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苏联东欧国家对市场作用问题探索的启示
刘建华、周晓、黄冠在《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第10期撰文指出,苏东社会主义国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史乃至世界经济史上的空前试验,不仅对苏东国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有着重要启示意义。第一,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长期发展,改革势在必行。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改革,是吸取其合理方面,摒弃其一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弊端。第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不是区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标志。但是,社会主义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核心和关键是处理好市场与计划(政府)的关系,而这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正如波兰的科勒德克教授认为的,除了前东德外,后社会主义国家要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制度一般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恰当的制度性改造,自由化和私有化就会出现问题,造成一种既非计划又非市场的不正常状态,形成大范围内的腐败和有组织的犯罪。第三,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需全面理解。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论断,并不是对十四大提出的“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否定,而是进一步的发展。习近平同志将十四大的提法称为“重大理论突破”和“理论创新”,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提法称为“重大理论观点”“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一个新突破”。因此,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的全面理解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市场主要在微观资源配置层次上起作用,政府主要在宏观资源配置层次上起作用,即“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
(王巍 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