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丽江木府官德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2015-02-25 09:27白利鹏
学术探索 2015年10期
关键词:义利观官德土司

和 颖,白利鹏

(昆明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论丽江木府官德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和 颖,白利鹏

(昆明理工大学 社会科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丽江木府是体现木氏土司执政理念的标志性建筑,蕴含着丰富深刻的官德思想,为当前廉政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精神遗产。本文立足木府的历史文化,系统梳理出木府官德的内容及价值,结合木府历史上“居官清廉”的人物典范,分析了木府官德的义利观、权利观、官民观、荣辱观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并提出进一步发掘丽江木府官德文化资源的对策建议。

木府官德;廉政文化建设;启示

木府是丽江木氏土司衙门的俗称,木氏土司及其木府的发展历史可归结为兴于元、盛于明、衰于清,共传承22代,至清朝雍正元年改土归流,末代土知府木钟隆为六品土通判,其执政年代长达476年之久。木府在丽江古城中是一个独立的、典型的历史文化遗址和文物风景点,它的风景层次,借景主题和深层文化内涵都与众不同,“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就是对木府的高度概括。

丽江木府历代土司为政四百余年之久,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官德文化。木府官德产生、发展、完善于木氏归顺中央王朝,崇尚汉文化的政治文化背景下,受到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思想的深刻影响。除了儒家以外,法家、道家和佛家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木府官德的形成。木府官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仁、德、勤、廉,官员的选拔实行以德为本的原则,并且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德“主”才“辅”的用人原则。木府将德法并重看成是约束官员的根本之策,把奖廉惩贪看做是整顿吏治的重要措施,对木氏土司的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发展和民德民风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丽江木府官德的主要内容

木氏土司别具匠心,把执政美德与理念寓意于建筑,木府的布局、造型、线条、颜色名称,到门口朝向、内部摆设、一草一木等,都与吉祥、正直、公平、和睦、健康、庄重等理念有联系,力图使身临其境的人产生与其善治目标相符的体验。木府建筑中蕴含的官德文化丰富而独特,集中表现在木府建筑的照壁、大堂、匾额、楹联、牌坊,从诗赋到从政箴言中无不体现了严谨、勤奋、好学、廉洁和以民为本的思想,起到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一)“忠义”牌坊,体现木氏土司的“义利观”

明朝万历年间,辽东叛乱。木增闻讯后,立即遣人进京,向朝廷捐了一万两白银,第二年又向朝廷捐了一千万两白银,龙颜大悦,不仅降旨木氏忠义牌坊,而且赠木增三品官服。万历皇帝为了表彰木氏土司,同时也教化西南各少数民族,要求把忠义牌坊建在昆明,但木增考虑到纳西族势单力薄,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民族过于张狂会招来不利,便请求将牌坊建在自己的家门口,从万历四十二年开工,通过两年筹备,三年修建,才将忠义牌坊建成。

这是座特色鲜明、寓意深刻的石头牌坊,两根石柱,为一根到顶的通天石柱截取而成,最高的为三丈三,纳西人认为天有三十三重,人去世后三十三天才能升天,石柱三丈三便有直达三十三重天,与朝廷天子相通之意,四根石柱宽二丈八,即应天上的二十八宿,意为二十八宿护卫于坊门,石牌坊前的四只石犼,雌犼闭口,意为相夫教子。牌坊上的“忠义”二字两侧,一刻老虎,一刻牦牛,这是纳西族最信赖的守门神。牌坊上的“圣旨”两侧,有一对裸体男女,当时封建礼教已经完全统治了社会人文伦理,而建于明代的木府石牌坊却将裸体男女刻于“圣旨”两侧,并与“圣旨”并存,这在其他地方绝难见到的,据纳西的图腾思想,裸男为太阳神,裸女为月亮神,刻裸男裸女于坊上,喻示忠义将与日月同辉。[1]

(二)“议事厅”,体现了木氏土司的“权力观”

木氏土司认为权力是皇帝赐予的,但在皇权的监督下行事不能逾越,身体力行,摆正职位。忠义牌坊的四柱顶端,雄踞着四只犼,中间两只向内,为望出犼,望出犼的使命是不让土司睡懒觉和迷恋府中玩乐,而希望土司早早出门体察民情。如果土司睡懒觉或者迷恋府中玩乐,两只望出犼便会大叫不止,使土司睡不安,玩不宁,不得不出门体察民情。望出犼两侧的犼叫望归犼,望归犼的使命,是在土司外出该归不归之时大叫,呼唤土司归府。由于望归犼身踞之处,声大如雷,因此,不管土司身在何处,都能听到望归犼的呼唤(权力归人民,属于群众,群众监督)。“望出犼,望归犼”,代表人民群众对木氏土司的行为进行监督,不准迷恋于府中,按时按规矩出去体察民情民意,天晚了要按时归府中,不得在外面寻欢作乐等等。这正是今天我们在廉政建设中要求领导干部所要做到的具体内容。

进了议事厅,迎面可见历代土司的虎皮座椅,这张虎皮长达两米,头上有王字,是百里挑一的华南虎皮。木氏土司之所以用虎皮铺坐椅,是因为虎头上有王字,且虎为兽中之王,故有暗示自己为一方之王之意。在土司的虎皮座椅两侧设有大臣的席位,纳西人称大臣为把事,文臣为文把事,武将为武把事,仅次于土司的高官称大把事,以下依次称二把事、三把事。木氏土司最高官至一品虚职,也曾被朝廷封为“云南布政司右参政”“四川布政使司左参政”“广西布政使司右参政”等,因此,议事厅虽仿朝廷宫殿为九开间,议事厅侧厅内五开间,厅外两个半间,也表明木氏土司是一方之王,并非一国之君。

议事厅中央顶部,绘的是水龙,所绘的水龙也有其特殊用意,首先土司姓木,水养木,龙护木,不相犯冲。其次,议事厅,木府乃至丽江古城,皆为木结构房屋,有水龙相镇,可免水灾。再次,代表皇帝的龙抬头五爪,而议事厅的水龙既不抬头,又仅有四爪,以此表明殿中虽有龙,但其下的土司并无称帝之意,逾越之心。最后,绘龙于上,既是有对龙(即皇帝)的尊崇,又有请龙(皇帝)随时监控之意。龙的两侧绘的是“披星戴月”,一为日,一为月,意为日月高悬,乾坤朗照。

(三)“过街楼”,表达了木氏土司“以民为贵”的执政理念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也是木府建筑中廉洁思想的一个重要论断。木府的前后两院之间,隔着一条小街,就是那条行人冷落的僻街背巷。尽管街上行人稀少,但每天总有那么些百姓来来往往,或上街集贸,或下地耕作。如果木府扩建拆掉街道,这些行人往来,就得环着木府绕一个大圈子。以木府如日中天的威势,强拆民房、阻断街道,谅也没一个小民胆敢暴力阻拦、上访喊冤甚至自焚抗议。尽管如此,体恤民情的木姓土司,还是没有干那个有失民心的愚蠢勾当,而是修建了这个过街楼——黎民百姓从楼下“穿府”而过,前后两院从楼上连为一体。过街楼下是一条宽敞的通道,这条通道本来并没有,是木氏土司看到百姓无论是上街集贸还是下田劳作,都得环木府绕一个大圈子,十分的不方便,便不惜将府院分开,建此通道。这条通道让出来后,人们再不用绕府而行,可以一直“穿府”而过,非常便捷;同时,木氏土司还可以站在过街楼上体察民情,了解民意。

木府的过街楼,是一座并不起眼的小楼。长不过丈余,高不过数米,厚不过五步;既不伟岸,也不华丽,更不壮观。比起木府议事厅、万卷楼、护法殿、光碧楼、玉音楼、三清殿这些“宫室之丽,拟于王者”的堂皇建筑来,它显得逼仄、简陋甚至粗鄙。从堪舆学的角度看,过街楼狭窄起伏,阻碍了风水气脉的流畅贯通,显然有损木氏家族的长远富贵。然而,从另一个更加科学的角度看,这座现代立交桥雏形的过街楼,无疑搭建了一座连接民心民情的立交桥,生动地注解了一个深奥而又浅白的历史疑问:木氏家族之所以能够在强敌环伺的夹缝中,数百年一统丽江纳西、汉藏民众而不倒,不在于风水王气,而在于民心民气,在于一座连接民心民情的立交桥。从这个意义上讲,过街楼才是木府里最伟大的建筑。[2]

(四)“三清殿”“天雨流芳”牌坊体现了木氏土司的“修身自律”“荣辱观”和“勤奋好学”之风

木氏土司把完善人格、自身修养视作为人为官的前提和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木氏土司强调的人生理想价值,而第一位的,作为基础和前提的是“修身”。沿玉音楼外的长廊蜿蜒而上,便可到达坐落在狮子山半山腰的三清殿,三清殿前是杜鹃园,园中共有杜鹃39种,在古代,三和九都是吉数。“三”有道家“三生万物”之意。“九”则为极数,往往与至高无上的天子相关,“九五之尊”指的就是皇帝。杜鹃园种39种杜鹃,其意自在杜鹃之外了。三清殿的其余三面,则为千年古柏掩映,使三清殿更显庄严神圣,韵味不凡。

三清殿是一座道观,供奉着道教的三位创始人太清、玉清、上清,故称三清殿。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木增36岁退位后的修炼之地,也是他得道升天之地。三清殿外,有一株倒长的千年古柏,相传木增得道后,就是沿这株古柏升天的,木增升天后,天神为了不让人再沿着这株古柏升天,就雷劈了这株古柏,使其倒长,以此断了人们的升天之念。由于木增得道升了天,所以纳西人从来不说木增死了,而说他成仙了。

木增36岁时,明朝为清所灭,作为一个边陲的土司,面对改朝换代,时势变迁,面对自己命运、民族命运、国家命运的危难,他实在无能为力,又不愿身事二主,于是便退位了。木增退位后,深感自己心志难明,便在三清殿外立了一块无字碑,表明自己的功过任由他人评论。

明成化年间,丽江土知府木泰倡导学习中原文化,兴办教育,在府衙二大门建一牌坊,坊正中挂有一匾,匾上行云流水般书写着“天雨流芳”四个大字,这四字原是汉语,意为天降润雨,滋生万物,其纳西音意为“读书去吧”。体现了纳西人推崇知识、重视教育的灵心慧性。石牌坊“雕梁斗拱,通体皆石,坚致精工,无与敌者”,是国内石建筑的精品。牌坊上字迹工整,神采夺目,像似诉说着木府主人的灵心慧性。“天雨流芳”这语惊天人的四个字,创造了一个“天人对话,古今通融”的绝世意境,将纳西民族的语音语义与汉语的深刻内涵融汇一体,读罢朗朗上口,意趣妙不可言,也实在是世间少有的美妙双意词汇!汉纳两音,一语双意,写下这四个字的读书人,对读书之趣味领悟到了如此的境界,实在令人叹服。丽江木府“天雨流芳”牌坊是督促,是劝诫,是人文精神的发扬,也是作为宗族牌位上的一个辅佐,是丽江纳西族社会之古训。

二、丽江木府官德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木氏土司义利观对现代廉政文化的启示:重义轻利

义利观是伦理价值观的核心,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反映,同时也对经济政治文化以及整个社会风气起着重大的导向作用。“义”是一种广泛的道德标准,也是一种精神追求,“利”与“义”相对,指人对私欲、物质利益的索取与追求。

元明以后,丽江各民族古朴敦厚的重气节、重情义、轻私欲等文化传统与中原儒学重道德、修养正身、律己廉洁等从政思想逐渐融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木府官德文化。木氏土司义利观首先体现在其“重义轻利”上,把义放在首位,“重义轻利,见利思义”,把利民作为义的内容,不与民争利,以民利为根本,民利即“大义”。强调整体利益,“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有利于形成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吸取木氏土司重义轻利义利观的精华,对于现代廉政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启发:一是要长时间地通过各种方式宣扬正确的义利观,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的日常行为,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二是要通过多种政策的实施,将正确义利观的实践与个人利益、个人前途紧密结合起来,以便于人们接受,从而变为自觉的行动。三是采用教育和法律手段,规劝与强制相结合的方式推广正确的义利观。

当前“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现状问题涉及义利观的选择与评判,30年的市场经济改革,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巨大改善,经济水平飞速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不同群体的利益背离,人们思想道德素质的下滑也成为当前改革中的主要矛盾。人们习惯了一切向钱看齐,钱似乎能够换来一切,而“义”却成了最不值钱的东西。这时,我们急需构建一个新的义利体系,去规范引导当今社会活动。义和利在今天被赋予了更广泛的意义。面对改革新形势,我们需要从传统义利观中充分汲取经验教训,正确把握社会主义义利观。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提倡“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再次申明了社会主义义利观的伦理原则。我们要以此为指导,正确对待义利荣辱问题,事功知荣辱,求利不失义。唯此,才能真正把握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要旨,才能真正继承弘扬中华民族知荣辱,尚义礼的优良传统,也才能真正促进廉政文化建设。

(二)木氏土司权力观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慎欲、慎权、慎独

人,生而有欲,企图空欲、灭欲是不可能的。人有七情六欲,领导干部不是禁欲主义者和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但在个人欲望上一定要“慎欲”,要适当克制当官欲、权力欲、金钱欲、美色欲、名义欲、占有欲、享受欲,经得起权、钱、色等的诱惑,心不为所动,志不为其所失。“罪莫大于多欲,欲不除,如蛾扑火,粉身乃止。”纵欲为害无穷,要以理导欲,以理制欲,“无理则欲滥,无欲则理废”,“非理之财莫取,非理之事莫为”,对于名利,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利己惠人,使欲求适度,欲不逾规,欲不损德。要分清正欲与邪欲,把握好节欲与纵欲的尺度。做到节而不过,遂而不纵,谨防伤身败德。同时,要处理好民欲与己欲的关系。“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到“慎欲”,不为欲所困,为欲所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谭升是丽江历史上的第一个进士,是丽江历史上第一个到内地任职的官员,也是丽江历史上廉洁从政“居官无私”第一人,以清廉纯正、操守清白、鄙视利欲、决不收受任何不义之财的高尚品格而深得民众颂扬。“清风古琴遗子孙”,至今读来令人感动,一个在县、州、府岗位任职多年的地方官,最后在任上去世时,留给子孙的遗产就是几本书、一把琴,真可谓是为官一世、两袖清风的典范。清雍正元年,丽江府“改土归流”,推行科举制度,丽江境内纳西等少数民族中也有了举人、进士群体,并出现了众多以廉洁从政著称的清官廉吏。如在内地富庶地区七任州县官却“宦囊羞涩,家计萧条”的王源、任山东定陶县令的李樾(道光年间进士),“以廉隅自励,不受私谒,判断民情,一秉至公,士民咸爱戴之。”[3]丽江人士到内地任职多有“居官清廉”的口碑,是与最早到丽江任职流官注重为政清廉、言传身教的表率作用分不开的。史料记载了不少因廉洁从政而深受丽江民众尊敬和爱戴的流官。清雍正元年丽江府实行“改土归流”后,丽江府首任流官知府的汉军正黄旗人杨豐以“有廉能名”而“郡民戴德,立祠祀之”;乾隆元年任丽江知府的江西福安人管学宣以“清廉有才”而深得民心;乾隆十年任丽江知府的甘肃张掖人樊好仁以“在官廉”而有良好口碑;嘉庆五年任知府的满州正黄旗人和费颜以捐俸助困、实心爱民而“民以戴之如慈父母”;咸丰年间任丽江知府的山东蓬莱人辛本螷以“刚正廉明”、勤俭节约、“食不二味”、“囊无藏物”,去世后“士民无不出泣”;光绪年间任丽江知府的湖南善化人蔡信义,“以廉洁自励,丝毫不扰于民”而深得民心。[4]

(三)木氏土司官民观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取信于民

自觉为民解难,为民请命,勇于担当是一个廉洁从政者最珍贵的品格。到内地任职的丽江本土人士中,也有不少关注民生、造福一方而深受百姓爱戴的官员。比如,历任湖南桂阳、蓝山、祈阳、桃源等县知县的谭震,历任江苏新阳、萧县、高淳等地父母官的杨福鼎。在维护国家统一、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方面,同样反映出丽江历史上为民请命、勇于担当的高尚品格。丽江府第一任流官知府杨豐在主政丽江府的4年之内,就做了4件深得民心的民生大事:一是清理并取消了不合理的民众负担万余金;二是解除了500多户家庭的奴隶户口,还其自由之身,并且清理冤狱还以公道;三是均赋役、劝垦田、促进生产发展;四是创修雪山书院、迁建学宫、兴学重教。客观公正地说,杨豐堪称丽江历史上勤政为民的流官之典范,他在任内所做的这些民生工程,为丽江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乾隆元年任丽江知府的管学宣在任内所做的建书院、置义学、购书籍、聘名师、便寒士、建创养济院、劝农业、稽田赋等实事,件件关乎民生,深得民心。[5]

为政之要,在于取信于民,廉政文化建设更要取信于民。古今中外的历史事实证明,廉政建设关系民心向背,关系执政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和不断加强廉政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廉政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不断以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成效取信于民。

廉政文化建设取信于民的核心是维护民利,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对廉政建设满意不满意,有没有信心,归根到底取决于根本利益有没有得到维护和发展。我们要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的新形势,以侧重管理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推动社会管理改革和创新,不断提高实践党的宗旨,维护群众权益的能力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以关注民生为重点,以改进作风为目标,加强作风建设,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好各项民利,通过党风政风行风的不断转变,真正凝聚民心。要围绕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让清正廉洁成为党员干部的习惯,让诚信守法成为社会生活的风尚。

(四)木氏土司荣辱观对现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明辨荣辱常修为政之德

在木氏土司文化中不乏提倡清廉节俭的廉政文化遗产,木公在《建木氏勋祠自记》木氏家训中提出的修德、忠君、爱民、孝亲、训子等思想,特别是“内不可耽于酒色,外不可荒于犬马”“不娶妾媵”的具体要求,在土司文化中是独树一帜的。

木府历史上“清风古琴遗子孙”的谭升,“宦游十余年,两袖清风”的杨嵘,“官俸外一介不取”的陈表,“人皆以宦而富,公独以宦而贫”的谭尧龙,“历任七州县官,却宦囊羞涩,家计萧条”的王源,“以廉隅自励,不受私谒”的李樾,“捐俸倾囊”,首建丽江府学宫的孔兴询,“置膏火以培人才”的李书吉,浙江兰溪县“有膏火自公始”的杨福豫,海寇拱手说“杨公在任,小人不复敢滋事”的杨泗藻,“以草茅新进之臣,慷慨直陈于殿陛”,为民请命的刘訸,“内不可耽于酒色,外不可荒于犬马”,“不娶妾媵”的木泰、木公诸土司等丽江历史人物,都是可以正衣冠的一面面镜子,这是丽江历史上廉政文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对于继承和弘扬丽江民众崇尚廉洁勤俭之风,进一步树立丽江清廉从政的形象具有现实意义。[5]土司木增对国家命运民族兴亡倍感无奈,自己又不愿一身事二主,便选择了出家,他明辨心中的荣辱。今天我们国家历尽屈辱站起来了,发展了,强大了,但是仍有极少数危害国家发展的因素,腐败就是其中之一,我们通过廉政文化建设来渗透人心,特别是领导,须明辨荣辱,树立以廉为荣、以贪为辱的文化观念。

做人要讲道德,做官要讲官德,道德是立身之本,政德是立国之基。当官要以德为重,为政之德是大德,具有社会示范和社会导向作用,直接影响政风和社会风气,是社会的主体道德。官德是能够担当责任、不负使命、成就大业的品德、胆识和本领。无论古今中外,人们都在强调为官从政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为官之人要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作为领导干部,只有常修为政之道,加强政治修养,才能始终保持为民、务实、清廉的崇高品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三、进一步发掘丽江木府官德文化的对策思考

木府的历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可供现实借鉴、继承和吸收的廉洁资源,如何挖掘木府官德的价值,使之更好地服务于当前的廉政文化建设,既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切入,在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更好地借鉴和运用木府廉洁文化资源。

(一)发掘木府官德,促进廉政文化健康发展

木府建筑有着深厚的人文基础,挖掘其资源,运用于廉政教育,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要大力宣传介绍木府官德廉洁理念和实践精神,弘扬传统美德,激活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重拾美德记忆。尽管我们已经远离木府的封建时代,但“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高度重视守护道德底线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借鉴古代严守道德底线的经验,重视提升官德,加强廉洁的约束力,不能让官德停留在个体“自在自为”的层面,在强调依法办事的同时,更多地介入官德层面,加大以德理事的力度,维护公平正义。

廉政文化建设在“实践上遏制了新问题,新挑战,如官员自杀、谋官害命,砍杀学童,黑砖窑、毒奶粉等心理变态,离经叛道的怪诞现象不时见诸报端。应当说:人们面对物欲横流,感到人心不古,出现焦虑、浮躁、不安心态,如得不到及时疏导,排解,很容易迷失自我,由于心态失衡发展到心理危机,崩溃,最终导致极端行为的发生。”[6]现代人需要心理调适,越发体现“官德”的实践价值。因此,要弘扬“为官”之德,同时还要作好廉政文化建设,将“少私寡欲,知足常乐,柔弱不争,慈俭退让”等“为人为官”之道根植人心。培养高尚的情操,推动个体、群体的和谐,以减少腐败行为。

(二)营造廉政文化建设氛围,优化社会风气

开发中小学廉政教育乡土教材,把木府官德的内容编写进教材,创建木府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基地。廉政文化要能够广泛传播,影响深远,特别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中能够在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并赢得社会广泛认同和支持,形成人们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氛围,创造廉政文化建设良好的局面,充实廉政思想内涵。“廉以养德,文以化人。”文化之“化”的对象是人的内心世界,使人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觉抵制贪腐行为,这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核心目的,一切廉政文化的形式和手段,都应当围绕此目的来展开。那种缺乏廉政思想内核的庸俗文化、掮客文化不是廉政文化建设所需要的。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融入廉政文化建设之中,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廉洁从政、廉洁立身的价值理念。

(三)及时转化,服务现实

木府文化在长期发展演化中,对一个区域人们思想的影响是深远的,对一个地方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影响,有的甚至现在仍耳熟能详影响着世俗民风。我们要及时转化,把木府文化中的廉洁文化思想用于今天的廉政文化建设,古为今用,用廉政文化的力量来影响今天的官员们,使之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1]http://profile.1688.com/article/i5157619.html.

[2]丽江木府过街楼,民心民情的立交桥[EB/OL].http://www. rongshuxia.com/chapter101460.html。

[3]丽江文化馆石印本.光绪丽江府志[M].

[4]丽江县志编撰委员会编.丽江府志略[M].1991.

[5]李群育.继承弘扬丽江历史上的优秀廉政文化[J].丽江日报,2013,(6).

[6]李纯德.儒道思想廉洁价值论[J].嘉应学院学报,2010,(7).

The O fficial Ethics of Lijiang MU's Fam ily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against Corruption

HE Ying,BAILi-peng
(Faculty of Social Sciences,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unming,650500,Yunnan,China)

Lijiang Mu Fu,the landmark building to reflectMu family's governing philosophy,contains rich and profound official morality and provides valuable historical experience ad spiritual heritage for the pres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honestand clean government.Based on the history and culture of Mu Fu,this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 summary of the content and value of MuFu's official ethics.Then,with the typical good officers in the era ofMu Fu ruling as an example,it reveals and analyzes Mu family's views onmorality and interest,pow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fficers and ordinary people,and on honor and dishonor,as well as its enlightenment to the present cultural construction against corruption.Finally,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of the good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resources in official ethics during the period of Lijiang Mu Fu.

the official ethics of Lijiang MU's family;cultural construction against corruption;enlightenment

K204

:A

:1006-723X(2015)10-0120-06

〔责任编辑:李 官〕

2014年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择优资助计划项目“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研究”

和 颖,女,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民族文化研究;

白利鹏,男,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历史哲学研究。

猜你喜欢
义利观官德土司
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
孟子的官德思想及当代启示
“土司文化圈”的内涵、特征与意义
Fort Besieged
大唐宰相狄仁杰的官德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从土司到土司学:中国土司文化研究的新进展
——李良品《中国土司学导论》读书札记
孔子义利观内涵探析——以《论语》为中心
儒家义利观及其对大学生义利观教育的启示
全面从严治党需加强官德建设