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
(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南靖 363600)
敢疑善疑,激活课堂
张宏伟
(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福建 南靖363600)
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传统阅读教学重视教者问题的设计,忽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增强学生信心,大胆质疑,从“找到切入点”和“找准着力点”两方面教给方法,挑战“权威”,质疑文本与教学,使孩子善于质疑,让质疑的火花激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
调适心态切入点着力点质疑文本与教学敢疑善疑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亚里士多德说:“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人们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能力,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从小培养孩子的质疑能力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首先要扫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调整好他们的心态。长期以来,学生问题意识缺失,他们已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很难有质疑的意识。有的学生习惯听老师讲,习惯当收音机,只管收听,不管思考,更不管质疑。对于这种学生,要让他们知道质疑非常重要,凡事一定要多问问为什么,使他们明白自己学习上这么被动是不行的,进而产生适度焦虑,深切体会到“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是行不通的,进而主动学习质疑。有的学生心里有存疑,但胆小害羞且顾虑重重,害怕说得不好老师会责怪、同学会嘲笑。对于他们,教师要对他们的质疑精神大加赞赏,打消他们的顾虑,让他们明白,只要提出问题,就是有质疑精神,绝不会被责怪和嘲笑。平时不断向学生强化这样的观念:会质疑的孩子最聪明,爱动脑的孩子老师最喜欢,会提出问题比会解决问题更厉害。“你提的问题非常有探究价值。”“你很会发现问题,真是聪明的孩子。”“你提的问题老师都要想好久才会回答呢,你真了不起!”课堂上教师要对每一个有价值的疑问进行肯定,对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学生予以鼓励。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进行“智慧之星”等一系列培养学生质疑意识的评比活动,谁提出的问题多,谁就能得到这节课的智慧之星,谁提的问题有探究价值,谁就能得到2颗智慧之星。一个月评比一次,期末再进行总评,看谁的智慧之星最多。总之,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打消学生的顾虑,毫不吝惜地热情鼓励他们,让学生自信满满,大胆质疑。
质疑的方法很多,但是学生并不是天生就会质疑,需要教师的点拨与指导。
1.矛盾处生疑。
有些课文内容表面看着像自相矛盾,其实那正是作者匠心所在,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所以从有矛盾之处入手,正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绝佳途径。
如《鸟的天堂》这篇课文,在学生已知道鸟的天堂是指一棵大榕树后,教师用幻灯出示两个句子:(1)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2)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而后问:读了这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学生纷纷质疑:这两句话自相矛盾了啊,课文中说“真是一株大树”,怎么又说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呢?有一个学生就回答:“是那一株榕树非常非常茂盛,枝干很多,让看的人以为是许多株,其实只有一株。”这样,教师创设条件,让矛盾更加明朗化,学生从矛盾处质疑,更深入地理解文本,质疑能力也得到提高。
2.标点处生疑。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符号”(《标点符号用法》)。其实,文章的标点蕴含更深刻的内涵,一个标点也能表达人物的情感。从标点符号入手,是让学生质疑的绝佳切入点。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它的第四自然段的标点符号就比较特别:“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课堂上,教师引导孩子们注意句子的标点,思考发现什么,有什么疑问?孩子们立足句子标点的特点提出:句子根据意思只有两句话,为什么用上五个句号呢?通过进一步理解,让孩子明白前三个句号表达“我”当时急切的心情。问题的提出已经让孩子们对文本的情感理解了一半,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孩子们理解文本、感悟文本的过程。
3.巧妙处生疑。
文章的巧妙处常让人眼前一亮,此时如果细细思量妙在哪里?定会豁然开朗,拍案叫绝。如《白鹅》一课:“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这段话讲白鹅吃饭的时候小狗乘机偷吃的内容。学到此处,教师可让学生找一找,哪一个词最有意思?学生努力地找,一会儿就找到了探究的目标,问道:“作者为什么要叫这只白鹅为‘鹅老爷’?用这个词妙在哪里?”这时,教师相机引导:“如果把‘鹅老爷’换成‘白鹅’效果一样吗?学生恍然大悟:“效果当然不一样。这样写更能突出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1.以重点词句为着力点。
重点词句往往在文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盘古开天地》是小学语文第七册的课文,主要写了盘古创造了美丽的世界的事,表现了盘古无私奉献的精神。这篇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是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教学这课的时候,我先让孩子们通读全文,找出中心句。同学们很快就找出了这句话,我相机引导:“读一读这句话,注意重点词,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经过点拨,孩子们就能找出“创造”这个重点词,而后质疑:“创造是什么意思?”“谁创造了美丽的宇宙?”“他为什么要创造美丽的宇宙?”
2.以写作意图为着力点。
以文章的写作意图为着力点进行质疑,可以把学生的质疑引向更深的层次,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更加深刻,更具有探究价值。教师平时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经常性地训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段话?”“作者这样写是不是想表达特别的意思?”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是一篇很感人的文章,讲了一位父亲抱着坚定的信念,历尽了艰辛,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学的故事。其中有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这样的: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学到这段话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心存疑惑:“课文主要写的是地震中的父与子,别的孩子的父母的表现和文章内容关系并不密切,可不可以删去?”教师马上加以肯定:“这个问题特别有探究价值!到底可不可以删去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讨论讨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热烈讨论,而后得出结果:这段话不能删,这样写是通过对比,更凸显这位父亲的坚持和不放弃,更凸显这位父亲父爱的伟大。
当然,教材只是“例子”。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不应只停留在课本上,而应贯穿在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有意识引导孩子们把质疑的目光放在文本和教师的讲课上,扩大质疑的范畴,挑战“权威”,培养孩子创新的质疑能力。
1.质疑文本,与作者对话。
长期以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一直把教材当做教学中的“圣经”,老师依教材而教,学生依教材而学,照本宣科,谁都不会去怀疑文本的问题,也没有哪一个老师会引导孩子敢对文本质疑。其实,文本也不是千真万确,没有丝毫的纰漏。如小学语文义务教育新课程人教版三年级《三个儿子》一文,文章写的是三个妈妈在一起忙活,一个妈妈夸她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又一个妈妈夸她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当三个妈妈拎着水桶回家去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三个孩子,只有那个妈妈没夸的小朋友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文本表达的情感非常明显,就是告诉孩子们要做个孝敬父母的人。但是只要站在常理的角度,就不难发现“妈妈拎着水桶走走停停”,可见水之重,可是小朋友怎么就能“提着走了”呢?课堂上,老师就可引导孩子联系这两句话,思考是否有什么疑问,进而把学生质疑的关注点吸引到文本上。这个质疑并不会对文本情感的表达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孩子质疑文本的初步意识。
2.质疑教学,与教者同行。
“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赋予教师职业神圣的色彩,也成了学生不敢挑战老师的一条不可逾越的心理鸿沟。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孩子打破这种的心理束缚,从小培养平等对话的意识,进而培养孩子们的质疑能力。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教师指导孩子们理解“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含义,如果不深究,“孤帆”一词单从字面上会只理解为“孤单单的一只船”。课堂上,我按照课前的预设完成教学环节,突然,一只小手举了起来,一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孤帆就指的是一只船吗?”听完后,我很不客气地说:“刚才不是说了吗?”孩子满脸疑惑地坐了下去。课后,孩子的神情一直留在我的脑海里,后来我带着这个疑问查找有关的资料,原来的理解是片面的,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烟花三月的长江的江面上是百舸争流,因为离愁别绪,诗人心中只有故人乘坐的那条船……第二天,我重新跟孩子们一起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并表扬昨天发问的那个同学。从此,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同学对老师的讲解提出疑问的情形,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使“教学相长”成为现实。
“问题是创造之源,疑问是创造之母”。课堂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主阵地,只要找到了切入点,找准了着力点,引导学生挑战“权威”,掌握质疑的方法,一改传统阅读教学”教师发问,学生应答”的单一局面,就一定能够激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不仅让其充满勃勃生机,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提高。
[1]朱家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