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波 王金萍
(安图县松江镇盘道小学,吉林 安图 133600)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浅探
杨波王金萍
(安图县松江镇盘道小学,吉林 安图133600)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记忆,训练口语表达,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丰富想象,陶冶情操,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对此,本文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理解课文内容,巩固记忆,训练口语表达,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丰富想象,陶冶情操,都具有特殊的功能。然而在阅读教学中发现,学生朗读能力低下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从备课抓起,注重朗读教学的研究与尝试,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忽视朗读的学生而言,培养其朗读兴趣无疑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催化剂”。精心组织经典好文朗读竞赛活动,是提高学生朗读兴趣的有效方法,使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为获得竞赛的胜利而把极大的热情投向实战,即使不能取胜,也能保持兴奋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1]。在训练中可采取班队活动课开展竞赛,语文教师课前要精心选择,朗读竞赛活动的内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的一些喜爱的课文、经典名篇、古诗文。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打动学生,收到“以音美以感耳”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情感,使学生在充满感情的语言氛围中接受知识,形成能力、陶冶情操。要达到以上效果,笔者认为应特别重视以下教学环节。
(一)以“境”激情
“境”,既意境,是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境界。让学生曲径通幽,进入作品境界,才能移情动容,绘声绘色。入境之法,主要是形象感受。朗读中的形象感受指作品中的词语对朗读者内心的刺激,引起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和体验。如《桂林山水》、《观潮》、《荷花》、《夏夜多美》等课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我们可以用课件、录像、音乐等教学手段,通过情境渲染,诱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使之入文入画,入情入镜,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朗读能力。
(二)教学用语要丰富
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教学语言尤该有“文”,尽量用恰当、生动、新颖、优美的词汇组合自己的语言,力求准确、生动、精炼、新鲜。在这里,入耳是前提,入心入脑才是最终目的[2]。
(三)语文教师要注重指导。
朗读技巧的指导是朗读能力提高的条件,在训练过程中,让学生读字念词,正确把握语调,同时让学生反复进行先读字、后念词的练习尤为重要。如“普通”、“许多”两个词上声后面的阴平,上声念成半上,“一”不变调,“不”变调,“不”在去声前读阳平。此外,还可以要求学生体验“说悄悄话”的感觉,感受音量放低的发音技巧,帮助把握音调。课堂教学要重视朗读,多读、精读、读通。除要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节奏,注重声调和音量外,还要充满感情,读出文中蕴含的情感、意境,以及“弦外之声”。多读有益。教师在备课时不妨拿出一定的精力,把教材认真“读”几遍。不但要多读、精读、轻读,通过朗读,产生遐想,感受事物的形象;还应当进入角色,表情朗读,体会人物的性格。在读中品味文章特色,既是一种美的享受,又是积累知识的好方法。只要肯读,就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收获,也一定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让学生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用普通话朗读,做到声音响亮、柔和、自然;读音准确、无错字、无增减字、无颠倒或重复;读得流利、句读分明、不停读。单调的朗读形式会使学生索然无味,而丰富多变、生动活泼的形式,既能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使之兴奋,又能使朗读本身成为一种直接或间接的需要,从而读得兴趣盎然。朗读描绘悲凉的场面,语速则慢;朗读描绘热闹的场面时,语速则快。在朗读过程中,可采用设置情境,充分唤起学生内心感情。如教《凡卡》一文,先展示一幅深冬的景象图:寒冷的夜晚,一盏孤灯。让学生谈谈心理感受,让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再让他们朗读。这样,大多数同学都能读出悲凉的气氛,从而从心底里产生对文中人物的同情。语文朗读教学中要重视朗读形式的指导训练。朗读的形式有:个别读、诵读、教师读、听读、默读、轻声读、配乐读、分角色表演读等。教师可根据课文的内容特点,教学实际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朗读形式。如《乌鸦喝水》、《小壁虎结尾巴》、《要下雨了》等表演性强的课文,就可以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体验、积累、内化语言文字,领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从而激发学生的朗读情趣。
语文教师要注重朗读教学的示范引领。有人认为,只要理解了课文,就能朗读好课文,这是不全面的。理解固然是朗读的前提,但理解替代不了朗读,理解了课文并非就一定能朗读好课文。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是一次创作活动,也是一种技能。教师的示范朗读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它要求语文教师掌握这门技能。在语文朗读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朗读要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必须突出“情境”。教师应提前反复诵读并通过个人监听加强语感,纠正读音上的错误,克服套字、添字、重复、语气不连贯等毛病,熟练运用停顿、重音、语气、节奏等朗读技巧,提高朗读水平。
语文教师示范朗读要求“读准”。不仅读得正确、流利,还要读得有感情,力求进入情境,进入角色。有声语言的直观性、情感性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殊作用,除了讲解语言外,教师声情并茂、娓娓动人的高水平朗读,是使这一特殊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语文教学是高度情感化的活动,这种浓郁的情感性,自然更应当体现在课堂上语文教师的朗读示范之中,通过读,使学生入情、移情、陶情。教师示范朗读时,自己应当先入情,首先自我陶醉在朗读课文中,进入特定的情境中,然后融情入境,用一种极富感情色彩的语言,描绘出一种声情并茂的境界,进而移情于学生,使他们也深入到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中。在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的境界中理解词语,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接受熏陶。
如《观潮》一课可以抓住“天下奇观”中的“奇”字,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的事情发展顺序,领悟钱塘江大潮壮观、奇特的景象,使学生体会到:作者笔下具体描写的是“真景”,而心中要表达的是“真情”。这情,就是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愈读,就愈能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教读一些作品,通过朗读能生动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特别对那些借物喻人的文章可借助多媒体的乐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充分调动起来,使文中所写的景和物叩击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在愉快学习中提高朗读能力。如教小学语文课文林青玄《桃花心木》一文,为了让学生深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可以运用教学多媒体手段强化朗读效果。在课堂上可用电脑多媒体播放两段乐曲,一首名叫《让我们荡起双桨》,另一首是《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作为引入课文的出发点。然后把课文含义深刻的句子用录音机播放出来,让学生用心倾听。这样,通过乐曲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语文朗读教学必须强化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一是教师要让学生多听,培养学生多听的美感;二是要学生多主动参与课内课外的朗读活动。只要上阅读课,就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朗读练习。也可以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安排一些朗读课文,充分发挥其作用。如学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后,可让学生带着感情朗读“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将努力向前驶去”一句,让学生喜悦地读、深沉地读、回味地读。只有强化实践,坚持不懈,养成习惯,才能培养良好的朗读能力。
语文的朗读教学必须注重实效。在实际教学中,不能玩虚的,搞花架子,应付检查,走走过场。要是以这种工作态度进行朗读教学,就不能实现语文阅读的教学目标,是朗读教学中万万要不得的。因此,教师在备“读”时应当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又要灵活多变避免程式化,绝不能一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完全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年龄心理特征,一味地自我陶醉。有的朗读是为了正音,解决读音不准的问题;有的是为了加深对句子或文段的理解;有的是为了体会意境,领悟感情;有的为了启发想象,培养语感;有的则是为了巩固记忆,熟读成诵;还有的是为了领会文章的写作技巧等等。一般说来,讲解前的朗读多是了解性阅读,宜给学生以整体印象,并展示文章的大体结构;讲解中常随机进行启发性诵读,目的明确,能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讲解后通常是总结性诵读和欣赏性朗读,更要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充分领略文章的精妙,让学生尽可能去感觉、去体会文章的情感和写作特点,这远比直接告知他们现成的结论强得多。
读妙不仅是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而且应把激发学生兴趣作为重点。教师朗读水平再高,也替代不了学生的活动。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主导),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读通读妙是朗读境界的升华,也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
[1]王晓华.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浅谈[J].吉林课改,2009(2).
[2]刘志贵.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方法浅谈[J].青年教师·学术版,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