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玉娟
(安庆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安庆 246133)
战争的硝烟已吹散,但战争词语仍然在人类语言中广泛使用,焕发着勃勃生机。在和平年代,战争词语通过隐喻的方式表达人们对客观世界和现代社会的认识。人类认知中抽象概念多是隐喻性的,这意味着我们非真实的现实是通过真实的现实概念化形成。〔1〕战争域的词汇投射到社会的其他概念域,用战争的方式诠释人类社会中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本文从认知隐喻学角度聚焦语言中广泛存在的战争隐喻表达,剖析其存在的理据,分析战争隐喻表达的特性,以正确看待事物的战争属性。
1980年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提出概念隐喻理论,认为隐喻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语言当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所不在的,〔2〕甚至可以说日常交际中每三句话就有一句是以隐喻方式来表达的。〔3〕隐喻被定义为“人们以另一件事和经验来理解和经历一件事或经验”。〔4〕这个过程涉及两个概念域的映射,也就是从始源域(source domain)向目的域(target domain)的投射。两位学者在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列举的第一个概念隐喻例子就是“争论是战争”,指出争论中包含“进攻”“防御”和“反攻”等活动,其过程是通过战争概念构建的。隐喻过程中,战争的特征从始源域“战争”映射到目的域“争论”,其系统性得以保留。
战争隐喻并不仅仅局限于争论,而是广泛应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和现代社会的认识,同时又对人们的认知产生了重要影响。国内学者通过自建语料库或分析报纸新闻语料的方法,发现战争隐喻在汉语中无所不在,充斥在政治、经济、体育、商业和爱情等众多领域。〔5〕已有研究多侧重描述战争隐喻语言现象,将原因归结为战争文化结构的影响以及目的域事物与战争之间的相似性。然而,战争隐喻的广泛性有其深层原因,对战争隐喻的认识也需要进一步分析。
概念隐喻理论认为,同一始源域可以映射到多个目的域,〔6〕而这个始源域往往是人类思维中熟悉的物体或概念。战争与人类关系密切,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基本概念域,所以战争概念可映射到多个目的域。战争域中的词语不仅映射到“争论”这个概念域中,还可以映射到社会其他域中,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环保卫生、商业、爱情和足球等,表达对现代日常生活的理解,反映了一种普遍的思维模式及对现代生活的认知视角。〔7〕可以说,“隐喻在扩大了语言表现功能的同时,也扩大了世界”。〔8〕
战争已远离国人生活,但是战争隐喻表达在语言中随处可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因为战争有生死存亡的结局,所以战争隐喻表达的常常是关乎人类生存和安全的重大事件。现代社会中可能出现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问题和矛盾,如恐怖主义、环境污染和核武器扩散等;国家之间在自然资源、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等方面存在激烈的竞争;还有,人们在社会中可能遭遇到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等。〔9〕战争域中的“输赢”和“斗争”等概念系统地投射到这些有关“竞争”的概念域上形成了战争隐喻。英语中war on terrorism/drugs/poverty/overpopulation〔10〕等隐喻用“战争”概念简短而生动地描绘对恐怖主义、毒品、贫困和人口过剩等极端问题的斗争,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对人类安全和社会稳定可能造成极大破坏性,也暗示解决这些问题的难度和代价都很大。
其次,一些社会问题虽然不涉及生死,但战争隐喻可以彰显其对抗性。Lakoff和Johnson在书中列举“争论是战争”概念隐喻的句子,论述人类的思维用“战争”概念构建“争论”概念,以突显争论双方的对立。生活中多数领域都存在对立关系,比如爱情、足球比赛和商业竞争等。在“爱情是战争”的概念隐喻中,情场如战场,一方“进攻”和“俘虏”另一方,多个追求者被称为“情敌”,在追求的竞争过程中可能“战胜”对方,也可能“被击败”。在“足球是战争”概念隐喻中,足球比赛完全被隐喻成战斗的过程,“备战”“应战”“开战”“进攻”“杀入决赛”“防守反击”“对攻”等词汇充分彰显了比赛双方强烈的对抗性。
再次,语言中具体的隐喻词汇在新时代也有了新的用法和意义。比如,古时战争中失去自由而被奴役的人被称为“奴隶”。近年来“房奴”“孩奴”和“卡奴”等词语在网络和生活中流行,形象地刻画了现代人因为买房和育儿等原因导致经济负担过重却又无法摆脱的困境。现在,“奴隶”一词表达当今中国人受到某种事物或者行为的巨大压力,活在被“奴役”的生活之中,失去了自由和独立支配能力。
上述三种方式的战争隐喻表达在现代语言中大量存在,充分表明战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也证明了战争域在人类认知中存在的普遍性。可见,战争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强大的解释力。战争隐喻广泛性的理据源于人类认知系统中战争概念域的普遍性,有着哲学基础、现实基础和理论基础。
第一,体验哲学是战争域普遍性的哲学基础。战争域广泛存在于语言当中,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基于自身的经验。Lakoff和Johnson在1999年发表的合著《体验哲学——基于身体的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中建立了全新的哲学理论——体验哲学(Embodied Philosophy),认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建立在自身对现实世界的经验上,范畴、概念和意义都来源于人的身体体验,并且人类的认知和推理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11〕中国古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想也反映了这种体验观。人类以自身经验为基础认识周围世界,所以隐喻是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是把始源域的概念投射到目的域的思维过程。体验哲学认为人类通过自身与客观世界的互动来认识世界,而且人类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过程中自然借鉴共同的经验。在人类各民族、各文化中都不乏战争经历,人类基于战争的体验认识周围其他事物。
第二,人类社会的战争属性是战争域普遍性的现实基础。战争文化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部分,而现代人类社会仍具有战争属性。一方面,由于国家之间的政治争端、经济竞争和资源抢夺等因素,当今国际社会仍然存在真实的战争,战争隐喻表达具有现实基础。另一方面,战争贯穿人类历史,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对民族文化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战争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基本图式。法国思想家福柯在《权利与知识》中表达观点:“赋予我们以生命并操纵我们命运的历史的形态是战争而不是语言”。〔12〕战争对社会意识形态,包括语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战争中对立双方的博弈关系向其他概念域映射,在语言中得以体现。
战争弥漫于古今中外,改变人类社会的发展,影响人们的思维意识,并体现在人类的语言表达中。〔13〕美国学者弗素在《大战与现代回忆》中提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语言表达,使人们用战争系统化的方式认识客观世界和表达个人观点。〔14〕这种专以泾渭分明的对立面来观察和分析社会现象形成的“现代的敌对习惯”在二战中得以强化乃至大行其道。尤其中国历史上的无数战争、马列主义的斗争学说和暴力革命理论及其指导下的斗争不仅为汉语积累了大量的战争词汇,而且塑造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在中国,直接或间接的战争体验,以及各种类似战争的体验(如中国式的政治运动),是把各类紧迫的、对抗性的工作理解成为军事行动的基础,也是汉语中战争隐喻泛滥的直接原因。〔15〕因为历史上战争的深刻影响,战争隐喻表达已经渗透进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而且人们已经习以为常并形成了集体无意识。
第三,战争域的系统性是其普遍性的理论基础。隐喻的系统性是指在特定概念的涵盖下,个别的隐喻叙述不是相互独立、彼此不相关的叙述;它们之间有系统关联。〔16〕隐喻过程中,始源域的认知结构(即意象图式结构)保留自身的系统性并以内在结构一致的方式映射到目的域。〔17〕可见,系统性是隐喻的内在要求。
战争概念隐喻的系统性是通过句子中意义的蕴涵关系构建的。由于结构隐喻的跨域映射具有实体对应关系,始源域的蕴涵意义通过映射构建了目的域的意义。战争域蕴涵的意义,如“对手”和“胜利”等,映射到商务域中构建了“竞争对手”和“成功”等意义。可以说,战争域的系统性构建了其他目的域的系统性。而战争域映射的这些目的域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又构成了一个大的系统。鉴于战争始源域对应的目的域之间并无关系,我们可以将这些隐喻视作并列关系。〔18〕
隐喻映射包括四个方面:空位映射、关系映射、特征映射和知识映射。〔19〕战争域中的意象图式包括备战、战争的开始、持续和结局、战争类型、军队、军事装备、战术战略等〔20〕,这些认知拓扑在映射过程中保持结构不变,投射到目的域中。正是战争域自身缜密的系统性使之具备强大的解释力,阐释其他目的域内部的系统性,同时造就了自身的普遍性。
现代汉语中的战争隐喻出现频率很高,至少可以列出八个派生隐喻和一百个次级派生隐喻。〔21〕隐喻之精妙正在于其系统性。语言表层隐喻的系统性反映了内在概念结构中如何以某物来理解、储存和加工另一物。〔22〕总之,战争域自身具有的系统性,能够揭示目的域抽象概念的实质,并在语言层面得以实现。
战争隐喻充斥着现代语言,充分体现了思维的隐喻性。现代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战争域的映射突显“竞争”和“对抗”的本质和特征。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战争隐喻还具有遮蔽性、强加性和无意识性,在突出事物矛盾面的同时忽视了问题的其他特性,可能影响人们对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判断。
战争概念隐喻在突显事物的竞争性和对抗性的同时,遮蔽了一些其他的系统特征。隐喻概念在进行系统化的结构性映射时,只是帮助理解目标概念中的一个方面,并且突出了这一个方面而隐蔽了其它方面。〔23〕在“XX是战争”的概念隐喻中,被突出的只是强对抗性、竞争性、功利性和排他性,而被遮蔽了其他特征,如运动中的合作、商业中的互利和爱情中的依恋等。在“比赛是战争”概念隐喻中,战争域映射到比赛域中突显的是激烈的对抗性、竞争性和只有一个赢者的排他性,而忽视了比赛本身强身健体的目的、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了解对方增进友谊的结果。因此,今天我们理解语言中的战争隐喻表达,在领悟战争核心意义的同时,还要注意被遮蔽掉的属性。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应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要兼顾事物的丰富性。比如,争论不仅可以喻为战争,还可以比喻成旅程、建筑和容器,不再强调争论双方的对立,而侧重其进展、内容、基础和结构等方面。隐喻对现实的“突显”与“遮蔽”,不仅影响了我们对现实的认知,也影响我们如何做出推断、设定目标、做出承诺并执行计划。〔24〕隐喻在政治和经济领域的运用,不仅会遮蔽现实的特定面向,还会束缚我们的生活〔25〕,强化人性的负面。
战争隐喻具有遮蔽性的同时还有强加性。隐喻映射中,人的思维将一种新的意义强加于目标域。在人们用熟悉的、具体的始源域来体验不熟悉的、抽象的目标域的过程中,始源域的某些因素会强行附着于目标域。隐喻的跨域映射中始源域图式中的空位、关系、特征及知识被映射到目标域上。〔26〕这意味着,隐喻映射使得我们能够为一个原来不存在的概念结构提供结构。〔27〕人们进行认知、推理、评价时,借助始源域的特征来认识目的域,而一些不存在的空位也会强加到目的域。比如战争域中的逃兵映射到比赛域中,人们把因伤被迫退出比赛的运动员理解为逃兵,认为运动员退赛而辜负观众期望等同于逃兵的背叛和贪生怕死,有失公允。〔28〕
隐喻带着遮蔽性和强加性进入我们的意识,就会成为Fairclough所说的“常情假定”〔29〕潜在地塑造和支配着人们的言语交际习俗。人类大部分的认知(至少95%)是无意识的,对这样的隐喻人们一般总是会照单全收,而不会对它进行反思,无法意识到其中的抵牾。〔30〕有意识地反思战争隐喻附带的属性,分辨其遮蔽性和强加性,是辩证认识客观事物的有效方式。
隐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密不可分。隐喻在语言中俯拾皆是,而语言对思维产生重大影响。人类通过自身与世界的互动关系来建立对世界的认识,历史上人类共有的战争经验担纲此任,成为人类认知的重要图式。由于战争域在人类思维中的普遍存在,战争隐喻表达在语言中高密度出现,是不容忽视的语言现象,影响并塑造着人类思维。然而,人们习惯用战争的方式去认识和理解现代社会的问题,只看到其中的对立和竞争,强化了问题的战争属性,弱化了事物的其他方面,不利于自身成长和社会和谐。人们在使用战争隐喻时应分辨其遮蔽性和强加性,才能客观、全面地认识事物的本质。
注释:
〔1〕Kovecses,Zoltan,Metaphor in Culture:Universality and Variation,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p.10.
〔2〕〔4〕〔23〕〔24〕〔25〕Lakoff,G.P.&M.L.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pp.2,50,10,159,236.
〔3〕Richards,I.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New York:OUP,1965,p.92.
〔5〕〔13〕袁影:《论战争隐喻的普遍性及文化渊源》,《外语研究》2004年第4期,第36-39页。
〔6〕覃修桂、黄兴运:《概念隐喻中始源域“多元性”的体验哲学观》,《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年第5期,第24-29页。
〔7〕〔16〕裴晓军:《战争隐喻与新闻传播理念——以都市报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4期,第39页。
〔8〕谭学纯、朱玲:《广义修辞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437页。
〔9〕苏立昌:《认知语言学与意义理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32-138页。
〔10〕Hartmann-Mahmud,Lori,War as Metaphor,Peace Review,2002,14(4),pp.427-432.
〔11〕Lakoff,G.P.&M.L.Johnson,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Basic Books,1999,pp.9-15.
〔12〕丁尔苏:《超越本体》,苏州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122页。
〔14〕傅葆石:《战争与文化结构的关系》,《复旦学报(社科版)》1985年第6期,第38页。
〔15〕〔20〕〔21〕刘宇红、余晓梅:《现代汉语中的军事隐喻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3期,第12-20页。
〔17〕Lakoff,G.P.The Contemporary Theory of Metaphor,In Andrew Ortony,Metaphor and Thought(2nd e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pp.202-251.
〔18〕郑艳霞:《概念隐喻的系统性——基于life的概念隐喻考察》,《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第95页。
〔19〕Lakoff,G.P.&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Cambridge: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9,pp.63-64.
〔22〕Lakoff,G.P,Women,Fire,and the Dangerous Things: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Cambridg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p.281.
〔26〕〔28〕〔30〕赵旻燕:《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战争隐喻对现代竞技体育的影响》,《浙江体育科学》2010年第1期,第4-6页。
〔27〕束定芳:《隐喻学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38页。
〔29〕Fairclough,Norman,Language and Power,London&New York:Longman,1989,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