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皓月, 李 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供应室, 上海, 200021)
优质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李皓月, 李轶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供应室, 上海, 200021)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2例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来控制院内感染的心内科患者设为观察组,将1842例实施常规护理的心内科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院内感染的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感染率和各感染部位、各年龄段的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健康知识评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最大限度消除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
关键词:优质护理; 院内感染; 感染控制; 护理质量
近年来,随着各种新医疗技术的开展、大量抗菌药物和免疫制剂的应用,导致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院内感染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也给医务人员带来了危害,若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医护人员同样是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逐步成为世界最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将管理和监控医院感染作为评价医院质量管理系统中的重要部分。优质护理服务是通过建立高效的护理管理系统、科学的绩效考核以及全方位的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率[1],对于更规范科学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本院自2014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以来,有效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现以心内科为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1—12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13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均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其中男691例,女671例,年龄45~79岁,平均(62.5±11.3)岁。另选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1—12月心内科收治的1842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其中男932例,女910例,年龄45~80岁,平均(63.2±13.5)岁。纳入标准: ① 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② 无严重贫血、肝肾功能正常; ③入院前未合并感染; ④无严重的营养不良; ⑤无免疫系统疾病; ⑥均为住院患者。排除标准: ①入院前已存在感染; ②合并与感染高危因素,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者; ③恶性肿瘤者。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为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的优化护理措施,实施优质护理服务。
1.3.1强化感染培训与完善制度: ①以科室为单位,对护理人员进行院内感染控制的相关培训,学习医院感染的来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易感人群等知识,强化其对控制感染的认识。同时加强六步洗手法、穿脱隔离衣、处理污染物时个人防护措施、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等问题的培训[2],尤其对低年资的护士加强培训,使之掌握必要的消毒隔离相关知识与防范技术。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分级考核,巩固培训效果; ②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规范医疗护理操作中的消毒隔离,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对医务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和消毒液定期进行细菌学检测,促进消毒隔离制度落实。在临床各项操作中应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指南》上的要求进行; ③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和各项工作质量,将感染控制作为重要的业绩考核指标,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院内感染防范知识。
1.3.2责任包干制: ①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强化分层管理,实施责任包干制,为患者提供入院手续的办理、治疗、护理、宣教、检查指导、营养、消毒到出院手续及出院后的宣教与指导全程化、全面化、专业化的无缝隙优质服务。每日排班充分体现“责任到户”的排班理念,根据患者的生理需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②有针对性地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健康教育,如住院制度、院内感染的防控知识、手卫生、相关疾病防控知识等,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保护意识; ③根据科室特点,总结常见的感染类型、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制定预防性护理计划:保证每患1套检查护理用具,定期对患者的体温、脉搏、白细胞总数进行监测,观察有无感染症状;严格控制家属的探视次数和探视时间;尽量减少有创物品的使用时间,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性护理,如使用机械振动排痰机、密闭式吸痰等[3]。
1.3.3加强病房环境的管理:病房每天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可适当摆放绿色植物,净化空气。保持环境舒适、整洁、安静、光线柔和。严禁呼吸道感染家属探望,对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规范保洁员工作,病室每日湿式清洁2次,有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去除污染物,并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4]。患者出院、转科或者死亡后床单位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3.4合理用药抗生素:慎用广谱抗生素,提高感染患者病原体送检率。对已经明确的病毒感染患者严格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病原学检查,根据药敏试验及培养结果,并结合患者的病理、免疫、生理状况和抗生素的作用特点,合理选择抗生素的种类,这样不仅能提高抗菌效果,还能有效防止扰乱正常的菌群。在不影响疗效的情况下,尽量缩短抗生素的使用时间。
①感染的发生情况:感染的评定标准参照2001年国家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考察的内容包括感染发生部位、患者住院时间、患者年龄等。感染的发生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及其他,患者的住院时间分为≤10 d、11~20 d、≥21 d,年龄段分为≤50岁、51~60岁、61~70岁、≥71岁; ②感染的健康知识: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院内感染健康知识调查问卷进行健康知识调查,由经过培训的专人进行调查,包括院内感染的定义、常见类型、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合理用药抗生素、遵医行为等共10项内容,每个问题设知道、部分知道和不知道3种答案,分别计3、2、1分,满分为30分; ③护理质量评分:按照妇产科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对感染的评估、预防能力、护理操作、消毒隔离、抗菌药物的管理等,满分为100分; ④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患者的满意度包括20个条目,医生有9个条目,护理人员有16个条目,每个条目0~10分,最后均换算成100分,85分以上为满意,各调查10名医生、10名护士。
2结果
观察组中感染60例,对照组中感染148例,观察组总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感染部位、各年龄段的感染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感染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观察组患者感染健康知识评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对照组中,医生满意度为60.0%(6/10), 护士满意度为40.0%(4/10), 观察组中,医生满意度为100%(10/10), 护士满意度为90.0%(9/10)。结果表明,观察组中医生、护士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患者感染知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比较(±s) [n(%)]
表2 2组患者感染知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比较(±s) [n(%)]
组别健康知识评分/分护理质量/分患者满意度对照组(n=1842)22.32±3.3590.75±3.681710(92.83)观察组(n=1362)28.27±2.74*96.23±1.28*1293(94.93)*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医院是人口较为密集的地方,大量微生物相对集中,患者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院内感染也称作医院感染。呼吸道感染是比较常见的院内感染类型,本研究结果显示,院内感染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是胃肠道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院内感染的出现不仅加重了患者原有疾病的病情,还提高了病死率和医院纠纷率。据相关报道[5],医院感染造成的额外病死率为4%~33%。此外,院内感染的发生也增加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尽管目前抗感染治疗和消毒措施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院内患者的感染率,但仍存在一定的感染发生率。有研究[6]显示,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气管切开、留置导管以及使用抗生素等因素都是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护理人员的操作技能、自身的卫生状态、对微生物感染的防范意识也是影响院内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也显示,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感染的发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感染的年龄段大多集中在61~70岁,这可能与本研究收集的病例中71岁以上的患者较少有关。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健康意识的提高,临床对院内医源性感染的预防越来越重视。卫生部规定二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率应小于8%。因此,如何有效控制院内感染一直以来都是值得研究的重点课题。
优质护理是一种适合现代医疗模式的护理方式,该护理模式强调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以专业的操作技能,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7]。自2010年以来,卫生部在全国大力推行优质护理服务。有研究[8]认为,优质护理服务通过优化护理程序、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改善管理环节提供给患者完全、全程的护理,能够有效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也有研究[9]证实,优质护理能够降低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改善患者的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的实践结果也表明,相对于常规护理而言,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控意识,有效控制了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改善了护理质量和医护患的总体满意度,与国内相关研究[10]结果基本一致。优质护理的实施过程中,从护理人员和患者两个角度出发,一方面加强对护理人员感染防控意识的培训,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健全护理规章制度和各项工作质量,侧重于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控、感染的预防,增强护理人员的感染防控观念和能力[11-12]。另一方面,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责任包干制,体现责任到户,提高护士对患者护理及感染预防的责任心,有效改善了护理质量。在责任制护理的前提下,责任护士加强对患者感染的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防控知识;加强对病情的管理,并按照事先制定好的预防性护理计划开展护理,切断感染源,保护易感人群,此外还特别重视对抗生物使用情况的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菌群失调。以上护理措施多管齐下,有效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了感染的发生,提高了医护患的满意度。同时该护理模式的实施最大限度调动员工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规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改变了护士以往凭经验和感觉为主的习惯,提高了护士对专科护理的观察力、判断力与理解力[13-14]。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能够最大限度消除感染的危险因素,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的住院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景霞, 庄民佗, 吴丽娟.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研究[J].河北医学, 2011, 17(2): 206.
[2]黄群, 朱立颖.综合ICU院内感染的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z1): 13.
[3]张志刚, 张彩云.密闭式吸痰系统在成人高频振荡机械通气患者气道管理中的临床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3, 39(3): 53.
[4]赵莺柳, 芦雅琳, 陈洁, 等.护理干预对控制呼吸内科病房医院感染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31): 3737.
[5]贺鲜艳.循证护理在感染内科中的应用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3, 26(22): 3046.
[6]张春燕.预防性护理对老年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19): 2152.
[7]缪大宏, 张小鸥, 全和和.优质护理措施对降低儿科院内感染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13, 28(21): 2012.
[8]马慧丽, 季雪莲, 冀会萍.优质护理模式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应用效果[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5): 3832.
[9]张娜, 张风江, 程根阳.优质护理对降低颅脑疾病患者气管切开后感染率的作用[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20): 117.
[10]郭玉芳, 张静平.优质护理服务对控制院内感染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 18(15): 1849.
[11]刘焱银, 杨坤. 风险护理对院内感染控制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6): 184.
[12]赵学寨. 骨科老年手术患者术后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析及临床防治[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2): 145.
[13]杨娟.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减少妇产科院内感染中应用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2): 160.
[14]杨宏女. 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因素及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 26.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gh quality nursing on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
LI Haoyue, LI Yi
(SupplyRoom,ShuguangHospitalAffiliatedtoShanghaiHospitalof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Shanghai, 200021)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hospital quality nursing on hospital infection control.Methods A total of 1362 patients in cardiology department with quality nursing service were chosen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1842 cases with routine nursing were chosen as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fection control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n, infection site, infection age,hospitalization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Health knowledge score, nursing quality, patients, doctors and nurses'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high quality nursing can maximize elimination of the infection risk factors and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infection in hospital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in hospital.
KEYWORDS:high quality nursing; hospital infection;infection control;nursing quality
收稿日期:2015-03-22
中图分类号:R 47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5)22-053-04
DOI:10.7619/jcmp.20152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