采用知识图谱技术对发表在国际杂志的文章进行了归类分析,如杜江红等的《2004-2013年<职业健康心理学>论文分析》[3]和《职业健康心理学:基于Work&Stress的可视化分析》[4]等。在著作出版方面,目前可以查阅到的只有蒋奖等翻译的《职业健康心理学手册》[5]、傅文青等翻译的《职业健康心理学》[6]和李永鑫等撰写的《职业健康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7]。从总体来看,虽然也有一些健康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学者在研究中涉及到了职业健康心理学的不少研究主题,如工作压力、工作倦怠、职场欺负、职场性骚扰等,但职业健康心理学作为一个新兴的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尚未引起相关学者的重视。本文的目的在于从学科界定、研究
领域、研究机构、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等方面对职业健康心理学这一学科领域的国际概貌进行简单介绍,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Raymond等最早提出了职业健康心理学一词,用以表示心理学与职业健康相结合的一个学科领域[8]。在他们看来,心理学有义务也有机会去为建设健康的工作环境而服务,因而主张开设OHP专业的博士培养课程。遗憾的是,他们虽然从健康心理学和公共健康的角度对开设OHP博士培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基础进行了较为充分的论证,但并未对于OHP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给出一个明确的界定。在随后的20余年中,在OHP的界定问题上,学者间仍未能达成一致性的意见,这一点在欧洲学者与北美学者之间表现得特别明显[9]3。
在欧洲,Cox等认为OHP就是将心理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运用到职业健康领域的心理学分支,所关注的重点是职业健康问题中的心理、社会与组织因素,强调从应用心理学的多个分支如健康心理学、工作与组织心理学、社会与环境心理学中借鉴相应的研究方法、操作程序和实践策略对职业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和干预[10]。他们的观点随后为“欧洲职业健康心理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简称EAOHP)所采纳。这意味着从总体上看,欧洲学者认为职业健康是一个多学科的交叉领域,而OHP的研究与实践者只是在这个领域中找到心理学的用武之地。
与此不同,北美的学者非常强调OHP的学科独立性和跨学科性。Raymond等在其提出OHP这一学科名称之初就指出,OHP具有自己的独特领域,但应当从健康心理学、职业卫生、预防医学、行为医学、护理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中汲取营养,进行学术观点、理论架构和知识要点的整合[8]。Adkins则进一步强调OHP的跨学科性,认为OHP的领域不应当仅仅局限在心理学的范围之内,而是要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从职业与环境医学、组织行为学、人的因素、社会学、工业工程、工效学以及经济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中汲取营养[11]。北美学者的观点在职业健康心理学会(Society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简称SOHP)的表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认为:“OHP位于行为科学和职业健康科学的交集上,体现了心理学与职业健康科学领域人士的跨学科合作关系,其目的是在所有职业领域中,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幸福感。OHP的知识和方法来源广泛,包括心理学、公共/职业健康、组织科学、人的因素和一些相关学科(如职业社会学、工业工程、经济学等)。”[12]
作为一门新兴的心理学研究分支,OHP所要研究和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简称为NIOSH)强调,OHP应该把预防压力、职业疾病、工作伤害等组织危险因素作为特别的和首要的关注对象[1]。在具体的研究领域这个问题上,Sparks等认为,OHP的研究应该包括工作不安全感、劳动时间、劳动支配和管理风格四个主要领域[13]。Leka和Houdmont等人认为,可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来确定OHP的研究主题,即课程分析、期刊论文分析与专家调查[14]9。
(一)课程分析
Adkins从角色、水平和职责三个维度出发,提出了OHP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依照他的观点, OHP从业人员所扮演的角色为政策发展者、外部咨询者和内部实践者,其工作可以在个体层面、组织层面、工作-家庭层面三个水平上展开,主要职责为职业健康心理的预防与干预(初级、次级和三级)、培训、教育、监控、研究、监督和评估[11]。遗憾的是,他的三维模型虽然为教育课程的设计指明了努力方向,但并没有列出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应当开设的具体课程名录。
Fullagar和Hatfield对英国的具有OHP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所开设的课程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在12家单位中都开设了《职业健康心理学入门》课程,有7家单位开设了《工作压力》课程,而在其他课程方面就比较缺乏一致性。在另外一项针对美国11家机构的OHP博士培养课程的调查中,研究者发现了6个比较一致的课程领域,分别为(1)《职业安全与健康调查概论》;(2)《工作压力理论》; (3)《伤害与疾病的组织风险因素》;(4)《有压力的工作对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影响》;(5)《工作压力的组织干预》;(6)《公共(职业)健康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践》[7]4。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北美,虽然不少学校都在培养OHP博士,但在具体的培养
内容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学者们对于OHP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服务领域的认识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表1.各OHP研究主题的出现频次排序
(二)期刊论文分析
有不少学者针对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和Work&Stress上刊发的学术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从中可以了解OHP的主要研究和实践领域。表1列出了部分学者的研究结果。
(三)专家调查
部分学者采用专家调查的方法来确定OHP的研究主题。Tetrick和Ellis针对141名人力资源经理和27名工会代表的调查表明,人力资源经理最关心的主题是事故、出勤、技术变革、教育和培训、员工承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安全、团队工作和职场伤害,而工会代表则更为重视与工人关系密切的主题,如工作安全感、职业压力、退休和工作负荷[17]158-161。Leka等的调查表明,职业安全与健康专家认为应当优先关注的领域是普通的心理健康问题、疾病导致的缺勤、肌肉与骨骼障碍、中小企业的投入与广告、职场健康干预的评估,而实践者认为应当优先关注的领域是普通的心理健康问题、政府对于工作压力管理的指导、风险识别、重要事件的计划管理、与工作有关的驾驶活动等[14]9。最后,Houdmont等对参加国际OHP会议的学者进行调查后发现,欧洲和北美的研究者在OHP专业应当开设的课程上具有明显的一致性,两者都认为有5门课程是非常“核心性的”,即促进性健康干预、组织研究方法、心理工作环境的设计、压力理论与压力干预[9]3。
(一)主要研究机构
在欧洲和北美,有多家机构从事OHP的研究工作,并同时进行着这一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其中,欧洲最为著名的机构当数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工作、健康与组织研究所,而美国的则是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
1.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工作、健康与组织研究所
英国诺丁汉大学的工作、健康与组织研究所(Institute of Work,Health & Organization,简称为I-WHO)是国际知名的OHP研究机构。该研究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就一直致力于OHP相关主题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突出成就,尤其是在工作压力和职场暴力领域成果丰富。另外,该研究所最早于1996年就开始了OHP硕士层次的人才培养活动,此后也一直是OHP研究生教育的领跑者。
从1992年开始,该研究所就是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简称WHO)在职业健康领域的重要合作机构,承担了WHO的一系列委托研究项目,如“为了商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工作组织和心理社会工作环境的管理”、“通过负责任的商业实践构建健康和持续发展的职场”、“职场工作压力预防和心理健康促进”以及“职业健康与安全的政策干预”等。此外,该机构还为WHO“员工健康的全球行动计划”在全球范围内提供支持。在长期的合作实践中,该研究所为WHO起草了一系列的
职业健康领域的文件和行动计划,如《工作组织与压力》、《心理社会风险因素管理的欧洲框架指南》、《健康职场:WHO的全球行动模型》、《工作中心理社会危害因素的心理影响》等。该研究所当前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心理社会风险因素管理与工作压力预防;二是在职场心理健康促进领域提供政策建议,通过与一系列国际组织的合作,为职场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实践指导和标准制定;三是促进商业和社会的持续发展[18]。
2.美国的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
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签署了《职业安全卫生条例法》,以保证每一位工人在尽可能安全和健康的工作条件下工作。根据此法案,美国建立了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简称为NIOSH),隶属于美国卫生及公共服务部中的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NIOSH的任务是通过收集信息进行科学研究等手段,向职业安全卫生领域提供调查研究、信息教育与培训,针对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伤害、残疾与死亡,提供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预防措施。
NIOSH在OHP领域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开展了大量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的心理学研究,其重点在于特定的工作情境对于员工健康的影响;二是与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简称为APA)合作,共同资助了美国早期的OHP研究生培养活动;三是在20世纪90年代与APA联合主办了4次以工作与幸福感为主题的国际会议,大大促进了OHP领域的交流活动[9]3。
(一)主要学术组织
OHP虽然发展的历史并不久远,但在欧洲和北美都成立了自己的学术组织。其中,欧洲的学术组织名为欧洲职业健康心理学会,北美的学术组织名为职业健康心理学会。
1.欧洲职业健康心理学会
欧洲职业健康心理学会(EAOHP)正式成立于1999年,其主要目的是促进OHP领域的研究、实践和教育活动[19]19-34。EAOHP的一大亮点就是其举行的系列研讨会,到目前为止,已经举行了十余届。早期的与会代表主要以学术研究者为主,而在最近的会议中,实践者、学生以及职业安全与健康领域的专家所占的比例明显上升,与会人数成倍增加,所代表的国家和地区也日益增多。这些会议的成功召开,大力促进了欧洲OHP的发展。
另外,EAOHP还组织出版了一系列的专业著作和书籍,如《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实践与教育的欧洲视角》、《职业健康心理学》与《当代职业健康心理学:研究、教育与实践的全球视角》[20]。这些著作和书籍的出版,在欧洲甚至是全球范围内普及了OHP的知识,扩大了OHP的影响,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2.职业健康心理学会
2001年,Spector等提议成立美国的职业健康心理学会。随后,该学会正式成立于2004年[21]8。职业健康心理学会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主要目标在于产生、传播和应用科学知识,为提高员工的健康和幸福感服务。为此,该学会集中精力于:(1)促进心理学在与职业健康有关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上开展研究;(2)鼓励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职业健康领域;(3)在大学生和研究生层次上开展职业健康心理学的教育和培训活动[22]。
(三)主要学术期刊
OHP的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职业健康、商业管理、工程学与心理学等领域的一系列刊物上。随着OHP的研究发展,这一领域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发布平台,比较典型的是欧洲的《工作与压力》(Work&Stress)以及北美的《职业健康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1.《工作与压力》
《工作与压力》是OHP领域的知名期刊,最初由Cox创刊于1987年,由泰勒与弗朗西斯(Taylor & Francis)出版社出版,季刊。从2000年开始, EAOHP成为《工作与压力》的联办单位,所以该学会的每位会员都能收到一份免费的样刊。《工作与压力》发表的文章类型包括研究报告、学术评论、案例简报、研究简报和理论探索等,文章主题涵盖行为科学、商业、管理与会计学、工效学、金融学、商业与产业、健康心理学、国际贸易、心理健康、成人心理障碍、心理科学、成人压力、工作与组织心理学等领域。投稿作者不仅有职业健康心理学家和工作与组织心理学家,还包括那些关注组织发展以及关注工作、健康和组织相互影响的专业人士。主要读者群为工效学家、组织与职业健康心理学家、人因工程学家、职
业健康专家、工业与医疗社会学家、职业医师、人事经理、健康与安全专家、工会会员等。
《工作与压力》对于稿件实行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在OHP领域建立了良好的名声。目前是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收录期刊,最新年度影响因子为1.95,5年期影响因子为4.275[23]。
2.《职业健康心理学杂志》
《职业健康心理学杂志》是NIOSH与APA通力合作的产物,创刊于1996年,现属于APA出版的系列学术刊物之一。该杂志主要发表OHP领域的实证研究、理论思考和公共政策方面的文章,聚焦于工作环境、个体因素以及工作-家庭界面3个方面。该杂志主要接受研究者和实践者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只要是关于心理因素与职业健康和安全的关系研究的论文均可。这类的学术论文大致可以分为3类:(1)研究工作相关的心理因素引发健康问题的病因机制;(2)考察工作中的心理因素及与之相关的健康后果;(3)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预防和缓解职业健康问题[24]。
与《工作与压力》一样,《职业健康心理学杂志》也实行严格的同行评审制度,在OHP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该杂志也是SSCI收录期刊,近年来的影响因子稳步上升,最新的年度影响因子为2.786,在应用心理学领域的72家杂志中排名第八,在公共、环境与职业健康领域的136家杂志中排名第十三[25]。
OHP兴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发展却非常迅速。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北美地区,都已经有了自己的学术组织,形成了一批相对稳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的队伍,并主办有各自的学术期刊,研究的主题领域也相对明确。反观国内,虽然有学者对于该学科进行了初步介绍,也有部分学者针对OHP的相关主题开展了实证研究,但总体看来, OHP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领域,尚未引起学者的普遍关注;OHP对于提高职业人士的健康、安全和幸福感方面的巨大作用,尚未引起研究者和实践者的普遍重视。结合国外的研究与实践经验,我国OHP的发展应当对以下问题进行重点关注。
(一)积极与消极的视角并举
职业活动对于从业人员个体健康的消极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是OHP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动因。早期的OHP研究集中于职业影响个体健康的病因机制,实践者也聚焦于职业健康与安全的预防和干预策略。需要说明的是,参加职业活动的健康后果并不总是消极的。21世纪初,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快速发展,职业活动对于个体健康的积极促进作用引起了国外学者的关注。以工作压力研究为例,传统的OHP研究认为工作压力是个体资源与环境要求不匹配所导致的身心紧张状态,重在考察工作压力与各种身心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但近来的研究多主张把工作压力区分为消极压力(distress)和积极压力(eutress),后者反映的是某一情境或事件是否给个体带来利益或者提升其幸福感的认知评价水平[2]。由于积极压力与消极压力是明显不同的、互相独立的工作要求,它们影响个体健康的形式和机制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只有积极与消极的视角并举,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工作压力与个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二)现状调查与预防、干预、促进研究并重
从欧洲和北美OHP的发展历程来看,在OHP的发展之初,进行大规模的现状调查是非常必要的[26]248-267。I-WHO早期承担的WHO的一系列委托研究项目以及NIOSH资助的大部分研究项目都属于此类。现状调查能够提供关于某一职业健康问题的具体信息和详实数据,但其本身并不是重点或终点,预防、干预乃至促进才是研究的根本目的。我国学者在对于OHP这一学科有所了解并充分认识到OHP对于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生活质量与幸福感的重要性之后,首先应当开展多方面的现状调查研究,在对于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有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开展预防、干预和促进性的研究。只有现状调查与预防、干预、促进研究并重,才能促进我国OHP的健康发展。
(三)关注文化和职业的特异性
现有研究表明,各种职业因素与个体健康后果之间的关系受到国家、地区因素的调节。因此,在EAOHP组织出版的书籍中,既有从欧洲视角来审视职业健康问题的,也有从全球视角来对其进行考察的。究其实质,在于文化的差异性。例如,在工作家庭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西方文化比较强调家庭活动的私密性,反对将工作活动带入到家庭之中;而在
中国,为了工作而牺牲家庭在很长一段时期内被认为是工作勤奋的表现[27]。
职业不同,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自然也有所差异,职业活动对于个体健康的影响方式和作用途径也会有所差异。举例来说,对于护士而言,轮班和职场欺负是一种典型的工作压力源[28];但对于石
参考文献:油工人来说,单调和无聊则是最难以忍受的压力源[29]。护士从业人员以女性为主,石油工人则基本上为男性,前者面临的问题是职业活动影响家庭责任的履行,后者则严重缺乏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因此,职业的特异性也是OHP未来研究中应当予以重视的问题。
[1]李永鑫,务凯.职业健康心理学的发展和展望(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6):455-459.
[2]朱元康,赵申苒,李永鑫.积极视野下的职业健康心理学[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1):66-70.
[3]杜江红,李永鑫.2004-2013年《职业健康心理学杂志》论文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8):602-607.
[4]杜江红,李永鑫.职业健康心理学:基于Work and Stress的可视化分析[J].心理研究,2014,(1):46-50.
[5]〔美〕奎克,〔美〕蒂特里克.职业健康心理学手册[M].蒋奖,许燕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英〕莱卡,〔英〕乌德蒙.职业健康心理学[M].傅文青,赵幸福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7]李永鑫,李艺敏.职业健康心理学:本土化的研究[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RAYMOND J S,WOOD D W,PATRICK W D.Psychology doctoral training in work and health[J].American Psychologist,1990,(10):1159-1161.
[9]HOUDMONT J,LEKA S.Contemporary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Global perspectives on research,education, an d practice:Volume 1[M].Chichester:John Wiley&Sons Ltd,2010.
[10]COX T,BALDURSSON E,RIAL-GONZALEZ E.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J].Work&Stress,2000,(2):101-104.
[11]ADKINS J A.Promoting organizational health:the evolving practice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J].Professional Psychology:Research an d Practice,1999,(2):129-137.
[12]Society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Part I:Constitution and Bylaws[EB/OL].[2014-12-05].http://www. sohp-online.org/Downloads/SOHPConstitution April2015.pdf.
[13]SPARKS K,FARAGHER B,COOPER C L.Well-being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workplace[J].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 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2001,(4):489-509.
[14]LEKA S,KHAN S,GRIFFITHS A.Exploring health an d safety practitioners’training needs in workplace health issues[M].Wigston:Institution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2008.
[15]HOUDMONT J,LEKA S.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European perspectives on research,education,an d practice:Volume 3[M].Nottingham:Nottingham University Press,2008.
[16]ANTONIOU A G,COOPER C L,CHROUSOS G P,et al.Han dbook of managerial behavior an d occupational health [M].London: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9.
[17]WEIKERT C,TORKELSON E,PRYCE J.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Empowerment,participation and health at work[M].Nottingham:IWHO Publications,2002.
[18]Centre for Organizational Health an d Development[EB/OL].[2014-12-05].http://www.nottingham.ac.uk/research/ groups/cohd/index.aspx.
[19]QUICK J C,TETRICK L.Han dbook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M].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
[20]European Academy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EB/OL].[2014-12-05].http://www.eaohp.org/publications. html.
[21]LEKA S,HOUDMONT J.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M].Chichester:John Wiley&Sons,2010.
[22]Society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EB/OL].[2014-12-05].http://sohp.psy.uconn.edu/aboutus.htm.
[23]Work & Stress [EB/OL].[2014-12-05].http://www.tandfonline.com/action/journalInformation? show = aimsScope&journalCode=twst20.
[24]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EB/OL].[2014-12-05].http://www.apa.org/pubs/journals/ocp/.
[25]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EB/OL].[2014-12-05].http://en.wikipedia.org/wiki/Journal_of_Occupational_Health_Psychology.
[26]SINCLAIR R R,WANG M,TETRICK L E.Research methods in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measurement, design,an d data analysis[M].New York:Routledge.2013.
[27]李永鑫,赵娜.由冲突走向平衡:工作-家庭关系研究的新趋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41-146.
[28]李永鑫,张璐.护士工作场所中的欺负行为及与工作倦怠、工作满意度、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8):625-628.
[责任编辑:罗银科]
[29]王馥芸,蒋艳菊,李永鑫.工作满意度对野外采油作业工人职业应激和家庭生活满意度中介作用分析[J].中国职业医学, 2014,(1):77-80.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A New Discipline of Applied Psychology
LI Yong-xin,LI Yi-min
(Institute of Psychological& Behavior,Henan University,Kaifeng,Henan 475004,China)
Abstract: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OHP)is a new discipline which developed on the boundary of psychology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science.European scholars who think OHP as a sub-field of psychology have established European Academy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published Work&Stress,and set up the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 of Institute of Work,Health & Organization in Nottingham University,England.Emphasizing independence and inter-discipline of OHP,American scholars have established Society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 published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and set up the representative institution of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Research on OHPis in its infancy stage in China.We should do our study from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perspectives,keep the balance between investiga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its prevention,intervention and promotion study,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pecificity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occupations.
Key words: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Work& Stress;Journal of Occupational Health Psychology;applied psychology
作者简介:李永鑫(1974—),男,河南信阳人,心理学博士,河南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管理心理学;
基金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支持计划“职业健康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建构与实证研究”(教科社[2013]404 号)。
收稿日期:2014-11-20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5315(2015)05-014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