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云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江苏 南通 226000)
情境教育在盲校语文课堂的应用
——以《台阶》教学为例
邵云
(南通特殊教育中心,江苏 南通226000)
情境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在盲校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生活展示、实物演示、语言描绘、图画再现、音乐渲染及活动体验等策略增强教学效果,促进视障学生喜欢语文、学好语文,更好、更快地发展。
情境教育盲校语文课堂《台阶》
著名儿童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创立的情境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曾被誉为“蕴含东方文化智慧的课程范式,回应世界教育改革的中国声音”。情境教育不仅在普通学校开展得如火如荼,而且在包括盲校在内的特殊教育学校得到很好的呼应。下面以曾经执教的八年级教材《台阶》为例,谈谈如何将情境教育应用于盲校语文课堂。
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我们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间,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及大社会,让孩子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将生活世界引进教材,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盲校学生因其视力缺陷,接触外界的机会明显减少,加之长期的住宿生活,他们活动的范围大多局限于校园。因此,盲校老师应努力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厚壁”,让视障孩子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学习。《台阶》中有一段描写父亲过年洗脚的文字:“因为沙子多的缘故,父亲要了个板刷刷拉刷拉地刷。后来父亲的脚终于洗好了,终于洗出了脚的本色……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为了理解课文,笔者课前布置学生连续几天仔细清洗自己的脚,并利用周末回家的机会观察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是如何洗脚的,有条件的话争取为家人洗一次脚、倒一次洗脚水;课堂上再让学生交流自己操作和观察到的景象,然后提问:父亲用板刷刷拉刷拉地刷脚,他不疼吗?既然疼为什么还要刷呢?看到父亲这样刷脚,我会疼吗?为什么?直观的感受和系列的追问,促使学生较轻松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及父亲的委曲求全。
感知觉是通过感觉器官实现的,从外界进入人脑的信息,有85%以上来自于眼睛。因为视觉器官的缺损,视障学生对丰富多彩事物的感知及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受到很大的影响。M.N.捷姆措娃在《盲人认识活动的特点》中指出:“盲人在没有来自眼睛视网膜的内导刺激时,来自听分析器、运动分析器和其他分析器的冲动对盲人的脑电活动具有不同于视觉正常人的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因此,盲校老师应努力挖掘并开发视障学生眼睛以外的其他感官的潜能,帮助视障学生在失去生理的眼睛之后,通过其他感官张开心灵的眼睛,并用这异常灵敏的“心目”认识世间万物,领略生活的多姿多彩。《台阶》教学进行到后一半时,为了让视障学生对父亲的认知更全面,笔者请了一位学生的父亲到课堂,鼓励孩子“好好地摸摸父亲,感觉感觉他的头发、他的脸、他的手”;展示了年迈的父亲坚守工地搬运砖瓦时使用的破旧手套;播放了一位母亲讲述孩子父亲带病坚持打工,最终不治而治的视频;还出示了一位父亲给在校就读的视障兄弟俩写的情真意切的家信。最终,学生不仅感受到了父亲们的坚韧,而且深刻理解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内涵,知道对父亲、对亲人及对所有人的好都应抓紧时间、及早行动。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人类保存和传递文明成果的载体。视障学生的视觉通道受阻后,既不能很好地感知世界的丰富和美好,又不能自如地运用眼神、笑容、体态等表达自我,他们比常人更依赖语言,更需要发展好语言。因此,盲校老师不仅要熟练运用语言技巧为视障学生营造一个他们看不到的斑斓世界,而且要设法教会视障学生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恰当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教学《台阶》时,为了给学生少许提示,在学生通过各种实物认知父亲后,笔者用生动的语言深情描述:“看到这一切,老师也想到了自己的父亲,我想起我的父亲为了翻建家里的新屋连续一个多月用筛子筛滤粉刷墙壁的混凝土;我想起我的父亲为了增加家里的一点收入,曾经在几年的时间里,放弃了所有的休息天,骑着自行车到几十里外的工厂给人家维修机器……”学生受到启发后思绪翩翩、感慨良多,迫不及待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在理解“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时,笔者引导学生分别设想:“当我还是一个孩童的时候、当我已是一个少年的时候、当我已长大成人的时候,我看见父亲……”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及有感情地朗读深深体会到父亲劳作的辛苦。
图画是指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等艺术语言,通过造型、色彩和构图等艺术手段,在二维空间里塑造出静态的视觉形象,以表达自身的审美感受。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为了增强表现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常会配有许多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图,教者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资源。盲校班级既有全盲学生,又有低视力学生,图画对后者同样适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录像、幻灯画面及多媒体画面以丰富生动的表现受到低视力学生的欢迎。教学《台阶》时,笔者在课件中引入有楼房的水泥台阶、山路中的石头台阶,还有古屋前的木质台阶……它们或整齐、或错落、或轻逸、或厚重,形态各异、气象万千。教者鼓励低视生仔细观察,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特点,再谈谈观察后的感受。如学到“他那颗很倔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时,笔者出示了一张著名画家罗中立所作的《父亲》,让低视力学生认真观察,并将观察所见描述给全盲生听,最后全班共同讨论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后来学生说道:“这是一位正在老去的、已经老了的父亲;这是一位为子女、为家庭奉献了所有的父亲;这是一位让人心疼、令人崇敬的父亲;这是一位甘心做子女成长、家族兴旺台阶的父亲……”由此,学生对父亲的理解已经由近及远、由表及里。
音乐是指用有组织的乐音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德国黑格尔在《美学》中说:“在这个领域里音乐扩充到能表现一切各不相同的特殊感情,灵魂中一切深浅不同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人性和兴高采烈;一切深浅不同的焦躁、烦恼、忧愁、哀伤、痛苦和惆怅等,乃至敬畏崇拜和爱之类的情绪都属于音乐所表现的特殊领域。”我国《史记·乐书》载:“正教者皆始于音,音正而行正。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孔子认为:“移风易俗莫善乎乐,安上治民莫关乎礼。”视障学生普遍喜欢音乐,且对音乐有很好的理解,音乐应成为盲校辅助教学的重要手段。笔者在《台阶》教学中运用了三段音乐:课始前,播放一段与教学主题吻合的轻音乐,让学生在音乐中不知不觉地静心入境;当学生理解文中父亲的不易,进而联想自己的父亲时,再次播放轻音乐,鼓励学生在音乐的浸润下把当时想到的、想说的及将来想做的表达出来;最后,教者在刘和刚的《父亲》背景音乐中小结:你们的父亲用自己的青春年华和高贵精神筑成了你们成长和生命的台阶,作为子女的你们同样对父亲满怀深情,你们懂得心疼父亲、回报父亲;师生共同朗诵小诗《父亲》送给自己及天下所有可敬可爱的父亲,师生情感及课堂氛围在音乐中达到高潮。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有句著名的格言:“我听见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的“教学做合一”,认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同时,正在进行的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及体验的意义。体验是对经验的升华和超越,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个人领悟和情感意义的生成,凸显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视障学生看不到日月星辰、感受不到五颜六色,他们认知事物、参与活动等都较常人少许多,因此盲校教学需要借助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体验。《台阶》一文为体现父亲年轻时的健壮,描述:“我们家的台阶有三级,用三块青石板铺成。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来斤重。……父亲一下子背了三趟,还没觉得花太大的力气。”为了体验背负三百来斤的感受,笔者设问:“你们背过什么东西吗?大概有多重?”学生回答:“一袋大米10斤或20斤,弟弟、妹妹的体重大概50或60斤,家里农用的化肥一袋100斤……”然后笔者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袋20斤重的大米让女生试着拎一拎,鼓励男生两两组合、互相背一背,在此基础上再比较突出父亲是“300来斤,上下山来回三趟、穿着草鞋”,一下子父亲强壮、高大的形象就立体、鲜明了。
以上是盲校语文课堂情境教育经常采用的一些策略,它们既可以独立使用,更可以根据需要彼此组合,且随着情境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还会陆续增加一些新策略。李吉林老师在看到情境教育应用于特殊教育时,深情地说:“这不仅是我们的一份责任,也是一项具有特别美好意义的事业。我从内心深处希望孩子们能在情境教育中快乐、幸福起来。”只要将情境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进行科学的且有创造性的应用,相信视障学生就一定能如李老师所愿的那样快乐成长、幸福生活。
[1]李吉林.情境教育三部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2]李吉林.为儿童的学习[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3]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