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视阈下探究当代大学精神

2015-02-25 02:48马如乔李海明
文教资料 2015年30期
关键词:亲民道德修养个体

马如乔 李海明

(1齐鲁工业大学 轻工学部;2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 250000)

《大学》之道视阈下探究当代大学精神

马如乔1李海明2

(1齐鲁工业大学 轻工学部;2山东师范大学,山东 济南250000)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成书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是我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经典著作。《大学》关于教育领域的阐述包括人的本性、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价值等内容,这些思想在我国古代教育哲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从最初的大学之道审视我国现行的大学教育,可以揭露我国大学教育的不足,促使当今大学教育回归最初的价值追求,最终实现当代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大学》三纲领八条目大学精神

《大学》是儒家传统思想的经典著作之一,《大学》所追求的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决定了它为历代朝野所推崇。重温《大学》经典,有选择地按照大学之道治校、教学对于当下国内高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简介

《大学》依据孔、孟的“仁政”思想编写而成,汇集了儒家办教育的主要观点,分“经”一章和“传”十章,“经”是主要观点,“传”是对观点的解释。《大学》包括教学的原则、修身的途径、政治理想和政治原则等内容,其中“大学之道”是《大学》篇的精髓,指明了培养合格人才的途径,为历朝历代大学教育的兴办提供了参考。

当下理论界关于“大学”的解释有两种:第一种解释是指“大人”之学,在《论语》中出现过“大人”这一用法,是指具有高尚道德修养的当官的人,由此可知“大人”之学即培养在政治和哲理方面具有广博学识的人才的学问。朱熹曾说:“大学者,大人之学也。”[1]第二种解释是指“古代的大学教育”,按照年龄的划分,古人在十五岁后进入大学接受“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现今第一种的解释更普遍,即大学关注的是人的道德修养和品性的践行。尽管古人的“大学”解释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是“大学”的本质是相通的,即通过教育使学生践行德性、变化气质,最终实现人格的完善。

当今中国大学仿效欧美大学的分科建制,对满足入学条件的学生进行中等后教育。现行的大学教育与古时候的大学教育具有对应性但是缺少等同性,所谓对应性是指不论古今,大学在形式上都是学生在知识和年龄达到一定水平后而接受的另一学段的教育,所谓非等同性是指古今大学在入学的年龄和教育的内容、方法等方面并不是完全相同。不论时代如何变迁,大学教育都必须包括对科学的探索和对人文的关怀,既要重视人的生物性存在,又要关注人的文化存在。

二、大学之道的纲领

大学之道的纲领即是大学培养人才的基本原则,《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明确说明了大学的原则是“立德”、“亲民”和“至善”。大学之道的三纲领并不是并列的关系,而是一种依次递进的关系。“止于至善”在三纲领中起到统领性的作用,其中“明明德”是一个内圣的过程,而“亲民”是一个外王的过程,把三者放在一起就说明:一个人如果要达到道德上的最高境界,就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德性,同时也要亲爱别人,帮助别人达到最高的境界。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理,如果我们的教育始终贯穿并践行这一原则,那么我们的教育最终可以到达至善的境界。

在“明明德”中,第一个“明”是动词,是复明、彰明的意思,“明德”是人本身的善性和善德,与孟子说的“良心”同意。由此可知,《大学》篇具有先验哲学的色彩,强调人性善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的“恻隐之心、辞让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明德”。“明德”是人类生来具有的,但是后天有的人的“明德”会被“客尘所闭”,所以教育的作用是“明”,使“明德”彰显。《大学》把性善论作为教育的预设和信念,这样既为人的可教育性奠定了基础,又维护了人类的尊严。

“亲民”中的“亲”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释作“新”,即去旧图新、去恶从善的意思,朱熹在对“亲民”的解释时说:“新者,革其旧之谓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当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旧染之污也。”[2]“亲”的第二种意思是指“爱”的意思,“亲民”就是要亲爱人民,当自己道德修养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投向人间,投向群体。孔子讲的“修己以安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道德教育不仅是提高个体自身的道德修养,还应该帮助他人,亲爱他人。关于“亲民”的这两种解释都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强调大学要帮助学生不断革新民心、去恶从善,教育学生在自身取得较高的道德成就后把这种成就推向他人,亲爱他人。

“至善”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超越的过程,也是大学教育的最高目标。个体在实现“至善”的过程中要具备自强不息的精神,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古代的大学教育通过个体的德性与天下人的义利达到统一,最终实现“至善”的目标。由此可知,大学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多的是一个人文化的过程,教给学生如何做人和人伦之道。

总之,三纲领提供的道德原则是:一定要注重加强道德主体自身的修养,培养爱人精神和厚德载物的品质,最后通过扩充人们的善性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

三、大学之道的条目

大学之道的八条目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是达到“至善”的具体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明明德”的具体方法,是修身的具体途径。关于这四个条目的关系,在《大学》中就有明确的表述:“物格而后知致,知致而后诚意,意诚而后心正。”所谓的“格物”是穷理、正物的意思,《大学》所说的“格物”就是要求人人理清伦理要素、匡正伦理关系,与孔子的“正名”相通。通过“格物”便会“致知”,因为个体在“格物”的过程中必然包括对道德伦理知识的认知,并进而唤起内在深处的良知。王阳明曾说:“真知必行,不行不为真知。”故这里的“良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道德认知,而是指具有“知行合一”特性的道德知识。我们一般习惯把“格物致知”放在一起,进一步强调在道德教育中知行统一重要性,那么古人“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呢?古时候的儒雅君子注重的是德性的培养和内心的陶冶,因此,“诚意正心”是古人自身道德修养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格物致知”的目的所在。“诚意”就是说人要摒弃外物私欲的干扰,忠诚于自己的善良本性。只有忠于自己的意念、摒弃内心私欲的遮蔽,才能真正做到知行的统一,同时通过践行知行统一进一步追求“诚意”。“正心”就是端正自己的心思,保持内心的理性,使内心不受私欲和物欲的蒙蔽,从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总之,“格物致知”强调的是从外在提升个体的道德修养,而“诚意正心”注重的是提升个体的心灵境界,通过从外到内的道德修养途径最终使个体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个体内圣的过程,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体道德外王的过程。古人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这种兼善天下的道德境界,把道德、善性从个体扩大到社会,从而实现以德治国的政治理想。古人从“家”这个小单位出发,把德扩大到“天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因为古代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血缘关系型社会,一方面“家即是最小国、国就是最小家”,通过家族家庭关系的处理就可以把握一些治理国家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齐家”到“治国”再到“平天下”的道德践行,个体就会把对家族和家庭的爱扩大到全国,达到兼善天下的目的。“齐家”是指要把家庭的关系处理好、使家人和睦,中国的道德基础是孝悌,个体尊敬长辈、友善兄弟的过程其实就是践行道德过程。“治国”就是就是把邦国治理成功,国是家的扩大化,通过安定家族以后,个体实际上就已经掌握治理国家的要理,因为“齐家”和“治国”具有同样的逻辑,这样就把家族中的宗法治理与国家中政治统治结合在一起。在和平年代,以德治国是人们所强烈渴望的,所以把治家的逻辑来治国也是当时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平天下”就同孙中山所说的“天下大同”的社会一样的,“平天下”就是要求个体以平等的眼光看待天下人,视天下为一家,实现个体道德向社会伦理的转化。

总之,八条目具体阐述了修身的途径,并把家族的道德扩大到了社会伦理体系,培养了大批的君子和贤士,加强了封建阶级的政治统治,维持了封建社会的稳定。

四、《大学》视阈下大学精神的缺失

《大学》是古代教育的经典著作,突出了教育修身养性、爱人亲民的道德功能。因此,从大学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可以看出大学精神就是仁爱,强调仁爱是一切学问的本源。当国人正在为高等教育在办学数量和办学规模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欢呼不已时,高等教育的质量却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国家需要什么养的人才及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始终避不开的问题,研读《大学》经典,从最原始的办教育的初衷看当下高等教育,可以发现当代大学教育的问题表现如下:

(一)现代一些大学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立德的重要性。

《大学》在人性的问题上以性善作为预设,强调“明明德”的重要性。这样就把道德的可教性及大学教育的首要内容说明了,即大学的首要任务是道德教育,追求人类的善性。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帮助人实现“内圣”,所谓的“圣”就是“仁且智”这两个方面,与孟子的“良能”、“良知”相对应。儒家重视仁爱的重要性,强调教育要培养人的 “仁爱之心”,这并不是说仁爱就是一切学问,而是一切学问的根源。由此可知,大学强调“明明德”并不是要否定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而是为科学知识寻找更好的根基。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人见识到了国外的发达程度,于是学者们在总结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找到了中国的发展出路:就是要大力发展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教育,培养大批科学家。当然,中国很需要这种形而下的知识,而且现代大学在这方面做得很不错,大学在很大程度上就变成一个知识传授场所。我国有些高校依靠科研成果受到世界的瞩目,但是为什么还是无法跻身世界一流名校的行列?原因在于许多世界名校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而且它们很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提升,当然,这种道德品质的培养是以其国家的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还有,我们的校园文化一般很少涉及心理、普法等领域,很少看见大规模的道德教育宣传活动,减少了学生在监督的情况下道德践行的机会。

市场经济带来了很多机遇和挑战。现代大学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大学和知识容易商品化。就上课来说,有些学生认为上学就是拿钱来买老师的知识,有一节课不上很正常,因为顶多是白白拿一节课的钱打了水漂,这也许正是有些学生逃课的原因。再加上,有些大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忽略学生德性教育,就会把部分学生推向社会,做一些超出学生范围的行为。这时,大学就变成出产“填鸭”和“社会团体”的场所。因此,现代大学一定要把“立德”教育这块短板补长,把培养“圣人”作为大学教育的根本追求。

(二)现代一些大学工具化趋势严重,忽略对“良心”的唤起。

《大学》的第二个教育宗旨是教人“爱人亲民”,培养学生的博爱情怀,注重对学生“主权”的尊重。

主权体现了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王”,一个人只有在对国家、对集体尽到自己改进的义务后,这个人才算达到了“外王”。

“今日,大学之最流行的形象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了。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政府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大学不知不觉地社会化了、政治化了、市场化了”[3]P62。这句话生动地描述了当今一些大学在目标上的迷失,在一定程度上沦为社会的工具。大学在为社会生产着一批又一批的科学家、工人、政治家等,却忽略了大学自身灵魂的塑造。通读《大学》篇,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学培养的不是科学家,而应该是社会的合格公民,当今大学缺少的正是“通过唤起对良能的良知而确立起良心”的教育。在儒家的视域下,“良能”就是天然的爱的能力,“良知”就是对“良能”的意识,“良心”就是德性的本体。德性的本体就是爱,大学教育要教人“爱人亲民”。

当代大学生工具化趋势有所加剧,一些大学满足于培养能适应社会生存的人,而放弃追求“成人”的无限目的。他们忙于批量化地生产“社会人”忽略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用这样的逻辑思考当下一些大学生没有感恩意识、缺少爱人的意识就会觉得不足为怪。学生在这种教育下失去了主体性、找不到人生的价值,降低了对人生意义追问的动机,最终沉迷于物质的享受和欲望的满足。试想一个连自己都负不起责任的大学生,怎么能负起一个民族的责任?一个都不知道如何爱的人怎么会爱国家?

所以,现代大学应该崛起,从大学之道的精神反思自身,找到大学自身的灵魂。

[1]朱熹.四书集注.

[2]朱熹.四书集注·大学.

[3]王银娥.“大学精神”的理性反思与大学教育目的的深度澄明——从现代性社会与现代公民的德性人格生成的角度[J].唐都学刊,2006,22(6):61-65.

猜你喜欢
亲民道德修养个体
最亲民的海王 静态体验玛莎拉蒂Grecale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亲民之官 以廉为基
廉价亲民黑鸟单车BB10 GPS码表评测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