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文化对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作用

2015-02-25 22:03党国英
新视野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发展

文/党国英

论农村文化对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作用

文/党国英

摘要:相对于城市文化,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在地域性、民间性和非商业性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点。但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城乡文化的差异将逐渐消弭。农村文化及其建设对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进而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我们要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好宗教、礼仪、宗法和道德等各种形式的农村文化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好农村文化在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社会资本、为农村全面深化改革扫除障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农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关键词:农村文化建设;农村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文化建设是近年来我国政府着力推进、民间资本渐现热情的一个新领域。农村文化具有调节农村社会关系的职能,农村文化建设对我国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进而对当前和未来五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要分析农村文化的特点与城乡文化同化趋势之后,重点分析农村文化及其建设对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以期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借鉴参考。

一 农村文化特点与城乡文化同化趋势

相对于城市文化,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在地域性、民间性和非商业性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但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的逐步推进,由于受到城市风尚的影响越来越大,乡村文化的特点也随之逐步减弱,城乡文化的差异将逐渐消弭。

(一)农村文化的特点

专门研究文化问题的学者倾向于给文化以一个广泛的内涵。如著名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曾指出:“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1]按照经济学思想给文化下定义,可以说文化是人们在公共领域的一个交易规则,体现人们在公共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在文化问题的研究与讨论中,有的经济学家倾向于把文化等同于社会的非正式制度,认为文化是习惯、宗教、道德和礼仪等社会非正式制度的统称。如樊纲先生大体上持这一观点。[2]

依据对文化一般内涵的理解,可以把农村文化理解为农村社会中存在的对农民行为进行约束的各种规则的统称。农村文化包括农村宗教文化、礼仪文化、道德文化、祭祖文化、庆典文化、经典文化、教育文化、语言符号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化和民间文学艺术等多种形式。农村文化的主要活动场所包括农村文化馆、博物馆、电影院、歌舞厅、祠堂、寺庙、娱乐广场、体育场、社区信息中心以及虚拟的电视广播网络等。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步,互联网也正在成为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农村社会与城市社会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其文化形式也有共性和个性。相对于城市文化或一般社会文化,农村文化的特点是:

第一,农村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别在农业生产落后的条件下,农民之间的交流受到限制,农村的文化活动也表现出很强的地域性,特别在礼仪文化、娱乐文化、庆典文化等方面,不同的乡村社区常常有很大不同,正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

第二,农村文化具有更强的民间性。在城市文化中,由于专业化分工比较明确,许多文化活动也高度专业化了,有的文化活动成为公共项目,由政府来组织实施。但农村文化活动往往是一个综合体,其组织者大都是民间人士,是“万金油”,他们依靠自己的威望来组织文化活动。

第三,农村文化具有明显的非商业性。城市文化活动在高度专业化以后,渗透了商业元素,有一些文化公司来专门组织文化活动。但农村文化活动的经费常常由农民自己筹集。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常常是“志愿者”。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地区,政府开始在经费上支持农村文化活动,比如购买一些文化活动的器具等,但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仍不失“志愿者”身份。

第四,农村文化的传承具有习惯性和精英示范性。在现代社会,一些文化习俗渐渐被固定为法律,成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但在传统农村社区,许多文化活动是人们的习俗,并通过农村社区精英的示范作用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特别是道德文化、礼仪文化,庆典文化、祭奠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常常要依靠乡村精英人物得到传承。乡村文化范式常常没有文本记录,全凭乡村精英的把握。

第五,农村文化习俗的形成也与农业生产与农村环境保护有关。许多农村节日的设定与农业生产的重要活动有关。传统农民的图腾崇拜与农民冀盼农业丰收相联系。农民居所的建设常常“阴阳师”介入,虽然有“迷信”的外观,但却有防止自然灾害、保护农民健康的功能。

尽管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有差异,但却不能简单地认为这种差异是先进和落后的差异。通常来说,文化可以分为先进的文化和落后的文化,但我们这里所讨论的文化一般是指先进的文化,强调文化的积极方面。即使对宗教文化的讨论,我们也不主张全盘否定其意义。在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更不能认为后者要比前者先进。

(二)城乡文化的同化趋势

上述特点也在变化之中。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通信条件得到改善,乡村社会的封闭逐渐被打破,商业元素越来越渗透到乡村社会,专业化分工程度越来越高,乡村居民受到城市风尚越来越大的影响,乡村文化氛围也就有了开放性,乡村文化的特点也就减弱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户居住方式的变化,国家在公共领域的城乡一体化政策,都将导致城乡文化的差异逐渐消弭。

随着城市化的逐步推进,农业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乡村地区专业农户的耕作面积越来越大,农户居住也越来越分散。专业农户的分散居住方便耕作,而脱离农业的农民集中到城市居住也可享受到城市的种种好处,但这种分类居住不能在短期内自然形成。农业迅速现代化的国家,专业农户可能与其他非农业居民毗邻而居。因为专业农户的生产设备对土地使用有某种特殊性,例如,专业农户的车辆与农机对道路的要求明显不同于城市的要求。专业农户的日常生产活动会给其他居民带来负的外部性。政府按城市标准去建设基础设施,也会降低投入的效益。于是,有的国家,如丹麦,有专门法规要求农场主的常住地必须是自己的农场。类似法规强化了乡村地区居民分散居住的趋势。

基于上述认识,笔者选定一组数据,包括人均收入水平的增长、农户规模经营的潜力、农产品价格变化、人口变动等,同时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则有如下结论:我国农户人均年收入达到城市居民的水平,全国大约只需要约3000万各类专业农户;实现这个目标大约还需要25年左右。逆城市化问题也需要考虑。按美国的统计标准,农村人口的数量是农业人口的7倍左右。鉴于中国的政策环境以及前述假说,中国未来农村人口总量为农业人口3倍左右比较合适。我们估计,未来中国城乡人口分布相对稳定的情形,大约是农村人口9000万户左右,其余约3.3亿户为城市人口。

在以上趋势下,农村社会将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农村文化的变化发生影响。

一是农村社会将基本没有贫困人口。农村人口将主要由收入较高的逆城市化人口与专业农户这两部分构成,他们都应该是社会的中产阶层。贫困人口的关照成本本来在城市会更低一些,如果国家政策顺应此种现实做出调整,农村贫困人口将陆续进入城市生活。

二是农户的生活方式将与城市居民没有重要区别。按前述趋势推断,我国现代农户将主要在小型居民点生活。从国外经验看,这些小型居民点可能没有政府提供的现代基础设施,如排水设施、垃圾集中处理设施、铺装道路等,但这不妨碍农户通过自建小型便利设施享有现代生活方式。

三是农村的社区结构及社区功能会发生重要变化。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以及我国实行集体经济制度,这使我国农村社区的公共事务较为复杂,其主要内容涉及村容村貌、人居环境、邻里关系、节庆民俗、生产互助、扶贫济困、对外往来、土地整理、产权保护、祖宗祭祀、发蒙教育、公地利用等12个方面。大家通常讲的一些服务,如社会保障,也有公共品的某种性质,但不属于社区公共品。农村排水作为人居环境的要素,是公共事务,但自来水供应基本可看作私人事务。公共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要看物品的“外部性”问题能不能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内部化”。显然,在农村人口布局发生重大变化以后,这些公共事务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将发生相应变化。

上述变化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在过渡期,城市因素会不断渗入农村生活最终将使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非正式制度越来越趋于一致;另一方面,因为少量村落状态的居民点还会存在,这些居民点将承载农村文化的部分内容,使之作为历史传统得以保留但可以肯定的是,保留下来的文化内容将越来越趋于符号化、艺术化,农村的基本文化形态将与城市居民日益接近。

二 农村文化与农村社会稳定

文化作为一种行为规则系统,其主要功能在于建立一种稳定的秩序,降低人们社会活动的风险,促进社会生活的和谐。一种文化类型越是能够体现这种功能,就越具有先进性。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积极的农村文化应该体现对社会主义农村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体现对人们互助友爱社会风尚的建设作用。下面分别讨论农村宗教文化、礼仪文化、祭祖文化和道德文化等四种主要农村文化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中的作用。

(一)农村宗教文化与农村社会稳定

宗教产生的根源是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德国著名哲学家费尔巴哈曾指出:“宗教的整个本质表现并集中在献祭之中。献祭的根源便是依赖感——恐惧、怀疑、对后果的无把握、未来的不可知……,而献祭的结果、目的则是自我感——自信、满意、对后果的有把握、自由和幸福。去献祭时,是自然的奴仆,但是献祭归来时,是自然的主人。”[3]因此,宗教具有降低不确定性的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我们在农村调研中发现,宗教文化在农村社会稳定中确实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先富裕起来的农民,还是正奔向富裕的农民,乃至尚未脱贫的那部分农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宗教信仰和参加各种宗教活动。我们在中西部省份的农村调研中发现,很多村民兴建寺庙的积极性比修建公路等基础设施的积极性高得多。这是因为宗教具有加强人们之间相互认知的作用,共同的崇拜对象和普遍接受的教义规则可以成为人们之间相互认知的符号,强烈的宗教感情对于同一宗教共同体能起到稳定内部关系的作用。

但是,在不同的宗教共同体之间,宗教分野也可能会强化人们之间的对立,造成社会不稳定。无论在落后社会,还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宗教对人们的行为都有重要影响。科学不可能消除人们的宗教感情,现代社会的人们仍有可能从宗教中寻求“终极关怀”。[4]因此,如果某种宗教引起了社会不稳定,政府不要试图去消灭宗教本身,而应该去设法改变宗教的内容或形式。

(二)农村礼仪文化与农村社会稳定

礼仪是人们通过程式化言行交流某种信息,以求得生存环境的秩序化和消除对环境的陌生感。礼仪还可以看作社会交易中实施基本行为规则的技术性模式,看作行为文化必要的外包装。所谓“仁义道德,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5]等,也说明了礼仪的这种功能。一个人施礼时,必希望回报,即所谓礼尚往来,否则施礼会变得没有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礼仪是利己主义的文化包装。

鉴于礼仪的上述性质,决定了礼仪有可能发挥稳定社会的作用。这是因为功能良好的礼仪能够传达善意,提高社会交往效率,从而有助于社会的稳定。礼仪在历史上也有固化等级关系与宗法关系的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这种作用会逐渐消弭。

不过,需要警惕的是,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向现代社会迅速转型的历史时期,一些好的传统礼仪规则不断受到破坏,而一些不适应时代进步的礼仪规则却有所兴起。如,一些权钱交易活动借助“送礼”得以实现。又如,一些农村出现给牲口过“生日”“百日”的活动,目的是收取礼金。这种礼仪活动的敛财性质使社会交往的成本增加、品质恶化,阻碍社会进步。

(三)农村宗法文化与农村社会稳定

宗族是由同一祖先繁衍下来的人群,宗法关系便是基于宗族血统而产生的地域性极强的社会关系。在封闭程度很高的情况下,宗族关系会成为乡村社会最重要的关系,成为支撑乡村伦理道德的基础社会结构。封闭性越强,乡村社会中的族长、中人和道德化身相统一的可能性越大。宗法关系能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机制。家族成员在生活告急时,往往求助于同族成员;在承租土地及钱财借贷中,往往是同族成员充当中人;一无所有的同族成员也可以从宗族中获得帮助以求生存。如果没有外界因素干扰,宗族之间的冲突通常也可以通过家族领袖之间的谈判确定妥协的条件。

然而,在一定条件下,宗族关系和祭祖文化也有可能有分裂社会的作用。即使在经济发达以后,这种作用也会长期存在。我国南方地区农村经济相对较为发达,但南方地区的祭祖文化却盛于北方。据最新的社会学调查资料,南方发达的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仍有强烈的宗族特性。在对我国近年兴起的农村基层选举中,仍然能观察到祭祖文化和宗族力量的影响。乡村社会的宗族械斗也是常见现象。

以家庭土地财产权为基础的土地制度、覆盖半径合理的乡村自治体设置制度以及经济活动的高度市场化,有利于消除宗法关系对社会稳定的消极作用。

现行集体经济制度实际上是一种社区共同共有的产权制度,这种制度本来适用于公共物品的供应。在宗法力量强大的情形下,经营性资产若实行社区共同共有产权制度,资产权益容易被宗法领袖把持。我国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后,进一步推进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以及承包权长久不变改革,有利于确立农户的土地财产权,也有利于弱化宗法领袖对土地权益的控制。这种产权制度巩固以后,农户之间的产权冲突不容易演化为宗法团体之间的产权冲突,可以极大减少乡村宗法势力之间的械斗。

我国现在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存在自治体设置范围过大、村庄权威机构过于行政化的弊端。通常,我国一个行政村会包括若干农村社区以及若干宗姓家族的情形。这种情形下,宗法领袖的影响力常常被边缘化,与社会管理主流结合度很低。从我们在广东清远市的调研看,村民自治体设置适度下沉以后,强化了社区领袖与政府配合意愿,社区服务质量有明显提高。

经济活动市场化程度加深会促进经济组织发育,有利于平衡宗法领袖的权威,弱化宗法领袖滥用权威的可能性。市场化程度加深以后,社区还会生成经济精英,使农村社区的经济资源摆脱社区宗法领袖的控制,减弱农民对宗法领袖的依附关系,促进农村社区权威的多元化。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强化农村社区的结构稳定。

(四)农村道德文化与农村社会稳定

一般来说,道德是依靠羞耻感来维持的人们自律性行为规则。道德在传统农村社会能够较好地发挥稳定作用。传统农村社会通常是由许多血亲共同体构成的,在血亲共同体内部,个人实施机会主义的风险收益较小,具有流氓性格的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与共同体的传统道德规则反差较大,容易识别;违规行为会使当事人名誉扫地,承受羞愧的惩罚。[6]

羞愧惩罚要仰赖熟人社会才能起作用。熟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道德类型,而这个重要关系常常被论者忽视。有些情况下,赞成“以德治国”与反对“以德治国”的争论,也常常没有抓住这个要害。

传统熟人社会成功转型的最根本条件,是实现物质利益关系与宗法关系或其变体之间的切割,将物质利益关系交由市场支配,而熟人社会中成员所依赖的小市场必须是更高大市场的一部分,使成员的物质利益诉求得以独立实现。基于社会高度分工基础上的居民点所形成的现代熟人社会,不再和基本经济利益相关联,人们的非经济往来不会约束基本自由。这样,一个共同体就有了更健康的社会信任的基础。在私人领域或竞争性领域,利益实现主要由劳动市场决定,劳动交易的垂直型有利于保护隐私。被隐去收入隐私以后,人们彼此之间至少有了形式上的某种平等。在这个条件下,以德治国才能与依法治国彼此协调、相得益彰,形成社会稳定的共同基础。

三 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

国际学术界和经济发展理论已经形成共识,经济发展概念不仅包括经济本身增长,还包括政治发展、结构调整和文化进步。从本质上说,农村文化建设本身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这是因为,一方面,农村文化的发展与变革会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也会对农村文化发展与进步产生积极作用。

第一,农村文化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社会资本。“社会资本”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学术界日益被广泛接受的概念,是指建立在人们相互信任、充满合作精神基础上的对社会上层结构的支持网络。[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帕特南(Robert Putnam)在布迪厄(Bourdieu和科尔曼(Coleman)研究的基础上,将社会资本从个人层面上升到更具公共物品属性的社会层面,把社会资本等同于不同共同体中的“公民精神”。帕特南提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如网络、信任以及规范,它们有利于互利的行动与合作。”[8]我们认为,帕特南所讲的这种社会资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社会的文化基础,这种文化基础可以降低人们之间的交往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提高国家的稳定程度,降低国家实施法制的成本。

第二,农村文化建设为农村全面深化改革扫除障碍。在一个传统农村社会,农村社区公共品大多会由社区自己提供,且大部分不发生费用,即居民一般不会因此纳税。这些公共品的生成或供应,应该尽可能地在农村社区里实现。这是保证公共品效率的首要原则。这个机制的内涵:一是道德的压力成了约束农户的实际力量,而在陌生人社会,公德压力不起作用二是公共品“搭便车”消费还有了道德压力以外的低成本制约力量。例如,对不缴纳集资款的少数农户,村民可以“制裁”,不让其享受部分公共品。这就极大提高了农户的“搭便车成本。三是农村地区的熟人社会单元宗法关系压力,迫使居民遵守某些既定规则。我们在农村调研中了解到,在一年一度的宗亲祭拜活动中,以及平素婚丧嫁娶时的礼仪活动中,村民对某人的人缘评价会实实在在地在“礼遇”当中得到表达,这种压力远甚于一个社区之外的乡村干部对某一个人所能施加的压力。通常改革的使命就是通过新的制度安排逐步化解公共领域的“搭便车”行为,降低公共事务的协商成本。笔者在广东清远市调查便发现,村民自治体设置下沉到熟人社区后,涉及生产关系的土地调整变得更为容易,对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三,农村经济发展给农村文化进步提供物质基础。文化的本质是一种公共交易活动的规则体系。任何交易都要投入劳动,都要耗费资源,在文化活动中也不例外。人们为了节约文化活动的资源,必然对文化活动的形式作出规范。如果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相对价格的变化,文化活动的形式也会有相应的变化。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物质基础的水平,始终决定着文化活动扩张的边界,也决定着文化活动的形式。我们近年在农村调查中发现,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带来农民收入增长以后,农民行为发生诸多积极变化。一是农民合作意愿增强,农村公共事业更易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农民越穷,其在公共领域失德行为的机会成本就越低,失德行为发生的概率就越高。例如,我们在农村调研中注意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更容易获得发展,合作社章程更容易得到遵守,表现为农民更守信用。发达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表现出与发达国家农村合作社的相似特征,合作组织愿意在农村公共领域提供更多无偿服务。二是农村扶危济困事业有了物质基础,农民更热心慈善活动。在我国“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农民普遍建立了各类“慈善会”,收入较高的农户经常性地捐款,资助村庄文化中心、敬老院、救孤院等公益机构的建设。如果地方政府能主动提倡鼓励民间组织的发育,这类公益活动会规模更大、更显制度化特征。三是农民有了发展民主政治的现实需求,村民自治工作有了现实基础。在我们所做的农民政治行为的调研中发现,农民经济越发达、农村市场化程度越高,农民就会越显示出对村民自治选举的热情。在经济发达的村庄,农民在选举中的投票意愿更不容易受到宗法因素的干扰,投票的独立性更强。[9]如果在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中推行类似“政经分开”的改革,由村委会负责公共事务,“村民股份社”处理集体资产经营,农民的这种民主政治热情就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村民自治工作的改善加强了公共领域的互信关系,有助于形成更为健康的社区文化氛围。

第四,农村经济发展影响各种农村文化类型的社会功能。经济发展给社会活动开辟了空间;经济越是发达,人们的交往半径也就越大,人们交往的性质也就越会发生改变,各种文化类型的社会作用也就越会发生变化。一般来说,农村道德文化、典籍文化和符号文化及其艺术形式不论在什么经济发展水平上都会对农村社会发生影响,只是影响的形式有所差别。经济发展虽然造成了巨大的陌生人之间的交易网络,从而突显了法律对调节人们行为的作用,但经济发展不会消除熟人关系的网络,从而不会取消道德在调节人们行为中的作用。经济高度发展以后,教育越来越社会化,但传统的典籍文化仍然要发挥补充性的社会价值。事实上,经济越是发达,人们越可能重视历史文化典籍,典籍文化就越有可能发扬光大。

注释: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页。

[2]樊纲:《中华文化、理性化制度与经济发展》,《二十一世纪》(香港)1994年第6期。

[3]费尔巴哈:《宗教的本质》,王太庆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第31页。

[4]党国英:《非正式制度与社会冲突》,《中国农村观察》2001年第2期。

[5]《礼记·曲礼上》。

[6]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彭松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年,第277页。

[7]娄缤元、夏建中:《从个人到社会:社会资本理论研究取向的转变》,《新视野》2013年第5期。

[8]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56页。

[9]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农民政治参与的行为逻辑》,《中国农村观察》2011年第3期。

责任编辑 马相东

作者简介:党国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北京市,100732。

文章编号:1006-0138(2015)05-0033-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123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发展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互联网+”模式下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分析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农村经济发展适应性研究
分析农业经济管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谈村级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浅析我国农村微型金融的发展
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村信用合作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困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