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红, 康小前, 祁 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心理护理干预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共病的影响
王红, 康小前, 祁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共病(PSCAD)的影响。方法应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58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与评估,对达国内常模的32例患者进行系统护理干预,2周后再次测评,对干预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后,32例患者出院时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结果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接受系统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有效改善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青年; 缺血性脑卒中;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干预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目前人类3大死亡疾病之一,致残率50%~70%, 给家庭和社会均带来沉重负担[1]。脑卒中主要见于中老年人,近年来,随着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国内外关于青年卒中的报道逐渐增多,其发病率正呈逐年增高趋势。目前青年脑卒中没有确切的定义,大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提出的新的年龄划分法,将44岁及以下的成年人(即年龄≥18岁且<45岁)发生的脑卒中,称之为青年脑卒中[2], 临床分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统计调查显示其发病率为(48~240)/100 000[3]。国内外研究显示,青年脑卒中以缺血性脑卒中为主,男性居多,在中国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占缺血性脑卒中的5%~12.3%[4]。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常表现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控制、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重返社会的可能性,因此本研究对32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焦虑抑郁共病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还对这一人群急性期出现的心理障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纳入标准: ① 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青年脑卒中患者58例,年龄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提出的新的年龄划分法; ② 诊断均符合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或MRI证实; ③ 能自行完成问卷调查; ④ 经过量表评估,32例患者(占55.2%)评分大于国内常模(SAS≥50分, SDS≥53分)。32例患者中,男24例(年龄18~44岁)、女8例(年龄22~44岁);初中学历4例,高中21例,大学及以上7例;病程2~10 d, 住院时间5~25 d; 偏瘫25例,运动性失语、构音障碍17例,吞咽障碍7例,吸烟饮酒史20例,体质量指数超标25例,长期睡眠时间<6 h者18例。本研究排除昏迷、感觉性失语、精神疾病史患者。
由研究者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由Zung于1965年所编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改编而成的量表进行调查。SAS用以评估焦虑患者主观感受,SDS用以衡量抑郁状态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2个量表各含20条目,每条目无*按1、2、3、4级评分,带*按4、3、2、1级评分,相加后得粗分,再乘以1.25, 得标准分。SAS中国常模分界值50分,≥50分表明有焦虑情绪,SDS中国常模分界值53分,≥53分表明有抑郁情绪。SAS与SDS分别在患者入院24 h内测评,对达国内常模的32例PSCAD患者,由1名专业心理护师实施系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2周后再次测评,均在半小时内完成。
1.3.1建立治疗同盟:评估患者进行心理诊断,专业人员采取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治疗性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此基础上准确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经济状态及实际需要,确立患者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指导患者家属、朋友融入患者的治疗康复。
1.3.2理论知识干预:以人文主义治疗、系统治疗、认知-行为治疗为基础进行干预。①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青年脑卒中的概念、病因、影响发病的因素、临床表现、治疗、预后、严重后果等,提高其认知功能; ② 讲解如何正确治疗、药物治疗原则、规律服药、定期复查和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1.3.3技术手段干预: ① 支持性心理护理。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持续、反复的解释,引导患者说出对疾病的感受与困惑,查找引发焦虑、抑郁的原因及可能会导致的不良后果,采取陪伴、倾听、安慰、疏导等方式让患者逐步面对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信心; ② 训练性心理护理。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现实脱敏,包括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戒酒、正确服药、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社会功能等训练,对患者肯定性行为给予鼓励、奖励、正强化; ③ 重建性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回顾过去,分析自己的性格与行为,如脾气急躁、冲动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不良后果等,协助其采取自我教育和自我修通措施如写体会来强化某一解释予以修正。
1.3.4干预方式:由1名专业护理人员采取个体、集体、个性化心理护理相结合方式[5]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心理护理,提供书面材料供其阅读并予行为指导,持续1周,共5次,每次30~40 min; 同时,向患者赠送健康教育手册。
数据经SPSS 12.0统计软件处理,对各研究变量进行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干预前后比较用方差分析,分类资料用构成比。
2结果
见表1。结果显示,经过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后,32例患者出院时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分
时期SASSDSSAS+SDS干预前(n=32)61.03±7.0462.06±6.89123.09±11.25干预后(n=32)50.03±10.90*52.15±8.58*102.18±13.17*
与干预前比较,*P<0.05。
3讨论
PSCAD患者患病后常伴发焦虑、抑郁情绪,临床大多表现无意识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易被非精神科医生忽视,但如果应用心理障碍量表评分,会发现很多患者已经处于应接受抗抑郁和抗焦虑治疗的范围。本研究显示,青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共病发生率55.2%,较以往报道[6-7]发病率高,说明青年脑卒中后存在更多心理障碍,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常表现为疲乏、紧张、失眠、情绪低沉、少语、不愿与外界交流、易激动、生气等,原因是青年人正处于一生中最关键的时期,会担心疾病造成躯体残疾、以后胜任不了工作、影响个人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这类人群的心理状况,提高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PSCAD共病的认知。
研究表明,应付方式中积极应付方式分值越高, PSCAD的危险性就越小,消极应付方式分值越高,患PSCAD的危险性就越大[8]。心理护理是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运用到临床护理,依据患者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实施心理护理[9]。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采取有效心理护理技术,如安慰、移情、共情等方式缓解患者症状,结果显示32例PSCAD患者SAS、SDS评分在干预后均呈下降趋势,患者症状明显减轻。因此,对青年脑卒中患者积极开展心理治疗、心理护理,充分调动患者的心理防卫机制很有必要。
心理护理干预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 普及心理护理理论知识,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的执行力。脑卒中是一种行为相关疾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青年脑卒中发病和复发的主要原因,采取健康生活方式的人脑卒中风险可降低80%[10]。本研究有效指导患者避免可控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盐饮食、睡眠不足、沉迷网络、滥用药物等,并采取PDCA循环健康教育方式,2周后本组患者均改变原有的不良嗜好,理论知识干预内容知晓率达90%,提高了患者的执行力,与既往报道[11]一致。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不仅应关注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更应重视执行力; ② 科学运用心理护理基本程序与方法。中国护理事业的发展之所以不尽如人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欠缺心理护理的技巧和能力,相当程度上还停留在机械操作状态,阻碍了整体化护理的完善和进展[12]。本研究由心理专业护师进行专业指导,科学采用心理护理的基本程序与技术,先收集患者资料,确认存在的问题,再实施干预,评价效果,巩固效果,完善方案[13]。如向失眠患者指导睡前听新闻转移注意力;对生活失去信心的患者给予鼓励、解释;对疾病造成内心痛楚患者给予共情等,均取得良好效果。因此,解决患者的心理困惑,是不能忽视的护理范畴; ③ 支持系统的早期介入。研究表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值越高,PSCAD的危险性就越大[8]。本组32例患者在病情稳定情况下,护理人员、医生、运动治疗师及时为患者进行康复评定,为其开展个性化的康复训练,如运动、语言、吞咽等,至出院患者神经功能均较入院提高,促进其重返社会功能。因此,神经功能康复技术的及时介入相当重要。研究[8]表明,社会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的分值越高,PSCAD发生的危险性就越小。本组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健康促进中,效果良好,提高了社会支持作用; ④ 治疗性沟通系统的运用。治疗性沟通系统强调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3方面的有机结合[14]。良好的交际性沟通可融洽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评估性沟通主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感受、对生活的态度、对预后的期望、对康复的信心等信息,以制定个性化的且易为患者接受的治疗性沟通方案。治疗性沟通是该系统的核心,在准确评估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心理特征和对信息的需求程度、疾病负担、社会支持等各方面的差异,对患者实施个性化沟通。本研究结合PDCA模式,在建立治疗同盟时采用交际性沟通方式,收集患者心理问题资料时采取评估性沟通方式,在实施干预时采取治疗性沟通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全面调整,强调人际间表达支持、提供信息和反馈、纠正非理性认知、给予希望等沟通内容,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王维治. 神经病学[M]. 第5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126.
[2]张鹏, 毕齐. 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学调查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 2012, 7(4): 264.
[3]尹琳, 殷卓琳, 刘志强, 等.青年脑卒中的病因探讨[J].医学与哲学: 临床决策论坛版, 2008, 6(10): 124.
[4]毕齐, 张茁, 张微微, 等.2359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24: 106.
[5]徐艳, 时恒屏, 蒋海华.心理护理对脑梗死患者情感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 14(10): 51.
[6]梁文珍, 千源, 舒放, 等.脑卒中后患者心理状况调节及相关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3): 247.
[7]任丽艳, 刘丽.脑卒中后抑郁93例特征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8, 11(8): 84.
[8]黎四平, 冯铁桥, 王建坤.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焦虑抑郁共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24(4): 48.
[9]Smith S.Raising the profileofolder people′s care in hospitalthroughtraining[J]. NusingOlderPeople, 2007, 19(3): 27.
[10]Chiuve S E, Rexmde K M, Spiegelman D, et al.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 by healthy lifestyle[J].Circulation, 2008, 118(9): 947.
[11]宋增敏, 周晋霜, 朱玲. 循环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6): 17.
[12]满力, 姜世昌. 心理护理发展现状及展望[J].护理学杂志, 2003, 18(1): 157.
[13]徐金英, 陈爱民, 包美华.临床心理护理基本程序对抑郁症患者疗效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8(15): 105.
[14]戴亚萍, 王登艾, 张英姿.治疗性沟通系统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8): 17.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young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WANG Hong, KANG Xiaoqian, QI Jia
(NeurologyDepartment,BrainHospitalAffiliatedto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210029)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young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Methods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were applied to investigate and assessed psychological status of 58 young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Besides, 32 patients were applied systematic intervention and re-evaluation was carried out after two weeks, the data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analyzed. ResultsAft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discharged SAS, SDS scores of 32 patients were lower than that at admission (P<0.05).Conclusion Systematic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young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during hospitalization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psychological stress respons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atient's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
KEYWORDS:the youth; ischemic cerebral stroke; anxiety; depress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通信作者:康小前, E-mail: 1759240255@qq.com
收稿日期:2015-03-07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14-014-03
DOI:10.7619/jcmp.20151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